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泽普县第二中学 胡宝红
什么是有效的历史课堂教学,在中学历史教育教学界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的。一般来说,追求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实效性是广大中学历史教师追求的目标,有老师认为一节好课,就是越花哨、丰富的课堂就是完美、有效的课堂,他们会尽力把课堂教学策划、设计得天衣无缝,把活动安排得尽善尽美,把师生间的交互布置得美轮美奂,课堂上热闹有加,能不能引起学生的深思、启迪学生的智慧,那又另当别论了。到底什么样的课堂教学才是有效的呢?我就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粗浅的认识:
一、关于备课
有老师认为一节优秀课,就是要有猎奇的眼光,善于发现别人没有发现的问题;有创新的思路,用别人没有用过的历史资源,敢于把新的研究成果用到自己的课堂中。于是,老师们便尽其所能从选取史料到对教材内容的整合、从对学术成果的引用到对中学教材的质疑、从形式多样到问题的设置等全面追求所谓的“高”“大”“上”,一味注意了教师专业的厚度与宽度,而忽略学生的阅读力、理解力和分析力,无形加大了学生学习的难度和负担。我认为一节好的历史课,其重点不在材料选取的多少与新旧,不在它展现了多少学术界新思想、新成果,关键要以学生的实际情况为依据,了解他们的理解力、判断力和思维力,甚至要清楚学生的阅读取向和爱好。比如:重点校的学生基础好、学习能力强,可以适当拓宽教学内容、开阔学生的视野、给他们更多的启迪。像我们这样的普通校,学生基础相对较弱,一般学生阅读较少甚至不阅读,其理解力有限,我们在选取材料时应尽量以简单明了为主,做到通俗易懂、直抵核心;考虑到学生发现信息、提取信息的能力有限,我们就要在问题设置上下功夫,注意问题设置的梯度,通过层层递进的设问,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在思考中学会历史学习的方法,长期以往学生的学科能力自然会有所提升。
二,关于教学设计
说到教学设计,一定是以课标和学情来确定三维目标,根据教学内容确定讲什么、如何讲的问题,结合学生现状确定教学策略、把握问题设置的角度与切入点,根据学生现有知识及当前的认知,确定如何实现情感教育和智慧启迪。例如:我在上《古代希腊民主政治》一课时,鉴于本校已经完成了中国政治制度史模块教学,学生已经具备学习政治制度史的能力和知识储备,我想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试着用历史联系与对比的方法、从宏观的角度去把握世界文明的多样性和不同地域文明的差异性,逐步强化学生历史学习的能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以往教学中,我观察到学生对文明与文化两个概念含混不清,而本课又涉及到东西方文明的问题,于是我便从“文明”和“文化”的概念入手进行导入,既帮助同学厘清概念,又可以破题,进入本课的背景学习中,起到一箭多雕的作用。鉴于此,我着力从人类文明史的角度去思考和构建本课,希望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逐渐学会用开放的视野、包容的心态面对不同的文明,能够理性的分析、解决问题。我认为一节好的历史课就是有思想内涵的课,就是立足学生实际解决学生疑难问题的课,就是能点燃学生激情、引发学生对历史和现实的思考、启迪学生智慧的课,就是能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树立强烈社会责任的课。
三,关于课堂活动
我认为一节好的历史课,不是看你活动多不多?课堂气氛活跃不活跃,关键要看学生从中学到了什么?体会到了什么?感悟到了什么?对他的发展有什么帮助?哪怕是在老师循循善诱的讲解中、在师生丝丝入扣的对话中完成的一节课,只要是学生有所得、有所感、有所获就不失为成功的课。
我在讲解《古代希腊民主政治》一课时,带领学生通过古希腊三次改革内容的对比学习,要求学生概括其异同点,理解古希腊民主制度的发展与变化,然后分析其优缺点,进而指导学生对其评价,对于“评价”与“影响”类问题的解决,对于学生来说当然就水到渠成。一堂课没有激昂的活动,只在师生间温和的对话中由浅入深、层层推进,让学生体会到了学有所成的喜悦,学生的学科思维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与技巧也得到了训练与提升。
四、关于课堂的教与学
一段时间以来,高效课堂也引起许多中学教育人的关注,于是,有些所谓的领导和专家,不顾地域差异、不顾学科特点、不顾教学内容,一味要求压缩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讲授时间,强调把研究探讨的时间留给学生,突出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用时间来固化课堂的教与学。本想让学生在参与教学中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科学的学习方式,是无可厚非的。但这种一刀切的教学模式是否适合基础相对薄弱的本地学生的历史学习确实值得商榷。历史学科有着厚重、庞杂、博大与悠远的特点,学生在以往的学习中形成的对该学科的偏见与课前不预习、课后不复习的惯性,如果不顾学生现状,只利用课堂45分钟让不谙世事、没有一点积累的中学生来探究学习,其结果可想而知。因此,我认为,一节好的历史课,不是限制老师的讲解时间,而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内容来定,更不能仰仗于所谓的专家与领导的说辞。
五、关于课堂生成与课后研修
一节好的历史课还要关注课堂生成。课堂生成是学生们对学习资料的自我解读和思考后的顿悟,也是课堂教学成效的体现。有时我们在教学中会遇到课堂生成与教材内容不符的现象,我觉得这正好是引导学生课后研修的契入点,我们可以以此为突破口,指导学生课后进一步考证和研修,在一次次研修、探究中,学生们收获的不仅仅是课堂上的疑问,更是从中学会的历史思维与方法、学会的与人合作以及扎实的工作作风,这不正是历史学科素养体现吗?总之,我认为,基于学情的历史课堂教学才是科学有效的教学。
论文作者:胡宝红
论文发表刊物:《创新人才教育》2018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28
标签:学生论文; 课堂论文; 历史论文; 课堂教学论文; 我认为论文; 学科论文; 教学内容论文; 《创新人才教育》2018年第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