水利工程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技术的有效运用论文_钟振朋

水利工程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技术的有效运用论文_钟振朋

深圳鑫禹水利建设有限公司 518108

摘要:水利工程建设的根本目的在于利用自然、改造自然,除害兴利。因此,水利工程不仅要满足经济社会需求,而且还要实现工程与自然环境的协调统一,做好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工作。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工程主要是利用生态系统所具备的修复能力来达成预期的修复目标及效果,使水土保持健康、良好的发展状态。文章主要对水利工程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技术的有效运用进行了简要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水利工程;水土保持;生态修复

引言

水利工程具有防洪抗旱、灌溉农田、发电的作用,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设施。但是水利工程规模大、建设周期长,在施工的时候很容易对周围的生态环境造成破坏,传统的先破坏后治理的模式已经无法适应社会的发展。随着水利事业的发展,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技术应运而生。水土作为生态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状态关系着生态环境是否可以健康持续的发展,因此开展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工程主要是为了促使生态系统功能得以健全,使水土维持在良好的健康状态。同时在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工程中需要将生态自我修复能力与人工辅助恢复措施结合起来,以此提高生态自我修复的能力,使水土环境形成良好的生态循环系统。

1水利工程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技术概述

1.1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的特点

生态自然修复就是当某区域的生态环境在经过破坏或者退化后,进行自主恢复的过程,其主要作用就是实现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进而建立一个和谐文明的生态环境。通常情况下,生态修复是指相关部门采取各种生态工程技术等,针对生态环境中所出现的问题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改善生态环境的破坏,其目的是对生态环境或生态系统进行重新调整、优化,使其与外部信息和能量进行相互融合,进而促进生态环境恢复到原始状态。此外。随着各国专业人士对生态环境的研究发现,生态环境修复主要是从生态恢复、生态重建、生态修复以及生态改良等方面来实现的,这几方面虽然是针对不同问题来对生态环境进行改良的,但是其含义基本上是一样的,都是围绕着对生态环境的“恢复和发展”来进行的,使得已受到损坏的生态环境能够进行系统的修复,并且达到持续利用和发展。水利工程的施工面积广、建设周期长、投资规模大,所以施工的时候很容易对周围的生态环境造成影响。所以,必须做好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工作,确保生态环境与水利工程的和谐发展。

1.2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的原则

一是,因地制宜原则。由于我国土地面积广阔使地区之间的地理、气候、生态等条件有一定的差别,地域差异性决定了在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工程中必须要根据地区需要来确定相应的措施,从而保证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工作开展的效率。二是,整体修复原则。在水土保持生态修复中必须要从长远、持续的角度去看待其工作的开展,坚持整体性的原则来进行相应的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工作,是以流域为主体进行修复,连接各流域之间的密切联系。三是,经济可行性原则。在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工程中需要在恢复生态环境的基础上来考虑其经济可行性,在修复工程中可能进行退耕还林、封山育林等影响当地居民经济水平的情况,为此必须要充分分析其经济可行性的问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水利工程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技术的有效运用

2.1完善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方案

完善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方案,在治理水土流失的过程中必须要跳出破坏—治理—再破坏—再治理的怪圈,根据景观生态学原理,按照轻重缓急的原则,按照时间、空间的整治方式,对于严重影响城市形象的水土流失现象,必须加大处理力度,协调好植物措施、工程措施之间的关系,形成具有特色的城市生态结构,实现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2利用生态环境的自我修复能力

在水土保持生态修复中,主要以自然恢复为主,即我们应该利用大自然的力量,遵循自然的循环规律等,使生态环境能够实现最大程度上的自我修复。此外,相关人员还应该注意掌握生态环境中各种生物与生态因子之间的关系,以及自然界的演替规律、物种之间的竞争与存亡等问题,这些都属于自然所拥有的基本属性,我们只有尽可能将其掌握到位,并对其加以运用,才能使生态环境得到很好地恢复。此外,我国是一个土地面积非常辽阔的大国,存在着多种多样的地区特征,并且不同的地区还有着不同的气候、环境等,如降水量、森林面积等特征,这些因素对我国生态环境的自我恢复造成不同程度上的影响,并且各种地区生态环境的修复过程也是有许多的不同之处。因此,我们不能从单一地区生态环境成功恢复的案例来对其他方面进行控制和治理,我们应该根据不同地区生态环境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针对不同的生态问题采取不同的措施,进而保证生态环境能够最大程度上进行自我修复。

2.3重视环境保护监督工作

加强对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监督工作的重视程度,是提升环境保护有效性的关键措施,工作人员应根据各市经济发展情况,不断引入生态修复技术措施,具体分为封山育林型技术、退耕还林型技术。同时,在监督过程中,应将“预防保护”方针放在首位,有机统一经济手段、行政手段、法律手段之间的关系,保护好治理成果以及市内现有植被,充分利用生态修复措施,重点保护水土流失严重范围,恢复区域植被,充分发挥生态修复技术措施的作用,在保护环境的基础上,节省其投资,提升生态恢复的有效性。水土流失会破坏道路、水利、房产等开发建设,不利于各市经济的发展。因此,在进行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工作监督的过程中,应协调好不同行业行政主管部门之间的关系,对不同开发建设项目进行科学监管,利用水土保持决策管理制度,建立完善的生态修复管理部门,加强对开发建设项目的审查力度,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组织体系,使其具备监测、执行、预警等多种功能,针对各市存在的乱砍乱伐、过度开发等问题,坚决对其进行查处。

2.4培养全民环境保护意识

一是,政府组织应加强对水土保持制度的宣传力度,通过新媒体、传统媒体等多种方式,利用微信平台、微博平台,宣传水土保持工作的意义与作用,培养人们良好的生态文明意识以及环境保护意识,在进行生态建设的过程中,积极落实“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发展理念。二是,对生态修复建设工作进行适时的技术指导,坚持科学性、可靠性的原则,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促使其学习先进的生态修技术,通过专业的方式指导生态修复工作的进行,增强工作人员生态保护意识。三是,对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工作进行阶段性报道,使得群众了解到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工作的成果,如创建生态修复示范科技园,从根本上纠正人们对于水土流失问题的看法,也让人们意识到生态修复的优势。在宣传过程中,应普及与水土保持有关的知识,加强水土生态园的建设,树立市民水土保持意识,普及生态保护理念。需要注意的是,宣传应侧重水土保持基本国策意识,将依法行政等意识贯彻在水土保持工作过程中,通过电视台、微博论坛等方式,跟踪报道水土流失案件、水土保持治理动态,提升环境保护工作的有效性。

结束语

根据我国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工程在实际中开展的情况及效果来看,其仍然有许多不足之处需要改善。在水利工程生态修复实践中需要注重将人工及自然两种修复理论结合起来,从多方考虑在进行修复工程中可能存在的阻碍或影响因素,对经济效益、修复措施和生态结构之间的关系进行协调。

参考文献

[1]邵钰.试论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工程的具体措施[J].民营科技.2017(09)

[2]和创玲.水土保持生态自然修复与生态文明建设[J].农业与技术.2017(17)

[3]刘少霞.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分区治理措施研究[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7(19)

[4]任美丽,张春红. 浅谈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的问题与对策[J].农业与技术.2015(12)

论文作者:钟振朋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18

标签:;  ;  ;  ;  ;  ;  ;  ;  

水利工程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技术的有效运用论文_钟振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