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社会现代化的经济高速发展,人民生活对于电力的所需越来越高,电力消耗越来越大,也就对于电力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就电力工程安全管理施工而言,是一项非常复杂、系统性很强而且算作长期的高需求工作。在本文中,我们将对电力工程施工过程当中施工安全管理的具体工作进行说明、阐释和简要的分析,发现其中难点,并提供有实际可操作性意义的参考方案。
关键词:电力施工;安全管理;难点;对策
1电力设备检修施工中存在的相关问题
1.1安全意识不强,管理不够规范
在电力设备检修施工过程中,还存在安全意识不强的现象。一是安全制度管理不完善。一些电力企业没有设立专门的安全施工管理机构,制度还不够完善,缺少相应的管理机制,导致施工安全管理还存在管理混乱的现象,造成电力设备运行中的安全隐患。二是培训力度还不够。在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培训中,电力施工安全管理专业知识的培训还不够,一些安全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不高,安全意识相对薄弱,没有对电力设备施工中的注意事项等牢记于心,缺少一定的责任心,并出现有违反《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等现象,大大提升了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1.2检修服务不优,监督不够严实
在一些电力设备管理中,还存在有管理与监管不够的现象。一是电力施工检修不经常。在日常的检修过程中,电力设备检修管理上不够严密,由于电力设备长时间处于运行状态,因此,在整个检修的过程中,部分操作人员没有依据相关规定进行常态化的检修,也没有对出现的相关问题进行故障原因分析和找出相应的对策。二是电力维修工作的监管不够。尽管相关部门设立了相应的监管机制,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为了减少电力设备的运行成本,没有严格按照检修的规范进行操作,造成监管力度的不足,给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埋下了相应的隐患。
1.3在安全管理的施工场地缺少着综合控制力,执行不到位
一些电力工程配备的工作人员缺少着较弱的综合控制能力,本身综合素质能力有待提升,也没有真正的使用到总体电力。现在这个时期,国家对于电力单位制定了一系列有关的规章,大体上看着好像是按照政策办事,可是真正到了落实与执行的时候,一些企业便开始投机取巧,大多数体现在执行的时候不到位。一些施工企业,只有在培训和开会的时候,才找出管理条例进行学习与宣讲,在培训与会议结束时,也不会真正落实到环节里面,更严重的是缺少安全意识和保护意识。有一些施工单位在动员会议上面,讲述的是慷慨激昂,需要工作人员怎样去提升安全意识,怎样遵守规章制度,可是在现实生产过程中,却没有看重施工安全,也不会去深入过程。同时,有一些施工企业在实施宣讲安全管理的时候,缺少调研和研究,没有深刻的看待问题本质,也没有从本质上分析问题。这些不规范、不科学的行为,最后只能导致执行不到位,影响安全管理的同时也影响企业健康发展。
2优化电力设备检修施工安全管理的有效对策
2.1提高安全意识,加大检修力度
在电力设备的安全运行中,为了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率,要加大对员工的安全意识培养。一是要构建全面系统的安全教育机制和宣传体系。通过各种方式,采用微信公众平台、app、网站、橱窗等方式,对电力设备安全检修方面的内容进行不定期的宣传,全面加强员工对电力设备安全与自身安全等深层次关系的认知,通过具体的强化宣传,以及反复的操作模式,把安全意识落实到电力设备运行的每一个环节之中。二是要建立多元化、统一性的安全文化氛围。在管理过程中,要围绕电力企业的综合发展需要,建立相应的安全文化。通过文化墙、宣传牌、制度手册等方式,强化每一个员工安全管理的文化意识,为电力企业营造健康、安全、良性的文化环境。三是要加大培训力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采取多岗位、多技能的培训模式,重点对安全技术、设备操作、设备管理等方面的内容,明确相应的岗位进行细化管理,从领导层加大管理,采取从上而下的培训方式,明确岗位职责,对安全培训、设备安全管理等形成细化管理,建立责任机制,从而全面加强员工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的能力。
2.2加大质量检修,完善考核体系
在具体的管理过程中,要建立完善、系统、科学、规范的考评机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进行安全管理,避免在综合管理中出现相应的违章操作现象。在考评管理的过程中,要形成层层考核的方式,将员工的酬劳与考核的综合成绩挂钩,形成电力设备安全施工管理人人有责的氛围,推动员工参与安全管理的积极性,保证电力安全生产的规范化。通过建立严密的奖惩机制,提高员工的综合行为素质。同时,注重从细节、系统和关键等重要因素进行制度规划与建立,通过建立规范化的管理制度,从员工责任与奖惩等方面细化,围绕电力设备运行的科学性、合理性以及可操作性,进一步帮助电力企业实现电力生产设备运行的安全高效,促进电力设备安全综合管理的实现。
2.3加强安全保护设施建设,加大职责落实,完善管理制度
(1)施工前进行充分的安全准备,做好安全防护工作,保证施工过程中安全保护措施起到作用,安全保护设施完善,符合相关管理规定避免事故发生。一旦事故发生,不但会影响工程进度还会造成额外的资金投入。因此施工前的安全投入既是对施工人员安全负责,也是为企业的经济效益负责。在加强人员安全意识培训和安全设施建设的同时,也要注意加强安全宣传,在施工场地醒目位置张贴安全警示标语,时刻提醒施工人员注意安全,树立安全责任意识。除了管理好施工现场的安全之外,还应该另行组织安全管理活动,鼓励施工人员积极参与交流,鼓励员工反映在施工过程中出现的不安全因素,帮助企业安全管理人员发现和解决在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及时处理问题,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
(2)在综合管理的过程中,要形成安全风险系数控制的模式,主要是从制度层面、顶层设计等方面进行细化,围绕电力企业的实际情况,综合施策,制定出相应的安全管理体系和制度。其中,在安全制度的制定上,要严格安落实《操作规程》,在加大安全职责管理的基础上,对电力设备运行期间的管理,全面做到现场管理模式,落实安全管理的责任,保障整个设备的安全运行。同时,要加大设备的检修管理,制定相应的监控管理体系,对整个电力企业设备的安全质量管理形成科学的策略,补足生产设备的相关薄弱环节。并围绕电力设备检修工作的需要,及时招录一批设备检修人员,保证整个设备的安全运行,确保整个检修工作的经常化、正常化。
在电力工程的具体施工当中,施工单位一定要坚持综合治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严格遵循和按照我国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和相关部门对于安全生产的工作做出的规定来对各个施工环节进行执行,全面地对于安全管理责任制度的执行和完整落实进行确保,同时对于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顺利也要做出确保,共同就施工环境的安全和谐问题达成一致。
3结束语
因此,在优化电力设备检修施工安全的管理过程中,既要注重设备的综合安全管理功能优化,又要加大设备运行管理的制度优化,在创新管理与技术的基础上,形成科学有效的监管机制,增强整个供电系统的可靠性与稳定性,并不断优化对电力设备的状态检修,实现运行与维护一体化管理技术的全面优化。
参考文献:
[1]黄修科.电力施工安全管理的难点和对策探析[J].无线互联科技,2018,15(14):121-122.
[2]岳良忠.电力施工安全管理中的难点及对策[J].中外企业家,2018(20):232.
[3]刘卓平.电力施工安全管理的难点及对策[J].技术与市场,2017,24(07):343+345.
论文作者:林玉峰
论文发表刊物:《当代电力文化》2019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19
标签:安全管理论文; 电力设备论文; 电力论文; 过程中论文; 安全意识论文; 制度论文; 设备论文; 《当代电力文化》2019年第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