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成创新:一类新的创新模式,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模式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文章编号:1000-2995(2000)05-0031-09
中图分类号:F204文献标识码:A
1 引言
人类就要跨入新的千年之时,世界经济正在向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转移,人类社会将进入一个崭新的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时代。21世纪将是人类全面依靠知识创新和知识的创新应用的可持续发展的世纪(路甬祥,1998)。因而,中国的企业在这场变革中如何生存、壮大,恐怕唯有走依靠技术创新的持续发展道路,才能适应全球化知识经济这个时代。
而事实上我国现有产业所面临的形势已非常严峻,突出表现在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低,甚至逐年下降(惠永正等,1998)。移动通信产品、集成电路、计算机软件的国内市场占有率不到1/3。其中民族工业的程控交换机不过20%左右,移动通信产品及集成电路还不到10%。出现这样的情况的原因在于我国产业的技术竞争实力相当薄弱,绝大部分产业根本不具备国际竞争力。而更根本的原因在于技术创新能力与国际水平相距太大,尤其是自主创新能力相当薄弱。
历史证明,对发展中国家而言,从模仿到创新的道路无疑是正确的。然而引进、模仿和相关的技术学习仅仅只是量变的过程,如何到达进入自主创新的阶段的质变点,通过何种手段和方法到达,已成为国家、企业极度关注的焦点。基于这些思考,本文提出针对企业技术发展战略的集成创新模式,探索构建初步的集成创新理论框架。
2 集成创新的理论源泉与理论模型
集成思想体现了系统思想的指导,但它和技术发展的背景也是紧密相关的。自从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提出创新理论以后,许多学者沿着熊彼特思路重构经济理论,使创新研究内容更加丰富、完善。70年代中期以后,迪隆(Dillon)、多西(Dosi)、厄特贝克(Utterback)等人则进一步探讨了企业组织、决策行为、学习能力与营销以及内外部因素相互作用对于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指出提高技术创新效果的关键在于合理处理好上述各种要素的匹配关系,发挥协同作用。在这一阶段,技术创新管理的内部要素集成思想已经逐渐明朗。在创新理论中,更高层次的集成即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由分化走向融合的趋势是在创新进化论提出后出现的。70年代,美国学者纳尔逊(R.Nelson)和温特(S.Winter)在生物进化理论的启示和借鉴下,通过对创新过程的机理的深入研究,创立了创新进化论这一独特新颖的理论分支,它推动了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的融合,使得人们对于创新理论的研究又开始向熊彼特的初始定义回归,即认为创新是一个系统总体的概念,它包括生产、经营、管理、组织等方面的内容。当然,这种整合性的回归并不是简单的定义回复,而是在分析研究的基础上的一种更高层次的统一。此后,许多学者如弗里曼(Freeman)、多西等在更广的范围开展了技术、组织、制度、管理、文化的综合性创新研究,从而促使创新管理的集成化趋势越来越明显,集成的思想和原理逐渐在科技管理实践中得到推广和应用。
与国外的情形一样,我国在对技术创新的案例研究中也逐渐发现到,在技术创新中各种要素的集成是保证技术创新效果的重要条件。我国著名的技术创新专家傅家骥、许庆瑞等人对于影响创新结果的因素、机理进行了大量深入的研究和探索,从中得出了不少蕴含集成思想的研究成果,从而进一步丰富了集成管理研究的内涵,其中,许庆瑞指导陈劲完成的“企业创新系统”的研究,是集成创新管理的雏形。中国人民大学李宝山教授等人通过在国家教委人文社科“九五”规划项目《企业技术创新管理与增长方式转变研究》的成果,完成了《集成管理—高科技时代的管理创新》一书的中对集成、集成度进行了全面的阐述,并认为,集成从管理角度来说是指一种创造性的融合过程,即在各要素的结合过程中,注入创造性的思维。也就是说,要素仅仅是一般性地结合在一起并不能称为集成,只有当要素经过主动的优化,选择搭配,相互之间以最合理的结构形式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由适宜要素组成的、相互优势互补、匹配的有机体,这样的过程才称为集成。
1998年美国的Marco Iansiti发表了《Technology Integration》一书,提出了技术集成的概念,对计算机企业的技术集成能力培养进行了研究。MarcoIansiti(1998)认为“通过组织过程把好的资源、工具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行应用称为技术集成,它为提高R&D的性能提供了巨大的推动力”。因为“一个产品概念的形成需要选择一个可行而有效的技术途径来把它转化为现实,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技术的备选应该根据技术应用背景的复杂需求进行仔细地评价和选择。一个产品的完整概念也不是简单地诞生于某个个人的想法,而是一个有效组织过程的结果,简单地说,适合市场需求的技术选择不能依靠一个或者两个科学家的智力或知识,作出成功的技术产品需要系统化的知识创造和应用”Marco Iansiti提出了管理R& D的两种模型。他认为R&D的传统本质是研究活动和开发活动明显区分的前提是通过一个技术的转化过程联结的,而基于集成的研发活动是通过集成的方法联结的(如图1)。
3 集成创新的体系设计
本文引入企业内部运转的三个组成部分构成整个分析框架:技术集成层面、知识集成层面、组织集成层面(见图2),借此来说明企业内部的集成创新的过程,分析企业是如何利用集成手段来达到快速形成创新机制。
3.1 技术集成层面
技术集成需要多种分支技术的融合,技术集成开发实际上就是根据企业现有的技术,抓住产品的市场特性,同时引进已有的成熟技术或参照技术资料进行学习,依据产品的特性,使各项分支技术在产品中高度融合,在短时间内进行集成开发,以最快的时间领先进入市场,充分获得产品的市场占有率的手段和方法。图3表述了企业技术集成的过程,构成了企业集成创新的技术集成层面。
体现技术集成的主要指标可分为:技术系统匹配度、技术系统冗余度、技术系统中自有核心技术、对世界领先水平产品的技术选择水平、与同行业比的成本水平、产品主要功能与辅助功能所占比例等。
3.1.1 技术系统匹配度
技术系统匹配度是指产品的各分支技术在结合后是否互相冲突和矛盾,是否发挥了整体的应有功能,特别是有无发挥出最大的功能。
3.1.2 技术系统冗余度
技术系统冗余度是指技术系统内各分支技术集成后可放弃的技术所占的比例,其中可放弃的技术针对最终产品来说,包括对产品产生负效果的技术、不产生任何功能的技术或可以用其它简单技术代替的分支技术等。任何一个产品无论从纵向相比还是从横向相比都不是完美而无懈可击的,因而产品的技术系统冗余度是相对于企业自身的前期产品而言,也是相对于竞争对手的同类产品而言,同样也是相对于产品用户的用途而言。技术系统冗余度的逐步减少说明了产品的成熟和技术的进步。企业对产品技术系统冗余度的检验,将可能促进产品技术系统内部的分支技术的进步,和产品整体性能的提高。
3.1.3 技术系统中自有核心技术
企业自有核心技术是指企业依靠自身力量,通过独立的研究开发活动而获得的来源于企业内部的技术突破。要完成一项技术创新,所需要的各项分支技术是多种多样的,其中有关键性的核心技术,也有辅助性外围技术,而针对一个复杂的技术产品更是如此。因而对于一个企业来言,其技术产品的产生并不意味着要进行独立研究开发所有的分支技术,只要企业拥有产品相关的核心技术,掌握了它的原理,其技术创新就是成功的。当然拥有产品相关的核心技术越多,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就越强。美国Intel公司在计算机处理器方面可谓是拥有自有核心技术的典范。从1970年自主开发推出世界上第一块微处理器Intel4004,到1993年推出Intel8080,后来又相继推出Intel80286、Intel80386、Intel80486系列,及至1994年推出风靡全球的Pentium微处理器,到现在的Pentium Ⅱ、Pentium Ⅲ微处理器,该公司始终掌握着最先进的、其他公司无法破译的计算机微处理器的关键技术,确保了Intel公司在国际微处理器市场中的霸主地位。
3.1.4 对世界领先水平产品的技术选择水平
研究表明,任何一项创新,包括根本性的重大创新,都不可能完全脱离现有的生产技术,都会尽可能多地利用已有的或成熟的技术成就(方新,1998)。
3.1.5 与同行业比的成本水平
“与同行业比的成本水平”指标体现了企业在技术开发、生产制造和经营中具体的经济效果的好坏,直接反映企业产品在同行业中的竞争力。
3.1.6 产品主要功能与辅助功能所占比例
一项复杂的产品最终达到的效果即功能,肯定是多种多样,但这中间也分为主要功能与辅助功能。而产品的功能实现实际上在产品的概念形成中已经构思完成。根据经验或常识,去掉一些显然不存在的组合或关联,对剩下的组合进行分析、试验、比较,从中找出最佳的组合方案。创新并非需要全部创新,或全都是的,只要能从现有的各种品质中,发现某种新的关联,进行重新组合,而且这种组合又是可行的,这本身就是创新。
3.2 知识集成层面
在野中郁次郎所述的个体知识变为群体知识的螺旋上升过程中,企业实际已逐渐形成自身的知识库,这也就我们在本章中所要论述的集成创新的知识集成层面。建立企业的知识库就是把企业现有的知识分门别类,进行加工和提炼,形成企业有系统、不断发展的知识资产(王书贵等,1999)。任何一个企业,如果没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它就无法跃进,无法成功。
社会是一个高度创造性的、高度交互作用的社会环境。不管何处,只要知识和知识相联系,新的结合将自发产生,直至产生更多的知识。知识的激活是不可避免的,它是完全自然的,极精彩的(Verna Allee,1997)。今天的企业知识集成尤为重要。
体现知识集成的主要指标可分为:"T"型人才充足度、有先期项目经验的项目人员数占项目人员总数比、技术带头人或项目负责人的多技术开发项目年限、技术文档充足度、技术文档使用程度、项目正式研讨的每月频度、非正式研讨的种类等。
3.2.1 "T"型人才充足度
所谓的"T"型人才,他不仅有着深厚的专业技术,还具有其他多个方面的宽广的知识基础,即他本人构成了深度与广度充分集成的"T"字。Marco Iansiti在他的《Technology Integration》一书中,描述了企业对"T"型人才的要求,也给出了企业"T"型人才充足度的具体测算值。他认为一个成功的技术集成团体的"T"型人才必须达到至少50%。他还认为员工要有经常参与从产品概念开发到制造的所有主要项目阶段的工作经验。因而,企业不仅要善于吸引"T"型人才,还要善于培养"T"型人才。要尽量让员工们经历不同的工作锻炼,让他们完成不同的任务,促使他们成为多面手。
3.2.2 有先期项目经验的项目人员数占项目人员总数比
企业集成团队的工作是基于企业前后保持延续的产品流和全体员工相互紧密结合的经验基础之上(Marco Iansiti,1998)。企业通过不断地变换员工的工作岗位,使得有参与项目经验的企业员工数不断增加,这将增加知识集成的另一项指标“有先期项目经验的项目人员数占项目人员总数比”。Marco Iansiti也给出了这项指标的具体测定值,他认为企业中有先期项目经验的项目人员数占项目人员总数比至少应为30%,企业的技术集成能力才能成为优秀。
3.2.3 技术带头人或项目负责人的多技术开发项目年限
Marco Iansiti认为技术专家是企业中有着最深厚和最宽广的知识基础的一员,他是企业项目的领头人,而不是处于次要地位的顾问角色。他认为技术带头人或项目负责人的多技术开发项目年限必须至少有10年的经验。
3.2.4 技术文档充足度
作为企业的有形知识库重要组成部分的相关技术文档,对于企业实施新产品计划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技术文档包括一些事实的描述、有关技术的数据参数、行业的技术规范、产品项目执行总结报告及有关科学技术的理论等等,它们可以通过物理手段加以存贮,在需要的时候可随时调用。企业为了提高积累文档的效率,增加文档积累量,可以设立专门的技术情报和技术档案部门,负责收集、整理、贮存相关的文档,供企业有关部门和人员调阅。而企业还可以通过编写技术文档,将企业员工的有关的隐性知识转化为显性知识,以帮助企业的其他部门或其他员工学习企业的生产实践经验。如日本日产公司为了其拓宽欧洲的汽车市场,派遣数百名日本工程师前往欧洲收集有关汽车市场、交通文化和道路状况等信息,并在布鲁塞尔建立了一个信息中心。为了将企业的生产技术从日本转移到在英国的工厂,日产公司通过编撰各种手册来将已在日本工厂中长期内化了的隐性知识外化,帮助NMUK的员工学习这类经验。
3.2.5 技术文档使用程度
技术文档使用程度反映了企业知识集成过程中显性和陷性知识的互为转换,体现了员工之间或员工与外部环境的知识流动,尤为重要的是,企业成员通过与技术项目实践的结合,由个体知识到小组知识最后进一步充实企业有形知识库和无形知识库,而经过这一轮又一轮的集成过程逐渐使企业知识库得到完善。日本的某制造企业规定,新产品开发的各职能部门,尤其是产品质量和成本评估部门必须收集整理与新产品品质相关的所有技术文档详尽信息,从而制定出新产品的各项标准。实际操作中,有些优秀企业使用其技术情报部门的技术文档达到25%。
3.2.6 项目正式研讨的每月频度
国外的许多研究表明,在那些解决技术问题的人们中的交流技术信息的方式,既不是通过正式的基于计算机科学信息或者数据检索系统,也不是通过新闻发布或是技术文摘,而是通过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交流(Roberts,1980)。企业的正式研讨有助于促进企业的隐性知识共享和员工之间的经验传递、相互影响,同时有助于开发新产品和解决部门结构内的组织问题。
3.2.7 非正式研讨的种类
除了正式的研讨的方式以外,企业的员工非正式研讨也有助于促进企业的隐性知识共享和员工之间的经验交流。有研究表明,非正式程度较高的创新组织在激发创新人员的主动性与创造性方面有明显的优越性(傅家骥,1998)。
3.3 组织集成层面
集成创新企业在面对高科技时代的冲击的同时,必须正视工作实质彻底改变的现状。随着传统的组织结构纷纷落伍,企业必须彻底实施组织转型,方能适应集成的要求。从非熟练工作到知识工作本质意味着上司不能象对流水线工人那样对待知识工作者发号施令,重复性任务到创新和关心的转变彻底打破了直线制组织的一些规则,使企业的动力建立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之上,而当企业以团队的智慧代替了个人智慧之时,企业的所谓“组织”就是实现沟通。
由于组织集成的“实现沟通”特性,我们把组织集成的主要指标分为:研发部门与营销部门交流程度、研发部门与制造部门交流程度、制造部门与营销部门交流程度、企业与用户交流程度、企业与供应商交流程度、企业与高校研究所交流程度、个人工作之间“日常”(day-to-day)交流程度等。
3.3.1 研发部门与营销部门交流程度、研发部门与制造部门交流程度、制造部门与营销部门交流程度。
企业管理活动中,人们很早就已注意到不同部门之间的协调,并且常常为不同职能部门之间的矛盾和冲突而感到困惑。例如,营销部门和研发部门之间常常在新产品选择上存在分歧,制造部门和采购供应也经常发生冲突。R&D、市场和制造部门之间的失调则更常见,导致创新效率低下。
3.3.2 企业与用户交流程度
一些研究表明,企业主要是从用户那里得到需求信息反馈,作为产品创新的基本依据,企业的新产品开发要求企业的各个环节都参与设计过程,而决定产品成功与否的最重要因素是用户,他们是产品开发中必须考虑的成员。
3.3.3 企业与供应商交流程度
由于企业和供应商在开发时期很少的交流,因此就有很多制造时的困难和装配时的错误,最后导致了许多工程必须修改,迫使生产成本大大地提高。由此可见,企业与供应商的协作交流是十分重要的。
3.3.4 企业与高校、研究所交流程度
企业与大学和研究所联合开展的研究项目可以促使企业显著地提高技术研究能力。企业与大学、研究所合作交流的目的是通过参加以他们为基础的合作项目来支持基础性应用研究,然后依靠自身的科技、市场资源在知识转化为产品和工艺的过程中与别的企业展开竞争。
3.3.5 个人工作之间“日常”(day-to-day)交流程度
个人之间的交流包括企业内部普遍存在的非正式研讨和个人之间的工作交流。企业内部本部门个人间工作交流和跨部门个人间的工作交流都会为企业职能部门间交流和部门内部团体协作能力带来更大的活力。Marco Iansiti认为企业的员工通过电话或个人交谈的方式应每天与同部门或其他职能部门的员工进行一次讨论,对当前产品的问题进行交流。
总结前述的集成创新企业的各项主要指标,因而我们得出了集成创新的评价指标体系(见表1)。
表1 集成创新过程的评价指标体系
类型序号
指标 12345
1技术系统匹配度差
较差中等 较好 好
技2技术系统冗余度 >40% 40-30%
30-20%
20-10%<10%
术3技术系统中自有核心技术
少较少中等 较多 多
集4对世界领先水平产品的技术选择水平 差较差中等 较好 好
成5与同行业比的成本水平 高较高持平 较少 少
6产品主要功能与辅助功能所占比例
小较小中等 较大 大
7"T"型人才充足度 0-20% 20-30% 30-40%40-50%
>50%
8有先期项目经验的项目人员数占项目 0-5% 5-10%
10-20%20-30%
>30%
知 人员总数比
识9技术带头人或项目负责人的多技术
0-1年 1-4年
4-7年 7-10年
>10年
集 开发项目年限
成10
技术文档的充足度 小较少中等 较多 多
11
技术文档使用程度 0-5% 5-10%
10-20%20-25%
>25%
12
项目正式研讨的每月频度
1-2次 2-4次
4-6次 6-8次>8次
13
非正式研讨的方式种类 1-2种 2-4种
4-6种 6-8种>8种
14
研发部门与营销部门交流程度
很弱 弱 中等 强
很强
组15
研发部门与制造部门交流程度
很弱 弱 中等 强
很强
织16
制造部门与营销部门交流程度
很弱 弱 中等 强
很强
集17
企业与用户交流程度
很弱 弱 中等 强
很强
成18
企业与供应商交流程度 很弱 弱 中等 强
很强
19
企业与高校、研究所交流程度
很弱 弱 中等 强
很强
20
个人工作之间“日常”(day-to-day) 很弱 弱 中等 强
很强
交流程度
4 结论与展望
本文在汲取众多的企业管理理论精华的基础上,开创性地提出了企业集成创新的战略模式,集成从管理角度来说是指一种创造性的融合过程,即在各要素的结合过程中,注入创造性的思维。由于集成导致的是一个融合的整体,要素间的联结是其根本的特征。因而本文以企业内部运转的三个组成部分构成整个分析框架,分别对技术集成、知识集成和组织集成进行了研究。通过对技术集成的研究,描述了新产品的技术集成过程,提出了有关于技术集成的6项要素,通过对企业知识集成的研究,勾画了企业知识库建立的模型,说明了无形知识库的建立对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影响,并建立了知识集成的7项指标。通过组织集成的研究,形成了企业建立网络组织的概念,总结了组织集成的7项要素。在经过对整个分析框架的综合后,本文提出了集成创新的评价指标体系。可以预期,集成创新是在产品技术集成、知识积累和组织集成的管理过程中不断升级的,最终使企业拥有核心能力和充分的自主创新能力。
收稿日期:200-04;修订日期:200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