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述中药龙胆的炮制与应用论文_朱婷婷

浅述中药龙胆的炮制与应用论文_朱婷婷

(浙江省武义县中医院 浙江金华 321200)

【摘要】本文就中药龙胆的炮制方法及炮制后的应用做简要论述。

【关键词】龙胆;炮制;应用

【中图分类号】R94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08-0270-01

中药龙胆为龙胆科植物龙胆或三花龙胆的根及根茎。又称陵游、草龙胆、龙胆草、苦龙胆草、地胆草、胆草、山龙胆、四叶胆、水龙胆[1]。

1.古代炮制方法

古代炮制主要有酒制(酒煮、酒炒、酒浸,酒洗等)、姜制、炒制、煅制、焙制、蜜制、胆汁制、药汁制等。

2.现代炮制方法

生龙胆:取原药材,除去杂质及残茎,洗净,闷润至透,切厚片或段,干燥。筛去碎屑;龙胆:取龙胆片或段,喷淋定量黄酒拌匀,稍闷润,待酒被吸尽后,置炒制容器内,用文火加热,炒干,取出放凉。龙胆片或段每100kg用黄酒10kg;炒炭:取净选或切制后的龙胆,置炒制容器内,用武火或中火加热,炒至龙胆表面焦黑色或焦褐色,内部成棕褐色或棕黄色。炒炭要求存性。

3.应用

3.1 生龙胆:生品清热泻火

(1)用于肝经热盛:与牛黄、龙齿同用,泻肝胆火,用于小儿惊热不退;与钩藤、柴胡、黄芩同用,用于婴儿出生后,血脉盛实,四肢惊搐,发热呕吐,亦治惊痫;与防风、牛黄、钩藤等同用,用于惊疳热,目赤潮热,痰涎壅盛,牙关紧急。(2)用于湿热黄疸:与木通、栀子仁、大黄(微炒)等同用,清热燥湿泻火,用于急黄,面目如金色,烦躁,渴欲饮水;与升麻、山栀、炙甘草等同用,用于热病黄疸,热渴,额上汗出,手足热,小便赤涩。(3)用于阴肿阴痒:与泽泻、车前子、木通等同用,清利肝胆湿热,用于肝经湿热下注所致小便涩痛,阴部热痒,肿痛;与蜂房、藜芦、千张纸、经霜桃叶同用,用于肾囊风瘙痒或破流水。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4)用于乙型脑炎:单品龙胆制成糖浆及注射液,用于乙型脑炎引起的高热抽搐。

3.2 酒龙胆:酒制,一则缓和其苦寒之性,二则引药上行

(1)用于肝胆实火:与黄芩(炒)、栀子(酒炒)、生地黄(酒炒)等同用,清泻肝胆实火,用于因肝胆实火而致的头痛、胁痛、口苦、目赤肿痛、耳鸣肿痛、及阴肿阴痛、妇女带下;与当归、山栀(炒)、黄连(炒)、大黄(煨)、川芎、芦荟、木香同用,用于肝胆火盛之胁痛。(2)用于耳聋目赤:与僵蚕(酒炒)、蝉蜕、当归、生地黄(酒洗)、炒栀子等同用,用于温病,表里三焦大热,胸满胁痛,耳聋目赤,口鼻出血,唇干舌燥,口苦自汗,咽喉肿痛;与芦荟、胡黄连、芍药、川芎、芜荑等同用,用于三焦及肝胆经风热,目生云翳;或瘰疬,耳内生疮,寒热作痛;或肝火肌体消瘦,发热作渴,饮食少思,肚腹不调;或肝疳口内生疮,牙龈溃烂;或牙齿蚀落,颊腮腐烂,发热口渴;或下部生疮;与当归身,黄芩、桑皮(蜜制)、车前子、木贼草等同用,用于凝脂翳症。(3)用于瘰疬:常与昆布(酒炒)、海藻(酒炒)、炒茯苓、山甲珠、核桃(劈开去肉,将全蝎嵌在核内,合紧,煅存性)等同用。

3.3 炒炭

(1)用于阴囊肿痛:龙胆(炒黑),与柴胡、木通、甘草节、皂刺、吴萸(水炒)等同用,舒肝清热,消肿止痛,用于阴囊肿痛,溺涩、寒热作渴。(2)用于肝经瘿瘤:龙胆酒拌,炒焦,与海藻、昆布、小麦(醋煮)、柴胡同用,疏肝解郁,化痰散结,用于肝经瘿瘤。(3)除以上应用外,还有很多如应用于治热病腹痛,治高血压,急性结膜炎,急性中耳炎,急性咽炎[2],鼻前庭及外耳道疖肿,甲状腺功能亢进,急性胆囊炎,尿路感染,急性前列腺炎,外生殖器炎症,急性盆腔炎,带状疱疹,治伤寒发狂,治暑行目涩,治打呼噜,治阳痿,治谷疸,食毕头旋,心佛郁不安而发黄(由失饥大食,胃气冲熏所致),冶卒下血不止,治疗手、足癣,治热痢,治咽喉肿痛等等。

4.注意事项

在生药学上记载:“龙胆收割后让它堆放和发酵,然后慢慢干燥。因为龙胆含有高糖分,难以彻底干燥。当根内部的颜色由白色变为黄棕色,可认为经过酶的作用龙胆苦苷已消失。”在切制过程中,不宜用水泡,应采用浸润的方法,以防止糖分溶解丢失,因为糖的存在,往往使苷元在水中溶解度增大,稳定性增强,能使苷类更好发挥疗效。龙胆要注意虫蛀,通常贮于适宜的容器内加以预防。

【参考文献】

[1]宋万志.中国龙胆科药用植物概况[J].中药通报,1986,11(11):633-647.

[2]冯锦标.十味龙胆花颗粒治疗急性咽炎256例[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1,8(10):79.

论文作者:朱婷婷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7年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6/6

标签:;  ;  ;  ;  ;  ;  ;  ;  

浅述中药龙胆的炮制与应用论文_朱婷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