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主流与特点_思想品德论文

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主流与特点_思想品德论文

当代大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主流及特点,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思想品德论文,当代大学生论文,主流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内容提要 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生活和成长的当代大学生,其思想品德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的影响下,呈现出现实化、多元化、层次化和个性化的特点。市场经济发育不完善所带来的负面效应虽对他们有所影响,但其发展的主流是健康的。他们的政治品德日趋成熟,人生品德的层级逐渐上升,社会公德水平日益提高,集体主义精神在增强,敬业精神和求实学风逐渐形成,基础文明行为不断发展。他们是正在走向成熟而尚未完全成熟的一代。

关键词 高校德育工作 大学生 品德发展 主流 特点

正确地认识和把握当代大学生品德发展的主流和特点,是改进和提高德育工作水平的前提性条件。

当代大学生大多是70年代初出生的青年,是正走向成熟而尚未完全成熟的一代。他们有一般同龄人的那些共同特点,即在生理上已具备从事社会实践活动的体质和体能;在心理上已基本具备独立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和完善自我的能力;思维已从经验型向理论型的思维转变;情感更加丰富、稳定和深沉;行为的自主性、自觉性与自控性较明显;自我意识已基本成熟。他们正处于朝气蓬勃、敢想敢为、积极储备价值、准备实现人生价值的关键时期。

当代大学生是在我国改革、开放的大潮中生活和成长起来的一代。他们与五、六十年代的大学生相比不同的是,从懂事之时起,就一直呼吸着由改革开放国策所带来的新鲜空气;在接收传统文化、教育的同时,又接受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所带来的新观念、新文化的哺育。经济体制的转换、社会结构的转型、文化氛围的变换、思想观念的更新,是品德形成和发展的现实社会环境。在这样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大学生,其品德的整体面貌必然发生深刻的变化。

转型时期的大学生思想品德的变化,引起了人们的深刻关注,纷纷给以分析和评价,提出了各自的观点。有的否定市场经济给大学生们带来的负面影响,为他们的变化笼统地拍手称快,甚至把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些消极因素也当作“进步”而加以肯定;而有的则突出他们中的消极现象,认为大学校园中普遍存在着拜金主义误区,享乐主义误区,个人主义误区,厌学、逃学误区,情感观念误区和青春偶像误区等所谓“六大误区”,否定大学生品德发展的主流,似乎大学德育一片混乱,并由此而推出“当代大学生不如过去”的错误结论。还有的甚至认为现在出现了“道德崩溃”,发生了“道德危机”,主张“重建道德”。对大学生品德在社会转型时期的变化作全盘肯定或全盘否定的观点,应该说都是片面的。其共同的弊病是在思想方法上,对主流与支流、本质与现象的认识上,界限模糊,度评失准,因而其观点偏离了大学生的品德的实际发展,很难得到社会和大学生们的认同。

我们应全面地分析和看待当代大学生思想品德发生的变化。总体说来,在改革开放时代成长起来的大学生,视野更加广阔,接纳的信息和知识更为复杂,感受时代精神更加敏锐,参与社会生活的积极性更为高涨,社会经验和社交能力更加丰富、多样。他们的社会化程度比起以往各时期的大学生来更显得成熟。虽然他们品德面貌发生的变化是复杂的、曲折的,但其总的发展趋势是健康的。他们的道德观念正经历着由传统到现代、由封闭到开放、由单一向多元、由“虚”到“实”、由顺从到独立的转变过程。他们厌弃死气沉沉的封闭日子,喜欢开放的社会生活,拥护竞争,参与竞争。虽然意识到竞争要担当风险,也可能被淘汰,但他们认为机遇与风险同在,成功与失败并存,愿意锻炼对失败的心理承受能力,争取获取成功,以展示自己的才能,做一个有开拓、进取、拼搏和创造精神的现代人,以获得社会的接纳和承认。

在道德价值观的选择上,较多的大学生肯定共产主义道德的理想境界,认为应大力提倡“一不为名、二不为利”,“专门利人、毫不利己”,“只求奉献、不求索取”等精神。但是觉得要达到这样的精神境界又太难,离自己的实际太远,因而主张从现实出发,将集体与个人、奉献与索取结合起来,虽然做不到“专门利人”,然而愿意做到“先人后己”、“人己兼顾”,至少可以做到“利己不损人”,努力寻求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因而他们的道德价值观既指向社会,又指向个人。道德观念更贴近实际,更贴近生活,也更贴近现实社会。因此不能笼统地说他们都是“个人主义者”、“享乐主义者”,并以此断定大学校园出现了个人主义、享乐主义的误区。他们也不是拜金主义者。他们反对“金钱万能”的观点,但也反对“视金钱为鄙俗、肮脏之物”,“视挣钱为不义之为”的观点;既反对“纵欲主义者”,也反对“禁欲主义者”。大多数人认为“金钱不是万能的,但没钱却是万万不能的”。在组织纪律观念上,他们难以接受单一计划经济体制下所要求的“一切听指挥”、“绝对服从”的行为规范,独立性较强,即使是人人都称赞的道德行为也要思考“为什么”,思考是否合理。如一个不会游泳的人,应不应该奋不顾身下水去救人?没有自我保护能力的少年儿童应不应该上山去扑火?一个手无寸铁的女出纳员为保护2300元的公款,被歹徒杀害而不幸牺牲值不值?凡事都在思索探讨。他们认为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并不意味着盲从、愚昧和独立性的丧失,而主张只有自己认同的东西才是真正能付之实行的东西。这种组织纪律观念应该说是从“棍棒纪律”向自觉纪律转换的一个重要条件。对大学生的自主意识和独立思考的行为应加以引导,使之向健康的方向发展,但难以得出他们的品德在退化的结论。总的说来,社会转型时期的大学生,他们的思想品德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的影响下,呈现出“现实化”、“多元化”、“层次化”和“个性化”的特点。这些特点反映出他们思想品德发展的主流是健康的,是积极向上的。

在社会转型时期里,由于市场经济不完善所带来的负面效应,大学校园里出现了某些消极的、不道德的现象,但并非是普遍的、全局性的,不能代表大学生思想品德的全貌。有的消极、不良品德行为有时也很严重,但也未发展到全面滑坡、全面崩溃的程度,因而也不是大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主流。我们应该把对大学生思想品德的分析放在现代的时空条件下进行,紧紧抓住时代发展的精神走向,把握社会发展变化的脉搏,具体地、动态地加以考察。脱离时代的发展和现实社会的存在都可能看不清发展变化的主流和实质,从而不利于大学生的品德发展。

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品德发展的大环境,是一个多极化的时代。从国际范围看,在政治上,以往的两极世界的格局被打破,多极世界正在形成;在经济上,跨国公司大涌现,促进了世界经济的融合,所谓“一种无国界的经济”正悄然出现;在文化上,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现代通讯传播技术的进步,使多种意识形态以不同渠道、不同方式走向各国,渗透到人们的精神生活中,不同的文化到处在聚集或冲撞,形成了多元化的价值取向。在国内,多种所有制形式、经营形式和分配形式并存,使我国经济结构形成多元化体制,与此相应的各种价值观念和价值取向对大学生发生巨大影响,使他们的思想品德呈现复杂性。我们应当改变过去那种完全否定个性,否定开拓、创造的封闭消极的道德观,建立一种积极的新时代的道德观念,以适应多极化的世界的发展和我国改革开放的多种体制并存的社会。从这一角度看,当代大学生品德发展的主流是与时代发展相一致的。所谓“道德危机”、“道德崩溃”的估计是不符合他们实际的。他们是不成熟者,但并非是不道德者或非道德者。他们的不成熟正是走向成熟的必由阶段,因此我们的结论是:当代大学生是正在走向成熟而尚未完全成熟的一代。

当前,国内对大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特点的分析,主要从结构方面和发展水平方面两个维度进行。品德结构方面的特点主要是分析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等各种心理成份的特殊性及其相关的构建形态,这主要由心理学工作者来完成。本文主要分析当代大学生品德发展水平方面的特点,其目的在于对大学生品德发展的主流作进一步的论证,以期为我们的德育工作提供一个客观的依据。

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在我国高校,广义的品德一般都包括政治品质、思想品质和道德品质等三个主要层次。对90年代大学生在这三个方面的实际情况和发展,全国的一些德育工作者、心理学工作者作了多方面的调查。根据这些调查可以看出,90年代大学生的思想品德发展,本质和主流是好的,发展的趋势是积极向上的。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政治品德日趋成熟。政治道德是个体在对待国家、民族、政党、政府等的态度及其关系的行为规范与准则的总称;政治品德是指个体在政治行为中经常表现出来的一种稳固的政治倾向和心理特征。它主要通过通过人的政治立场、政治态度、政治参与意识和活动等方面表现出来。政治品德在整个道德面貌中起着重要作用,决定着人的道德面貌的性质和方向。根据调查,90年代大学生的政治品德发展的状况是良好的。特别是近几年来,党和政府重视对大学生的国情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加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学习,增强了他们对祖国、对民族的责任感和时代使命感,逐渐学会从中国国情出发看待问题,站在维护祖国与民族尊严的立场上,看待国内外所发生的重大事件。我国国力的增强,国民经济多年的快速持续增长,使他们认识到中国的事情中国人有力量办好,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才是祖国繁荣昌盛的唯一出路,全盘西化的思潮已难于找到市场;80年代曾风靡校园的西方哲学思潮和文化日渐被冷落,代之而起的是对中国传统文化、民族意识和民族精神的学习和追求。他们关心国家的命运,思考祖国的未来,决心投身于现代化的社会实践,把爱国的热情和愿望与自己的活动联系起来,努力学习本领,以报效祖国。据一项对大学生的调查(奕德泉,1991年,杭州),对爱国诗人陆游的名句“位卑未敢忘忧国”的观点,完全赞成和基本赞成的达84.6%,不同意的仅占4.8%,表明绝大多的大学生都是关心祖国的。另一项调查(柳丝,1994年,兰州)的结果是,大学生中100%的人都感受到社会生活中的阴暗面,尤其是对腐败现象深表忧虑,对之深恶痛绝,但不认为它是社会发展的主流,仅是“朗日下的阴影”,并有41%的大学生认为应通过法制来惩腐倡廉;有22%的大学生表示要“坚决抵制,从我做起”,表明对党和政府的改革抱有信心,产生了主人翁的心理倾向。还有一项调查(孙虹等,1992年,武汉)表明,81.8%的大学生认为共产主义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是可以实现的,51.9%的人认为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相比,有无可否认的优越性。认为应走资本主义道路的仅占1.7%,无法判断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孰优孰劣的只占31.6%,因此,拥护社会主义的人在大学生中仍占大多数。这项调查还显示,81%的同学都拥护把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作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指导思想;64.5%的同学有向党组织靠拢的愿望,并有17.7%的人交了入党申请书,在行动中积极努力;89%的人都拥护和支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改革开放路线、方针和政策。此项调查与吉林的调查(董丁戈等,1994年,长春)结果一致。在纪念毛泽东诞辰100周年的活动中,大学校园出现了“毛泽东热”,他们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各种纪念活动中,表现了对毛泽东及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无限崇敬之情,从而更加热爱党,热爱今天的社会主义。在这一学校里有入党愿望的,由52.6%(1991年)上升到78.8%(1994年),其中三分之二的学生已交入党申请书,先后参加了党校的学习,表现出很高的政治热情。以上的调查事实表明,我国大学生的政治品德发展的主流是积极健康的,表现出日益成熟的特点。

(二)人生品德的层级逐渐上升。人生道德是指个体对待人的生存价值和意义的认识、态度与追求的社会行为规范与准则。人生品德则是这些社会行为规范与准则内化为个人的品质,成为一种稳固的意识倾向和心理特征。人生品德是人生观的具体表现,它主要通过生死观、幸福观、公私观和苦乐观等方面表现出来。人生品德是整个道德品质结构中的动力部分,支配着整个人生的生活、学习和工作,它对行为具有调控、导向的功能。人生品德按其所追求的目标性质和价值的不同,有高低层次之分。人生目标的完善,就是指人生追求的生活目标由具体的短浅的低级目标向远大的高级目标发展。大学时期是青年人生观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人生品德逐渐完善的时期。根据上述地区和学校的调查,90年代的大学生比较多的人求进步,求独立,求发展,注重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他们在认识和理解人生价值问题上虽各有不同,但希望创造一个有价值的人生却是共同的愿望,因而追求的人生目标的层级不断上升。如据调查,“人生价值在于奉献而不在于索取”这一高层级的目标,在80年代中期大学生赞同的仅有14.7%(张辉灿等,1986年,北京);而在90年代,大学生追求这一目标的,长春有34.5%(董丁戈等,1994年),武汉的占32.5%(孙虹,1992年),均在三分之一左右。如果再加上“奉献与索取相结合”的目标,则占90%以上。这说明90年代大学生的人生品德发展,明显地呈上升的趋势。总的说来其主流也是积极、健康的。

(三)社会公德水平日益提高。社会公德是指从事公共事务、扮演公共角色、产生公众行为活动中所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和准则。它是人类在共同生活中根据社会需要而逐渐形成的,对维护公共生活和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起着重要作用。社会公德水平的高低,是国民素质优劣和社会风气好坏的重要标志。由于社会公德是社会道德规范体系中最基本的层次要求,因而一些国家往往通过法律的形式而加以固定下来,成为所有国民的共同行动纲领。我国十分重视社会公德的建设。早在新中国成立前夕,1949年9月制定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就明确地提出“五爱”是我国的社会公德。1982年3月召开的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又将“五爱”加以修改而写进宪法,成为每个公民衡量自己行为的基本道德标尺。社会公德的核心是处理好个人与集体、个人与他人、道义与私利、自由与纪律等方面的关系。90年代的大学生在认识和对待这些方面的关系上,比起80年代的大学生有了明显的进步,具体表现在:

1、集体意识强增和集体主义认同感的形成。集体主义是处理个人、集体、社会三者之间相互关系的基本的行为规范和准则,它是以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和社会利益为前提的。按照这一规范的要求,个人总是按照集体的行为标准来要求自己,自觉地为集体利益而牺牲个人利益,对集体有深厚的依恋和强烈的责任感、信赖感。与此同时,个人在为集体作贡献的过程中,也赢得了在集体中的威信,促进了个体才能的增长,使个性得到全面协调的发展。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道德品质的核心,它统帅着其它品德的发展。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先人后己,助人为乐、爱护公共财物等品德都渗透着集体主义精神的精髓。根据武汉、杭州、长春等地的调查(湖北高校专题调研组,1994年;奕德泉等,1991年;董丁戈等,1994年),当代大学生的集体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明显地增强。他们认为班集体是大学生温暖的家,是他们力量的源泉,是前进的风帆,带动他们远航,因而86.7%的大学生希望有一个思想向上、人际关系融洽的班集体,对集体有着热忱的依恋和迫切的期望。79.9%的大学生反映,当班集体获得荣誉时,大家都激动和喜悦,这表明大学生对集体已形成认同感,使集体意识上升到更高的层次。76.9%的同学赞成“为公众利益,有时不得不牺牲个人利益”的观点,认为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94.5%的学生愿意参加集体活动,对集体表现出特有的热情。86%的学生表示集体的成员有困难时,可以无条件地予以帮助。他们不仅是这样认识的,也是这样做的。在近几年的社会活动中,不少的大学生或舍己救人,或义务献血、捐款救灾,或敬老助残,或参加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大多数同学都尽自己的力量,用自己的方式为集体、为他人做了一些好事。虽然在高校中,对集体活动不热情、对同学漠不关心、强调个人、突出私利等现象仍然存在,有时也很严重,但总的说来90年代大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在增强这一主流是相当明显的。

2、敬业精神和求实学风逐渐形成。学习是学生对社会应尽的基本职责,努力学习是他们应完成的主要任务。勤奋的学习态度和刻苦钻研业务的精神,是他们对待学习、对待事业方面的主要行为规范和准则。在80年代,由于社会分配不公,脑体倒挂十分突出,社会上出现的“知识无价”、“读书无用”的思潮,直接影响了大学校园的学习风气,大学生的厌学、弃学、抄作业、考试作弊现象较为严重。90年代以来,这些现象虽未消失,但与前相比大有好转,新的学习热潮又逐渐形成。这缘于他们已强烈地感受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的发展,对人才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沿海地区对有突出贡献的知识分子的重奖和招贤选才的举措,大学生科技成果进入市场,人才市场和用人单位对大学生挑选的观念变化等等,这些因素都使他们体验到学识与能力的份量,认识到只有真才实学的人才会受到社会的青睐。他们也清楚地意识到自身与社会要求有较大的差距,如果眼界不开阔,学习不扎实,知识结构不合理,方法不灵活,尤其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与创造性思维薄弱,将成为他们适应社会的障碍,因而产生了危机感和成才的紧迫感,推动了学习热潮的兴起。于是近两年校园出现了新的“四热”,即学习外语热、计算机热、选修课热和辅修制热。在图书馆、教室里上自习抢坐位的现象重新出现;花钱买书的人又普遍多起来,据统计有的学校74%的大学生都要每月花钱买书。

在新的学习热潮中,他们改变以往“重分数轻能力”、“重理论轻实践”的弊端,在学习中求新、求实用,带有很大的谋生手段和“职业化”色彩,努力多学一些真本领,多掌握几种技能,以适应竞争。他们还重视社交能力、公关能力和研究能力的培养和锻炼,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当代大学生仍有“下海”活动,但其“市场观念”有了明显变化。他们认为把“下海”仅仅理解为摆摊设点、倒囤买卖、推销商品的活动是低层次的,应该在科技市场、人才市场、信息市场去大显身手,施展才能,甚至下“汪洋大海”,参与国际竞争。他们参加勤工俭学、家教、打工活动,大多是为了体验社会,增长才干,锻炼能力,闯出“象牙塔”,修一修“社会大学”的课程。有的打工的目的虽以经济收入为主,但其动机也是为了减轻家庭负担,不忍心长期让父母含辛茹苦操劳来养活自己,决心自力更生来补充自己羞涩的钱袋,改变“躺在汇款单上的命运”。这充分显示了他们自力、自主的奋斗精神,是他们品德发展良好的另一表现。

3、遵守公共生活准则的自觉性增强,基础文明行为不断发展。公共生活准则是调节社会公共场合中人们利益关系的行为规范和准则,它对维护公共秩序、改善社会公德面貌、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具有关键性意义。以往公共生活准则往往被人看作是生活小节。“不拘小节”似乎是大学生的“角色特征”,这实是对当代大学生的误解。90年代的大学生们比较注意自己的公共场合形象,礼貌待人、举止文明、谈吐文雅、助人为乐的风气日渐浓厚。校园树木花草被攀折的减少;乱涂乱画墙壁桌椅的有所收敛;书籍报刊被撕裁的行为较少出现;食堂等公共场所自觉排队,遵守秩序;公共汽车上给老弱病残让坐的现象逐渐普遍起来。1994年,团中央发起并组织的“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大学生是其主力军,已蓬蓬勃勃地开展。无数的大学生走出学校,或深入城镇街区、居民家院进行广泛的社区服务;或奔赴山乡村寨支教扫盲,为失学儿童带去知识和希望,为青壮年文盲带去识字的喜悦;或面向广大农村,开展科技扶贫,义务医疗服务等。他们常常出现在社会救助的行列里,开展社会服务性劳动,伸出热情的手,奉献火热的心。他们给他人带去温暖,也给中国的未来带来信心。90年代的大学生们用事实来重塑他们的文明形象,他们的道德面貌给社会留下了良好的印象。*

标签:;  ;  ;  

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主流与特点_思想品德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