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富的控制与股份制公司的起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股份制论文,起源论文,财富论文,公司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财富流动的均衡分析
如果我们把财富分配的过程看作是不断增长的财富在人们之间流动的过程,那么在一个完全竞争的市场中,若将社会成员分成富人和穷人两大集团,财富流动的最终结果是使最后一单位的财富对于每类人效率都相同,也就是两大集团在财富控制上必有一个均衡点。但是新古典的这种分析仅仅是财富流动理论上的均衡,它暗含着两个与事实相悖的假设:(1)社会经济制度使财富的流动有完全的自由,政府对产权界定明晰和对产权保护的完全得力,但现实中政府由于主观或客观的原因不可能完全做到。(2)市场运作无交易成本。而现实中是存在交易成本的:由于市场信息是复杂和不确定的,对于每个人来说信息是不完全的,这就影响了财富的分配效率的均衡。举个例子说,甲不知道把财富贷给乙或丙哪一个效率更高,而且,乙和丙也不一定知道对方的效率如何,政府也不知道他们三个谁占有财富更有效率等等,而弄清楚这一切是需要成本的,这最终会影响到社会财富分配的均衡和社会总收益的最大化。基于这两个现实因素的影响,理论上的均衡在现实中是不存在的。现实中财富流动的结果往往是非均衡的,正是这种非均衡成为股份制公司产生的历史动力。下面首先用图示对资本主义财富流动的非均衡状况进行具体分析。
二、对资本主义财富流动的非均衡分析
1.财富流动的非均衡的分析
如下图:
横轴代表财富总量(这里财富总量是指动态的抽象的财富总量,它不是某一静态固定财富总量,因而它上面的点的内涵是指财富的相对分割比例,它不是绝对差额),纵轴代表财富的实际利用效率。a、b曲线分别代表资本家和工人实际财富利用效率。其中a(MH)代表是资本家的社会实际效率曲线,a(MN)为资本家不含外部成本的个人效率曲线,b为工人的效率曲线,(由于一般不存在工人剥削资本家的现象,所以工人的个人效率曲线和社会效率曲线用一条曲线b表示)。需要说明的是,a、b曲线向下倾斜是因为:一方面,由于一个人的能力有限,随着财富的增长,最后一单位财富的利用效率会低于前面的效率。即边际利用效率递减(此处不考虑规模效率问题);另一方面,随着财富向某一集团的过度积累,财富的分配不公引起的积极性降低、社会动荡等成本和由此产生的内需不足、供给不足等成本,会使这一集团财富的实际利用效率降低即边际效率递减。如图,a(MH)与b交于E点,此点表示两种人财富利用效率相等点,E对应于E′点,就是财富流动中理论的均衡结果。如果在E′左边的话,a种人的效率高于b种人,财富会向a种人方向积累,最终趋于E′点,反之在E′点右边,b种人的效率高于a种人,财富会向b种人方向积累,最终也趋向E′点,所以在E′点的均衡就是理论上财富流动中对财富控制的均衡。
进一步,A′点代表工人联合行为收益成本比较分界点,A′点左边成本大于收益,右边成本小于收益,A′点上成本等于收益;B′点为工人最低生存点,左边表示拥有的财富可以维持生存,右边表示拥有的财富不足以维持生存。接下来通过对图形的进一步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在股份制公司产生以前,资本家是如何对工人进行剥削。本文将剥削定义为资本家对达到财富均衡时应控制的财富之外的财富的占有。由前面均衡分析可知,其均衡点为E点对应的E′点,那么资本家对E′右边的财富的控制均视为剥削。其中由于资本家的贪欲和博弈优势”(注:本文中的博弈优势是指小集团在和大集团博弈过程中一致行动的便捷性和组织的方便性而形成的成本较低所带来的优势。通常资本家相对于他的工人或资本家阶级相对于工人阶级会有这种优势。)以及资本主义国家的纵容,使资本家轻易剥削E′A′,这部分可看作一级剥削,使社会总效用损失面积AEA″;由于资本家无限的贪欲,它经过A′继续剥削,侵占工人财富,此时由于工人联合的收益大于成本,所以早期的工人联合斗争开始,这实际上是市场通过调节使过度积累的财富进行回流的一种形式,但此时的国家政策倾向于资产阶级,资本主义国家的“偏心”,忽视远期外部成本,镇压工人运动,所以资本家剥削至B′,A′B′部分为二级剥削,社会总效用又损失面积ABB″A″,这种剥削破坏了市场自发调节经济的免疫力,使财富的控制严重偏向资本家阶层。当然资本家和资本主义国家也是理性的,他们知道从B′再剥削下去,会使工人无法生存,要么工人会起来暴力革命,使资产阶级利益不保,要么他们将失去剥削对象,再加上对于这部分财富工人效率大于资本家效率(注:此时b曲线高于a(MN)曲线。),所以资本主义财富流动结果经常处于B′状态——即非均衡状态。
2.引申分析
从以上对图形的分析我们作进一步的引申分析,并总结成如下三点,从而对股份制公司起源问题研究起到铺垫性的作用。
(1)如果按照正常的财富流动和积累方式,财富流动会达到控制的均衡,但由于资本家的贪欲,国家的纵容以及交易费用给资本家带来的博弈优势和给工人带来的博弈劣势使资本家能够对工人不断进行剥削,从而造成财富控制的失衡。
(2)此时期资本家采取剥削的方式是无偿占有方式,而不采取信用借贷方式控制财富,是因为由于国家纵容等外部因素的存在,对资本家个人来说占有比信用借贷筹资更合算,因为后者要花利息,而无偿占有是所有权无偿转移,两者的成本收益分析使资本家选择前者。而此过程其实对整个社会带来了负面影响,远期外部成本不能内化于某个资本家生产,但它终将内化于整个社会的长期发展。
(3)在B′情况下,虽说面积MBE是资本家即期外部成本所失,但还未对社会总效用最优产生影响。但是由于财富的流动并未达到均衡E′而在B′,社会总效用比均衡时减少EBB″(注:均衡E′时的总效用是a M E B b以下的面积,在B′时的总效用是a M B″B b以下的面积,资本主义表面的总效用是a M B b以下的面积,资本主义正是太看中了表面的总效用。),当资本家过分剥削工人,资本主义国家视之无睹或镇压工人而工人又无能力反抗时,社会总效用的最优就受到影响,它迟早会通过经济危机,把资本家的远期外部成本EBB″内化于资本主义国家之中,强制资本主义国家的协调,打破这种非均衡。所以,资本主义长期处于B′的非均衡状态,而短期内无法自动恢复均衡。
三、对股份制公司起源的分析
1.对股份制公司起源的分析
资本主义经济长期处于财富流动的不均衡中,而从这种非均衡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
第一,财富流动的长期不均衡是资本家对工人剥削的结果。这种剥削得以实现的重要原因在于国家政策的偏心和国家“守夜人”的失职:资本主义时代,资本家虽然声称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但是界定和保护的都是资产阶级的利益,工人的利益未得到保护。当这种剥削使财富过度流向资本家时,阶级斗争不断升级,于是这向整个资本家阶层传递了一个信号:随着经济社会的进步,产权的界定和保护范围必然会进一步扩展延伸,工人阶级也需要享受对产权的保护,倘若产权保护还存在阶级偏执,财富流动的非均衡必将使财富的控制严重不平等,最终资产阶级也会丧失剥削的对象和财富的来源。这就提出了一个更高层次的产权保护问题。
第二,从上文的分析可知,财富流动的非均衡使社会总效用出现了极大的损失,这种效用的损失在短期内还难以显现,因此这加剧了资本家对眼前利益的关注,但是这种效用损失的积累不断加剧财富流动和财富控制的非均衡,最终孕育并发展成为具有毁灭性的经济危机,这笔巨额远期成本可能会远远抵销了资本家控制财富对社会总效用的作用,于是经济的发展需要有更先进的经济组织形式来延缓危机到来的时间或减弱危机带来的破坏作用。
第三,在财富流动的非均衡发展中,由均衡至不均衡这部分财富控制是资本家无偿占有工人财富的剥削方式,即图中E′B′部分的无偿占有财富,通过上文的分析可知这种剥削方式是资本家通过成本收益比较得到的,但是这种剥削方式的比较优势具有时代性,随着社会的进步这种剥削方式越来越为社会文明所不容,但是如果资本家实现不了对这部分财富的控制,又难以满足其财富控制的本性,不能实现财富的扩张。为了解决这一矛盾,急需更高级的经济组织形式与发展的文明相融合,而且这种新的剥削方式背后是财富更大规模的增长。
要解决以上的问题,基本上有两条途径,一是宏观上的政策调整,通过税收和财政政策调节收入分配。简言之就是通过政府的权威来再分配收入,其实质就是修改竞争的游戏规则,结果会降低资本家的积极性,提高工人的惰性,带来的成本也是相当巨大的,而且会影响到经济的长足发展,因而是不可行的。另一个途经是通过微观的制度变迁来解决。由财富的直接占有变为财富的直接控制,而企业是连接资本家与工人的最好途径,所以这种制度变迁发生于企业就顺理成章了。
更具体地说,社会财富流动的非均衡中包含的上述因素使股份制公司的产生成为一种社会要求。资本家一方面希望实现财富更大规模的增长和控制,另一方面通过经验的比较希望尽可能减少各种社会和经济成本,避免风险。而资本家在扩大资本的各种方式上,一直进行着成本收益的比较博弈分析。由于信用借贷的成本费用及风险性和无偿剥削的外部条件性和带来远期外部成本性,以及两种方式筹资的规模受限制性,资本家一直在对资本控制的更有效形式进行选择和尝试,在业主制和合伙制的公司经济组织形式基础上,股份公司制成为一种现实的可能。
股份制公司的产生发展和成熟过程其实是诱发性制度变迁的过程。股份制公司的出现使富人对资金的控制由无偿的剥削占有为主转变成股份控制为主,既解决了资本家控制资金的欲望,也避免了远期外部成本,同时促进了经济组织的高级化,这种企业组织形式将极大促进社会财富增长和社会发展。首先,从形式上看,股份公司制组织结构清晰,内部权力制衡,法人关系明晰,产权结构明确,对所有人一视同仁,满足了财富流动不均衡中对产权界定公平性的要求。其次,从本质上看,富人用百分之十或百分之二十的股权控制了整个企业的股份,最终大权在于控制者。再次,从财富的控制角度来看,将每单位财富的控制分散到每一单位平等的产权中,如果不发生经济的意外,相对于每个人财富是可以控制的,但是从财富的整体来看,化为股票对应的财富控制权依然被资本家实际控制。最后,这也潜伏着危机,因为化为股票对应的财富已被资本家实际控制,而资本家财富增长和财富控制的欲望是无穷的,如果资本的扩张与财富的实际增长不相适应,虚拟资本虚拟化的泡沫破裂了,股市中财富的非控制性就表现出来了,经济危机这种远期外部成本就随之而至了。因此,股份制公司的产生、发展并不意味着就能彻底消灭非均衡和经济危机。
2.结论
第一,股份公司制的产生与发展源于财富控制的非均衡,并有利于财富流动和财富控制的均衡。第二,股份公司制可能会带来远期外部成本,条件是虚拟资本过度虚拟化。我们不能因为第一点而盲目乐观,也不能因为第二点而因噎废食。只要公司制代表社会进步的方向,它给社会带来的收益大于由于政府控制危机爆发而产生的成本,这种组织形式就是应该被推崇的。当今世界的事实充分证明了这一点,这对我国经济建设也有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