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Web2.0的高校图书馆学科化社会服务探索,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社会服务论文,学科论文,图书馆论文,高校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1世纪是知识经济蓬勃发展的时代,高校图书馆为社会读者提供学科化社会服务是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需要。Web2.0以其个性化、交互性的特点成为高校图书馆学科化社会服务的最佳模式。
1 开展学科化社会服务的必要性
所谓学科化信息服务,就是按照科学研究(如学科、专业、项目)而不再是按照文献工作流程来组织科学信息工作,使信息服务学科化而不是阵地化,使服务内容知识化而不是简单的文献检索与传递,从而提高信息服务对用户需求和用户任务的支持力度[1]。
高校图书馆面向社会提供信息服务已是大势所趋。教育部早在2002年2月颁发的《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修订)第二十一条就明确指出“有条件的高等学校图书馆应尽可能向社会读者和社区读者开放。面向社会的文献信息和技术咨询服务,可根据材料和劳动的消耗或服务成果的实际效益收取适当费用。”2005年在武汉举办的中国大学图书馆馆长论坛发表的宣言《图书馆合作与信息资源共享武汉宣言》中指出:“消弭信息鸿沟,实现信息公平,是消除贫困、促进经济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之一”。“最大限度地满足每一位公民(读者)对信息和知识的需求,是图书馆义不容辞的责任”。这就是说,有条件的高校图书馆的利用者范围已不再局限于校内师生员工,而应扩展到社会其他领域有需求的读者,如政府、企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等,甚至扩展到全社会范围的普通市民。高校图书馆向社会开放,是信息化时代的需要,是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需要,也是图书馆自身发展的需要。
虽然对于高校图书馆服务社会的研究已经开展多年,也有越来越多的高校图书馆进行了实践探索,但是目前其服务社会的模式还仅仅停留在图书借阅、教育培训等浅层次服务,还很少有高校图书馆能够针对社会读者对某一知识领域、知识环节的特殊需求而提供深层次、系统的学科化信息服务。而作为拥有众多学科人才、学科信息资源丰富的高校图书馆,其在学科建设方面有着公共图书馆无可比拟的优势。因此,面向社会提供学科化信息服务才是高校图书馆服务社会的最佳模式。高校图书馆的学科服务不应局限于校园,而应该承担起满足社会公众对专业科学知识需求的重任,即面向社会普通公众开展学科化社会服务。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高校图书馆的资源优势,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读者的信息需求[2]。
2 Web2.0与学科化社会服务
2.1 Web2.0的概念
2004年3月,O'Reilly Media公司的Dale Dougheny和Media Live公司的Craig Cline在一次会议上提出Web2.贼念,但他们并没有给出确切定义,而是举例说明Double Click是Web1.0,Google AdSense则是Web2.0。
作为一种新的互联网技术和理念,Web2.0一直没有一个公认的定义。目前较权威的说法是Blogger Don在他的“Web2.0概念诠释”一文中提到的“Web2.0是以Craigslist、Flickr、Linkedin、Ryze、Tribes、Friendster、Del.icio.us、43Things.com等网站为代表,以Blog、TAG、SNS、RSS、Wiki等社会软件的应用为核心,依据六度分隔、XML、Ajax等新理论和技术实现的互联网新一代模式。”可以说Web2.0是一种由用户参与共享的、为用户提供个性化、人性化服务的方法和理念。
2.2 Web2.0与学科化社会服务的结合
社会性是Web2.0普遍具有的特征,而这一特点正好满足了高校图书馆面向社会提供学科化信息服务的需求。高校图书馆的主要工作任务是做好本校师生教学和科研的服务工作。因此,高校图书馆提供社会服务的前提是不影响本校师生的利益。如果图书馆采取的服务模式不尽合理,其所占用的图书馆资源严重损害了校内师生的利益,那只能是本末倒置、得不偿失。只有选择一种既满足社会读者需求又对本校师生影响较小的服务模式向社会开放,才有利于实现学科化社会服务的普遍开展。与传统的Web1.0环境相比,Web2.0使网络用户从信息的接受者成为信息的制造者和传播者,由被动地接收互联网信息变为主动创造互联网信息。用户作为信息资源的主体,不仅可以参与信息资源的组织和控制,还可以共享其他用户的资源成果。社会读者可以借助Web2.0平台与图书馆工作人员进行良性互动,通过动态的方式将信息组织起来,使信息有序化,既满足了社会读者的专业知识需求,也丰富了图书馆的相关资源,从而达到双赢的效果。
3 基于Web2.0的高校图书馆学科化社会服务模式
Web2.0的核心是互动性和以用户为中心,因此,借助Web2.0的相关技术可以有效弥补传统学科化信息服务的不足,提高服务质量。Web2.0技术主要包括Blog,RSS,Wiki,SNS,IM等,高校图书馆可以将这些技术应用于学科化社会服务中,形成基于Web2.0的互动式服务模式,如图1所示。
图1 基于Web2.0的高校图书馆学科化社会服务流程模型
3.1 基于Blog的学科知识创建与共享服务模式
Blog常被翻译成“博客”或“网络日志”,它是采用简便的软件生成的,能够按照时间顺序不断更新,实现信息的积累和传播的互联网出版方式。使用者能够在上面发表各种信息,可以与访问者互动[3]。作为Web2.0时代一项重要技术,博客具有即时性、个性化、超链接等特点,是一种新兴的网络工具,在隐性知识的挖掘和共享上有重要意义。
高校图书馆可以建立学科馆员博客系统,邀请各个学科的专家教授以及有志于学科化社会服务的研究生在该系统中建立博客。任何社会读者都可随意进入、浏览博客。专家教授可以在博客中发布自己在相关学科领域所关注的热点以及自己的研究成果,研究生可以从学生的角度为社会读者提供学习经验,总结在学科学习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学科馆员可以在博客中整理相关学科的信息资源,帮助社会读者有效获取、整理、分析文献信息。社会读者可以通过留言或评论与学科馆员及相关学科专业人士讨论研究本学科相关课题。在这种交流互动中,博主与社会读者将逐渐组成学科小组,大家可以在小组中共享学术信息。
3.2 基于RSS的个性化学科信息推送服务模式
RSS有多种解释,它可以表示丰富站点摘要(Rich Site Summary)、RDF站点摘要(RDF Site Summary)或者真正简单聚合(Really Simple Syndication),但RSS本质上是一种基于XML的互联网信息内容描述、发布和聚合技术,通过支持标准的RSS Feed(RSS信息源)格式实现信息内容的聚合和订阅[4]。RSS可以将收集和定制的新闻按照用户希望的格式、地点、时间和方式,直接推送到其计算机上。
高校图书馆可以利用RSS信息聚合功能,按学科分类将各个学科信息聚合起来,使这些杂乱的信息有序化。社会读者可以在系统的申请页面加入自己感兴趣的RSS聚合信息,待管理员审核后,正式加入新闻聚合系统。
RSS具有关键词订阅功能,可以向社会读者推送针对性的资源。中文数据库,如中国知网(CNKI),外文数据库,如SCI、EI、Scitation平台下的数据库及EBSCO、ACS、Springer Link等,用户可以通过设定关键词及逻辑算符的检索表达式对这些数据库进行RSS定制。对于符合该设定条件的文章,社会读者可以通过RSS阅读器进行浏览或下载。此外,很多专业性质的网站,如新浪科技、百度和谷歌等也提供RSS订阅功能。利用RSS信息聚合功能,学科馆员可在众多资讯中收集相关学科的信息,定期推送给社会读者,从而实现个性化信息服务。这种方式既可以满足社会读者的需要又可以节约其阅读时间。
学科馆员还可以通过设置RSS阅读器的更新间隔,及时回答读者问题。社会读者也可以通过订阅RSS频道的方式,对学科馆员的解答进行实时跟踪。一旦学科馆员给出解答,社会读者可以通过RSS立即获得该信息,这样一来,即可大大提高咨询的效率。
3.3 基于Wiki的学科资源共建共享服务模式
Wiki是指一种支持面向社群协同写作的超文本系统,以及一组支持这种写作的辅助工具。Wiki站点可以由多人进行维护,每个人都能对Wiki文本进行浏览、创建和更改,Wiki的写作者能够构成一个社区,共享某个领域的知识[5]。Wiki的这种开放性特点对于共建共享知识库非常有利。
高校图书馆可以利用Wiki系统,构建与本校重点学科相关的共享知识库。Wiki系统的出现就是为了提供一个可以共同创作的百科全书平台,因此,学科馆员以及学科专家可以带领学科兴趣小组把本学科社区中有价值的学术信息、学术观点按照百科全书式的条目整理到Wiki系统中。而社会读者则可以根据自己的观点对这些信息进行更改、提炼、创新,形成新的条目,从而将Wiki系统建设为相关学科的知识共享平台,甚至是具有权威性的学科百科全书。这样,一方面满足了社会读者平等、自由地利用图书馆专业资源的需求,另一方面,通过集体智慧的力量,高校图书馆的馆藏资源也得到了极大丰富。
3.4 基于SNS的学科资源社区服务模式
SNS(Social Network Service),即网络社交平台,它的理论依据是六度分隔理论。通过互联网的方式,可以将人际关系网的资源完全挖掘出来。
对于学科信息门户而言,通过SNS社会读者可以相互交流,在此基础之上运用相关技术扩展获取信息资源,还可以更科学地管理人际资源网络,从而获取更多的学科信息资源。高校图书馆可以借助SNS技术建立各种学科资源社区。该社区由发起者设定学科主题,目的是为社会读者提供一种知识沉淀、管理、分享、交流的场所。社会读者可以根据个人需求向某学科社区管理员提出申请,经管理员接受后就可以加入社区。学科社区的资源由该社区成员提供,向所有社区成员开放。这种学术交流社区可以扩大学科用户虚拟社区和现实社会人际关系范围,从而有效实现信息资源的交流与共享[6]。
3.5 基于IM的实时学科信息咨询服务模式
IM(Instant Message),又称即时通讯,它是一种使人们可以在网上识别在线用户并与他们实时交换信息的技术,是电子邮件发明以来迅速崛起的在线通讯方式。自1996年第一个IM产品ICQ发明后,IM的技术和功能也开始基本成型,语音、视频、文件共享、短信发送等高级信息交换功能都可以在IM工具上实现。目前最具代表性的几款IM通讯软件有MSN、Google Talk、Yahoo、Messenger、腾讯QQ等。
Web2.0时代的学科信息门户信息交流模式中,学科馆员与社会读者之间如果只借助E-mail等手段交流,通常需要花费很长时间,不利于学科信息资源的共享。而功能强大的IM软件足以搭建一个完整的信息咨询交流平台。通过IM软件用户之间可以方便地与他人进行交流,而彼此之间不受影响,不受时空的限制。学科馆员可以利用IM软件进行问题解答及文件传输,从而加快了信息资源的交流。此外,嵌入式IM工具的产生更是实现了社会读者对信息资源的实时共享。图书馆可以在网页上嵌套这种新型的IM工具,该工具无需安装,可直接使用,能够为用户提供一种非常稳定的传输。传输内容可以是文字、图片、语音、视频等多种媒体格式。借助IM,图书馆可以实现在线帮助、资讯下载、信息交流等服务,从而扩大了社会服务的服务范围。
4 结语
Web2.0的社会性和互动性正好满足了高校图书馆面向社会提供学科化信息服务的需求。Web2.0环境下的社会读者不再只是信息资源的接收者,同时也是信息资源的提供者。社会读者之间、社会读者与学科专家之间具有交互性与个性化的特点。虽然作为一种新的服务模式,基于Web2.0的高校图书馆学科化社会服务目前还不够成熟,但是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这种服务模式必将被越来越多的高校所采用,更好的满足社会读者对于专业学科信息的需求。
收稿日期:2010-0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