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加格达奇区人民医院儿科 165000
【摘 要】目的 探究小儿腹泻治疗措施。方法 抽选我院2015年6月至2017年3月120例腹泻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20例腹泻患儿经针对性治疗后,89例疗效显著,31例有效,总有效率达100%。结论 对于小儿腹泻实行对症治疗,可获得满意疗效。
【关键词】小儿腹泻;诊断;针对性治疗
小儿腹泻,或称腹泻病,是一组由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消化道疾病,临床以大便次数增多和大便性状改变为特点。本病一年均可发生,夏秋季尤其易于发病,不同季节发生的腹泻,临床表现有所不同。6个月~2岁幼儿发病率高,是造成小儿营养不良、生长发育障碍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1]。现抽选我院120例腹泻患儿临床资料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如下。
1一般资料
抽选我院2015年6月至2017年3月120例腹泻患儿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患儿62例,女患儿58例,年龄半岁~2岁,平均年龄1岁半。
2病因
2.1易感因素
2.1.1婴幼儿消化系统发育不成熟,胃酸分泌少,消化酶活性低,但营养需要相对较多,胃肠道负担重。
2.1.2免疫功能差,血清中IgM、IgA和胃肠道分泌型IgA均较低。
2.1.3母乳中含有大量体液因子、巨噬细胞、粒细胞及溶酶体等,有很强的抗肠道感染作用。家畜乳在回热过程中上述成分被破坏,故人工喂养儿易发生肠道感染。
2.2感染因素
肠道内感染可由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引起,以前两者多见,尤其是病毒。
2.3非感染因素
2.3.1饮食不当导致腹泻
多为人工喂养儿,常因喂养不定时,饮食量不当,突然改变食物品种,过早喂给大量淀粉类食品引起。
2.3.2过敏性腹泻
如对牛奶或大豆过敏而引起腹泻。
2.3.3原发性或继发性双糖酶(主要为乳糖酶)缺乏或活性降低,使肠道对糖的消化吸收不良,乳糖滞引起腹泻。
2.3.4气候突变、腹部受凉使肠蠕动增加,天气过热消化液分泌减少等,都可能诱发消化功能紊乱而致腹泻[2]。
3实验室检查
3.1大便常规
非感染性腹泻可见脂肪球或正常,感染性腹泻可见少许红、白细胞。致病性大肠杆菌、空肠弯曲菌、小肠结肠耶氏菌、鼠伤寒沙门菌肠炎的粪便中可见大量红、白细胞、脓细胞。
3.2细菌培养
可培养出致病性大肠杆菌、空肠弯曲菌、鼠伤 寒沙门菌。
3.3.粪便直接电镜检查
可发现轮状病毒、小圆病毒、冠状病毒等。
3.4血清学检查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可检测粪便中的轮状病毒抗原。补体结合试验测双份血清中的轮状病毒抗体,如4倍增高,有临床意义。
3.5血液生化检查
有电解质紊乱和酸中毒时,应测血清钾、钠、氯、钙、镁和二氧化碳结合力等。
4鉴别诊断
4.1生理性腹泻
多见于6个月以下的小儿,外观虚胖,常有湿疹。生后不久即腹泻,但除在便次数增多外,无其他症状,生长发育不受影响,到添加辅食后,大便逐渐转为正常。
4.2细胞性痢疾
常有菌痢接触史,大便细菌可资鉴别。
4.3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肠炎
好发于儿童,起病急骤,主要症状为腹痛、呕吐、腹泻、血便、高热,重症常出现休克。
5治疗
5.1治疗原则
预防脱水,纠正脱水,继续饮食,合理用药。
5.2治疗方法
5.2.1口服补液
早期应用可防止脱水的发生或发展,也适用于轻中度脱水的治疗,可选用以下液体。
(1)米汤加盐溶液。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米汤500ml(一斤装白酒瓶),加食盐1.75g(一平啤酒盖的一增);或炒米分25g(两满瓷汤勺),加细盐1.76g,加水500ml,煮2~3min。
(2)糖盐水。清洁水500ml,加白糖10g(2小勺),加食盐1.75g,煮沸。
以上两液体均适用于无脱水患者的家庭治疗,剂量为20~40ml/kg,4g内服完,以后随时口服,能喝多少给多少。
(3)口腔补液盐(oral rehydrationsalts,ORS)。氯化.3.5g,枸橼酸钠2.9g,氯化钾1.5g,无水葡萄糖20g,加水到1000ml。ORS液既可用于预防脱水,也适用于轻至中度脱水患儿。新生儿慎用。
5.2.2静脉补液:口服补液失败或重度脱水,宜采用静脉补液。一般可用等张液(即2:1液、0.9%氯化钠液、平衡盐液)、2/3张液(即4:3:2液),或1/2张液(即3:2:1液)。原则上应先浓后淡,输液速度应先快后慢。补充累积损失按100ml/kg计算,即开始1h按20ml/kg给予等张液,以后5~6h按80ml/kg给予2/3张液或1/2张液,并注意补钾和钙,补充继续丢失的原则是继续丢失多少补多少。同时可按平时哺乳和饮水习惯维持生理需要。
5.2.3控制感染
(1)病毒性肠炎和非侵袭必细菌性肠炎多属自限性疾病,一般不用抗生素,仅用液体疗法多可自愈。
(2)侵袭性细菌性肠炎可口服复方磺胺甲口恶唑(又名复方新诺明)、呋喃唑酮(又名痢特灵)、小檗碱、多粘菌素E、新霉素或庆大霉素,也中静脉注射阿米卡星(又名丁胺卡那霉素)、头孢噻肟(又名头孢氨噻肟)。
(3)伪膜性肠炎应立即停用抗生素,选用甲硝唑、万古霉素、利福平等口服。
(4)隐孢子虫肠炎可口服大蒜素治疗。
(5)若发生菌群紊乱,首先停用抗生素,口服乳酶生可扶持肠道正常菌群。
5.2.4迁延性与慢性腹泻的治疗
(1)积极做好液体疗法:无脱水患儿可用补液预防脱水。已有脱水,分别按脱水程度及张度补充累积损失液,并注意纠正酸中毒与电解质失衡。
(2)营养治疗:此类患者多有营养障碍,因此继续喂养或进食是必要的治疗措施,禁食是有害的。少数严重病例口服营养物质不能耐受,可采用全静脉营养,即10%脂肪乳每日2~3g/kg,复方结晶氨基酸每日2~2.5g/kg,葡萄糖每日12~15g/kg,电解质有多种维生素适量。液体量每日120~150ml/kg,热卡每日209~335J/kg(50~90cal/kg),在24h内均匀输入。补充微量元素锌、铁及维生素A、维生素B12和叶酸,有助于黏膜的恢复。
(3)可根据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十分慎重地选用抗生素。
5.2.5其他制剂治疗
(1)微生态制剂:目的在于恢复肠道正常菌群的生态平衡,抵御病原菌繁殖侵袭,有利于控制腹泻。可选用培菲康、乐托尔(Lacteol fort)。
(2)肠黏膜保护剂:如双八面体蒙脱石(思密达)可吸附病原体和毒素,增强肠道屏障作用,阻止病原微生物的攻击。急、慢性腹泻均可选用。
6结果
120例腹泻患儿经针对性治疗后,89例疗效显著,31例有效,总有效率达100%。
7讨论
小儿腹泻,是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腹泻为主的一组疾病,其预后取决于病因、营养状况,及治疗的迟早。耐药性、致病性大肠杆菌或真菌所致腹泻,预后较差;病毒性肠炎预后良好,营养不良和佝偻病患儿发生腹泻,由于机体调节功能差,预后较差、病情重、治疗较晚、发生严重并发症,如急性肾功能衰竭或严重继发感染者,预后不良[3]。通过本组120例小儿腹泻临床诊疗研究,得出结论:对于小儿腹泻实行对症治疗,可获得满意疗效。
参考文献:
[1]徐伟.小儿腹泻病诊治的临床研究进展[J].中国医药科学,2011,01(7):59-61.
[2]李凤情.小儿腹泻临床诊断及治疗特点研究[J].健康之路,2013(10):95-96.
[3]杨帆.86例小儿腹泻的病因检查及临床诊治分析[J].医学信息,2013,26(6):309-310.
论文作者:孙金兰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蒙医药》2017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8
标签:小儿论文; 患儿论文; 肠炎论文; 肠道论文; 大便论文; 病毒论文; 发生论文; 《中国蒙医药》2017年第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