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工业园区胜浦镇卫生院内科 江苏 苏州 215000)
【摘要】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治疗方法及疗效,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了2014年5月至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6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患者采用盐酸纳洛酮作为治疗药物,观察组在上述内容基础上给予自拟平喘汤,对比临床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情况为:无效7例,有效10例,显效9例,痊愈4例,治疗总有效率为76.7%;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情况为:无效1例,有效12例,显效11例,痊愈6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6.7%,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结论:该治疗方案有效可行,其治疗总有效率明显升高。本研究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治疗;观察与分析
【中图分类号】R5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32-0085-02
在临床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据研究表明,我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人群发病率约为10%,且多为中老年人。该病的致死致残率极高,在我国,每年约有1100万患者因该病致残,约有100万因该病引发的呼吸衰竭死亡[1]。近年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人数不断增加,且发病率呈逐年递增趋势。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危害性极大,不仅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影响,而且对患者的生命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由此可见,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治疗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2]。由于目前对于该病症尚无统一治疗方案,因此,本次研究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案作为临床治疗方法,探讨治疗效果,为相关病症的治疗和护理提供借鉴和参考。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取了2014年5月至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6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35例,女性25例,患者年龄范围45~79岁,平均年龄为52.4±2.9岁。患者的病程范围为2~19年,平均病程为4.6±2.4年。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盐酸纳洛酮作为治疗药物,观察组在上述内容基础上给予自拟平喘汤,对比临床效果。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方面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患者的入选标准为:患者的诊断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诊断标准;患者无孕妇及哺乳期妇女;患者无其他严重心血管疾病;患者无意识障碍;患者无精神疾病;患者对本次研究之情且自愿参加。
1.2 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均给予抗感染、低压吸氧、平喘纠正并维持水和电解质平衡等对症支持治疗内容。部分出现呼吸抑制的患者可采用可拉明静脉输液。对照组患者给予盐酸纳洛酮注射液,每次给药剂量不超过2mg,用250ml的5%葡萄糖溶液,给药方式为静脉滴注,直至呼吸平稳达2h以上后,停止给药。观察组在上述内容基础上,给予我院自拟平喘方,主要药物组成为:杏仁飞,桔梗飞,芦根飞,草茄子,当归,桃仁,丹参,红花,地龙,山药,获菩,黄蔑飞;痰多者加陈皮,积实;阴虚者加沙参,麦冬。每日1剂,水煎服,分早中晚3次服。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总有效率=(痊愈人数+显效人数+有效人数)/总人数。
1.4 疗效判定标准
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将疗效标准判定如下:痊愈:患者的临床症状完全消失,相关检查指标正常;显效:患者的临床症状及相关检查指标明显改善;有效:患者的临床症状及相关检查指标有所改善;无效:患者的临床症状及相关检查指标无改善。
1.5 统计学方法
我们采用SPSS 15.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并作t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差异。
2.结果
由表可见,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情况为:无效7例,有效10例,显效9例,痊愈4例,治疗总有效率为76.7%;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情况为:无效1例,有效12例,显效11例,痊愈6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6.7%,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升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危害性极大,患者常伴有慢性咳嗽、咳痰、气短或呼吸困、喘息和胸闷等临床症状,这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及工作造成了严重影响,若未对患者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患者有可能发生全身性症状,甚至咳血痰或咯血,这对患者的生命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此外反复的治疗还加重了患者的家庭经济负担[3]。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人们的健康意识也在不断提高,对身体健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作为临床常见疾病之一,由于其严重的危害性,所以近年来受到了社会及人们的广泛关注。在此背景下,关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治疗的研究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对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重点研究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具体如表1所示,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升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该治疗方案有效可行,其治疗总有效率明显升高。本研究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彭波,李泽庚,童佳兵.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医药研究进展[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13(6):36-38.
[2]孙建.浅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从风痰瘀虚论治[J].浙江中医杂志,2009,44 (4):244-245.
[3]杨建民.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分析[J].当代医学,2010,16(3):56-58.
论文作者:简晓华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11月第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11
标签:患者论文; 疾病论文; 阻塞性肺论文; 有效率论文; 统计学论文; 对照组论文; 症状论文; 《医药前沿》2016年11月第3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