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库区经济发展评价*_工业总产值论文

三峡库区经济发展评价*,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库区论文,经济发展论文,评价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提要 当前三峡库区经济发展存在主要产业经济效益低,国有产业亏损大,产业规模小,城镇经济中心作用弱等突出问题,库区开发必需是持久战和持续发展相结合,将库区基础设施建设放在重要地位;搞好资金、行业、所有制之间的优化组合,大力发展第三产业;要准备用几十年的艰苦奋斗,才能赶上全国平均水平。

关键词 三峡库区 经济 持续发展 国民生产总值GNP

三峡库区[土地面积5.42万(km)[2],人口1549万,1992]处于我国中西部的过渡带,是我国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区域[1]。这里是我国成片贫困山区大巴山区和武陵山区的组成部分,不少县属国家贫困县和省级贫困县,整个库区的经济实力、产业结构、经济效益等,都呈现欠发达地区的经济特征。

1 三峡库区的经济发展

1.1 经济发展水平低

1992年三峡库区国民生产总值GNP仅148.1亿元,人均GNP仅1070.0元,人均国民收入941.5元,均低于四川、湖北和全国的平均水平, 不及江苏省同年的1/2。1992年三峡库区人均GNP相当于全国80年代中期人均GNP的水平,相当于上海市60年代中期人均GNP的水平。人均粮食产量、人均第三产业产值、人均工业总产值和人均农业总产值,也均低于川鄂和全国的平均水平,更低于沿海发达省份的水平(表1)。

表1 三峡库区主要经济指标比较(1992)

Table 1 Comparasion on main indications of national economybetween Three Gorges Reservoir Area and other regions (1992)

1.2 工业化初期的产业特征

从三大产业结构上看,三峡库区的第一产业产值占GNP的42.27%,远高于四川、湖北、全国和江苏的比重;而第二产业产值仅占GNP的34.32%,又远低于四川、湖北、全国和江苏的水平, 这说明三峡库区的第二产业发展水平很低,基本上还处于以传统农业占主导地位的状态,第三产业的发展也滞后,仅占GNP的23.41%,其中还包括大量劳力输出收入(图1)。

图 1 三峡库区产业结构比较(1992)

Fig.1 Composition of national product by soctor(1992)

三峡库区的产业结构特征大致与全国70年代后期的产业结构特征相似,由此三峡库区产业层次的演化比全国慢15—20a, 比发达省份慢20—30a.

从农村产业结构上看,区内农村工业总产值占农村社会总产值的29.34%,低于四川、湖北、全国的水平,与江苏差距更大, 本区的农村工业发展缓慢,水平低,工业化程度低。

本区的乡镇企业发展水平也很低,人均乡镇企业总产值、乡镇企业产值在农村社会总产值中的比重,都远低于四川、湖北、全国和江苏的水平(表2)。

表2 三峡库区农村工业与乡镇企业发展比较(1992)

Table 2 Comparasion on rural industry and emterprises between Three Gorges Reservoir Area and other regions(1992)

1.3 库区各县的经济发展落后于相关各地市

三峡库区各县的人均GNP、人均国民收入、 人均工农业总产值等分别低于各县所在的地市平均值(万县市区除外), 例如, 重庆市人均GNP 2240.4元,而该市库区人均GNP 仅1607.4 元; 涪陵地区人均GNP987.4元,而该地区库区人均GNP仅937.6元;黔江地区人均GNP842.9 元,而库区石柱县人均GNP仅828.6元;鄂西州人均GNP862.0元,而库区巴东县仅805.6元;宜昌市人均GNP 1941.9元,而该市库区1263.6元。

2 三峡库区内部经济差异

库区总的说来,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但其内部经济发展不平衡仍很突出。

2.1 从地区级水平上比较

三峡库区19个县,分属六个地区级行政单元,重庆市库区三个县发展水平最高,人均GNP1607.4 元; 其次是宜昌市库区, 三个县的人均GNP1263.6元;再次是涪陵地区库区的三个县市,人均GNP937.6元; 第四是黔江地区库区(只有石柱县);第五为鄂西州库区(只有巴东县);最低为万县市库区八个县市(现为九个区县),仅760.9元。

2.2 从县级水平上比较

东西两端发展水平较高,库区中部各县发展水平较低,人均GNP,西端的巴县(现为重庆市巴南区)、长寿县、江北县、涪陵市均高于 库区的人均水平;东端的宜昌县、兴山县人均GNP也高于库区的平均水平;而库区中部的13个县除万县市区外,其余各县的人均GNP 均低于 库区的平均水平,长寿县人均GNP 1931.0元,而巫溪县522.0 元,云阳县仅526.0元,人均工业总产值,长寿县2592元,而巫溪县仅251元。

凡发展水平较高的县,即人均GNP大于库区人均水平的巴县、 长寿县、江北县、涪陵市、万县市(区)、宜昌县、兴山县,人均工业总产值大于人均农业总产值;凡发展水平较低的县,人均GNP 低于库区人均水平(当然更低于四川、湖北人均水平)的县,人均工业总产值低于各自的人均农业总产值。由此可见,各县经济水平的差异主要由其工业发展水平的差异引起的,各县人均农业总产值的差异远小于人均工业总产值的差异。

2.3 从川鄂两省水平上比较

湖北库区部分(宜昌、兴山、秭归、巴东)人均GNP1131.0元, 四川库区部分人均GNP仅999.5元,人均工农业总产值,湖北库区与四川库区大致相近,前者要稍高于后者;而人均工业总产值,四川库区却稍高于湖北库区。

3 三峡库区产业发展中面临的几个问题

3.1 优势产业效益低

三峡库区内能结合当地资源优势的行业(如纺织、缝纫、服装、食品、饮料、皮革等),在工业产值中占有较大的比重,占了库区工业总产值的37.56%,占了劳动力从业人员的30.57%,本应为当地经济发展作出贡献,但却处于亏损的状态,而库区的电子、森林、电力、机械、建材、冶金等行业,从资源和技术优势上都不是当地的强项,但却是经济效益较好的行业。因此库区的产业结构,特别是工业结构,如何调整才能使之与资源优势相协调尚待探索。

3.2 国有产业的困境

目前库区国有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50.56 %, 集体企业占22.99%,乡镇企业与其他经济成分占26.45%。这说明国有企业是三峡库区的经济支柱。但近年来国有企业亏损面大,如万县市(地区),国有独立核算企业255个,其中亏损83个,亏损面32.55%,高于集体企业(25.53%)的水平。 国有企业百元固定资产净值提供的利润和利税分别为1.03元和12.36元,各自低于集体企业2.99元和20.07元的水平,因此库区工业以国有企业占优势,而国有企业不景气,尚待需找到对策。

3.3 产业不具规模效益的困扰

大型企业产值,万县市仅占工业总产值的3.63%,涪陵地区15.00%;小型企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万县市64.68%,涪陵地区74.14%,同期,四川省大型企业产值、 中型企业产值和小型企业产值分别占工业总产值的39.30%,21.87%和38.83%。由此可见, 库区工业企业规模偏小。库区的企业规模效益分析结果表明,企业规模越大,其资本产出率和资本利税率越高,固定资产规模在3000万元以上的企业资本产出率和资本利税率,分别是10万元以下的2.5倍和5.3倍,因此现代企业要求规模效益,而库区大多数企业达不到规模要求,这又是一个突出问题。

3.4 城镇产业支柱功能低劣

库区城镇化的水平很低,建制市仅万县市(现被分割为三个区)和涪陵市,加上其他镇建制人口,仅不足总人口10%。原万县市(县级)作为库区最大城市,是库区工业集中的区域,其全民所有制独立核算企业工业产值占全万县市(原地区)产值的45.50%, 但原县级市每百元资金实现利润—0.14元,每百元固定资产净值实现利润—0.34元,每百元工业产值(现价)实现利润0.19元,呈全亏损,再则原县级市每百元资金实现利润税金也仅4.76元,低于全市5.81元的平均水平;每百元固定资产净值实现利润税金仅11.60元,也低于全市平均水平; 每百元产值的总成本达90.28元,却高于全市86.21元的平均水平;每百元产值占用定额流动资金达45.49元,也高于全市平均水平(42.19元)。因此城市全民所有制独立核算企业的整体经济效益,低于市场经济极不发达的许多县份,形成发展需要城市作经济中心,而经济中心却拖经济发展后腿的矛盾局面。

4 三峡库区的经济发展

4.1 落脚点应放在持久战与持续发展相结合上

对三峡库区的经济发展曾提出过“两持”主张,即持久战和持续发展[2]。作为一个社会经济基础薄弱、人才、技术、 投资环境都较差的区域,祈求别人的灵丹妙药使之迅速脱贫致富,仅是望梅止渴而已。虽三峡库区有全国人民的支援,但全国人民对库区的支援和投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不可能是不讲效益的,不可能像救灾那样是无偿的。

有人认为,只要有资金的投入,就能超越,快速发展。诚然,在现代中国经济发展中,资金紧缺是一个普遍现象,投资饥饿为各地普遍的症状。资金在当前的建设中,对各地来说,无疑具有巨大的推动力。对三峡库区来说,资金短缺更突出。笔者在五年前就提出应在三峡库区建立发展基金的建议1)。但是必须指出,当代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 是一个巨大的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系统工程,资金固然重要,而再重要也只是一个发展因素,不是发展因素的全部。在某种情况下,甚至不一定就是主导因素。现代的发展,是资金、技术、人才、资源、市场、环境等的综合产物,资金优势的发挥,在于与劳动力(包括人才)、技术等的结合,离开优质的劳动力和技术,资金不可能起到良好的作用。在投资环境中,只有当资源、市场、劳动力、人才、技术等条件都具备,并有良好组合,而仅仅缺乏资金时,能及时给予资金投入,才能真正起到“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的“东风”作用。相反,在其他条件并不具备,人才又缺乏,资源无着落,市场无门路,技术靠不住,竞争无优势的情况下,勉强给予资金投入,会因资金不能与其他发展要素合理组合和系统优化,而使资金投入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甚至可能成为浪费。目前库区的人才、基础设施、技术对引资不具吸引力是一个方面;即使引来了投资,经济效益不显著,甚至亏损是更重要的方面。因此资金的投入不是万能的;重要的是要有发挥资金投入效益的人才、技术、市场。这些方面,恰恰是三峡库区的薄弱环节。

三峡库区的发展,需要几十年的努力,才能逐步赶上川鄂两省和全国的平均水平。落脚点应放在持久战上,坚持持续发展方针上,反对急功近利,反对大起大落,反对以主观愿望代替客观规律。

4.2 依托重庆市和宜昌市

库区的发展必须以重庆、宜昌两市为依托,实行东西两端向库区中部推进的方针。库区中部各县,除万县市区外,整体的经济发展水平都很低。目前万县市起不到经济带动作用。因此一方面要加强万县市的经济功能建设,使其成为库区中部的经济生长点;另一方面,要依托重庆市和宜昌市的经济辐射,加强与两市的经济协作,产业接轨,市场调节,吸收两市的资金、人才、技术,带动库区的开发。

4.3 重点放在基础设施的建设上

搞好库区基础设施建设,应置于当地经济发展的首位。应该认识到,基础设施不改善,投入的资金易亏损。因此与其让资金投到发挥不了效益、甚至亏损的产业上,不如将资金投向基础设施的建设上。这是百年大计,也是库区经济振兴的根本。

在基础设施的建设中,重中之重的是抓好交通建设,特别是沿江高等级公路和川湘铁路或川汉铁路的建设。在沿江高等级公路建设中,至今初步论证的只有重庆—梁平,重庆—长寿—涪陵、梁平—万县的二级公路;万县—利川—宜昌或恩施,连结两省的高等级公路尚未立项、论证,这对发展十分不利。铁路建设,除万(县)达(川)铁路外,其他连结川鄂两省,穿过库区中部的铁路线也还没有定论。若这些高等级公路和铁路线不早日提出建设日程,同时与港口建设配套,与航空港建设配套,形成火车—港口—高等级公路集装箱联运优势,成为水陆空立体交通优势,则库区的产业无法大发展,城镇也没法大发展,库区想走出经济低谷、赶上川鄂和全国的水平就无法实现。建议全国各省市、部委对三峡库区的支援,与其零敲碎打,不如集全国资金,合办投资,帮助库区尽早建成现代化的交通体系。筹集资金可采取各省市、部委、集团、个人入股等办法,建成后按效益分成。

4.4 产业行业、规模和所有制的优化组合

从近几年的经济效益上看,纺织业不管是国有的还是集体的企业,都出现大面积亏损。因此对发展纺织业应持慎重态度。特别对于中低层次的小规模的纺织厂,应严加控制,重点放在现有纺织行业的提高上,以技术改造为主,提高纺织产品的档次,寻找产品的市场,而不应盲目建厂。

劳动力密集型和技术水平要求不高的行业,如煤炭采选、黑色金属采选、饮料、食品、建材等,集体企业效益明显高于国有同行企业效益,究其原因是集体企业劳动力便宜,企业的社会包袱小。库区煤炭资源分散,不开采可惜,大规模开采又不合算,应利用当地劳动力,主要依靠乡镇、集体去办。

而技术含量较高的工业行业,如造纸、印刷、电力、化学、医药、橡胶、塑料、黑色金属冶炼、机械、电子等行业,投资规模较大,技术要求较高,国有企业效益明显高于同行的集体、个人企业效益,因此应以形成规模,以国有企业为主,不宜分散,重复建设。

4.5 有选择地发展乡镇企业

加快库区乡镇企业的发展,对提高库区的经济实力、加速农村工业化过程、增加劳动力就业机会,都十分重要。当前的问题是,不仅缺乏启动资金,更重要的是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因此乡镇企业不能不办,又不能乱办。关键是要全面规划,因地制宜,突出地方特色,突出产品质量,选择好开发项目,当前市场已经饱和,产品无特色的产业,不能上马;产品质量差、技术无保证的企业不能上马;产品成本大于外地进入库区成本的,不能上马。

目前宜发展的产业或行业有:小型煤矿开采、小型矿山(金属矿、非金属矿等)、建筑材料及加工、有地方特色的旅游纪念品、工艺品、食品、民间建筑、交通运输等。此外应发展与重庆、宜昌或本区效益好的大中型企业的配套产业。要尽量利用搬迁工厂的设备和市场空间,瞄准市场,办一个,成一个,不要一哄而起,劳民伤财。

4.6 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

库区第三产业资源丰富,劳动力过剩,发展第三产业的条件比较优势。

1.旅游业的发展 这应逐步成为库区的支柱产业。当前的主要问题是:1)管理混乱,部门和地方割据,豪华型旅游船严重过剩, 宰客现象严重,信誉低劣。急需统一规划,规范管理。2)库区与行业(长航、旅游局等)和地区(重庆、湖北等)的竞争要纳入法制轨道。库区面对库外各专业行业和地区的挑战,要有自己的对策,重点要抓好景点服务、旅游产品、住宿、饮食等行业的开发;旅游船的扩建,要十分慎重。

2.劳务输出 劳动力过剩在几十年内仍将是一个严重问题。输出劳动力已给库区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年收入达十多亿元。现在的重要问题是要使劳务输出产业化,长期化,规范化。因此必须抓好:1)劳务输出的组织、管理;2)劳务输出地多元化,过去主要集中在广东、 上海、江浙一带,今后应逐步分流向西部、北方等地,避免某一地区劳务市场的急剧变化,对库区劳务输出冲击过大;3)提高劳动力素质, 以适应劳动力输入区建设和技术进步的需求;4)及时对全国各地的劳务市场进行预测,提早作好劳务输出规划和计划;5)劳务收入资金合理使用,努力利用这部分资金搞活地区(特别是农村)的经济,提高市场容量和消费,刺激库区经济发展。

3.交通运输的建设 除了上述强调的基础设施建设外,当前主要要抓好交通运输的经营管理,扩大交通运输网。特别是扩大沿江、沿路的交通运输能力,加大库区沿江之间、沿江与沿路之间、沿江与远离沿江地区之间的交通密度,既创造交通运输产业的产值和利税,又促进库区经济的发展。

对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采取以劳动力代替资本的办法,利用劳动力便宜的优势,建设库区的交通网络,改善库区投资环境。

本文收稿日期:1995—08—03.

*国家“八五”科技攻关专题(编号:85-16-06-04)之部分研究成果。

ASSESSMENT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FOR THREE GORGES RESERVOIR AREA

Chen Guojie

(Institute of Mountain Hazards and Environment, ChineseAcademy of Sciences & Ministry of Water Conservancy Chengdu610041)

Abstract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Three Gorges Reservoir Arearemains backward.Here,per capita GNP and per capita nationalincome are far less than that of Sichuan Province, HubeiProvince and China respectively. Its industrial structureshows the characterisctics of early phase of industrializingprocess.Economic development unbalances among the interiorarea that the counties close to Chongqing City and YichangCity are more advanced than these counties located in thecentral part of the reservoir area.

At present,economic development for the reservoir arearuns into the

difficulties:low profit in the leading industries,loss incurred in state-owned enterprises, smallscale in most of enterprises and weak economic core of thecities and towns in the area. It is the best way for thereservoir area to wage protracted struggle against povertyand to carry out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trategy for itslong-term development.

For practising the strategy, it is necessary to laystress on its infrastructural construction;

meanwhile itshould make up an optimal composition for distributing fund,allocating enterprises and choosing ownerships. It is alsonecessary to make strenuous efforts to promote the tertiarysector.In short,it can not catch with the development levelof the country average unless exerting several

decadesefforts.

Key words Three Gorges Reservoir Area, economy,sustainable development,GNP

标签:;  ;  ;  ;  ;  ;  ;  

三峡库区经济发展评价*_工业总产值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