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商业企业经济效益问题综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企业经济效益论文,商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关于国有商业企业经济效益下降原因的分析
国有商业企业到“五五”时期达到新中国建立以来的最好水平,国合商业市场占有率在97%以上。但自80年代以来,由于纯销售额增长缓慢,市场占有率节节下降,1985年实际已出现了负增长。到1994年国有商业企业特别是县一级小型企业经济效益很差的占50%,较差的占30%。发展到1996年,出现了建国以来第二次全行业大亏损。关于国有商业企业效益下降的深层原因,有各种说法,虽然侧重点各有不同,但所包括的主要内容大体相当,概括如下:
(一)从宏观政策、体制和制度等外部环境因素看。1.我国长期实行外延扩大型发展战略,其结果必然导致高速度、低效益。2.由于产业结构变化,产生大量的剩余劳动力,为吸收社会剩余劳动力导致商业从业人员过多,这是人均劳效和效益下降的主要原因,也将是长期制约国有商业效益提高的重要因素。3.改革开放之后市场流通格局发生巨大变化,主要构成有商业组织的流通、工业组织的流通,以及农民贸易和农民对非农业居民之间的流通。这三部分占流通总额的比重分别由1979年的82∶14∶4,转变为1989年的68∶24∶8。同时,社会商业迅速发展,市场分流,竞争加剧。4.原有的一些政策和制度限制了国有商业企业的自我发展。如国有税重,集体税轻,由于管理制度上的漏洞,个体逃税现象严重;政府对国有商业企业经营某些商品规定的进销差率、地区差价偏低,同时对国有企业检查严,对非国有企业比较放任;国有商业企业自有流动资金比例过小,几乎全由银行贷款,利息负担过重;银行结算监督职能弱化,“三角债”问题严重;政策性历史包袱过重等等。5.政府部门思想观念的滞后。各级政府在观念上还没有把国有商业企业视作真正独立的企业,对国有商业企业人事、劳动等方面干预过多。一些政府部门及领导仍有“重生产轻流通”思想,对流通研究甚少,不了解商品生产和消费的季节性、区域性的特点,片面强调砍掉流通环节,由厂家自销;在工作中不重视发挥流通的功能及通过市场实现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一些地方政府不重视流通在调整经济结构、促进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甚至把它当成“卸包袱”的对象。如强迫商业部门收购积压滞销的本地产品,致使商业库存结构不合理,商品适销率低。有的地方政府为保护本地区生产部门的利益,不切实际地制定生产保护价格,使商业部门难以实现合理的差价,毛利率降低。上述因素对企业经济效益有着直接的影响。6.改革中经济利益转移,使国有商业企业难以承受。包括利率、税率、运杂费、房租等的提高;物价上涨、税收、负债的转移;各种提取的转移如折旧费提高80%,各种保险费占职工工资总额30%以上;向职工个人转移,不少企业工资水平增长高于劳动生产率增长;向退休人员费用的转移,不少企业这方面支出占职工工资总额40%以上;以及公费医疗费用猛增等。其结果,国有商业企业费用率和销售税率上升超过了毛利率,不少企业甚至难以维持经营循环。
(二)从企业组织、企业体制和机制等企业自身因素看。1.产业组织化水平低,规模效益差。国有商业在组织构成上仍然是单细胞企业为主体,企业无论规模大小,都以单一店铺、单一经营形式居多。2.由于长期独家经营,体系构成单一,经营形不成系统,因此国有商业企业缺乏内在活力,一旦受外界冲击,主体地位大为削弱,效益下降也就不可避免。3.资产主体模糊,经营机制僵化。国有商业企业经营结构、经营方式老化,实质是国有商业经营资源的配置未能适应现实经济和市场格局的变化。同时,经营承包制不完善,企业负盈不负亏,不少企业还划小内部核算单位,层层下放经营权,以包代管,使经营分散、管理松弛,导致经济效益持续滑坡。
二、当前提高国有商业企业经济效益的主要途径
第一种思路是着眼于未来经济的外部环境和市场格局,重新确定国有商业企业的发展战略。原则是大型化、国际化、集约化、多元化、现代化。1.批发业向进出口贸易、与工业部门联手在海外建厂建店、仓储业、设备租赁和不动产经营、企业金融和消费信用(卡)等领域发展。2.零售业向两个方面发展,一是集中经营市场需求大、社会影响力大、附加值大的商品;二是加工经营购买频率高的精加工鲜活食品。3.贸工结合。凡是经过精加工、深加工能够增值,或自产自销效益高的,就搞加工生产,走第三产业向第二产业倒延伸的路子。4.向多产业发展,实施多角战略,降低风险,提高综合经济效益。具体形式如:一是垂直式多种经营,即向经营主业的相关产品和服务领域延伸,批零兼营,利用现有设施开展多种经营,兼搞生产加工;二是横向式多种经营,即突破原来行业向其他行业和领域拓展,不仅经营商业,而且跨行业从事生产、金融、保险、文化娱乐、旅游观光等其他业务;三是复合式多角化经营,即纵向横向多方位拓展,综合经营,向综合商社方向发展。
第二种思路是着重于企业经营战略的调整。1.推行现代流通组织形式。国有大型商业企业实行对主要经营商品总经销总代理,由抓货源转向抓客户,与生产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大力发展连锁经营。2.转变经营观念,变大库存慢周转为小库存快周转,提高资金运转效率。3.建立适应消费层次多样化的零售系统和适应各种消费特点及生活节奏变化的新型经营形式。如大型商场按国际标准“全中求特”,中型商场突出“专中求全”,小型商场转建方便店业态。4.要善于研究国内市场,改变“让利不让市场”的观念,在毛利率很低情况下,刹价竞争决非可取。重点要放在开拓农村市场上。尤其是主营农副产品的企业要把开拓市场和参与农业综合开发结合起来,发展“公司+基地+农户”或“公司+农户”等新型流通组织形式,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5.实行跨国经营。如设立保税仓库和保税公司,两头在外,开拓经营;与我国涉外企业联营,建立国外销售网络;有规模优势的企业可直接到国外开办分公司或办事机构,也可与外商合资在国外建立分支公司,从事贸易或实业开发。6.吸收外资,利用外商先进设备、技术和资金武装企业,使销售进入快车道。7.实行公有民营,各尽所能。把企业现有设施(包括库存商品)承包给职工,签订合同,让职工自主经营,上交承包利润后自负盈亏。
第三种思路是侧重于强化服务。1.包揽服务,借鸡下蛋。与有关需求企业加强联系,做对缝买卖。2.通过对经营商品再包装、再加工,创造自己的品牌。3.为消费者提供系列化服务。服务也是商品,商业竞争实质是服务竞争。让消费者了解商品性能特点,并提供各种辅助服务。这从整体上反映出企业的经营能力及服务功能的强弱。因此要不断创新,创造出不同的服务策略和服务功能。
第四种思路是强调企业内部管理。1.加强以资金管理为主要内容的财务管理,建立企业内部银行,对资金统一调度和管理,对外统存统贷,提高资金使用效率;2.加强进货管理,改分散进货为统一进货,降低进货成本和流通费用,严把进货关,建立起监督约束机制,建立订货信息系统,抵制“三无”产品、人情货、关系货、假冒伪劣产品;3.加强成本费用管理,增强成本效益意识,严格费用开支制度;4.加强决策管理,减少决策失误。不能把决策看成是企业领导个人的事,做好信息收集、分析整理的辅助性工作;5.加强分配制度管理,实行工效挂钩、奖罚分明的分配制度。
第五种思路是侧重于优化企业资源配置。1.合理配置国有商业企业的人力资源,适当压缩过于庞大的人员队伍。从政策、舆论、制度、待遇上形成有利于企业家成长的机制,培养和造就新型企业家队伍,免除不合格企业领导。重用企业优秀人才,最大限度地杜绝人才流失。通过招聘、定向培养等形式,引进吸收一批懂国际金融、贸易、法律、企业管理的复合型人才,以提高商业经营管理水平。2.对财力资源,要认真探索目前国有商业企业普遍存在严重债务的解决办法。对于政府决策造成的债务,应变成一种国家对企业的债务;进行企业债务重组,由优势企业兼并劣势企业;在企业改制过程中吸收、利用外资或社会资金,用投入冲减债务,把债务变股权。3.对物力资源,实现资产重组,大胆引进和大批量输出现有资产。4.对信息资源,要建立完善信息管理系统,及时、准确地用好信息资源。5.对商誉资源,要继承、保护和创造。
第六种思路是着眼于企业资本重组。1.组建以产权联结为纽带的母子公司结构的企业集团。2.放松对尚有生存能力的亏损企业的贷款限制,加快对缺乏活力的存量资产的流动重组。3.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破产一部分,拍卖一部分,重组一部分,由财政和银行核销一部分。4.进行股份制改造,转换机制。把企业资产量化为股份,全部或部分由职工共同出资购买,职工以拥有股份多少参加企业经营管理,享受权益,承担债务和风险。5.对负债过多的企业可实行母体裂变,新老划断,死活分开。
无论是哪一种思想,都要求政府帮助企业走出困境,创造宽松的经营环境条件。如政府要加快推进社会保障制度改革,解决企业冗员和职工养老问题;解决企业政策性历史挂帐和生产性投资贷款还贷以及企业办社会问题等。
三、关于商业企业经济效益几个问题的争议
(一)商业企业经济效益的定义。一致认为经济效益是投入与产出,或所费(所占)与所得的关系。但是具体到商业企业经济效益则有不同的理解。1.国际上有两种看法:(1)把商业同工业比较, 认为商业企业的投入是购进商品,产出则是销售商品。(2 )认为各个产业所从事的是一种物质变换(Conversion),商业也不例外,投入是劳动力,产出则是服务(以毛利衡量)。2.我国理论界主要有4种看法:(1)认为所费指流通费用,所占指企业占用的资源,如土地、固定资产、流动资金、劳动力等。因此,商业企业经济效益是要求以最小的劳动消耗与资源占用,媒介尽可能多的商品,完成从生产领域转移到消费领域的过程。(2 )认为商业企业经济效益可以公式表述:销售额-购进额-流通费用=纯收入(或利润)。(3)认为商业经济效益的本质含义, 是由商业企业的商业活动,对社会交易成本和流通时间的节约而带来的生产资金扩大和生产时间增加所产生的经济效益。(4 )指在一定时期内,商业经济活动中劳动耗费与劳动占用,同经营效果之间的比较,以及这种效果给整个社会所提供的经济效益。
(二)商业企业经济效益的特点。概括如下:1.商业企业经济效益主要表现在商品价值和使用价值实现上;2.商业企业劳动中手工劳动比重高于工业等其它生产部门,物质技术装备程度也相对低得多,因而商业活劳动的占用和消耗占很大比重;3.商业活动主要是买卖活动,商业企业占用的流动资金占全部资金的比重较大,因此流动资金周转和利用状况就成为决定商业企业经济效益的一个重要因素;4.商业活动也是一种服务性劳动,因此服务质量也是衡量商业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指标;5.商业企业经济效益的好坏,不完全取决于本身经营管理水平等主观因素,客观环境对它影响很大,如生产和消费状况、价格政策、就业政策、市场秩序、网点位置、政治文化因素等。
(三)国有商业企业的效益定位。大多数认为,国有商业企业不仅讲求经济效益,同时要注重社会效益。而后者要求:满足人民生活需要,节约消费时间,促进生产的专业化、社会化,促进地区经济的共同发展。少数认为,国有商业企业的唯一目标是追求利润最大化。
(四)国有商业企业效益衡量指标的确定。关于经济效益考核指标,主要有4种观点:1.多数认为企业效益应以利润(而非毛利)作为综合考核指标。2.认为用多项指标体系来考核企业经济效益。其中一种看法认为用劳动效率、流通费用率、资金利用率、资金利润率四个指标。一种认为上述再加上资金周转率、销售利润率、销售利税率指标。另一种认为采用资金利润率、劳动效率和营业面积销售率三个指标来反映企业经济效益。3.认为用综合性指标体系来考核企业经济效益。其中一种看法认为将资金利税率、资金周转率、费用利税率和费用效率四个指标分别加权平均得出的指标,也称作综合经济效益率。再一种是将国家、企业、职工的所费与所得,算出综合经济效益率。公式如:(国家所得与所费总额+企业所得总额)÷(流动资金平均占用额+固定资金净值平均占用额+企业所费总额+职工平均收入)。4.认为考核企业经济效益的指标体系是:(1)企业获利能力指标,有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 资产报酬率、主营业务成本利润率、资本金利润率;(2 )企业发展趋势指标,有资金增值率、销售增长率、资本积累率;(3 )企业营运能力指标,有应收帐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4)企业偿债能力指标, 有流动比率、资产负债率、速动比率。
关于社会效益考核指标,主要有3种观点:1.多数认为社会效益是满足消费者物质文化需求达到的程度,只能定性描述,不可能用量化指标衡量。2.提出用消费品购买力实现的情况和商品供应增长,同居民储蓄增长额对比,以及商品库存构成、顾客等待时间、单位人口拥有的商业网点等指标。3.认为衡量企业社会效益的指标主要是社会贡献率,用人均创税(仅指所得税)额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