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汉小学生异性恋同伴交往分析_显著性差异论文

蒙汉小学生异性同伴交往状况的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同伴论文,小学生论文,异性论文,状况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内容摘要] 本文使用社会测量法,测查小学阶段蒙汉儿童异性同伴相互交往的状况。旨在研究蒙汉小学生异性同学之间是否能建立正常的同伴交往。对测查的结果作t检验、方差分析等。结果表明, 整个小学阶段,蒙汉、城乡儿童,异性同伴相互交往的程度远远低于同性伙伴相互交往的程度,异性同学之间缺乏足够的交往;异性同学相互交往的程度,存在着明显的年级差异,但不存在民族差异和地区差异。

[关键词] 异性同学 同伴交往 选择 排斥

小学阶段的蒙汉儿童,男女生之间相互交往的状况是怎样的呢?小学阶段儿童性别意识的发展与同伴交往的倾向是否存在某种关系?小学儿童是否存在愿意和同性伙伴交往而不愿意和异性伙伴交往的倾向?异性同学之间是否能建立正常的同伴交往,这是儿童社会化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儿童健全个性成长的一个不可忽视的方面。同时,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具备男女两性个性特征的人才,具备异性的个性特征,是在与异性的交往中模彷与学习的结果。在异性同伴交往方面,蒙汉儿童是否存在民族差异?城乡儿童是否存在地区差异?不同年级的儿童是否存在差异?这是很有必要去研究的问题。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本文采用问卷法,调查的对象是呼市东门外小学(城市汉小),呼市蒙族学校(城市蒙小),四子王旗二完小(乡村汉小),四子王旗查干补力格苏木小学(乡村蒙小)共378名学生,其中男生200 名, 女生178名;汉生257名,蒙生121名。以小学班级为单位, 各学校选择二、三、五年级,各年级随机抽取一个班。问卷的设计采用莫里诺社会测量法。莫里诺社会测量法是测量团体内部成员的人际关系,能够测查出团体成员彼此间的好恶亲疏。问卷的基本内容是让小学生在本班同学中选择五位自己喜欢的伙伴(可以少选),依次排列;在本班同学中选择五位自己不喜欢的伙伴(可以少选),依次排列。测试由笔者任主持,小学班主任配合维持秩序。对测试材料进行整理,制成班级人际关系总表。对结果进行t检验,百分比检验,方差分析等统计检验。

二、结果与分析

(一)男女生相互交往的总体程度

以班级人际关系总表为依据,把各学校各班级的所有男同学被男同学选择的得分,与该班所有女同学被男同学选择的得分进行比较,即男选男与男选女的比较。把各班级所有女同学被女同学选择的得分,与该班所有男同学被女同学选择的得分进行比较,即女选女与女选男的比较。男女生相互排斥的检验与此类似。对4个学校的各年级作t检验,结果如表1、表2所示:

表1 城乡汉族儿童男女生相互交往的程度

注:*表示p<0.05 * *表示p<0.01

表2 城乡蒙族儿童男女生相互交往的程度

注:*表示p<0.05 * *表示p<0.01

首先看男女生之间相互选择的情况:从表中平均数的比较即男选男与男选女的比较;女选女与女选男的比较可知,四个班级共出现p<0.01的结果20次,差异显著。出现p<0.05的结果1次,出现p>0.05的结果3次。这说明,小学生选择同性伙伴交往的程度与选择异性伙伴交往的程度,二者之间有显著性差异。从平均数的大小可知,选择同性同学的平均数远远大于选择异性同学的平均数。一定程度上说明,蒙汉、城乡小学生在同伴交往中,一般愿意选择同性伙伴进行交往,男同学经常和男同学交往而不愿意和女同学交往,女同学经常和女同学交往而不愿意和男同学交往。在小学阶段,男女同学从总体上缺乏相互交往。

其次,看男女生之间相互排斥的情况。

从表中平均数的比较即男排男与男排女的比较,女排女与女排男的比较可知。四个班共出现p<0.01的结果3次,出现p<0.05的结果7次,出现p>0.05的结果14次,即无显著性差异。这说明,小学生在同伴交往中,排斥异性伙伴的程度与排斥同性伙伴的程度,二者之间无显著性差异。即男同学在交往中,排斥男同学与排斥女同学之间无显者性差异。女同学在交往中,排斥女同学与排斥男同学之间无显者性差异。这说明,小学生在同伴交往中,不愿意和异性同学交往,并非是排斥异性同学甚过排斥同性同学,而是对异性同学的一种忽视,是在学习和娱乐中不考虑异性同学。

表3 蒙汉班级里男女生相互忽视的情况

年学校 城市汉小

城市蒙小 乡村汉小 牧区蒙小

级性别 男女

男女 男女 男女

总人数 2526

15 5 2427 14 3

年 受忽视人数4101 1

2 8

2 0

级 百分比% 1638

6.7

20 8.3 29.6 14.3

0

总人数 1317

13 7 2029

711

年 受忽视人数4 71 1

422

1 2

级 百分比% 3141

7.7

14 2075

14

18.2

总人数 2515

1612 1818

108

年 受忽视人数

12 66 2

51032

级 百分比% 4840

3817 285.6 30

25

表3说明,蒙汉班级里,男女生被异性忽视,都存在一定的比率, 且有的年级比率较大,而且从总体上观察,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二、三年级,女生被男生忽视的比率大于男生被女生忽视的比率;五年级,男生被女生忽视的比率大于女生被男生忽视的比率。即低年级小学生,女同学注意到了男同学,而男同学忽视了女同学;高年级小学生,男同学注意到了女同学,而女同学忽视了男同学。

(二)男女生相互交往的年级发展趋势

蒙汉小学生,男女生之间相互选择、相互排斥是否呈现出年级发展的趋势,有年级差异?

首先看各年级男女生相互选择的情况,即男选女、女选男的年级差异比较,作x的平方检验。

表4 蒙汉儿童男女生相互选择的年级差异

注:*表示p<0.05 * *表示p<0.01

表4中所示,从男选女方面看,经检验, 城市蒙小与牧区蒙小的二、三、五年级之间呈现出显著性差异,即p<0.01。从表中的数字可知,二年级男选女的得分远远大于三年级、五年级的男选女的得分。城市汉小与乡村汉小虽出现p>0.05,无显著性差异,但从表中的数字观察到,二年级的男选女得分也总是大于三年级和五年级的男选女得分。由此可见,从男选女这个角度去分析,蒙汉、城乡小学生,低年级的男同学比高年级的男同学较愿意选择女同学进行交往,蒙族小学生比汉族小学生表现得更明显。

从女选男方面看,经检验,4个学校各年级比较的结果都是p>0.05,无显著性差异。但从表中的数字观察到,二年级小学生女选男的得分总大于三年级和五年级,三年级女选男的得分又大于五年级。虽从总体上看,得分都比较低,说明女同学不愿意选择男同学进行交往。但从年级发展的趋势看,低年级的女同学比高年级的女同学较愿意选择男同学进行交往,低年级男女同学交往的频率比高年级男女同学交往的频率高。

其次看各年级男女生相互排斥的情况,即男排女、女排男的年级差异比较,作x的平方检验。

表5蒙汉儿童男女生相互排斥的年级差异

注:*表示p<0.05* *表示p<0.01

表5说明,从男排女方面看,经检验,牧区蒙小出现p<0.05, 其它三个学校的检验结果都是p>0.05,无显著性差异。这说明,男同学排斥女同学无年级之间的显著性差异,从各年级的男排女的平均数看,各年级的得分相差不大,且无年级发展的趋势。

从女排男方面看,经检验,4个学校各年级比较的结果都是p>0.05,即女同学排斥男同学无年级之间的差异,从各年级女排男的平均数看,各年级的得分相差不大,且无年级发展的趋势。

(三)蒙汉儿童男女生相互交往的民族差异

从总体上把城市汉小二、三、五年级作为一组与城市蒙小二、三、五年级作为一组作方差分析;从总体上把乡村汉小与牧区蒙小各作为一组作方差分析。方差分析中的组间变异是指蒙汉两组被试之间的民族差异,组内变异是指同一民族内部二、三、五年级之间的年级差异。通过方差分析,检验组间方差是否在统计上显著大于组内方差,即检验蒙汉儿童在男女生相互交往方面,民族差异是否大于年级差异。

由以上分析可知,蒙汉儿童,男女生相互选择存在年级差异,男女生相互排斥不存在年级差异。所以对男女生相互选择作方差分析,即男选女、女选男方面作方差分析。如表6:

表6 蒙汉儿童异性之间交往的民族差异

表6方差分析的结果,组间方差与组内方差无显著差异, 民族差异并不显著地大于年级差异。无论是城市蒙汉小学生,还是乡村蒙汉小学生,异性同学相互交往的程度,无民族差异。从组间变异与组内变异各自的数据看,组内变异的均方大于组间变异的均方,一定程度上说明,年级差异大于民族差异。

(四)城乡儿童男女生相互交往的地区差异

从总体上对汉族城乡之间,蒙族城乡之间作方差分析。方差分析中的组间变异是指城乡两组被试之间的地区差异,组内变异是指同一地区内部二、三、五年级之间的年级差异。通过方差分析,检验组间方差是否在统计上显著大于组内方差,即检验城乡儿童在男女生相互交往方面,地区差异是否大于年级差异。如表7:

表7 城乡儿童异性之间交往的地区差异

项目 城乡 变异来源SSdf

VFF(0.05) 结果

汉族 组间变异

2.181 2.18

男1.317.71无差异

城乡 组内变异

6.674 1.67

蒙族 组间变异

1.681 1.68

女0.147.71无差异

城乡 组内变异

48.94 12.3

汉族 组间变异

0.471 0.47

男0.704

7.71无差异

城乡 组内变异

2.654 0.66

蒙族 组间变异

0.381 0.38

女0.947.71无差异

城乡 组内变异

1.674 0.42

表7方差分析的结果,组间方差与组内方差无显著性差异, 地区差异并不显著地大于年级差异,无论是汉族城乡小学生,还是蒙族城乡小学生,异性同学相互交往的程度,无地区差异。从组间变异与组内变异各自的数据看,组内变异的均方大于组间变异的均方,一定程度上说明,年级差异大于地区差异。

三、结论

1.小学阶段,蒙汉、城乡儿童异性同学之间缺乏足够的交往,男女生相互交往的程度远远低于同性伙伴交往的程度。缺乏交往并非由于男女生相互排斥对方,而是由于相互忽视对方。

小学阶段,男女生之间缺乏交往,这个问题应当引起关注,学校、家长、教师应加强对儿童性别意识和性别角色的教育,让儿童了解异性同学,熟悉异性同学,以备将来走向社会,正常与异性交往做好充足的心理准备。同时,儿童在与异性同学的交往中,就会各自吸取对方的长处,习染异性的个性待征,克服各自的弱点,有助于儿童塑造健康、完整、优良的个性品质。具备异性的个性特征,这是现代社会成功者的条件之一。而且,在两性世界中,不能与异性正常的交往,这本身就是一种心理疾病,是个性不健康的标志。

2.蒙汉小学生在男女生交往方面,从相互选择上讲,低年级小学生比高年级小学生较愿意选择异性伙伴进行交往,低年级男女生相互交往的程度比高年级男女生相互交往的程度高。即低年级小学生更易于与异性同学交往,而高年级小学生则减少了与异性同学的交往。

从相互排斥上讲,高低年级无显著性差异,基本上是互相忽视对方。

在小学阶段,异性同学相互交往的程度,随着年级的升高而降低,其中一个原因是由于,随着年龄的增大,儿童性别意识的增强,性别差异的加大。在小学二年级以后,男孩子和女孩子在体力、兴趣上开始出现差异,与异性同学的交往,随着年龄的增大,在心理上产生羞涩感,在行动上因出现差异而减少了彼此间的交往,尤其是五年级小学生,已进入青春前期的男女同学,在异性同伴交往方面,表现出明显的分离趋势。

3.在小学阶段,异性同学相互交往的程度,不存在民族差异,也不存在地区差异,但呈现出一定的年级差异,年级差异大于民族差异和地区差异。

本文于1996年12月15日收到。

AN ANALYSIS OF THE CONDITIONS OF PEER CONTACTS OF

OPPOSITE SEX AMONG MONGOLIAN AND HAN PUPILS

Wu Jianping

(Philosophy Department,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 SYNPOSIS With surveying method, this paper surveys and examines the conditions of peer contacts of opposite sex among Mongolia & Han children in their primary schools. It aims at researching whether Mongolian and Han pupils of opposite sex can establish normal peer contacts.The T test and variance analysis of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roughout the stage of primary school,whether Mongolian or Han,whether in cities or in the courntry,peer contacts of opposite sex are much less frequent than those of the same sex.There are not adequate contacts among the classmates of opposite sex.There exists discrepancy in grade, but no national and regional discrepancy in the contacts among the classmates of opposite sex.KEY WORDS classmates of opposite sex,peer contacts,choose,rejection

标签:;  ;  ;  ;  ;  

蒙、汉小学生异性恋同伴交往分析_显著性差异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