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实验室管理模式改革的思考论文_李鹏

高职院校实验室管理模式改革的思考论文_李鹏

黑龙江农垦科技职业学 黑龙江哈尔滨 150431

摘要:实验室管理模式和方法的改革,是为了使实验室建设适应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本文从当前高职院校实验室管理的现状上进行分析,并对此提出了加强和改进实验室管理工作的方法。

关键词:高职院校;实验室管理模式;改革

近年来,我国高职教育蓬勃发展,但仍处于发展和探索阶段,还普遍存在基础差、底子薄、设备陈旧、资源浪费以及管理混乱等诸多不足。在这样的条件下怎样快速发展实验技术教育,一直是我们面对的一个严峻课题。实验室作为高等院校实践教学的核心、,如何实现实验室的建设、管理及教学三者有效统一,一直是各类高等院校的实验室教学管理模式改革的关键。

1、高职院校实验室建设和管理现状

1.1实验室建设和管理缺乏方向性、系统性整体规划,实践教学体系改革滞后

目前大多数高职高专院校实验室建设存在重复率高、利用率低、建设格局单一、装备水平落后等问题。实验室建设还停留在传统的建设模式,缺什么建什么,差什么补什么。实验室建设缺乏制度性保障,没有经过科学、合理、有效的前期论证,建成后也没有后期评估,缺乏明确定位及方向性、系统性整体规划,没有结合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的特点建设。实验室建设时仅考虑当前某些课程的需要,没有综合考虑预期投入使用效益比。新建实验室没有与原有的实验室进行有效的整合与优化,各实验室相互独立,分散管理,严重影响了实验室整体效益的发挥。

1.2实验室对学生的开放程度不够。由于在经费方面考虑过多,致使开放实验内容单一,操作性和验证性实验占多数,学生只能按照实验教材上的步骤去做实验。九十分钟的课堂实验,学生并不能按照自己的想法自由地做实验,完全处于一种被动的状态,而且缺乏必要的课外开放时间,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自己设计实验的兴趣以及综合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1.3实验室管理队伍建设落后

实验室管理队伍建设得不到重视,实验人员素质良莠不齐。实验员的岗位通常被定义为技术含量低,只是开门、关门、收发设备的闲职,什么人都可以做,什么人都能做。往往导致设备的管理与维修混乱。出现设备无人会用,无人会修的恶劣后果。直接影响实验室管理水平的提高。

2、科学合理地建设和管理实验室

2.1 实验室建设的科学定位

实验室建设的定位对实验室的管理和使用有着直接的联系。定位是否合理,不仅决定能否发挥其功能,而且对教师的实践性教学、科研能力和学生的专业技能提升都有着重要影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实验室建设的定位要面向就业市场,以就业岗位为建设方向,以提高教师科研能力和学生专业技能为目的,体现高职院校自身办学特点,依据办学规模、行业门类、岗位类别来定位,打破传统的按照专业结构、学科门类、课程类别来建设实验室。实验室建设同时也要符合国家教育政策,遵循本地区行业优势,服从学校整体规划。实验室的设置必须要通过行业、企业及教授、优秀教师等专家组成的建设委员会充分论证,形成实验室建设项目论证报告,详细说明规划设想、申请理由,能承担的实验(实训、实习)项目及科研任务,拟建实验室建设的可行性分析。经过校内外专家委员会一致同意,才能实施。

在实验室建设过程中,以实验室项目建设论证报告为依据,制定项目建设进度表,注重过程管理,细分项目责任。实验室设备采购要遵循政府采购法相关法律法规,在满足实践教学需求的标准下,结合市场实际,采购性价比最佳的设备。

2.2 充分开放实验室,发挥实验室最大效益。开放实验室是一种新颖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这样做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体会到单靠书本上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必须通过多种途径获取知识。学生由课堂到实践,再回到课堂,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除了集中的实验课外,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到实验室预约,完成实验课堂上没有做成功的实验,也可以做学生自己设计并经过指导教师批准的课外实验。教师要利用开放了的实验室和学生一起对实验仪器进行自制和改进,还可以指导一些学生开展科技制作和科技发明,使实验室成为名符其实的培养创新人才的基地。

2.3实验室人员的合理定位是实验室有效管理的动力条件。

从管理学角度讲,任何单位和系统的管理,人都是最核心的元素,对实验管理系统也不例外。要对实验室管理人员有一个全新的认识。通过完善实验技术人员的职称评定和考核,提高管理效益。按照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明确不同岗位的任职条件和岗位职责,分类考核,评聘分开,按需设岗位,竞争上岗,择优录取,使实验队伍保持良好的状态。在引进高层次人才方面,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同步,加大引进高层次实验技术和管理人才的力度。重视现有实验队伍的培训,制定培训计划,学历教育和技术培训相结合,保持实验队伍的积极向上。

实验室管理模式和方法的改革,是为了使实验室建设适应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新的实验教学管理体制的建立,为实验教学课程体系和实验教学内容的改革提供了一个探索平台,为实验技术人员的培养和培训提供了有利条件,并为高等职业教育的实践性教学环节走向科学化、规范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各高职院校应通过进一步重视实验室建设、加强实验室管理,把实验室建设成学生应职应岗能力、实践创新能力、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基地。

参考文献

[1]牟勤. 高职院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J]. 中国电子商务,2013(2):130-130.

[2] 彭立江,赵立群,高职院校实验室建设管理建议探析[J],民营科技,2015(1).

论文作者:李鹏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25

标签:;  ;  ;  ;  ;  ;  ;  ;  

高职院校实验室管理模式改革的思考论文_李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