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德国民族民主党”为中心的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极右翼政党探析_德国论文

联邦德国极右派政党探研——以“德国民族民主党”为中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联邦德国论文,民主党论文,极右派论文,德国论文,政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联邦德国的“极右派政党”主要是指那些坚持并通过各种各样的组织工作和竞选活动,秘密地或公开地传播右翼激进主义和右翼极端主义,特别是民族主义、族民主义、复仇主义和历史修正主义意识形态的“主义政党”。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形形色色的极右派政治团体和政党就在联邦德国大量涌现①,虽然规模不大,活动范围有限,在联邦德国政党谱系中仅处边缘地位,但却是一种由来已久的政治现实,有着比较牢固的社会历史和思想文化根基。个别极右派政党还曾在多个州和城市议会选举中赢得5%以上的选票②,成为“选举政党”,制造了形形色色的“极右场景”,甚至是掀起某种“极右运动”,对现行政治体制构成严重威胁。

       对于联邦德国的极右派政党,国内仅有少量新闻报道,严谨翔实的专门研究长期阙如。中国学者在考察和论述联邦德国的政党政治时,往往只注意基督教民主联盟一基督教社会联盟、德国社会民主党、自由民主党和绿党等在联邦议会中占有较多席位、先后参与执政的政党及其治国理念和方针政策,对于活跃于民间和社会上的众多小党,特别是极右派政党,则置若罔闻,视而不见。这种做法很是片面,既不能揭示联邦德国政党政治的全貌,也无法深入精微,触及其核心问题。本文试以“德国民族民主党”(Nationaldemokratische Partei Deutschlands)为例,对联邦德国极右派政党的历史和现状作一初步考察,丰富和加深国人对联邦德国政党政治的认识。

       一、创建和竞选

       德国民族民主党是于1964年11月28日在汉诺威成立的,主要由“德意志国家党”(Deutsche Reichspartei)、“德意志党”(Deutsche Partei)、“全德意志党”(Gesamtdeutsche Partei)、“德意志民族族民党”(Deutschnationale Volkspartei)和“祖国联盟”(Vaterl

ndische Union)等民族保守主义和右翼极端主义政党以及“自由民主党”(Freie Demokratische Partei)中的民族自由主义一翼组成,其创始人包括阿道夫·冯·塔登(Adolf von Thadden)、弗里德里希·蒂伦(Friedrich Thielen)、威廉·古特曼(Wilhelm Gutmann)和海因里希·法斯本德(Heinrich Fassbender)等右派和极右派政治家,而其成立的目的则是效仿魏玛共和国末期的“哈茨堡阵线”(Harzburger Front),联合联邦德国所有右翼势力,形成一个新的统一政党,以便在各级议会选举中赢得竞选成功。因为有4位原属德意志党的不来梅州议会议员参加了建党活动,所以德国民族民主党甫一成立就在联邦德国的一个州议会中拥有自己的代表了;不来梅州议会议员弗里德里希·蒂伦还当选为德国民族民主党首位联邦主席。

       1965年,德国民族民主党在联邦议会选举中获得2.0%的选票,尽管算不上“成功”,但就一个新建的极右派政党来说,这样的竞选结果已经是相当可观了。1966年,德国民族民主党在黑森和巴伐利亚州议会选举中跨越5%选票障碍,成功进入了这两个州的议会。1967年,德国民族民主党又在不来梅、莱茵兰—普法尔茨、下萨克森和石勒苏益格—赫尔施泰因诸州的议会中赢得了席位③。这个时期,德国民族民主党还没有充分显示出其极右派本质,因为其联邦主席弗里德里希·蒂伦尚属资产阶级政治家,党的路线方针也较为温和,貌似一个“民主的政党”。1967年5月9日,蒂伦辞职,不久又宣布退党,阿道夫·冯·塔登继任党主席职务,并且主持制定了一部带有强烈民族主义和历史修正主义色彩的党纲,德国民族民主党的极右派性质开始彰显,但其路线依然比较保守。

       在1968年4月28日巴登—符滕姆贝格的州议会选举中,德国民族民主党获得9.8%的选票,取得了该党在联邦德国跨地区选举中的最大成功④。此时,德国民族民主党已在联邦德国7个州的州议会中拥有61名议员,党员人数也从1964年的13700人增加到1966年的25000人和1969年的28000人⑤。然而,在1969年联邦议会大选中,德国民族民主党仅获得4.3%的选票,无缘进入联邦议会。而为竞选耗费的巨大资金又使它背上了高达180万马克的债务。这不啻一记沉重打击,致使党内派系和路线之争日趋激烈。有人继续坚持比较温和的立场观点;有人则视暴力为政治的工具,倾向于采取激进行动;还有不少“明智成员”干脆宣布退党和脱党。德国民族民主党一度陷入了“无法领导的状态”⑥。后来,保守派略占上风,他们在1970年发布《维尔特海默宣言》(Wertheimer Manifest),宣称“德国民族民主党是一个保守主义的政党”⑦。为了对抗德国社会民主党(Sozialdemokratische Partei Deutschlands)维利·勃兰特(Willy Brandt)政府的“新东方政策”和社会改革措施,他们也极力向德国基督教民主联盟(Christlich Demokratische Union Deutschlands)和巴伐利亚基督教社会联盟(Christlich-Soziale Union in Bayern)示好,甘做其右翼代表。

       1971年,在霍尔茨明登德国民族民主党全国党代会上,马丁·慕斯格努(Martin Mu

gnug)取代塔登成为新一任联邦主席,但未彻底改变较温和的路线。为了不影响基督教民主联盟在巴登—符滕姆贝格州议会中的绝对多数地位,德国民族民主党甚至放弃了1972年的竞选。然而这一切都无济于事,在联盟党日趋右倾,并且赢得越来越多的选民支持之后,德国民族民主党显得有些多余了。1972年,在联邦议会选举中,德国民族民主党仅获得0.6%的选票,再遭惨败,党内分裂局面进一步加剧。一些主张武装斗争的极右派行动主义者开始向党的执行委员会施加更大压力,一些老党员则转入了崇尚民族民粹主义的“德意志族民联盟”(Deutsche Volksunion)⑧。党员数量从1971年的18300人下降到1972年的14500人⑨。

       在1976年的联邦议会选举中,联盟党以其“自由或社会主义”(Freiheit oder Sozialismus)口号几乎赢得了所有右翼选民的支持,德国民族民主党只获得0.3%的选票,仅及上一次得票数的一半⑩。这个保守主义的、并不公开反对宪法的反对党遭到了彻底失败。到1980年,党员人数降至7200余人(11)。在激进派的强烈要求下,党的领导人一度改变合法主义路线,放弃竞选,采取类似于左派“议会外反对派”(

Opposition)的激进行动。

       在1987年德意志族民联盟转变成为政党之后,德国民族民主党获得了一个较为可靠的盟友,重新开始参加竞选,但也只在1988年巴登—符滕姆贝格州议会选举中取得值得一提的竞选成果;在此次竞选中,德国民族民主党获得了2.1%的选票。

       1990年12月5日,慕斯格努辞去德国民族民主党联邦主席职务。在瓦尔特·巴赫曼(Walter Bachmann)担任了9个月的代理联邦主席之后,原德国民族民主党联邦副主席冈特·德克尔特(Günter Deckert)于1991年8月8日成为新任联邦主席。德克尔特是一位著名的历史修正主义者,上任后不久就对党的指导思想进行了改造,使其固有的民族社会主义元素得到了强化。但在大选中,德国民族民主党仍不见起色,其与德意志族民联盟的合作关系也暂告中止(12)。

       两德统一之后,德国民族民主党积极插足“中央德国”(Mitteldeutschland,即新联邦州),在原东德地区建立了多个地方协会,并且紧锣密鼓地开展了竞选活动。但在最初,效果并不明显。在1990年东部多个州议会选举中,德国民族民主党得到的选票均低于1%;在同年12月举行的联邦议会选举中,也仅得0.3%的选票。

       1996年3月23日,在德国民族民主党巴特迪克海姆全国党代会上,乌多·福伊格特(Udo Voigt)当选新的联邦主席。在福伊格特的领导下,德国民族民主党加强了与更激进的民族极端主义组织如“新纳粹”(Neo-nazi)和“光头党”(Skinheads)的联系,并在原东德地区组建了若干网点,共同开展活动。它也采取了号称“三支柱概念”(Drei-S

ulen-Konzept)的新战略,将“人头战”、“议会战”和“街头战”结合起来,经常组织发动示威游行等议会外反对活动,其暴力性越来越明显(13)。除此之外,德国民族民主党还广泛吸纳无党派的右翼青年文化人士和“自由伙伴”(freie Kameradschaften)(14)加盟,并开始了一系列横向联盟尝试,力图改善和加强与国外极右派政治团体和政党的合作。

       现在,德国民族民主党以其“德意志族民阵线”(deutsche Volksfront)主张成为了右翼极端主义阵营统一行动的中心,得到德意志党、德意志族民联盟、光头党、“共和党人党”(Die Republikaner)(15)的许多党员和大量无党派人士的积极响应。因为族民煽动罪而受到惩罚的右翼极端主义者托斯滕·海泽(Thorsten Heise)被选入德国民族民主党联邦执行委员会(16)。因为组建犯罪团伙而受到起诉的光头党首领托马斯·萨泰尔贝格(Thomas Sattelberg)及其受到过同样惩罚的合作人托马斯·拉科夫(Thomas Rackow)也被吸纳到了党内(17)。

       在2004年9月5日的萨尔州议会选举中,德国民族民主党获得4%的选票,虽然未能进入议会,却也再显峥嵘。在同年9月19日举行的萨克森州议会选举中,德国民族民主党获得9.2%的选票,自1968年以来首次重新进入了一个州议会,并在议会中占据了12个席位;霍尔格·阿普费尔(Holger Apfel)成为该党的议会党团主席。在东萨克森某些地方,特别是在塞克西森施维兹,德国民族民主党赢得了更大的竞选成功;在某些地方甚至获得20%的选票。在2005年的联邦议会选举中,德国民族民主党再次与德意志族民联盟结成竞选联盟;德意志族民联盟的候选人的名字被列入德国民族民主党的候选人名单。结果,德国民族民主党获得1.6%的选票,虽然未能进入联邦议会,却也取得了自1969年以来在联邦议会选举中所取得的最好成绩。在2006年9月17日柏林下院的选举中,德国民族民主党虽然没有突破5%选票界限,但同一天举行的柏林特雷普托—克佩尼克区议会选举中赢得3个议席。福伊格特成为德国民族民主党在该区议会中的议会党团的主席。而在2006年9月17日梅克伦堡—前波莫瑞州议会选举中,德国民族民主党获得7.3%的选票,并由此进入了联邦德国第二个州议会,建立了一个由6位议员组成的议会党团;乌多·帕斯托尔斯(Udo

)担任该州议会党团主席(18)。

       2008年5月底,德国民族民主党在班贝克举行全国党代会,福伊格特再次当选党主席。同年6月8日在萨克森州地方议会选举中,德国民族民主党获得5.1%的选票,几乎在萨克森州所有县市议会和地方理事会中都有代表。在塞克西森施维兹,德国民族民主党获得7.5%的选票,比德国社会民主党的得票数还多0.1个百分点。在赖哈茨多夫—舍纳(Reinhardtsdorf-

),德国民族民主党获得25.2%的选票,名次仅在进入议会的“自由选民党”(Freien

)之后,远远超过了德国基督教民主联盟和“左派党”(Linker)。与此同时,德国民族民主党在除了汉堡之外的15州的市一级议会中拥有大约300名代表(19)。

       在2009年8月30日的萨克森州议会选举中,德国民族民主党的得票数虽有所减少,但还是超过了5%的选票界限,成功地再次进入了萨克森州议会。这也是该党自成立以来第一次连续地在同一个州议会中拥有代表(20)。

       2010年11-12月,德国民族民主党和德意志族民联盟分别举行党代会,决定两党合并。在德国民族民主党方面有占总数95.2%的党员支持合并,而在德意志族民联盟方面,支持合并的党员只占全体党员的87.5%。2010年12月29日,德国民族民主党主席乌多·福伊格特和德意志族民联盟主席马蒂亚斯·福斯特(Matthias Faust)签署合并条约。2011年1月1日,两党正式合并,号称“德国民族民主党—族民联盟”(Nationaldemokratische Partei Deutschlands-Die Volksunion),霍尔格·阿普费尔当选首任党主席(21)。

       2013年4月20日(22),德国民族民主党—族民联盟在魏茵海姆—苏尔茨巴赫举行全国党代会,并且是在完全避开公众注意力的情况下举行的。阿普费尔重新当选党主席,但在同年12月19日就宣布辞职,不久又彻底退党了。2014年1月,乌多·帕斯托尔斯由代理主席当选为正式主席。在他的领导下,德国民族民主党完全公开地与崇尚暴力的“自由伙伴”和“独立自主的民族主义者”(Autonome Nationalisten)组织进行合作,并且成为这些新纳粹组织的合法性保障。

       时至今日,德国民族民主党可谓联邦德国有组织的右翼极端主义势力中最强大和最有影响力的一支,它自诩“有信誉的民族力量”,虽仍极力掩饰侵略性的右翼极端主义立场观点,却与各种各样的新纳粹分子打得火热,经常举行被伪装成合法的政党活动的游行示威、足球比赛和摇滚音乐会,积极营造具有民族亲和力的“极右场景”,策划张扬民族诉求的“极右运动”。

       二、组织结构和意识形态

       德国民族民主党原为多个右翼和右翼激进主义政党的重新组合,在初次竞选成功之后才克服竞选联盟状态,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封闭的政党,其组织结构主要采纳德意志国家党模式,但为了能够包容更多右翼政治势力,其政治纲领比较笼统,放弃了许多意识形态教条。

       从组织结构方面来看,德国民族民主党的最高决策机构是全国党代表大会,至少每两年召开一次。参加这一会议的主要是区和州协会代表。大会选举产生联邦主席团和联邦执行委员会;附属于联邦执行委员会的除了联邦主席团成员,还有州协会主席、联邦和州议会党团主席以及15位选举产生的列席者。联邦主席团负责持续的政治活动,贯彻落实党代会和执行委员会的决定,其成员包括联邦主席和副主席、秘书、司库,以及执行委员会15位列席者中的3位、秘书长和联邦事务负责人。在联邦和州的层面上设有党的仲裁法院,负责处理党内纠纷。党的总部最初设在汉诺威,两德统一后迁到柏林。党的青年组织称作“青年民族民主党人”(Junge Nationaldemokraten),1969年成立,目前大约有400名成员。按照该组织原领导人霍尔格·阿普费尔的说法,青年民族民主党人“唯一的”榜样是国防军和武装党卫队战士(23)。党的妇女组织称作“民族妇女之环”(Ring Nationaler Frauen),成立于2006年9月中旬。它作为辅助组织,应当“使德国民族民主党内的妇女成为党的传声筒”和“有民族思想但未加入任何党派的妇女的谈话伙伴”(24)。在20世纪60-90年代,德国民族民主党还设有号称“民族民主高校同盟”(Nationaldemokratische Hochschulbund)的高校组织,直接隶属于联邦执行委员会。后来,党的高校工作由青年民族民主党人的附属组织“民族教育小组”(Nationaler Bildungskreis)接管。除此之外,德国民族民主党还在2003年成立了一个“地方政治联合会”(Kommunalpolitische Vereinigung),将党在地方议会中的所有议员都集中在一起,征集他们的经验,协调他们的活动。在党内,该组织是全体议会议员的利益代表,其主席为党的联邦执行委员会成员之一(25)。

       德国民族民主党曾经创办过多种报纸,其党报最初为《德意志消息》(Deutsche Nachrichten),后来改为《德意志声音》(Deutsche Stimme);该报创刊于1976年,由德国民族民主党独自经营的德意志声音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经营,目前每月发行量为10000份。除此之外,德国民族民主党还出版发行诸如《萨克森声音》(Sachsen-Stimme)等地区和地方性出版物。

       德国民族民主党的大多数党员和将近90%的党员干部来自“中间等级”,包括独立经营者和职员,但也有近1/3的党员属于工厂工人(26)。德国民族民主党领导层显著的中间等级性质表明该党并非一个利益政党,而是一个通过意识形态来加以维系的主义政党。“族民集体主义”(V

lkischer Kollektivismus)是德国民族民主党的思想基础。它把族民(Volk),而不是单个的人,视为国家社会的核心,认为只有通过族民才能形成文化,也只有依靠族民才能维护和保存文化。族民并非全体国家公民集合而成的一个整体,而是一个有机体,一个人种和种族同质的统一体,是从某个或多个部族中成长起来、通过“语言、血统、历史经验、宗教信仰、价值观念和个人意识”来确定的。一个德意志人之所以能够成为德意志人仅仅是因为他的德意志血统而不是因为他的德意志国家属性;应当将“族民德意志人”(Volksdeutscher)与“护照德意志人”(Passdeutscher)严格区别开来。人的尊严是与族民归属性相联系的,国家作为生活的原始形式对于个人拥有来源于它的本质的绝对分类和命令权。个人虽然是自由的,但必须在世界族民性历史一文化的组织结构中承担自己的责任。国家的所有权力均来自族民,国家也必须承担保护族民的神圣责任(27)。

       从这一思想出发,德国民族民主党在不同历史时期,根据现实的需要,提出了多种多样的政治主张和要求。它质疑自由的价值,否定政党政治和民主制的多数决定原则,宣扬官厅国家的德意志传统,拥护绝对主义国家和领袖国家,拥戴“特别成熟的”独裁者,主张民选总统,加强总统的权力,废除建设性不信任投票制。它还特别推崇德意志家庭,强调家庭妇女和母亲的重要性,鼓励生育,反对流产和虐待儿童,反对除了家庭之外的“所有其他生活方式”。对于民族民主党人来说,家庭至关紧要,因为它是维持族民生存和发展壮大的根本因素。为了促进家庭,国家有必要承认与职业相对立的妇女作为家庭妇女的工作,为家庭妇女和母亲发放工资,建立更多的幼儿园,提供更多的儿童补贴,严厉处罚奸杀妇女、虐杀儿童的罪犯。

       对于移居德国的外国人,德国民族民主党深表厌恶,百般仇视。它抗拒种族混合,反对有色人种的大量移入,认为外国人和寻求庇护者无权要求任何社会福利,工作岗位应当首先给予德意志人,儿童补贴只付给德意志人家庭。为了消除德意志族民目前所面临的“种族杂乱”状况,德国民族民主党坚决要求废除避难法,取消庇护权,甚至是将所有非德意志人都驱逐出德国,使德国重新成为德意志的。

       在经济方面,德国民族民主党强调“经济必须为德意志族民服务”,主张“以空间为导向的族民经济”。它声称“全部土地都是族民的财产”,除了租赁,“不允许外国人在德国占有地产”。它也批评全球化,认为它是导致大规模失业的直接原因。在民族民主党人看来,与其他国家的贸易仅仅是“本土经济的必要补充”,要维持国家的生存和发展,必须建立能够自给自足的族民经济体系。

       民族民主党人还坚决抵制外国资本对于德国的经济渗透,攻击美国的投资和“经济征服”,认为美国想要对“欧洲主要工业实施全面统制”,使德国永久地处于经济和政治依附地位。欧洲共同体(EG)或欧洲联盟(EU)则是“没有任何族民基础的经济帝国”,欧元的引入是“朝灾难性方向发展的关键一步”,必须加以阻止。德国民族民主党因此呼吁恢复使用德国马克,保护德意志经济安全。

       德国民族民主党强调农业经济的重要性,经常显露出一种“农业浪漫主义”(Agrarromantik)。它认为,农业具有一种“天然的优先地位”,必须受到大力支持和资助。若无健康的农业,任何族民都会成为外国利益和政治的玩物,任人宰割,无法自立。德意志族民要摆脱经济困境,扩展政治势力,必须优先发展农业,奠定牢固的基础。

       民族民主党人特别关注“中央德国”的经济。他们批评信托基金的做法,要求通过“为承担统一所需的特别任务而设立的联邦机构”(Bundesanstalt für Vereinigungsbedingte Sonderaufgaben,BVS)有组织有计划地实现德意志工业和农业的重建。

       同其他一些极右派组织一样,德国民族民主党也坚决反对大国帝国主义和美国霸权主义。它认为,任何国家都有责任自己解决自己的问题,不存在国际性的、共同的世界责任,民族国家(Nationalstaat)是处理国际事务的最基本原则。它也拥护绝对的国家主权,极力要求伸张“各族民的自我决定权”(Selbstbestimmungsrecht der V

lker),要求德国退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和欧盟等国际联盟机构。

       复仇主义和历史修正主义也是德国民族民主党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德国民族民主党要求重新划分德国和波兰的边界,收回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被划归波兰的德国领土,使德国的疆域恢复到1937年末的状态。按照它的要求,西里西亚、东波莫瑞、东勃兰登堡、西普鲁士和东普鲁士都应当被纳入德意志“新帝国”之中。

       对于“官方—正统的”关于纳粹主义的历史编纂,德国民族民主党更是极力反对,坚决主张进行彻底修正。虽然没有美化希特勒的独裁统治,没有否认纳粹分子对犹太人的大屠杀和德国的战争犯罪行为,但却试图以“历史化”和“相对化”为手段,开脱责任,减轻罪行,“决不搞单方面的认罪”。它声称纳粹主义的罪行是从一种本身很好的制度身上长出的毒瘤,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德国为抵抗英国和法国挑衅而进行的一场防御战,德国在1945年并没有获得解放而是受到了外来统治(28)。

       德国民族民主党承认《基本法》和自由、民主的基本制度,拒绝作为政治手段的战争,但却认为联邦德国的基本法纯属“西方战胜国的口授法规”,真正的民主从未在联邦德国实现过,所有的政治和社会承载阶层和所有在联邦议会占有席位的主流政党都是一样的,区别仅在于银行账号不同,交税有多有少。对于民族民主党人来说,“真正的”民主必须接受“族民统治”,必须推翻“实行寡头政治的政党卡特尔”的统治,由真正能够代表德意志族民利益的政党执政。德国民族民主党相信自己有能力替代当权者,为德意志族民创造一个美好的未来。“帝国是目标,德国民族民主党是道路”,德国民族民主党主席乌多·福伊格特如是说(29)。

       三、支持者、反对者和党禁之争

       支持德国民族民主党的主要是一些对现状心怀不满、反对执政党及其政策的“抗议选民”,其社会构成复杂多样,但主要是那些容易受到经济危机影响的职业团体的成员、收入较低和生活困难的人。

       然而,同许多小党一样,德国民族民主党也只拥有少量“忠诚选民”,尚未成为真正的“选举政党”,不能保持较高支持率。自2004年以来,德国民族民主党只在萨克森的个别地区站稳脚跟,拥有一定数量的忠实选民,在联邦德国其他地区,特别是在经济比较发达的西部,民族民主党人很难成气候。在天主教居民中,德国民族民主党也只能获得有限的成功,首要原因在于这些选民具有较强的宗教倾向,而这一倾向使他们不会轻易地滑向极右派阵营(30)。

       联邦德国的主流政党、工会、协会以及大量私人倡议组织大都是反对德国民族民主党和其他极右派政党的,其反对形式从声讨批判、示威游行、讽刺嘲弄到申请查禁等,不一而足。

       早在20世纪60年代,联邦德国主流政党、工会和公共舆论就对德国民族民主党在某些州议会和地方议会选举“获胜”的情形反应强烈,惊呼“希特勒纳粹党死灰复燃”,联邦德国的民主制度已经岌岌可危(31)。在1966年德国民族民主党召开第二次党代会期间,工会发动了有2万人参加的反游行(32);在1969年联邦议会选举期间,左派选民也举行了一系列抗议活动,并与德国民族民主党维持秩序者发生了武力冲突(33)。自2004年以来,讽刺协会“德意志苹果阵线”(Front Deutscher

)在全德国范围内搜集德国民族民主党的各种组织标志和行为方式并加以讽刺性模仿。萨克森“为了格尔利茨行动小组”(Aktionskreis für

)也在2009年萨克森州议会选举期间采取了一场轰动媒体行动,它架设了600个宣传牌,上书“格尔利茨对德国民族民主党说不!”的标语口号。作为社会民主党青年社会主义者倡议组织的“右派终点站”(Endstation Rechts)是一个每日更新的信息门户网站,它也对右翼保守主义和右翼极端主义势力在梅克伦堡—前波莫瑞和萨克森的发展进行了跟踪报道,目的在于阻止德国民族民主党重新进入这两个州的州议会。新闻记者帕特里克·根森(Patrick Gensing)自2005年起就在自己的博客(Watchblog)定期批评报道德国民族民主党的活动,而在柏林—克佩尼克区的德国民族民主党总部对面的建筑物则成了喷彩画和政治涂鸦的理想之地,并因此而受到警察的监视(34)。

       许多政治学家、历史学家和独立观察家指出德国民族民主党在纲领和语言方面与希特勒的纳粹党有着非常接近的亲缘关系,德国民族民主党的活动也与纳粹运动类似,其目标同纳粹党的目标一样,不仅要建立一个强大的德意志族民帝国,而且还要推翻现行的宪政国家制度。爱尔福特大学政治学教授施泰凡·凯利茨(Steffen Kailitz)指出:德国民族民主党绝不仅仅是一个架设通往民族社会主义的桥梁的政党,它本身就是一个地地道道的纳粹党。当然,这一归类决不意味着在历史上的纳粹党和德国民族民主党之间毫无差别。从纲领上看,德国民族民主党与纳粹党有着亲缘关系,虽然不是字词完全相同,但可以说德国民族民主党所宣传的意识形态堪称民族社会主义族民思想的变种(35)。

       在联邦宪法保护报告中,德国民族民主党也被称作“怀有敌意的、敌视宪法的、反对现行制度的”政党。2004年的宪法保护报告强调指出,自本年初以来,德国民族民主党明显地与更加顽固地坚持民族极端主义立场观点的势力接近了(36)。2012年的联邦宪法保护报告也指出,德国民族民主党追求的目标基于其“反多元化的、排他性的和反平等主义的特征”是与“基本法民主的和法治国家的基本特征”不相容的。该党的意识形态立场“表达了一种封闭的右翼极端主义世界观”(37)。40多年来,几乎是自德国民族民主党创立之日起,联邦德国政界就有查禁该党的争论。1968年春,联邦内务部长、基督教民主联盟党人恩斯特·本达(Ernst Benda)组织人员搜集了若干证据,准备向联邦宪法法院提出查禁申请,但在经过多方辩论之后,联邦政府出于种种政治考虑,最终放弃了查禁申请(38)。

       2001年,鉴于德国民族民主党在全德国影响的扩大和其侵略性政治倾向的加强,社会民主党人格哈德·施律德(Gerhard Schr

der)领导下的联邦德国政府向联邦宪法法院提出了一份查禁德国民族民主党的申请,联邦议会和联邦参议院也分别提交了同样的查禁申请。然而,两年后,在远未做出决定之前,联邦宪法法院就中止了审理程序。其理由是,起诉书引用了一些被警察或宪法保护当局收买的民族民主党人提供的情报。法院无法澄清,哪些行动是德国民族民主党自动发起的,哪些行动是由国家信任的人倡议的。虽然国家安全部门反复强调,他们并没有通过提供情报者向该党施加影响,也没有探听审理程序中的辩护策略,法院还是排除了对德国民族民主党的司法审讯,对于该党是否符合宪法的问题也没有进行追究(39)。

       2009年,在“民族社会主义地下组织”(Nationalsozialistischen Untergrund)策划实施的一系列恐怖性谋杀曝光之后,查禁德国民族民主党一事又被提上了议事议程,由基督教民主联盟—基督教社会联盟执政的各州内政部长和联邦政府内政部长决定重新推动查禁程序,并且联合提交了一份关于德国民族民主党及其活动的文献(40)。该报告列举了大量未经过任何线人帮助就获得的证据,十分肯定地指出,德国民族民主党不仅敌视宪法,而且是违背宪法的。它对主要宪法原则的违逆不仅表现在理论性的抽象的意见分歧上,也表现在对宪法程序的积极对抗上。“德国民族民主党以一种大大超越了在民主代议制中作为选举政党的本来作用的方式来追求其目标。它不是要进行对于政治生活来说完全正常和必要的改革,而是要有计划地并且持久地铲除自由民主的基本制度。这一点特别涉及它与暴力的关系。”(41)

       此后,围绕是否应当查禁德国民族民主党问题,联邦德国政治家、学者和媒体再次开展了激烈争论。主张查禁者认为,德国民族民主党绝不是一个民主的政党,它也不想成为这样的政党。按照其自我理解,它只是被迫地、暂时地、装扮成一个民主的政党。它的真正目标是推翻民主制度和法治国家,并且也准备动用武力手段。德国民族民主党继承了纳粹党的衣钵,也与新纳粹的自由伙伴组织结成了紧密联盟。它煽动仇恨外国人的情绪,鼓动种族偏见,诋毁民主制度,攻击欧洲价值共同体的基本原则,宣传民粹主义的、远离现实的解决社会问题的方案,是新纳粹犯罪行为的精神支柱。真正的民主应当禁止一个站在宪法框架之外的政党。查禁德国民族民主党属于反对右翼极端主义,捍卫民主和宽容的正当行为。查禁德国民族民主党是很有必要的,不仅可以使国家省却一笔政党补贴经费,还有利于从整体上削弱右翼极端主义势力,恢复联邦德国的国际声誉。查禁德国民族民主党也是有可能的,无论是联邦德国宪法法院还是欧洲法院都会予以支持(42)。

       但也有不少人反对查禁。在这些人看来,查禁政党务必谨慎小心,那些主张查禁者在很大程度上高估了德国民族民主党对自由民主制度的危害;激进的标语口号构不成实际威胁,只有在它与违法行为相结合时才是危险的。查禁主张缺乏法律依据,德国民族民主党的目标虽然是敌视宪法的,但口头上的激进与党羽们的暴力行为并不是一回事。民主制度之下,言论和结社自由为应有之义,即使是右翼极端主义者,只要遵守和平竞争的游戏规则,也应受到容忍。除此之外,还需精确判断个人刑事犯罪与某个政党的关系,但在很多情况下,这一点很难做到。再者,查禁某个政党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右翼极端主义思想观念和政治主张不会通过查禁而被铲除,新纳粹的数量不会因为查禁而减少,外来移民和其他“非白种”的外国人也不会在查禁后不再受到迫害和杀害。一旦查禁申请遭到宪法法院拒绝,右翼极端主义势力就会更加嚣张;即使成功了,也会引起一些原本对这个政党毫无兴趣的人的好奇心,变相地扩大了被查禁政党的思想影响(43)。

       应当看到,反对查禁并不表示支持右翼极端主义,恰恰相反,绝大多数反对查禁者都明确表示要与德国民族民主党进行坚决的思想斗争,要通过公开的辩论,大胆揭露和批判右翼极端主义的思想内容;要通过认真细致的研究工作,科学地分析说明右翼极端主义产生的原因和存在的理由;要通过在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中的启蒙教育,发动全社会力量自觉抵制右翼极端主义的各种错误命题。一言以蔽之,用政治斗争手段挫败民族民主党人的进攻。只要广大民众具备较高的思想觉悟和抵抗能力,所有右翼极端主义就不再会有容身之地,就会不攻自破,自然萎缩和消失(44)。应当说,这种主张也是很有道理的。查禁德国民族民主党只是与右翼极端主义作斗争策略之一,要真正战胜这些反动势力,必须彻底消除其思想影响,铲除其产生和生存的土壤,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总而言之,在联邦德国,右翼极端主义和极右派政党绝不是一种边缘现象,民族主义、族民主义、复仇主义和历史修正主义思想观念早已深入到社会各个部分,一些极右派政党也开始运用富有侵略性的斗争手段来反对现行国家宪法和政治社会制度了,所谓的“右派危险”绝非危言耸听。但也应当看到,在经历了纳粹统治所带来的灾难后果之后,联邦德国政府和广大民众已大大提高了政治觉悟和抵抗能力,不会容忍任何继承纳粹传统的政党,也不允许历史的悲剧再次重演。这是值得肯定,也是令人欣慰的。

       注释:

       ①根据《德国被禁止的右翼极端组织名单》,自1949年以来,在联邦德国已经被判为右翼极端主义组织而遭到禁止的政治团体和政党共有89个,联邦德国极右派数量之多由此可见一斑。参见http://de.wikipedia.org/wiki/Liste_in_Deutschland_verbotener_rechtsextremer_Organisationen.

       ②按照联邦德国《基本法》的规定,任何政党必须在选举中赢得5%以上的选票才能进入议会,这是为了避免议会中党派林立,难以形成必要的议会多数而制定的特别条款。参见http://de.wikipedia.org/wiki/Fünf-Prozent-Hürde_in_Deutschland.

       ③Gerhard Ritter und Merith Niehuss.Wahlen in Deutschland 1946-1991,München 1991,s.158~170.

       ④Gerhard Ritter und Merith Niehuss.Wahlen in Deutschland 1946-1991,München 1991,s.172.

       ⑤Stefan Mannes,Die NPD in den 60'ern Geschichte und Ideologie.参见http://www.zukunft-braucht-erinnerung.de/nachkriegsdeutschland/rechtsradikalismus-und-antisemitismus-nach-1945/538.html.

       ⑥Toralf Staud.Moderne Nazis.Die neuen Rechten und der Aufstieg der NPD,

2005,s.37.

       ⑦Toralf Staud.Moderne Nazis.Die neuen Rechten und der Aufstieg der NPD,

2005,s.36.

       ⑧也称作Liste D,1971年由出版商格哈德·弗赖(Gerhard Frey)创建,原为一个注册协会,并不参加议会选举,1987年变身为极右派政党。该党总共9次赢得州议会选举,在1998年萨克森—安哈尔特州议会选举中甚至赢得了12.9%的选票。

       ⑨Stefan Mannes.Die NPD in den 60'ern Geschichte und Ideologie.参见http://www.zukunft-braucht-erinnerung.de/nachkriegsdeutschland/rechtsradikalismus-und-antisemitismus-nach-1945/538.html.

       ⑩Toralf Staud.Moderne Nazis.Die neuen Rechten and der Aufstieg der NPD,

2005,s.37~38.

       (11)Stefan Mannes.Die NPD in den 60'ern Geschichte und Ideologie.参见http://www.zukunft-braucht-erinnerung.de/nachkriegsdeutschland/rechtsradikalismus-und-antisemitismus-nach-1945/538.html.

       (12)Toralf Staud.Moderne Nazis.Die neuen Rechten und der Aufstieg der NPD,

2005,s.40.

       (13)Verfassungsschutzgegenrechtsextremismus.de:Die Nationaldemokratische Partei Deutschlans.参见http://www.verfassungsschutzgegenrechtsextremismus.de/VgR/main/erscheinungsformendat/erscheinungsformendok/parteien.htm.

       (14)“自由伙伴”(freie Kameradschaften)是指那些非正式组织起来的新纳粹团体,它们各自独立,但又密切交往,自视为所谓的右派统一战线“民族抵抗”(nationales Widerstand)的一部分。在联邦德国,此类组织大约有150余个,每一个的成员5-20人不等。

       (15)该党是由基督教社会联盟的部分成员于1983年在慕尼黑成立的一个右翼保守主义政党,曾被选入欧洲议会、柏林州议会的下院和巴登—符膝姆贝格州议会。

       (16)NPD holt geschasste Neonazis heim,in:die tageszeitung,taz.27.Dezember 2004.

       (17)Ex-Skinheads in der NPD-Vom Schl

ger zum Kader,in:Spiegel online,25.November 2011.

       (18)Nationaldemokratische Partei Deutschlands.参见http://de.wikipedia.org/wiki/Nationaldemokratische_Partei_Deutschlands.

       (19)Armin Pfahl-Traughber.Bedeutung und Entwicklung der NPD nach den Kommunalwahlen in Sachsen 2008.参见http://www.bpb.de/politik/extremismus/rechtsextremismus/41491/npd-in-sachsen-2008? p=0-1.

       (20)Nationaldemokratische Partei Deutschlands.参见http://de.wikipedia.org/wiki/Nationaldemokratische_Partei_Deutschlands.

       (21)Nationaldemokratische Partei Deutschlands.参见http://de.wikipedia.org/wiki/Nationaldemokratische_Partei_Deutschlands.

       (22)这一天是希特勒的生日,但按照德国民族民主党—族民联盟的说法,之所以在这一天开会纯属“偶然”,因为原先确定的在两周之前并且在另一个地方开会的计划,因故被取消了。

       (23)Toralf Staud.Moderne Nazis.Die neuen Rechten und der Aufstieg der NPD.

2005,s.115.

       (24)http://de.wikipedia.org/wiki/Ring_Nationaler_Frauen.

       (25)http://de.wikipedia.org/wiki/Nationaldemokratische_Partei_Deutschlands.

       (26)Stefan Mannes.Die NPD in den 60'ern Geschichte und Ideologie.参见http://www.zukunft-braucht-erinnerung.de/nachkriegsdeutschland/rechtsradikalismus-und-antisemitismus-nach-1945/538.html.

       (27)Das NPD-Parteiprogramm.参见http://denktag2006.denktag-archiv.de/Das-NPD-Parteiprogramm.1258.0.html.

       (28)Das NPD-Parteiprogramm.参见http://denktag2006.denktag-archiv.de/Das-NPD-Parteiprogramm.1258.0.html.

       (29)Udo Voigt.参见http://de.wikipedia.org/wiki/Udo_Voigt.

       (30)Stefan Mannes.Die NPD in den 60'ern Geschichte und Ideologie.参见http://www.zukunft-braucht-erinnerung.de/nachkriegsdeutschland/rechtsradikalismus-und-antisemitismus-nach-1945/538.html.

       (31)Gegenw

rtige Vergangeneit.NPD(Nationaldemokratische Partei Deutschlands).参见http://hdg.de/lemo/html/DasGeteilte-Deutschland/KontinuitaetUndWandel/GegenwaertigeVergangenheit/npd.html.

       (32)Toralf Staud.Moderne Nazis.Die neuen Rechten und der Aufstieg der NPD.

2005,S.32.

       (33)Stefan Mannes.Die NPD in den 60'ern Geschichte und Ideologie.参见http://www.zukunft-braucht-erinnerung.de/nachkriegsdeutschland/rechtsradikalismus-und-antisemitismus-nach-1945/538.html.

       (34)Nationaldemokratische Partei Deutschlands.参见http://de.wikipedia.org/wiki/Nationaldemokratische_Partei_Deutschlands.

       (35)Steffen Kailitz.Die nationalsozialistische Ideologie der NPD,in:Uwe Backes und Henrik Steglich(Hrsg.),Die NPD.Erfolgsbedingungen einer rechtsextremistischen Partei.Baden-Baden 2007,s.352.

       (36)Verfassungsschutzbericht 2005(PDF).

       (37)Verfassungsschutzbericht 2012(PDF).

       (38)Wolfram Dorn.NPD-Neuer An fang eines furchtbaren Endes?

1969,S.80.

       (39)BVerfG,2 BvB 1/01 vom 18.M

rz 2003:Entscheidung des Bundesverfassungsgerichts zum NPD-Verbotsantrag 2003.

       (40)Patrick Gensing.Bundesl

nder stellen Dokumentation vor:Die NPD bek

mpft aktiv die Verfassungsordnung,in:tagesschau,de.4.Mai 2009.

       (41)Patrick Gensing.Bundesl

nder stellen Dokumentation vor:Die NPD bek

mpft aktiv die Verfassungsordnung,in:tagesschau,de.4.Mai 2009.

       (42)NPD-Verbot|Pro.参见http://www.bpb.de/ politik/ extremismus/ rechtsextremismus/170616/npd-verbot-pro.

       (43)NPD-Verbot|Contra.参见http://www.bpb.de/politik/extremismus/rechtsextremismus/170617/npd-verbot-contra.

       (44)NPD-Verbot|Contra.参见http://www.bpb.de/politik/extremismus/rechtsextremismus/170617/npd-verbot-contra.

标签:;  ;  ;  ;  ;  ;  ;  ;  ;  ;  ;  

以“德国民族民主党”为中心的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极右翼政党探析_德国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