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是中美博弈——也谈加入世贸组织的前景,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美论文,加入世贸组织论文,也谈论文,前景论文,关键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经济学消息》报1998年5月29日和7月17日两次刊登了有关中国加入WTO前景的文章,一者认为前景较乐观,一者认为前景难以捉摸,本文从博弈论的角度,分析中国加入WTO所涉及的主要当事方可能持有的主观态度,从而影响中国加入WTO的前景。
一、主要障碍
(一)美国因素。中国未能加入WTO,美国是最大的障碍,1989年以来美国先后抛出了人权问题、知识产权保护问题、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资格问题等阻拦中国加入GATT/WTO,原因在哪里?
1.是美国冷战时期“遏制”政策的继续,这是根本原因。
美国不仅对中国,对绝大部分原社会主义国家都采取这一战略,包括俄罗斯、哈萨克斯坦、乌克兰、乌兹别克斯坦等独联体成员,同样阻拦它们加入WTO,尤其是对中国的态度更为坚决。“遏制”的原因有:①要推行美国的民主制度和经济制度(市场经济);②采取有效控制手段,避免扶持出新的竞争对手,维持美国的世界霸主地位。中美之间有合作基础,是因为有相互需要,美国需要中国市场,能解决美国就业问题等;③战略平衡的需要。
2.从技术上看,美国在总体战略安排下,让中国、俄罗斯这样的国家以什么样的条件和代价加入WTO,本身是十分复杂的问题,在美国也有不同的看法,不同的利益集团,至少在现阶段,还没有一致的看法,美国提出的各种借口本身就表明是一种心里无底。
3.中美确实存在一些摩擦与纠纷。主要有美对华贸易逆差、知识产权保护、服务业开放等,但这些具体问题是美国对华总体“遏制”策略的具体表现。
(二)其他发达国家因素。欧盟、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与中国在WTO问题上也仍存在着不和谐的地方,但问题没像美国那么突出,在WTO中美国起“炮筒”作用,总体上看美国所提要求超过其他国家,按最惠国待遇原则,其他发达国家可以同样要求中国接受减让条件。
(三)中国因素本身。1.我们能以怎样的最低限度条件进入WTO也没有确切的“底线”,这是最重要的障碍。我们是“坚持原则,见机行事”,原则是什么?弄不清楚。一方面是各行业的意见不一,另一方面是不能确切估计出每作出一项让步对我们的冲击到底有多大。“摸着石头过河”,现在是“摸不着石头,也不敢过河”,因为中国经济不完善,像是一种混沌经济状态。
2.中国国内经济转型的任务十分沉重,失业下岗问题尤为突出,政府担心在伤口上撒盐,不敢在WTO问题上让步太多。
3.与美国打起了拉锯战,心理战,持久战。大力发展双边、多边经贸关系,积极参与区域贸易范围,努力扩大出口,为出现最坏结果留一条出路。
二、可能前景分析
我认为分析中国加入WTO的前景,主要取决于美、中和其他主要发达国家总体策略和态度的改变:
(一)美国。1.如果中国保持加入WTO的立场原则不变,中国加入WTO的进程最主要取决于美国的态度。问题是美国的态度会改变吗?美国是一个所谓民主社会,总统的立场很大程度上考虑国会议员、美国人民的态度,我认为这些人的态度在短期内不会对中国有大的转变,原因有两个:①美中之间的经贸关系发展还有限,没有发展到失去中国,美国人民的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有大幅度下降的程度,美国对中国出口只占美全部出口的6-7%左右,美国不会立即改变对中国的态度。②美国人民有很大的偏见,对中国缺乏正确、足够的了解,这次克林顿访华在这方面作了一些工作,但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认为中国加入WTO,从美国的态度看,不会让中国很快进入WTO。
2.美国对中国的入世条件同样要考虑其他国家,包括俄罗斯和其他独联体成员,对中国入世条件较低,其他国家会攀比,这会影响美国的态度和努力。
(二)中国因素。现既定美国的态度不变,美国坚持其标准和立场,中国加入WTO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国立场。有两种情况:
1.中国仍保持原有立场,信奉在谈判桌上显示自己的聪明才智,与美国人进行“有利、有理、有节”的斗争,迫使美国人一步一步接受,同时中国作适当妥协,最后达成协议,中国加入WTO。
从目前形势看,中国人对国际游戏规划还不尽熟悉,与美国人在谈判桌上占不了优势。梦想美国在政治作大的让步是不可能的,因为美国人的政治是以经济为基础的政治,这次克林顿总统访华,美国在中国加入WTO问题上没有作出实质性的让步就可以说明这一点。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入世的时间还要长,再考虑国内的改革情况,我认为恐怕要大于3年。
2.借鉴国际经验,调整我们的立场,尽快进入WTO。我个人赞同这种方式,理由:
①中国入世越晚,其成本也越高。
②日本、印度、泰国等国家加入GATT时,基本上接受了GATT提出的条件,并不等于它们全部贸易自由化,直到现在,日本仍是保护最严重的发达国家,印度是名义上的WTO成员,中国可以借鉴这些国家的经验,采取较灵活的策略。
③减低关税并不可怕,中国名义关税很高,如果考虑走私和批条子免税等情况,中国的实际关税率是发展中国家最低者之一。据统计,1994年中国实际征收关税仅为3.3%,1995年为2.7%。从我国目前平均关税率为22%,降至WTO成员要求的13%并不那么可怕。
④从中美1991、1995、1996年三次知识产权争端来看,双方都作了让步,特别是中国作了许多让步,签订了《中美关于保护知识产权谅解备忘录》,事实上,中国在知识产权保护上取得重要进展,但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在中国加入WTO问题上,可以作些借鉴。
⑤从战后国际经济关系看,哪个国家与美国作对,该国发展就受影响,所谓发展快一些的国家例如韩国、巴西等,都是依靠美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外汇储备、贸易顺差也主要来自美国,美国为中国仅次于日本的贸易伙伴,中国出口香港货物的60%也转口美国。
⑥从国际经济学原理来看,大国与小国的经济关系本身就是不对等的,大国对小国的经济报复,对小国而言是致命的,小国对大国的报复对大国而言则是微乎其微,中美之间应尽量避免贸易战。全世界都承认美国是世界经济增长的引挚,作为车尾的中国要与引挚保持一定程度的一致,才会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
⑦为什么中国还没有采取这种策略呢?我认为在国际事务中,中国在处理政治大国和经济大国关系上存在扭曲现象,中国是政治大国,可以在联合国安理会中与美国平起平坐,中国不是经济大国,但国际经济事务中不能与美国平起平坐,但中国却把政治大国的姿态摆到了经济事务中,这就是原因。当今冷战结束后,政治已不是主要矛盾,经济问题成为主要问题,我国对外经贸关系的基本策略也应有所改变。
⑧中国采取第二种态度比美国总统改变态度向中国让步从程序上容易得多,因为中国的领导人在很大程度上有最后决定权。
(三)其他发达成员。这里存在一种博弈游戏,每当美国在中国入世问题要价太高时,欧盟等成员态度缓和,以期得到一定的市场份额,而且总有收获。假如当美国按一定条件同意接纳中国时,欧盟也会提出一些要求,以得到更多的好处,但不会影响中国加入WTO大局,因为总体上看,中国入世谈判某种程度上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立场要求的判断,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美国能接受的条件,对于欧盟而言,也是可以接受的。
以上分析可知,中国入世的前景不乐观,如果中国采取第一种态度,入世的时间更长,如果从现在开始采取第二种策略,中国加入WTO最快也要到1999年或200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