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连浩特市第一中学 内蒙古 011100
摘要:现今我国所实施的是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成为教师在教学当中的关注重点。在此背景之下,中学数学教育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成为了教学的关键。在现今教育改革进行阶段当中,教师应该深入了解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性,从而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在数学教学当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基于此,以下对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中学数学教学思考研究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核心素养;中学数学;教学思考;策略研究
中国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核心素养导向的数学教学是基于立德树人、学科本质和学生学习的教学,因而理念、整合、情境、活动、应用、拓展等成为教学要点的关键词。如何在课堂教学中紧扣这些关键词;如何把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权利还给学生;如何把发现简捷解法的乐趣让给学生;如何把显露数学才能的机遇留给学生;如何把通向成功之巅的阶梯架设给学生;如何把提升学科核心素养的途径展现给学生等,都是需要我们不断思考探究的问题。
1中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的现实意义
随着素质教育浪潮的涌现,传统的教学模式根本不能很好地服务于学生的日常教育教学,数学方法和原则的改朝换代早已把传统教学模式泡在脑后。新时代更加注重人的培养,发展人的综合素质,应试教育已经变得非常陌生,加强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被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核心素养的培养是当下中学数学教学的现实需求,也是当下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对于新时期的学生来说如果不能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就无法再信息时代下有效地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这就要求中学生有一定的数学抽象能力,同时要对面前的数据进行有效地分析,同时能借助于数学建模把抽象的数学理论转化为形象直观的模型,进而得出有用的答案。中学阶段的数学也是一门逻辑性强的基础学科,学生不光要掌握相对应的数学知识,更多地是要能通过数学培养建立一种数学能力。通过数学知识的学习,可以突破自我学习的意识,提升综合能力,指导学生以后的学习道路。
2常用的教学情境
2.1问题情境
教师在课程教学之前,先对于学生进行充分的了解,知晓学生的学习情况,之后在根据教学内容来设置相应的问题。由于数学学科本身所具有的严谨性特征,可知数学答案具有唯一性。但是在问题的解答上还是存在着差异的。教师在提出问题后,应该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对于问题进行深入的探究,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问题的探究,以此来加强学生探究性思维能力的成长。
2.2实践情境
与生活化情境相似,但是实践情境更加注重于知识的实践应用。知识学习的主要目的便是在实际生活当中使用,教师在进行教学的前后可以带领学生进行实践情境教学。在教学之前进行实践,主要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于当堂课程的好奇;在教学之后进行实践,能够帮助学生在实际当中熟练应用课堂教学知识的同时,还能够帮助学生进行综合知识运用,不仅提升了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还促进了其他各学科素养的发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总结数学知识和技能
在中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实施有效的理论教学,不仅能够提升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可以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因此教师在课程内容教学完成后,应该积极的带领学生进行知识技能的总结与反思,带领学生对于所学知识进行整理,从而在学生的脑海中建立起牢固的知识网络,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成长。
3核心素养在中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3.1加强学生的正确指导和学习运用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在漫长的数学学习旅程中无不是这样的。学习数学是为了利用数学知识解答生活中的一系列问题,所以强调数学知识的学习更多的是要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现实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会学数学比学会数学更加重要,它不仅要求学生要掌握数学知识,同时还需要准确地揭示数学现象和存在的数学问题。对于初中老师来说,在教会学生所学知识的同时,要升华课堂教学的意义,把培养学生自我解决相似数学问题作为基本准则,而不是一把钥匙只开一把锁,要抓住同类型的数学问题,提取分析,进而借助于所学知识解答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达到活学活用,举一反三的数学学习思维。同时,培养学生在平时多思考数学问题,提升自我的数学观察能力和运用水平,从学会数学到会学数学过渡,激发数学思维的创新性和可持续性。
3.2动手实践,体验成功的快感
学习数学的真正目的是为了应用数学,为了运用我们学过的数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所以动手能力也是数学核心素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让学生有动手的经验,这部分的操作能力会让他们记忆深刻,最好是在数学课上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实践。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不能只是让学生在口头教学中被动的学习,而是要使教师与学生充分的互动。要以学生为课堂主体,通过教师的引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自主学习。
3.3把握数学课堂教学,合理设计教学线路
中学数学中,方程、函数、几何图形的教学占重要部分,所以在进行课堂教学环节时,首先要通过方程思想贯穿于初中数学教学中,运用方程解,借助于已知量和未知量之间的数学关系,解答一些比较困难的题型。其次在函数内容教学中,因为函数是数学数据综合在变化过程中的规律体现,借助于变量和定量之间的联系,运用函数解答与函数相关的内容,尤其在方程和不等式计算过程中函数的变量等内容都是联系在一起的。在几何图形的教学中要着力引导学生的正确思维,培养学生的直观观察能力和几何图形的建模水平。
3.4生活导入,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
成功一般来源于一个杰出的开始,能抓住学生眼球的课堂也是一个好的课堂的开始。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首先要激发学生对接下来的课堂内容产生兴趣,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前段增加该课时的数学理论知识与生活中的联系,或用数学现象解释生活规律,或用生活常识剖析数学理论知识。帮助学生理解数学抽象概念,并为探究现象的产生原理而激发求知欲,而课堂教学也从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变成了解决问题的过程。对于学生初次接触的抽象理论概念,教师应当将抽象的数学语言分层剖析到教学的过程中进行有序的讲解,帮助学生消化理解数学概念,完善理论知识到实际应用的转换过程,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如对于一些数学公式和概念性知识,所反映的事物往往存在于空间状态与数量的关系中,其表现形式相对复杂,从而增加了学生理解的难度。因此,要想改变传统教育存在的不足之处,要避免为学生直接填充得出的数学结论,而是要不断地引导学生,帮助学生掌握分析的方法。
结束语
综上所述,通过对核心素养理念的正确理解,可以为教师提供明确的教学思路,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多方面评价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陆海高.浅议核心素养导向下的中学数学教学[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中旬刊),2018(06):89-90.
[2]魏婧,杨闻起,尚婷婷.高考新政策对中学数学教学的影响与对策分析[J].西部素质教育,2018,4(11):225-226.
[3]刘轶.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D].辽宁师范大学,2018.
[4]刘锦,李龙安,侯学萍.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中学数学教学思考[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6,32(10):32-36.
[5]林钦,陈峰,宋静.关于核心素养导向的中学物理教学的思考[J].课程.教材.教法,2015,35(12):90-95.
论文作者:段利霞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第0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15
标签:数学论文; 素养论文; 学生论文; 核心论文; 教师论文; 数学知识论文; 培养学生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9年第0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