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荣戏剧必须在文化市场中找出路,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文化市场论文,出路论文,中找论文,繁荣论文,戏剧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文化市场的日臻发展和完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给人们社会生活带来的诸多变化之一。
人们对文化消费的选择,对文化娱乐的参与,对通俗文化的热心,都极大地表现了文化的现代性、多元性和商品性。
人们已经不大情愿在统一组织的剧场里,观赏和观众保持一定距离的那种演出。于是,人们的社会文化生活出现了失衡。一方面,酒吧文化、卡拉OK文化和狂热的摇滚文化,不仅拥有最多的观众,而且消费标准高得惊人;另一方面,几乎所有剧场里的戏剧或严肃艺术则受到了从未有过的冷落,甚至送票敞门,观从仍寥寥无几。
戏剧的危机,表明在以往计划经济的体制下单一的文化欣赏模式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同时,文化市场价值价格的偏执也表明了由于真正艺术没有挤进文化市场所造成的畸型繁荣。
那么,摆脱戏剧危机的出路在哪里?文化市场的真正的繁荣该怎样实现?这是我要在本文中思考的问题。
一
在文化市场中找出路,不单是为解决戏剧团体经济上的困境,也是戏剧生产流程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
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改革时期,社会上不可避免地要出现一些失衡失调的现象,尤其是在两种体制尚存的阶段,不仅社会生活充满了多变性的矛盾,人们的思想意识也常处于矛盾和困惑之中。
戏剧危机是人们文化生活中出现的失调现象,这种现象的好处是它逼迫我们去思考戏剧自身存在的问题和如何走出目前的困境。
目前,人们普遍承认,面对商品大潮的袭来,戏剧舞台的狭小天地难以支撑,要么被“大海”吞没,要么求得政府的“特贴”寻一块洁身的“高地”。关键是解决经费的问题。
我以为,从市场经济规律的角度出发,这无疑切中解决戏剧危机的要害性问题,它是对那种由政府一包到底的戏剧投产方式的递进。但是,无论言“吞没”还是寻“高地”,尚都存在着被动无奈和不甘情愿的基调。说到底,还是不愿放弃计划经济条件下由政府完全代管代包的铁饭碗。
其实,以“钱”论文化市场对发展戏剧事业的重要性,只是说对了半边道理,那就是一切事情要按经济规律去办。
另半边道理,还在于文艺发展的自身规律,具体地说就是戏剧事业发展的自身规律。
戏剧生产的全过程的最后程序是演出。演出是戏剧艺术效果的综合体现,是戏剧流程的关键环节。
戏剧和其它文艺作品的共性之一,都是给人欣赏的。然而,舞台上的戏剧或其它属于表演性质的艺术和阅读文学的欣赏对象的不同在于,前者必须有特定的空间、特定的场所聚拢观赏群体来和舞台上的表演者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产生后者不可能具备的舞台效果。所以演出的基本条件是台上有演员的表演,台下有观众的观赏。没有观众的演员表演只能说成是连排、彩排或“走场”。
有人将编剧称一度创作,导、表演为二度创作,观众参与则是三度创作。
观众参与的“三度”创作,是戏剧活动的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是对戏剧一度、二度创作的检验。
阅读文学的欣赏者是个体的分散行为,是不能同时和作家直接交流的,因此也难以在同一时空里产生大的影响。它的社会化的程序一般地不如戏剧那么广泛。
因此,观众进不进剧场,进了剧场能否坐住,这实际上是观众肯不肯、愿不愿参与三度创作的标志。在商品社会里,艺术产品和任何产品一样都必须体现为价值和价格,看戏不要钱已不是一种社会性行为。观众花钱买票表明人在观赏艺术上的自主性和选择性,也是对戏剧从投入到产出价值的承认。
从这个意义上说,一张门票具有两种属性,一种是票房价值的经济属性;一种是戏剧活动最后环节是否有效完成了的艺术属性。
我以为,戏剧表演团体可以办各种第三产业赚钱,但是那种钱只可用来“以副养文”“多业助文”,与演出直接的收入相比,它不具备观众参与的标记。我认为,后者的含“金”量高于前者。
由此看来,树立观众意识,增强市场观念,让戏剧大步走进演出市场并在市场中寻求出路,这不仅是解决戏剧经济困境的需要,也是戏剧按自身的艺术规律发展的需要。
二
在市场中找出路,必须熟悉和掌握现代观众的审美需求,让戏剧尽可能发挥雅俗共赏的效应。
戏剧在市场中找出路,既然是市场经济规律和戏剧艺术规律的双重需要,紧接着的命题便是如何才能在供人们选择的多姿多彩的文化市场中找到真正的出路。
我想,这里用得上商品经济的老命题,即是戏剧生产也要解决好供求关系,也要产销对路,也要视观众为上帝。
一句话,就是要从现代观众的审美需求出发来组织戏剧的创作和生产。
前些年,当人们普遍承认作家的创作是一种以个人为主体的特殊劳动,而不再是“遵命文学”、“遵命戏剧”时,似乎又产生了另一种倾向,那就是文学作品(包括戏剧)只能是作家个人情感的渲泄。写什么、怎样写完全是自我意识的表露,无需去考虑什么社会的需要和观众的效应。
这样做的结果,只能使文艺陷入孤家寡人的地步,使戏剧步入无人理睬的境地。
而另有一些戏剧的改革家,一味去变化戏剧的外在形式,极力去迎和观众并不高雅的趣味,结果也只能是新鲜一时。
我以为,戏剧的真正出路在于创新。从内容到形式都要适应时代的步伐,适应现代观众的审美需求。
要力争做到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的统一。
其中,有四个要素应该贯于戏剧创作和生产的全过程。
一是以情动人。
情,是戏剧和观众交流的基本渠道,是打破民族的、语言的、文化的、地域的重重障碍,产生人类心灵上共鸣的金钥匙。
戏好不好,关键在于出不出情。
人类的情感基本都是一致的,甚至是永恒的,不外乎民族情、母子情、兄弟情、恋人情、夫妻情、朋友情。古往今来,多少久演不衰的戏剧,就是沾了“情”字的光。
我省的话剧《女大十八变》最受观众喝彩的是“碾子戏”。一盘石碾用了三次,每一次都推出了感人肺腑的情来。
伊春话剧《大青山》最后一场,吴场长在签订合同的仪式上,面对苍山长跪大呼:“大青山,我吴长福给你谢罪了!”这正是催人泪下的赤子情。
戏剧选择的题材有千百种,然有表达人类的情愫不过一二三。
剧作家的功力就在于把人的最基本的情感巧妙地包藏在你所选择的载体里,然后在一个美妙的夜晚,让你的上帝一层层地去体味人生,去寻找自我,从而也就实现了和剧作家本人在心灵上的沟通。
二是以美悦人。
戏剧应该是美的释放,即或是表现了社会中的丑恶,那也是对美的呼唤,对美的陪衬。
从美学意义上讲,美是个哲学上的概念,我在这里自不必去细说。
美在戏剧里,最通俗的解释是“好看”。
从内容到形式,都好看,都给人以美的享受,这就是观众对戏剧的基本要求。
我省龙江剧著名表演艺术家白淑贤以她丰富的舞台经验告诉人们,不美的程式她不要,不美的唱段她不唱,不美的装束她不穿,不美的人物她不演。
她所有的功夫和表演手段,集中起来一个字,就是美。
我们的戏剧无论追求什么样的风格,表现什么样的特色,切记,不美的一定要舍弃。
三是以新引人。
追求新奇,永远是人们欣赏艺术的本能。不论剧作家选择一个什么样的古老的题材或是改编一出人人皆知的古典名著,其成功的关键在于是否出新。
所谓新,不是指那种哗众取宠的猎奇,而是在深入生活、挖掘题材的过程中选择别人不曾常用的新角度,探求思想内容的新层面,融汇或创作表现形式的新手段。
当然,这种新,不是那种飘忽而过的流云,而是有根有实的潜在的艺术生命的生发。
任何艺术上的创新,都离不开对传统的继承,对戏剧来说,更是这样。
当前,在传统戏曲的继承和发展上,一直存在着偏执一方或理性上承认创新在实践中又迈不开脚步的问题。
我以为再好的传统,再规范的戏曲程式,如果得不到现代观众的喜欢和认可,那就必须革新,必须出新。否则固守传统等于传统的实际消亡。
我省今年晋京调演的龙江剧《木兰传奇》和音乐剧《鹰》,选用的都是老题材,一个是家喻户晓的常香玉唱过的“花木兰”,一个是北方民族古老的萨满文化。但是,编导和艺术家们却以全新的角度和面貌搬上了舞台,受到了首都戏剧界的高度赞誉,取得了少有的轰动效应。
四是以绝惊人。
现代观众一般地都不喜欢平淡,不习惯于反复品味,如果在戏剧的表演中糅进了某些“绝活”,让观众在欣赏戏剧情节和人物时,接受一定的感官刺激和惊赞,无疑增强了戏剧的观赏性。
当然,戏剧演员在表演中运用绝活,比如双手写字、特殊的武功或高难度的绝技,不能游离剧情和人物之外,不能给人以贴上去的感觉。否则,观众的情趣将冲淡剧情,削弱对戏剧形象的直接感受。
上述所说的情、美、新、绝都是从现代观众的审美需求考虑的。
我想无论对于哪一层次的观众,这些都是欣赏的共性。
所谓雅和俗的界限,不过是在思想开掘和艺术手法运用上深浅度的不同罢了。因此,戏剧的雅俗共赏性在当今的文化市场中,是尤为重要的。
无数实践表明,雅俗共赏是可以在一部剧目中同时完成的。
让我们把雅俗共赏作为戏剧走入文化市场的一面旗帜!
三
在市场中找出路,必须建立以戏剧生产和推销为中心的投资机制。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艺术生产和企业生产有本质的相同之处,直到现在,国营剧团上演剧目都由国家财政部门拔款,一般的程序只是审批预算,即把戏立在舞台上所需的经费,而不大考虑演出的场次或演出的收入。
有的戏耗资十几万、几十万元上演不过两三场,由于组织不到观众也就束之高阁了。观众在长期演出无市场的情况下观赏戏剧,不习惯买票看戏,似乎只有拿招待票白看戏,才心安理得,而招待票发得越多,在观众心里越难以体现价值,来人依然很少,票在观众眼里不是“钱”。
剧团在十分窘迫的情况下,不得不借助了上级领导部门和与剧情相关的业务部门,下发文件,当作任务去组织集体看戏,这样,虽然有了一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但是却失去了戏剧本身对观众的吸引力。
事实上,以上情况的演出不仅不能收回成本,反而造成了越演越赔,多演多赔的恶性循环。
剧团排戏没了积极性,演员演戏没了积极性,财政部门投资没了积极性。
我认为,从根本上改变戏剧演出窘境的出路在于搞活艺术生产的投资机制。
在强化艺术生产和演出是剧团一切工作的中心的前堤下,所有剧团的经费收入都要以其艺术生产和演出的效益为标准,首先打破剧团在计划经济下集体拿铁饭碗的格局。如同企业停产或产品没有销路,职工停发工资一样,剧团不创作生产和演出剧目,国家也不能无条件地背负。
财政部门应该将向剧团所有的投资都化作艺术生产和演出的投入,造成剧团生产的剧目质量越高,演出场次越多,得到的财政拨款越多。
鼓励剧团和演员积极自觉地进入演出市场,强化剧团的业务力量,想尽办法推销艺术产品,从而形成越演越活越演越发展的良性循环。
国家对重点剧团和严肃艺术的政策也只能是在步入演出市场,不断地吸引观众的前提下给予特殊的扶持和投入,那种“养起来”的政策不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大环境。
在一定意义上说,国家对戏剧团体应该采取“越美越打扮”,“越演越扶持”的政策,而不再是平均分配式的“扶贫”政策。
高雅艺术和传统的优秀戏剧由于具备了自身努力和政府扶持的两个积极性,必定增强了在文化市场中的竞争力,同时在广大观众对戏剧欣赏的选择中,也起了一定的导向作用。
这样既有利于活跃和丰富文化市场,也有助于全民族文化素质的真正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