杰林沃特的中国课,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论文,沃特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中国这么一个新兴的大市场里,再没有比经商更重要的学问了。对一些世界级的商学院来说,中国正在给他们提供越来越多的生源保障。
来自伦敦金融城的卡斯商学院正在一步步展开其中国战略。继在上海设立代表处之后,这家学校已经有了在中国开设分院的计划。
“来自中国内地的申请学生人数远远要大于我们所能录取的人数。”卡斯商学院新任院长理查德·杰林沃特说。今年,卡斯商学院第三次把课堂搬到了中国,自6月11日起,在北京和上海,这家学校为其100名学生举办了为期一周的“如何在中国开展业务”的中国研讨会。在杰林沃特看来,学习如何在中国做生意已经是学校的重要课程。
在北京,杰林沃特在学生们下课后接受了记者专访。
记者:您这次来中国也是参加论坛,这次论坛有哪些关于中国发展的问题是学生感兴趣的?
杰林沃特:第一天的三个讲座,学生们都相当感兴趣。第一个是关于中国消费者的特征,以及它对于市场营销的影响。第二个是关于中国医疗服务方面的讲座,西方的公司进入中国的战略是怎么样的?还有一个讲座是关于VISA信用卡,他们和北京奥运组委会合作成为赞助伙伴,体育运动营销。这三个讲座是不同领域行业的,学生对此都相当感兴趣。
“如何在中国展开业务”这个研讨会,主要的目的是教育我们的学生在中国进行商务活动、开展业务与他们原来在自己国家方方面面不同的地方,主要的目的是教他们怎么在中国发展。
记者:有一个说法,在欧洲、美国MBA的申请人数在下降,而中国、印度的申请人数上升,是不是这样说来中国对于卡斯商学院显得特别重要?
杰林沃特:我们去年来自中国大陆的申请学生有6位,但是今年有所上升。卡斯商学院所收到的来自中国大陆的申请学生人数远远要大于所能录取的人数,所以我们没有在中国市场面临招生难的问题。
我们现在只有5个中国MBA学生,未来的目标是30个中国学生。而我们现在硕士课程的中国学生比例已经到了10%,但是我们也不想增加中国学生,我们想把中国学生的比例保持在10%左右。现在整个中国申请到我校的学生还是很多的,但是我们想平衡这个比例在10%。我们觉得中国学生最重要的也是看重我们国际化的环境。
记者:很多中国学生也在挑选一些国外的商学院,欧洲的商学院和美国的商学院有哪些不同?
杰林沃特:我认为还是在文化方面。美国的商学院非常美国化。欧洲的商学院,特别是在英国相当的国际化,同时英国商学院比较重视培养学生更全球化的视野。
在教授方面,欧美商学院的差别也非常大。比如在卡斯商学院,40%到50%的教育人员不是来自于英国的,而是来自于全球各个地方,包括中国。
在美国,除了一些非常顶尖的,像哈佛、沃顿这些相当国际化的商学院之外,相当多的美国商学院还是非常美国化的,还是非常以美国为中心的。我去年在哈佛学习过,我那时候经历过的案例,70%到80%的都是美国的,哈佛的教授、教职员工也基本上都是美国的。刚才讲到两个气质不同的地方,比如在英国的商学院中,对于不同的经济体、不同的文化更开放,对于不同的思维方式、不同的做事情的方法更宽容、更开放一些。在美国,有的时候认为美国式的做法总是正确的、比较合适的,或者是最好的。
记者:在全球的商学院排名中,亚洲的商学院往往都比较靠后,您怎么看商学院排名?
杰林沃特:不仅仅是亚洲商学院的院长,也许全球大多数商学院院长都认为商学院的排名在某种程度上是不公正的。大多数排名通常会围绕在毕业学生薪水的涨幅,还有用多少时间找到工作等等方面,但这些很多其实是商学院无法控制的,而是受市场影响的。
很多排名其实都和雇主的观念、雇主的评价有关系,像很多全球大的公司,像美国的一些公司,因为很多一流大公司都是在美国,中国商学院毕业的学生有时候没有机会被美国的大公司所聘用。另外,虽然中国现在薪水涨幅非常快,经济发展快,但是购买力和实际的薪水还是远远低于在西方工作的MBA。
记者:现在很多中国学校也开设了MBA,但是MBA出来以后往往面临着找不到自己合适的工作,或者说和自己预期相差比较大的情况。在英国MBA是不是也有类似的情况?
杰林沃特:在卡斯商学院,我们相当重视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而且我们帮他们一起找工作,主要通过以下一些方式进行。第一,在录取学生的时候就非常谨慎和小心,我们希望招到的学生是对自己进行MBA之后的职业发展有比较实际的期望值;第二,我们提升学生的职业发展是通过提升他们一些软性的技能,还有怎么样在雇主面前定位他们自己。总的来说,这个问题主要是在于怎么样使用 MBA学生。在20世纪80年代的时候,欧洲其实也面临类似的问题,当时这个市场还没有成熟到像美国那么善于比较合理地利用MBA学生,我估计中国目前有点类似于像欧洲当时的情况。我过去在银行界工作,那时候录取的第一个MBA学生是在 1990年,离现在没有多长时间,这说明MBA教育的起步其实是相当晚的。
记者:中国的MBA教育,在2000年以后至今增长缓慢。欧洲老牌MBA学院有没有经历过这样的过程?
杰林沃特:毫无疑问,在欧洲也经历过类似的问题,但是这个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和2001年底网络泡沫的破灭有相当大的关系。现在欧洲的情况,MBA申请人的数量已经恢复到当初,甚至比在2001年之前的申请量还要多。我认为中国目前MBA招生人数或申请人数下降的现象主要还是因为中国大多数工商企业对怎么样使用MBA毕业生不太了解,或者是了解得不够全面。在欧洲,20世纪80年代的时候也经历过类似的问题,那时候欧洲很多企业不知道怎么样最有效地使用一个MBA学生,但是这个问题现在已经解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