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北院护理部 新疆维吾尔 830054
【关键词】少数民族护士;离岗;对策
【中图分类号】R5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8999(2015)9-0790-01
新疆是少数民族聚集地区,我院为二级甲等医院,兼顾区域内的基本医疗、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及预防保健等工作。目前我院护士总人数267人,临床一线科室护士总人数192人,少数民族护士75人,近 3年共有辞职护士 64人,其中少数民族护士21人,(占)高达全院护士(少数民族)辞职率的(占比达)28%,通过回顾访谈和汇总分析,提出相应措施,以减少少数民族护士的离岗率,保持护理队伍的稳定,分析如下。
1 原因分析
1.1 编制问题 (非在编)编外少数民族护士辞职率高达(占比达)90%,虽然我院编内外护士的同工同酬已实行多年,但编制问题依然是近 3 年护士辞职的主要因素,尤其是外地户籍非在编护士缺乏归属感,造成护士辞职率较高。
1.2 个人因素因素 主要是家庭,身体及心理等因素。据近三年统计少数民族护士受家庭影响很大自身很保守生活阅历少,自身心理素质比较差[1],也是少数民族护士辞职的原因;此外频繁的夜班打乱了护理人员的正常生活节奏,少数民族护士家庭感特别重要,只要一结婚50%,都选择辞职,护士还要应对三基考试,职称晋升等,致使她们感到身心疲惫,产生职业倦怠[2]。
1.3 岗位因素
1.3.1 护理岗位风险高,特别是年轻的少数民族护士,语言沟通能力缺乏是导致护理差错和纠纷的主要原因[3]。因为文化及语言差异少数民族护士急救能力以及危重病和急症的处置能力欠缺,使护理风险上升。
1.3.2 护理岗位开展优质护理、责任制整体护理,对于护士的业务素质和服务能力要求较高。一眼望不到头的三班倒工作模式,使护理从业人员望而却步[4]。护士无力改变工作环境和模式,就想办法选择离开工作岗位。
1.3.3 护理管理的相对严格, 也存在一定的弊端,导致在医院大环境里护士的压力相对较大。护士在职培训的压力,每月技能考试、每季度理论考试,继续再教育的达标等,使得护士上班干活辛苦,下班学习辛苦,休息时间还需回单位学习考试[5],特别对于少数民族护士压力更大她们在校学习的维语对汉语还要进一步的学习和理解,因此增加了少数民族护士的职业倦怠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4 管理因素
1.4.1 人员配备相对不足 ,我院护理人力资源配备近几年也在不断完善,但随着医疗保险制度的完善、住院患者增加,床位不断扩充,每年新增护理人员跟不上住院床位的上升比例,使得护理工作量相对较大,一定时间内存在超负荷工作现象。
1.4.2 工作参与范围广 我院除了负责辖区内的基本医疗外,公共卫生、居民健康管理、预防保健等工作参与率高,分散了一些少数民族护理人员,使得临床一线的少数民族护理人员不足。
1.5 社会因素
1.5.1 收入与物价上涨不同步,每年个人绩效呈上升趋势,但护士收入较其它岗位相比上升空间不大,个人收入与物价上涨和当地消费水平不同步。
1.5.2 社会对护理岗位的认同感缺乏,特别是少数民族护士她们都不是独生子,家庭条件不是很好,她们要承担养家的重担(这应是个人因素)。添加为护士地位低等
2 对策
2.1 加强护士的素质教育,培养少数民族护理人员爱岗敬业精神。在年轻的少数民族护士工作初期,帮助少数民族护士从家庭角色到社区角色的转变[6],护理管理者多与之沟通交流,使少数民族护士从思想上认识到家庭和工作都很重要和护理事业的崇高。
2.2 护理部通过院内培训、进修等方式加强少数民族的能力建设,使每位少数民族护士能有效应对各类临床突发事件和疑难病例;管理者在护理工作中尽可能优化护理工作流程,避免护理操作中的影响环节,加强核心制度的落实,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从而降低护理风险。护理管理者要实行人性化管理,灵活运用压力管理技巧,减轻少数民族护士的工作压力,建立科室内部良好的人际关系,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使少数民族护士能够热爱护理岗位,减少职业倦怠感。
2.3 医院要根据《护士条例》等相关文件规定,合理配备护理人员,使临床少数民族护士护理岗位占比不少于 45%,减少护理人力在其它岗位的占比。使护理工作在人力保证的前提下护理质量得到提升[5]。增加临床一线少数民族护士待遇,重视护理人才的培养,满足不同层次少数民族护士的培养需求。
2.4加大力度培养少数民族护士培养,营造较好的护理文化,宣传护理岗位的典型人物和典型事迹,从物质及非物质激励层面提升少数民族护士的职业成就感和社会认同度。当然,主要还是要靠少数民族护理人员自身塑造,从内心深处热爱护理岗位,积极提升自身能力,[6]在医疗卫生事业中体现少数民族护士的自身价值,得到社会的认可。
3 结论
纵观影响我院少数民族护理队伍的稳定性因素有社会、体制、管理、少数民族护士本身等各方面,要想减少少数民族护士的职业倦怠感和离岗率,应从卫生行政部门、医院管理者、护理管理者以及少数民族护士本身多方面共同努力,为少数民族护理人员营造一种有归属感和自豪感的氛围,真正能做到心甘情愿在护理岗位上奉献毕生,以保障少数民族地区护理事业的顺利发展。
参考文献:
[1]李 莉 吴春梅 彭巧君 王梅新,新疆某三甲 医院护士离职原因调查分析。护理实践与研究2014,11(7)
[2]陈芙蓉, 阎成美. 护士离职意愿相关因 素研究进展[J].护理学杂志, 2007,22(11):78-80.
[3]陈晓琳. 某三级医院护士离职现状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2.
[4]刘兵, 蔡 敏, 罗 攻. 不同年龄段护士离职意愿与工作压力源的相关性分析及对策[J].护理学杂志,2010,25(16):68-69.
[5]刘 霞. 锦州 市三级甲 等医院护士离职相关因 素调查[J].中国护理管理,2008,8(12):37-39.
[6]陈东颖,陈劭华,叶英,等.珍惜工作教育 对护士 离职意愿的影响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0,26(4):63-64.
[7]冯慧,薛雅卓,李季.护士工作环境与离职意愿的相关性研究[J].护理学杂志,2011,26(8):14-17.
[8]李莉,王梅新.手术室护理工作效率的研究进展[J].护理研究,2012,26(11):3075-3077.
论文作者:孙红霞,覃悦,王萍
论文发表刊物:《中医学报》2015年9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5/10/22
标签:护士论文; 少数民族论文; 岗位论文; 工作论文; 护理人员论文; 我院论文; 因素论文; 《中医学报》2015年9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