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离子凝聚胺技术在临床输血检验中的应用价值分析论文_冯松林,金德纯,董楠

营口市中心血站 辽宁 115002

摘要:目的 对临床输血检验中采取低离子凝聚胺技术的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 选择我站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供血的输血患者100例作为此次的研究对象,按照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实行盐水法检验,而观察组实行低离子凝聚胺技术检验,综合性对比两组检验结果。结果 在相关抗体阳性对照凝集轻度方面,观察组要高于对照组,并且观察组检查出13个凝集细胞,对照组检查3个凝集细胞,两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非特异性凝集在10秒内消失28例,20秒内消失22例,而在3分钟之内特异性凝集均无消失。结论 在临床输血中运用低离子凝聚胺技术,有助于快速检测出不规则抗体,体现出灵敏度高、操作简便和耗时短的特点,具有较高临床价值,值得推广运用。

关键词:低离子凝聚胺技术;盐水法;输血检验;应用价值

在现代临床治疗和抢救中,输血已经成为一种常用手段。各医院和血站在不断进行交叉配血实验,以期找到最有效的输血检验方法,从而降低溶血情况发生几率,促进输血治疗的规范性和安全性。目前,盐水试剂法是输血检验中运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方法,其具有成本低的优势,然而其检验结果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而低离子凝聚胺技术以其价格低廉、快速有效、操作简便、灵敏度高以及准确性高的特点,逐渐在临床输血检验中得到了应用[1]。低离子凝聚胺技术可以有效降低输血反应,确保输血的安全性,同时,也可以为患者节省医疗费用。因此,本文选取我院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的100例输血患者展开了研究,以期分析低离子凝聚胺技术的应用价值,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期间收治的100例输血患者作为此次的研究对象,并按照数字表法范围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观察组男29例,女21例,年龄18-66岁,平均年龄为(41.67±20.13)岁文化程度高中以下者10例,高中及其以上者40例;对照组男27例,女23例,年龄19-68岁,平均年龄为(42.11±21.42)岁,文化程度高中以下者13例,高中及其以上者37例。两组在一般资料上没有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2.1对照组方法

对照组实行盐水试剂法进行输血检验。分别取2ml输血者和献血者血液,均放入试管内,并加入5%浓度的盐水试剂,将其摇匀,同时,另取两支试管,将输血者和献血者血液和血清加入,摇匀,低俗沉淀反应2分钟后观测凝集结果。

1.2.2观察组方法

观察组实行低离子凝聚胺技术检测方法。取两支试管,将2滴输血者的血清和1滴献血者红细胞悬液放入在主侧管中,将2滴献血者血清和1滴输血者红细胞悬液放入次侧管中。两个试管中各加入R1LIM液0.65ml,在两者混合均匀后,再各自加入2滴凝聚氨溶液,混合均匀,离心20秒,并轻揺试管观察红细胞是否凝集,如果没有凝集需重做,如果有则加入悬浮液2滴,将其混匀后观察结果【2】。如果在60秒内凝集散开则为非特异性凝集,如果不散开则为特异性凝集,也就是配血结果不相合。

1.3观察指标

观察抗-D、抗C、抗c、抗E、抗e等抗体,最强凝集用“++++”表示;强凝集用“+++”表示,无凝集用“-”表示。另外检验两组凝集细胞的个数和观察组红细胞凝集消失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5.0 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处理及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均数±标准差( ±s)形式表示,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百分比的形式表示,P <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相关抗体检验对比

在相关抗体阳性检验方面,观察组的凝集强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详情见表1。

3.讨论

近些年来,在临床治疗中,输血治疗已经成为了非常常用的治疗手段。我国卫生部门为了提生医院及血站的治疗、输血规范,颁布了一系列临床用血管理措施。在这些措施之中,就包括在输血之前,医务人员必须进行交叉配血实验,达到降低溶血事件发生概率目的,从而进一步提升输血治疗的规范性和安全性。而对于血液交叉配合检验具有多种方法,比如,盐水法、凝聚胺法、酶法,这些检验方法都有各自的特点。盐水法:该检验方法操作简单,而且结果出来速度快,然而对抗体的检测结果不太好,如果只是运用盐水法,很容易出现不完全抗体而引发的输血反应现象,给输血患者带来一定的危险性。酶法可以有效规避上述危险,但该种方法操作起来比较复杂,实验步骤比较繁琐,从而耗时比较长。而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发展,在输血检验中,逐步运用低离子凝聚胺技术,取得了良好效果,从而获得了广大临床医生以及患者的认可。低离子凝聚胺试剂的实验原理主要为:低离子凝聚胺试剂中带有正电荷,其可和人体血液中的肝素发生反应,低离子凝聚胺试剂在和人体血液溶解的时候,人体血液中的红细胞会在正电荷的情况下,发生非特异性凝集,在放入悬液之后,低离子凝聚胺试剂和悬液会互相作用,从而红细胞开始分离,如果具有抗原抗体反应,红细胞凝集就不会发生任何变化,所以,在输血检验中,通过低离子凝聚胺试剂可以检测出血液中的凝集强度和抗体灵敏度。也就是说低离子凝聚胺技术能够检测出不完全抗体和完全抗体,缩短实验时间,同时,也能检测出特异性抗体,灵敏度比较高,经研究,低离子凝聚胺技术可以比其他方法高出100倍左右,因此,对于临床输血检验来说,低离子凝聚胺技术是比较合适的方法【3】。

红细胞血型抗体直接影响着器官移植后的溶血性输血反应、免疫排斥反应等等,因此在临床输血中,越来越增加了对红细胞血型抗体检验。不完全抗体主要是IgG类,导致原因主要包括妊娠、输血以及免疫刺激等因素,红细胞血型抗原以及抗体在L、I、M的低离子致敏后,放入带有正电荷的凝聚胺,就可有效缩小红细胞间距,从而使分子运动速度加快,促进IgG和完全抗体都与红细胞产生反应,同时机械离子的作用,使之形成肉眼可观察到的凝集状态。在本次研究中,在发现凝集细胞数量方面,观察组明显多于对照组,产生这个结果的原因主要在于,盐水检验方法在凝集需要在相应抗原致敏后产生,从而限制了检验结果。另外,观察组50例患者中,非特异性凝集现象维持时间要低于特异性凝集现象,主要原因应该在于低离子凝聚胺作为高价阳离子季铵盐多聚物,在其溶解后会产生正电荷,而正电荷又会中和红细胞表面唾液酸含有的负电荷,加之放入悬浮液,抗体就会出现不同致敏程度【4】。

总之,低离子凝聚胺技术运用在临床输血检验中,有助于提高检验效果,加快检验效率,不仅能检测出常规血型,而且能有效检验出其他抗体,大大降低了溶血性输血反应事件的发生,从而提升临床输血的规范性和安全性,也为血站工作带来众多便利,值得在临床上应用。

参考文献:

[1]陈淑芬. 凝聚胺技术在输血检验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7,10(28):144-145.

[2]李晓凤. 凝聚胺技术与其它输血技术在临床输血中的实施效果[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64):128-129.

[3]刘金荣. 分析在输血检验技术中应用低离子凝聚胺的作用及意义[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7,9(19):100-101.

[4]曾宾. 输血检验中低离子聚凝胺技术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J]. 广东微量元素科学,2017,24(05):64-66.

论文作者:冯松林,金德纯,董楠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28

标签:;  ;  ;  ;  ;  ;  ;  ;  

低离子凝聚胺技术在临床输血检验中的应用价值分析论文_冯松林,金德纯,董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