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盐道街中学 周敏
摘要:新课改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以生为本”,而在探究“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的同时也产生了许多创新的教学方式,“活动元”教学方式就是其中比较出色的一种。“活动元”教学模式主要是由“活动创意-活动方式-活动过程-活动评价”这四个步骤来完成的。本文针对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结合笔者在实践教学中的一些实例,就“活动元”让化学课堂灵动起来做出了一些探讨。
关键词:“活动元”;高中化学;教学活动
引言: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活动元”教学模式的初衷就是让学生参与教师的课堂教学过程,从知识的接收者变成知识的发现者。教师合理的设计活动,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发现知识,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充分的展现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
一、“活动元”在化学课堂上应用的积极影响和意义
(一)塑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化学学科是一门充满着探索性的学科,色彩绚丽和诡秘多变的化学变化,神奇有趣的化学反应都对着青少年有着很大的吸引力。在课程标准中强调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而“活动元”和课堂教学相结合,更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合理的设定一些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自己探索知识。在课堂活动中,教师充分的展现学习引导者的作用,和学生共同合作,积极引导学生发现知识,这样既有助于塑造轻松的学习氛围,还有利于培养良好的师生关系,为了解掌握每一个学生的特点打下基础。
(二)活动探究更能加深学生的知识理解
在课堂“活动元”设计的时候,教师可以根据学生自身特点,根据教材知识重点来设计。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一些容易混淆的基础知识和概念放在一起对比,然后让学生辩论,探讨。有一些学生不易掌握的知识点或者重点难点,教师都可以通过“活动元”的形式来让学生一起讨论、实验探究应用。在课堂教学中,一些活动是可以全班一起讨论完成,而另一些活动则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情况进行分组,让学生在组内学习讨论,组间竞争辩论,这样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还能让学生在辩论的时候对知识点的理解更加深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活动元”在化学课堂中的实际应用
人教版必修一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不仅是学生进入高中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开端,更为深入理解运用氧化还原、离子反应、物质的量提供具体实例,并且还要求学生学会观察实验、记录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等。
笔者在实践教学中发现,刚步入高一的学生急切需要培养化学学科素养,要求教师将学科素养浸润到课堂的每一个环节,于细微处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在“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的学习过程中,笔者通过几个小“活动元”展开了研究。
活动案例探讨:活动一 实验研究 过氧化钠与H2O、CO2反应
首先,将教材实验细化为六个实验步骤,并用着重号强调每步动作,意在引导学生正确进行实验操作,以及怎样将实验过程转化为逻辑清晰的文字;其次,每步实验后对应的文字能正确引导学生观察和记录实验,能顺利得出实验结论;最后,通过演示Na2O2和水的反应,逐步操作引导,学生能顺利书写出反应方程式,达到初步学习目标。然后再通过思考交流、分析提升、对比归纳等明确的任务指导,充分调动学生完成Na2O2和CO2方程式的书写,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的分析,以及碱性氧化物、常见氧化剂等知识回顾。
在课下与学生的交流中,学生们普遍认为:课堂上学习任务明确,思考有方向,学习脉络清晰。
活动案例探讨:活动二 实验探究 Na2CO3和NaHCO3的重要性质
在这一活动元过程中,除沿用之前的细化步骤、强调动作,引导实验观察外,实验由教师演示变为了学生分组实验,很显然,学生实验效果的好坏、能否在规定时间完成实验,还跟学生对文字的阅读和正确提取信息的能力有关。“实验观察”环节又将Na2CO3、NaHCO3的分解实验用视频进行播放,利用不同的手段在学生脑海中建立实验场景。最后交流讨论对比Na2CO3、NaHCO3的鉴别方法将本节课学到的知识与初中的酸碱盐知识进行了很好地衔接。
结语:
通过“活动元”来带动教学气氛,通过实验来还原化学学科的本质,体现出化学的学科特征,笔者通过系列实验活动,让学生对知识点更加深刻的理解。在活动过程中,学生和学生之间的积极探讨,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共同合作,都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气氛,让知识概念在不断的实验讨论中清晰和容易理解。笔者围绕“活动元”教学理念,对“活动元”教学形式不断的做出创新,让不同层次的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让化学课堂充满着灵动性。
参考文献:
[1].付春生.新课程活动元教学设计和教学原理.[J].中学教育.2016
[2].仪晓芹.中学化学课堂活动元教学设计.[J].课程教育研究.2015
论文作者:周敏
论文发表刊物:《创新人才教育》2017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29
标签: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知识论文; 化学论文; 课堂论文; 学科论文; 笔者论文; 《创新人才教育》2017年第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