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与现代高等工程教育,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艺术论文,工程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现代高等工程教育要实行跨学科的综合(整体)教育
高等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历史产物。它的发展与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息息相关。高等工程教育更是与科学技术的发展紧密相连。
近现代科技发展史表现: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一个主要特点就是:在高度分化与高度综合的辩证统一中趋向整体化。这是由科学技术发展的内在规律所决定的。
现代科学技术趋向整体化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等的汇流统一。
现代科技的发展已经打破了自然、人文、社会等各类科学之间的截然界线。它们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一方面,自然科学技术发展为社会科学、人文科学提供了研究手段和方法。自然科学的概念也日益渗透到社会、人文科学中,从而促进社会、人文科学的现代化。另一方面,当今科技的发展及许多重要问题的解决都需要从社会系统工程的观念出发,考虑社会的条件、因素、影响和后果,需要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通力合作;自然科学的发展战略、目标,规划等的确定和实施需要社会、人文科学的指导和帮助,科技工作者所具备的高尚情操与品格(这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内在动力)也来自人文精神与人文教养。等等。特别是以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为标志的横向科学的兴起,使科学的整体化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继后出现的耗散结构论、协同论、突变论的崛起,把系统整体观推到一个新领域。这两个“三论”把必然性和偶然性,可逆性与不可逆性,进化与退化、无序和有序统到一起,从而促使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的汇流统一。近些年出现的技术美学、技术经济学、科学社会学、工程心理学、艺术信息学等新学科就是很好的例证。
现代科技发展的整体化趋势,向高等工程教育提出了新的人才规格的需求。即要求培养出具有多种知识结构和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有人称“通才”,有人称“复合型”人才)。为此,现代高等工程教育必然要实行跨学科的综合整体教育。(所谓跨学科,就是指打破学科界限,涉及两门或两门以上学科的教育活动。它并不指具体的学科,而是体现跨越的时空性、特别是强调跨学科的过程)。
这种综合、整体教育首先表现在培养目标的整体化(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与之相应的是学科(专业)设置的整体化(文、理、工、管相配套)、课程结构的整体化(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相渗透,基础科学、应用科学、工程技术科学相结合)等。
换句话说,即为了适应现代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培养出具有综合思维能力及解决综合性问题能力的高级工程人才,高等工程教育采取的措施之一就是要实行文、理科的相互渗透。(其中的“文”是社会、人文科学的统指。艺术作为人文科学的重要一科当然包括在内。),这种做法在经济发达的国家早已实行了。如日本东京工业大学,对本科生要求人文、社会科学的学分占总分的20%,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开设了88门人文、社会科学和艺术科目的课程(规定本科生必修其中的8门),这种课程安排在西方一些大学里是相当普遍的。
二、现代高等工程教育实现培养目标的整体化需要艺术的辅佐
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要使人的生理结构(自然属性)和内在心理结构(社会属性)在不违背客观规律的前提下尽量按照一种理想的模式和谐而全面的发展。现代高等教育更是需要这样。为此,首先要确立培养目标的整体化。
所谓培养目标的整体化,从教育学角度来解释就是要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美诸方面得到全面的发展。从心理学角度讲就是在认知、情感、意志诸方面得到和谐的发展,或说培养健全的个性。从美学上讲就是要培养全面、自由的人格。而正是在这一点上,艺术有着巨大而又无可替代的功效。
1.艺术对理想人格的构建和塑造是整体的、全面的。
艺术作为人类完善自身的重要手段的意义,说到底,不只是单纯地帮助主体认识生活、获得教育,提高主体的审美能力,而且是发展主体的精神潜力、承担对理想人格的构建和塑造。事实正是这样,我们每个人都可以通过自身的艺术活动的体验来证实:许多优秀的艺术作品在审美愉悦的作用下,产生了动人情感,震撼人心的艺术魅力,让欣赏者在愉悦,甚至是如醉如痴的状态中,唤起内心的崇高的和美好的感情,增强人们内心的道德信念,在“润物细无声”中让人升华了情感,净化了心灵、陶冶了性情。所以艺术家被称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从哲学角度来讲,艺术作品通过塑造艺术形象来表现人的内部体验(情感),把人的生理体验升华为审美情感,即建立人的情感形式。美学家李泽厚认为:对人的情感的塑造(或陶冶),就是感情的人化。这是人化自然的另一方面。(人化自然有两方面:一方面是外在自然,即山河大地的“人化”;另一方面是指内在自然的人化,这是指人本身情感、需要、感知以至器官的人化。也就是人性的塑造)。
作为人来说,其肌体的生理和心理的结构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因此,对人的教育和培养,对理想人格的塑造应该是从整体着眼,如果片面地强调某一方面,个体的发育、人格的增养就会失去平衡,而影响进一步发展。
传统的高等工程教育,重科学、轻艺术,重认识轻情感,重逻辑轻直觉,重分析轻综合……现象是很普遍的,在着重单一的专业知识传授的教育机制下,致使许多理工科的大学生习惯数字符合思维、逻辑思维,其中多数性格内向、感觉退化、表面缺乏情感和生气,极言之,这样的培训结果是使社会人走向机器人,从哲学角度讲这是人性的异化。就此而言,艺术的本质还是克服异化,使人性暂时获得复归的一种手段。
我国的教育家蔡元培先生说过:“常常看到专治科学,不兼涉美术的人,难免有萧索无聊的状态。无聊不过,于生存上强迫的职务以外,俗的是借低劣的娱乐作消遣,有的渐渐地成了厌世的神经病。因为专治科学,太偏于概念、太偏于分析,太偏于机械的作用了。”“抱了这种机械的人生观与世界观,不但对于自己毫无生趣,对社会毫无感情,就是对于所治的科学也不过‘依样画葫芦’,决没有创造精神”。(《蔡元培美学文选》)
也正是片面教育的结果,一些大学生表面上似乎是受了高等教育,但是却缺乏人文教学,缺乏关于人生和社会的整体知识,影响到正确世界观的确立,不少大学生表现出“有知识无文化,有前途无远大理想”的状况。事实证明,如果仅从专业知识,智力的教育,人的智力发展是有限的,人格也是不完善的。
不但自然科学对人格的训化会有片面性,就是社会、人文科学的其它各科,对人的教育作用也具有局部性。例如:伦理学形成道德规范,政治形成政治观点,哲学形成世界观……等等。相比之下,艺术对人的心灵和智慧、生理和心理产生的影响是综合性的。就人格的塑造而言,艺术的功能是整体的、全面的。
2.艺术活动要贯串于人生的全过程
首先,艺术对人的陶冶不重在造成主体的短期行为和局部变化,而重在对主体人格趋向完善、完美。这里需要有个潜移默化的时间过程,艺术活动中断,其功效也就停止。
著名科学家查·达尔文在晚年有一段自述,谈到自己因对科学的专注而导致心理困境。他说他在学生时代对诗歌,戏剧就已入谜,对音乐和绘画也很感兴趣,但后期,却对它们(指艺术)感到乏味和厌烦……他说“我的心灵似乎变成了一种从大量事实中榨出普遍规律的机器,我真的不明白为什么对艺术爱好的丧失会引起心灵的另一部分能力——能够产生更高级的意识形态的那一部分能力的衰退……”,“事实上,失去这种趣味和能力就意味着失去了幸福,而且还能进一步损害理智,甚至可能会因为本性中情感成份的退化而危及道德心。”(加登纳《艺术与人的发展》)这也说明,艺术对人性的塑造不是一劳永逸的,而要贯串于人生的各个阶段。
其次,由于艺术活动受主客体双方及其关系等多种因素的制约(比如,审美客体的质量和水平,审美环境的氛围、审美主体的审美理想与能力的高低……等等)使得美感的生成表现出多种特点。比如美感的差异性、相对性、易变性……等等。因此,就艺术系统来说,它也是多向度,多层次地展开的。同样一部艺术品,不同年龄阶段,不同的文化修养,都会使得审美主体有不同的理解,因此,即使在中小学实施了艺术教育,到了大学仍然要有更高深层次的艺术活动。
三、艺术作为发展科学方法的手段更为现代高等工程教育所必需
1.科学方法是高等教育中教学内容之一
科学发展史告诉我们:许多重大科学问题的提出和解决,常常是科学方法上获得一定突破的结果。比如,麦克斯韦电磁理论的建立,同模型方法的应用密切相关;爱因斯坦相对论的产生,理想实验的方法作了重要作用;德布罗意物质波概念的提出和薛定谔波动力学的建立都和类比、假说的方法应用有很大关系……可见方法论的重要。
自然科学的方法多种多样,概括起来有两个方面:一是已经获得的科学知识和理论;一是为研究和解决某一学科课题所设立的各种认识手段。(其中既有物质工具,也有思想方法)。而这两方面都是高等教育中必要的教学内容,特别是理工科院校的教学更是如此。
2.艺术活动是发展科学方法的一条新途径。
第一,对科技人才加强形象思维的培训是当务之需
现代脑科学的研究成果表明:人的抽象思维主要地在左半脑进行,形象思维主要在右半脑进行,在正常的成人中,虽然每人常有不同的侧重面,但两个半脑的机能总是保持着一个大致的平衡,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也总在不断发展中保持一个动态平衡,它们相互补充、互相转化,从而达到对客观世界最完美、最本质的认识。通过对裂脑人的研究还表明,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无论缺乏或压抑了其中的哪一个,都将影响人的思维能力。使人无法充分适应生活的复杂要求,无法得到全面而健康的发展。大量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历史上许多著名的科学家同时也都具有相当的艺术造诣,如诺贝尔、班庭、鲍罗丁等人。同样,艺术史也告诉我们;不少著名艺术家涉足科苑,对科技进步颇有贡献,如达·芬奇、鲁迅等人,这些著名人物的多方面成就向我们表明: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能力是相辅相成,共同发展的。由此我们也就不难理解杨振宁博士所说的:“科学和艺术是一个硬币的两个侧面,彼此不可分割。”
但是,我国传统的高等教育以传授专业知识为目的,特别是在理工科院校,科技人才的培养偏重于专科知识的传授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而忽视了知识的广泛涉猎,情感教育和形象思维能力的培训,学者们对于单一知识的刻苦钻研,使得他们的神经长期处于紧张状态,神经兴奋中心得不到转换,信息渠道单一而不宽畅,致使一些科技人才的个性及思维能力畸形发展,而压抑了他们的创造才能。
现代科学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日益加深,科学理论越来越抽象,这就越加要求形象思维的支援,美国控制论学家,模糊数学的创始人查德指出:“当科学发展到需要从整体上把握,系统地处理复杂事物时,形象思维对于科学认识人的意义就更加突出起来。”
综上所述,我认为,对我国科技人才创造力的潜力资源开发,当务之急是优化他们的知识结构,在发展他们抽象思维能力的同时,加强形象思维能力的开发。
对人脑研究的大量实验,还告诉我们:人脑的右半球的功能尚未得到充分发挥,是个具有巨大潜力的脑半球,而开发右脑机能的最佳学科是:音乐、体育、美术。
第二,艺术活动是发展科学家思维能力的极好方式。
①艺术知识具有发展形象思维能力的价值。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发展主要是借知识进行的。人类的知识,尤其是间接知识,凝聚着千百万年来无数人思维的精华(其中包括方法和成果),当我们掌握知识并对知识进行“改组”时,思维能力也必然得到磨砺。思维着的现实表明:不同的知识对于思维能力具有不同的价值,艺术知识主要是通过形象思维加工而成的它具有训练和熏陶形象思维的价值。
②艺术活动可强化思维的想象。想象是创造性思维活动的一个基本要素,它为艺术家所必备也为科学家所需要。大科学家爱因期坦就提出:“想象力是科学的实在因素”。那么,想象力如何培育呢?有些学者提出首先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要培养丰富的情感(熔炼想象的燃料),一是要有丰富的“内在图式”的储存。“内在图式”就是以信息形式储存在大脑中的种种意象(或映象),它又被喻为是想象的原料,而艺术活动正是培养丰富的情感和获得“内在图式”的理想方式,从而孕育着丰富的想象力。
③艺术活动为创造性思维技能训练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氛围。致力于“思维的训练”的一些学者们认为:“创造性和发散性思维技能的训练需要一个灵活多变的环境。拘谨、呆板的环境是难以碰撞出崭新的思想火花”。艺术活动形式多样,极富魅力,它鼓励求异和创新,令人心驰神往的意境,为科学家们引发神奇幻想提供了一个无限广阔而灵活多变的氛围,也为科学家的灵感思维孕育着契机。由艺术而产生的形象,一旦与科学概念“相抵触”就可能会引发出新的,先前没料到的思想。这些“形象”发挥了科学创造特殊接触剂的功能,为科学探索开辟了启发的原野。由此,可以推想:艺术活动提供了向科技人才嫁接创造性思维的心理机制的可能。
艺术活动始终贯串着创造性思维,它积累了创造性思维的丰富经验。在艺术活动的创造过程中,紧张活动的心理机制,灵活多变的思路,多向型的思维方式,创新的思维素质……必然对科学产生积极的影响,甚至积淀为科学家的内在机制。试想:如果艺术思维的心理机制和积极因素嫁接到以理论思维为主要思维方式的科学家的身上,那将会产生多么令人神往的前景啊!
第三,艺术活动发展了形象思维,也就是发展了科学方法。形象思维作为自然科学方法而存在是有哲学依据的。自然科学理论是对自然界事物本质和规律的抽象,而本质是不可见的,事物的本质总要表现为现象,在认识自然现象和事件的过程中,要透过现象求本质,从大量偶然事件中发现自然界的规律,就得用我们熟悉的具体事物作类比,运用已有的科学知识把表面上看起来无联系的表象联系起来思考,从而构成关于对象本质的状态,内部过程及各种相互作用的图景。
事实也是这样:曾经写过突变理论(一种数学理论)的美国数学家斯蒂恩就说过:“如果一个特定的问题可以被转化为一个图形,那么,思想就整体地把握了问题并且能创造性地思索问题的解法。”
又比如,在分析几何里,方程组的解的性质直接对应着几何图形的位置关系,我们可以通过几何图形,利用数学所提供的各种坐标、曲线、曲面等性质来直观地研究它所反映的客观世界的一些抽象关系,因此说形象思维也是一种科学方法。
艺术的本质在于美,如果美能辅德、美能启智的共识,已使加强中小学艺术教育为大家所赞同的话。那么,当我们把艺术活动作为发展科学手段来作为高等教育的内容补充时,更该为大家所支持。
综上所述,得出一个结论:现代高等工程教育应包含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