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生产技术的进步,施工机械设备也在不断更新发展,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的不断应用,施工过程中就难免出现许多新的不安全因素。本文从施工现场工程设备管理现状出发,提出了规范和加强施工现场建筑机械设备安全生产的管理理念和措施方法。
关键词:建筑施工;机械设备;安全生产管理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production technology, construction machinery and equipment are constantly updated and developed. With the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new equipment, new materials, new processes and new technologies, many new insecurity factors are inevitable during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This article starts from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onstruction site engineering equipment management, and puts forward management concepts and measures for standardizing and strengthening the safety production of construction machinery and equipment on the construction site.
由于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的不断应用,施工过程中就难免出现许多新的不安全因素,为了杜绝工程建设安全事故的发生,保证建筑工程的顺利完成,施工单位应正确使用建筑机械设备,合理地保养和维护机械设备的完好。要杜绝或尽量减少事故的发生,创造好的经济效益,就必须要搞好建筑机械设备在使用中的安全防范和管理。
一、建筑施工机械设备的安全防范
(一)强化设备的选用和使用
建筑机械设备的使用合理程度直接影响施工的质量和效率,因而要实现机械性能的充分发挥首先应做好设备的选用,在选用时应结合项目的施工条件、工期以及预算等因素,结合该条件选用能耗低、性能良好及安全性高的设备,应坚持尽量选用一机多用的机械,对于工程量较大或有特殊要求的工程应选用专业性强的机械;在设备使用时应执行定人定机制度,机械操作人员应负责机械的使用、保管和保养工作,并应通过制定有效的奖惩制度将机械使用费用同操作人员的经济挂钩以充分调动操作人员的积极性,同时应注意环境因素对设备使用带来的影响,并预先制定相应的机械保护措施以降低环境因素对设备带来的影响。
(二)加强保养与维修
对机械设备进行有效的保养与维修可在很大程度上延长其使用寿命并可提高其工作效率,因而施工方应制定并执行详尽的保养计划,并应加大其实施力度,在施工中应避免因任务紧则放弃对机械的保养工作,相反在执行大任务量作业时应重视对机械的保养以保证其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降低故障发生率,并应重视对机械的定期维修计划,同时应指派专人负责检查维修情况并做好记录以保证维修效果。
(三)做好特种设备的安全检测
特种设备就是与人身、财产安全,人体健康密切相关的承压和载人设备的总和,在生产过程中,比一般性生产设备具有更大的潜在危险性。由于特种设备是属于危险性较大的设备,易发生事故造成操作者本人或他人的伤害,以及机械设备,公共设施等重大的财产损失,为保证其正常运行必须进行定期和巡回检测检验,以避免机械事故的发生,保障生产安全和生命安全。
(四)加强设备淘汰与更新的合理规范对建筑机械设备的选用应当根据具体的施工要求来决定,对于不能满足施工要求且效率低下的设备应当及时淘汰,这些可以从建立好的设备技术档案中关于台班登记、维修保养记录以及设备运行情况等相关信息来了解机械设备的使用性能与维修费用,坚决将效能低下但维修费用高的设备淘汰掉。而对设备的更新和选用,由于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建筑机械设备的使用性能也不断提升,为满足施工生产的需要,使得设备的淘汰与更新更加合理、规范。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随着企业经营年限的增长,机械设备使用时间的增多,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越来越短,这时,我们要及时的引进新设备,淘汰无继续使用价值的旧设备,这些旧设备能耗高、功率低、污染严重、经济效益差、技术改造又不经济,修复费用超过更新设备价60%的,技术性能已达不到国家规定和安全操作规程要求。
(五)现场机械设备的合理使用现场机械设备管理要处理好“养、管、用”三者之间的关系,遵照机械设备使用的技术规律和经济规律,合理、有效地利用机械设备,使之充分发挥较高的使用效率。为此,操作人员使用机械时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反对“拼设备”、“吃设备”等野蛮操作。
二、建筑施工机械设备的管理
(一)建立相应管理组织
施工企业内施工机械管理组织是整个施工管理组织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也是施工方能够实现安全施工、提高工作效率的重要保障,首先应完善管理机构,并应明确内部部门和人员的职责,对施工机械的选购、调试、使用、维保以及升级改造等环节均应有相应的规范和人员控制,实现各环节工作均有章可循,实现机械管理工作制度化和规范化,并应结合施工周期合理选择施工机械、明确现场管理人员相应职责,并确定机械的最佳配置及总体进度计划和安全施工措施。
(二)增强建筑施工现场管理力度
在施工管理中应杜绝“施工压倒一切”的错误管理思想,应避免重使用轻保养、急功近利以及靠拼设备来提高施工速度的错误行径,而必须采取强制措施赋予操作人员定期加强机械保养的权力和义务,施工管理人员也应从大局出发、从长远利益出发杜绝拼设备的短期行为。
(三)提高人员素质
随着现代化施工中机械设备的技术含量的逐步增高,要求操作和维保人员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也相应提高,因而在机械设备管理中提高人员素质成为重中之重,首先应严格录用操作人员并进行专业岗前培训,坚持设备操作人员持证上岗制度,要求其不仅能熟练操作机械且应充分了解设备组成、性能等知识,同时应具备一定的故障判断和处理能力;对引进新设备应在使用前对相应人员进行定期、不定期的多形式培训以丰富其相关知识和技能;并应加强操作人员的安全教育,规范其操作行为,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以保证机械设备能够安全施工,为施工方实现预期目标奠定基础。
(四)集中管理建筑机械设备。
针对现行施工设备管理中存在的诸多实际问题,应结合工程招、投标制度,提高建筑部门的市场生存和发展能力,从根本上扭转目前设备管理工作中的被动局面,理顺机械化施工能力与专业化施工技术之间的互补、促进关系,确保施工能力与施工技术协调发展,更好地落实和实施各项设备管理法规和制度,及早将施工设备管理体系从工程施工管理体系中分离出去,以集中统一管理、有偿使用机械是建筑部门进一步生存和发展的必然结果。
(五)建立建筑机械安全管理体系
施工方各个职能部门及人员间均应树立“安全生产、人人有责”的理念,对相关人员应执行安全责任制,对操作人员应提高其安全风险意识,并做好劳动防护工作,保证其在操作前、操作中及操作后能及时对设备进行检查,便于能够及时预防、发现并处理设备中存在的问题,将设备事故消灭于萌芽状态;加大现场检查力度,管理人员应以身作则,通过对现场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便于及时发现问题,一旦发现问题则应责令及时整改,并对存在的违规操作人员严肃处理,加强机械使用环境的控制管理,在机械周围设置安全警示标志以提高行人的安全意识,保证机械停放场地的平坦和强度便于机械进出,同时应做好机械设备的防冻、防雷等工作。
三、结语
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机械设备能否得到科学、规范的管理,不仅关系着机械设备的使用性能,同时还关系着建筑施工建设的顺利进行。由此就需要在建设工程项目施工中,相关部门能够对这些机械设备进行专门管理,减轻设备方面的成本投入。在确保机械设备顺利使用的同时,还能保障建筑施工的整体施工质量,为其今后的投入使用奠定结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建筑起重机械安全监督管理规定》(建设部令第166号).
[2]梁丽琴.浅谈工程机械设备的管理[J].山西建筑,2007,33(24):346-347
论文作者:刘阳光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14
标签:设备论文; 机械设备论文; 机械论文; 操作论文; 人员论文; 设备管理论文; 施工方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