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秦淮区红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210000
腰椎间盘突出症又名椎间盘纤维环破裂症,是因为腰椎间盘退变、破裂、后突压迫脊髓或神经所出现的综合征。自1934年Mixter和Barr提出椎间盘突出引起腰腿痛以来,本理论至今在腰腿痛中仍占主导地位。
腰椎间盘体积大,劳损重,易退变,是突出的最好发部位。特别L4-5、L5-S1两个椎间盘、占腰椎间盘突出总数的95%以上。
1、一般资料
本组90例患者均为门诊病人,其中男性42例,女性48例;年龄最大90岁,最小33岁;病程最长40多年,最短1个月。
2、治疗方法
患者取坐位,充分暴露腰部的治疗部位,局部常规消毒。以循行于后正中线的督脉为主,左右两侧膀胱经为辅,在三条经络上选取相关穴位,以两条膀胱经上相对应的左右穴位为起点及终点,沿皮肤作与督脉经呈90度的横向切线以连接上述穴位与经络。将多功能穴位罐(专利号:922137285)2~4枚吸附在施术处,约2分钟左右取下,局部消毒,覆盖敷料。
3、疗效及结果
3.1 疗效标准 临床治愈:原有症状、体征消失,肢体活动正常,观察半年不复发;好转:疼痛显著减轻,肢体功能得到改善;无效: 原有症状、体征无改善。
3.2 结果 施术后立即感到症状较前缓解65例,无明显改善25例。2周后复诊,有63例患者原有症状、体征消失,肢体活动正常,约占70%;24例患者好转(有部分当时无明显好转,回去之后疼痛慢慢减轻,肢体功能逐步得到改善),约占26.7%;无效3例,约占3.3%;总有效率96.7%。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典型病例
康某,女,72岁,南通如东人,腰痛30多年,2014年11月9日在如东县第三人民医院做腰椎CT示:L3-4、L4-5椎间盘膨出,伴椎管狭窄,以L4-5为著;L3、L4椎体向前滑脱。临床查体符合经络疏通术适应症,经局部常规消毒,选取相应部位对症治疗后,患者即感腰痛症状减轻80%,半个月后复诊腰部已无疼痛。追访半年未见复发。
5、讨论
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上常见的腰部疾患之一,在人群中发病率为15.2%。其发病主要是因为腰椎间盘各部分,尤其是髓核有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变,在各种外力作用下,椎间盘的纤维环破裂,髓核组织从破裂之处突出,使相邻神经根、脊髓等遭受刺激或压迫,从而产生腰痛,一侧或双侧下肢疼痛、麻木等症状,甚至大小便失禁,瘫痪。
为此,笔者老师马传礼查阅了大量文献资料,发现有一种尚不为目前临床所公认的基础理论,这一基础理论是神经解剖生理学中所讲述的一种现象,这一现象最早由瑞典科学家、神经解剖学学者Rexed(瑞氏)提出,并于20世纪50年代发表并公诸于世。Rexed研究猫脊髓灰质细胞的构筑,发现在脊髓的全长,灰质细胞构筑基本相似,在横切面上所见的细胞核或柱是有层次的,从后角尖到前角可分为10个板层;并分别描述了每个板层的生理特征,其中阐明第二层相当于胶状质,内含密集的小细胞,接受后根的细纤维,对来自周围的伤害信息起调控作用,同时指出在人的脊髓灰质中也存在相应情况。Rexed所揭示的这一生理功能在一般情况下处于休眠状态,即在日常的生命活动过程中并不是一直都在显示其生理功能,只有当其周围出现了确切而又可以承受的伤害时,这一效应才能被唤醒并立即显示其有效生理功能。
经络疏通术的特别之处在于基于此基础理论,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时,将循行于腰背部的督脉与足太阳膀胱经、华佗夹脊穴用特制的穴位罐做横向贯通,在特定的身体部位给予足够量的刺激以唤醒蛰伏状态下的胶状质,在病变部位建立新的通道,气血由此贯通,调控功能由此发挥作用,症状因此消除。这一疗法是前所未有的创新,自古以来的医疗文献上从未有过类似治疗方法的记载。因此此法创意独特,疗效快捷持久,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周秉文.腰背痛.人民卫生出版社
[2]孙俊,冯克俭.人体解剖学.-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
论文作者:傅冰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前沿》2016年1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6/5/18
标签:这一论文; 脊髓论文; 穴位论文; 经络论文; 灰质论文; 症状论文; 椎间盘论文; 《健康前沿》2016年1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