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探析论文_周建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探析论文_周建

山东新开元置业有限公司 山东 济南 250014

摘要:建筑业的发展对国民经济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建筑工程施工中仍存在许多问题,导致了大量的施工事故。因此,为了有效地解决施工问题,实现施工现场的标准化和有效性管理,建筑施工企业应当合理安排现场施工组织计划,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和业务素质,规范建筑施工企业的监督体系,并实施激励和责任的落实政策,进而实现建筑业又好又快发展。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施工管理

1 引言

针对在建筑工程的施工技术及现场管理存在的问题,为了提高施工技术和现场管理的重要性在建设过程中,有必要实施改善施工技术的措施和加强施工现场管理建设项目的实际操作。只有这样,建筑质量才能得到保证,建筑行业才能持续稳定发展。

2 提高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与加强现场施工管理的意义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城市化建设水平显著提高,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我国建筑业的发展。在建筑行业竞争日益激烈的形势下,施工企业要想提高自身的竞争实力,可以通过提高施工技术水平、加强施工组织等措施来提高整个建筑的施工质量。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对现场施工进行管理。即提高建设项目管理及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确保整个建设项目的施工能够安全顺利进行。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施工企业在获得经济效益的同时,让整个建筑施工质量得到保证,并能够有效地提高企业自身的信誉,进一步提高企业在行业中的竞争力,奠定基础。为建筑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我国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3 建筑的施工技术分析

3.1 预制桩施工技术

高层建筑预制桩可分为钢桩和混凝土桩两大类,其中钢桩又分为h型钢桩和钢管桩;混凝土桩分为方形桩和管桩;在高层建筑桩基施工过程中,可根据工程基础的实际情况和工程施工特点合理选择预制桩的类型。但无论采用何种预制桩施工技术和施工方法,其主要目的是保证桩基础的稳定性;桩基施工采用水冲桩法施工时,应根据地基处理需要,采用注水、喷涂的方式进行开孔混凝土桩或开孔钢管桩施工;混凝土方桩或H型钢桩可直接在室外进行预制。

3.2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使用钢筋施工技术

在施工过程中,钢筋是建筑的基本材料之一,其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整个建筑的质量。为了提高整个建筑的质量,在选择建筑钢筋时,不仅要仔细选择材料,还要在施工现场对钢筋进行不同程度的检验,以确保施工项目中选用的钢筋质量。购买的钢筋需要进行取样和测试,看是否符合国家建筑标准。一旦发现不符合施工标准的钢筋,要区别对待,重新购买符合施工标准的钢筋。为了高效有序地进行施工,不仅要对预先使用的钢筋进行反复检查,还要提前设计施工方案。在施工过程中,不仅需要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操作还需要准确地进行记录。特别是在梁柱节点的施工过程中,由于节点区域的纵梁、横梁、立柱交叉排列,且相对密集,应注意避免忘记排列箍筋或箍筋不当的情况。施工前,接缝部位的箍筋应制作成钢筋笼,插入柱纵向钢筋中,焊接。然后连接梁的钢筋,保证钢筋的安装质量。

3.3 建筑防水施工措施

在建筑工程中最重要的是实现防水施工。例如,对于浴室、厨房、卫生间等建筑结构,必须保证建筑的防水性能。在具体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应严格对易泄漏的关键部位进行调查和监督,并及时检查建筑防水施工情况,从而有效提高建筑结构的适用性,提高建筑的性能和使用寿命。此外,施工过程中的防水技术要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执行,采用合理的防水施工技术,确保建筑物的安全使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4 电气接地施工技术

施工项目应注意电气通道的施工和接地施工。尤其对于高层建筑,建筑结构之间的联系应该引起更多的关注。由于高层建筑空间有限,建筑结构多由金属、钢筋等组成。因此,在施工中,首先要保证建筑结构的细部与采暖通风设备线路的实施之间的衔接,从而有效的保证建筑施工的完整性。此外,要注意高层建筑接地施工的实施,以有效地避免建筑物遭受电击和雷击。

4 加强现场施工管理措施

4.1 合理编制施工组织计划

在施工现场进行施工管理时,需要采取合理的编制方案,制定符合施工现场实际情况的组织方案,并在施工前完成各项统计调查工作。调查结果应包括相关文件如合同、招标合同,施工图纸、地质报告、法律法规、行业规范等,和施工计划应根据甲方提供的编制计划,制作出施工计划书。计划编制的内容应该包括共享计划,项目概况,日程安排,特殊的施工方法,只有制定详细的计划,才能有效地解决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确保按时完工。

4.2 对施工人员的管理

在建设工程项目中,将有大量的施工队伍参与进来。不同的团队常常在同一个平面上共同工作,以避免重叠和相互影响,因此他们应该合理分配任务,密切联系以共同完成任务。完善规章制度,做好设备维护和安全检查,相互学习,明确职责,增强团队凝聚力,共同为工程建设做出贡献。施工人员的管理模式应人性化,尊重人的思想,尤其是长期从事一线工作的人。他们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倾听自己的意见,调动人员的积极性和参与性,合理匹配人员结构,相互学习,相互弥补,实现最优组合。

4.3 规范建筑施工企业的监管制度

为了提高建设项目现场施工管理的有效性,首先,施工企业应建立和规范施工企业监理制度,完善和完善施工管理制度,以实现建设项目施工过程管理的目标与相应管理其次,只有减少和避免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和损失,才能减少施工管理的损失,保证施工过程的质量和效果,这就要求规范施工的管理和监督制度。最后,我国许多建筑事故是由于现场施工缺乏监督管理部门造成的。因此,只有建立和完善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制度,才能实现管理与监理的有效结合,从而全面加强施工管理的严密性和合理性,最终有效解决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管理中遇到的问题。

4.4 实行岗位激励与责任落实政策

施工现场管理的有效实施措施包括实施岗位激励和责任落实政策,建立激励制度,制定各项激励措施。只有根据相应的指标对指标进行考核,才能根据评分情况对每个岗位进行奖励,从而提高施工人员的责任意识,从管理上从根本上解决管理者的惰性,做到诚信务实。激励机制还可以增强建设者的主人翁意识和积极性。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前提下,还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从而加快施工项目的施工进度,提高施工项目的综合效益。

5 结语

对于我国建筑企业的发展,要想取得长足的发展,就需要不断提高建筑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看到国内外建筑业的巨大变化,用创新的施工技术来及时把握。并运用,结合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借鉴建筑工程施工的一些成功案例,总结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加以吸收,必将提升我国建筑业发展的新水平。盎司。相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我国建筑工程技术将日益多样化、创新化。

参考文献:

[1]尹泽槐.工程项目现场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J].门窗,2017(8):197.

[2]唐永忠.探讨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现场施工管理[J].门窗,2013(05):71-72.

[3]鲁敏.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探讨[J].四川水泥,2015,(12):297-297.

作者简介:

周建(1980);性别:男;民族:汉;籍贯:山东省济南市;职称或学历:本科工程师;工作单位:山东新开元置业有限公司;研究方向:建筑工程

论文作者:周建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2/26

标签:;  ;  ;  ;  ;  ;  ;  ;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探析论文_周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