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编制习题时的审美意识,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习题论文,意识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由于资料众多和网络发达,教师大多只注重选择习题。新课程实施后,教科书的面貌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但与新课程理念一致的习题还很少,编制习题工作需要教师的积极参与。教师在编制习题时比较注重习题表述的科学性,缺少习题表述时的审美和功能意识。其实,习题对于学生来说,相当于一个产品,质量、功能与美感都是其不可或缺的方面。
一、缺乏审美意识的几种表现
学生做习题的过程,不仅是思维的过程,同时也是审美的过程。为什么有些习题学生愿意做,而有些习题学生不愿意做,除了思维的原因外,习题叙述繁琐、要求不够明确、在低层次上重复等,也是一个原因。
1.刻板
例1 接收无线电波时,首先要从众多的电磁波中把自己需要的选出来。我们转动收音机的旋钮选择电台,实际上是在进行__选择电波。经过__,收音机得到的是带有信息标记的__,然后通过__把所需信息从__中“取”出来,经过放大送至__发出声音。
编者的意图想比较全面地检测学生这方面的知识。但上述填空的内容都是识记水平的要求,“面面俱到”的检测使习题显得刻板,缺少灵动的感觉。
2.含糊
例2简要说说手机是如何实现异地通话的?
编者自己心里虽然清楚“简要”的要求,但由于学生的知识结构与教师不同,学生无法把握“简要”这一要求,常常感到难以下手。
3.别扭
例3 下列图1中,哪一个是电容器的符号?
图1
编者的意图是让学生能够区分电容器实物与符号,但4个选项中3个是电路符号,1个是实物图,显得不够协调。
例4 下列对于电容单位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电容的单位法拉是一个很大的单位
B.电容的单位法拉是一个很小的单位
编者的意图是让学生既能够了解法拉单位的大小,又能够掌握单位换算关系,但四个选项中2个是文字表述,2个是数字表述,显得不协调。
4.冗长
图2
例5 风能是一种环保型能源。目前全球风力发电的总功率已达700OMW,我国约为1OOMW。据勘测我国的风力资源至少有,所以风力发电是很有前途的一种能源。风力发电是将风的动能转化为电能。如图2所示。设空气的密度为ρ,水平风速为ν,风力发电机每个叶片长为L,风能转化为电能的效率为n,那么该风力发电机发出的电功率P__。
编者的意图是除了检测学生的知识外,还能让学生了解风能的背景资料,在习题编写时应该区分教学与检测的功能,属于教学时讲的内容不必写在题目上。
二、习题编制时应具有的审美意识
1.和谐意识
美感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和谐。和谐意识是习题编制时一种重要的意识。和谐意识在习题编制时可体现在图、文之间的和谐,选项之间的和谐,题干与选项之间的和谐等方面。
例6 科学家探索自然界的秘密,要付出艰辛的努力,十九世纪英国科学家法拉第,经过十年坚持不懈的努力,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图3中可用于研究电磁感应现象的是__?
选项对应的4个图,从表面上看还算和谐,仔细观察还是能够感到不够和谐。前面3个图表示的都是实验装置,而最后的1个图并不是,4个选项之间并不和谐,建议图3D改成图4B,图1B改成图4A。
图3
图4
例7 在制造精密电阻时,为了消除在使用过程中由于电流变化而引起的自感现象,往往采用双线绕法,如图5所示。解释为什么这样绕线圈能使自感现象的影响减弱到可以忽略的程度?
图5
习题是师生的对话,习题编制过程中折射着教师的学生观,平等、尊重是教师人格美的体现,也是师生关系和谐的体现。“解释为什么这样绕线圈能使自感现象的影响减弱到可以忽略的程度?”这句话给学生的感觉是命令口吻,如果在解释前加上“请”或“试”字,给学生的感觉会更好。
2.对称意识
对称是美感的一种表现形式,物理中有“对称美”之说,物理学家追求自然界的对称性是其科学研究的动力之一。对称意识在习题编制时可体现在图和选项的设置上。
例8 如图6所示,有两根外形完全相同的A、B钢棒,其中一根有磁性,另一根无磁性。若用图示的方法鉴别,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6
A.图(a)说明A无磁性
B.图(b)说明B有磁性
C.图(a)说明B无磁性
D.以上说法都不对
本题的4个选项,给人的最大感觉就是第四个选项的设置不够对称,建议作如下修改。
A.图(a)说明A无磁性,B有磁性
B.图(a)说明A有磁性,B无磁性
C.图(b)说明B有磁性,A无磁性
D.图(b)说明B无磁性,A有磁性
例9 太阳系中有一颗小行星和地球在同一轨道平面上。从地球上看,它永远在太阳的背面,人类一直未能发现它。设太阳系中的这颗小行星绕太阳公转的运动可看成匀速圆周运动,由以上信息我们可以推知
A.这颗小行星的公转半径等于地球公转半径
B.这颗小行星的公转周期等于地球公转周期
C.这颗小行星的公转周期等于地球公转周期,公转半径不等于地球公转半径
D.这颗小行星的质量一定等于地球的质量
本题的4个选项,除直观上不够对称、和谐之外,还隐含着内容上的不和谐,C选项并不是一个独立的选项,是A、B选项的重复。建议作如下修改。
A.这颗小行星的公转半径等于地球公转半径
B.这颗小行星的公转周期等于地球公转周期
C.这颗小行星的公转速率等于地球公转速率
D.这颗小行星的质量一定等于地球的质量
3.平衡意识
图7
平衡给人以稳定感,也是美感的要素之一,平衡意识在习题编制时不仅表现在选项上,也可能体现在内容上。
例10 如图7所示,放在水平面上的物体m=5kg,受到水平拉力F的作用,当F增大到15N时,物体开始运动,那么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A.当F=10N时,物体受到静摩擦力作用,静摩擦力大小是10N
B.当F=1N时,物体不受静摩擦力的作用
C.物体与水平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大于15N
D,力F由零逐渐增加到15N的过程中,物体受到的静摩擦力也由零逐渐增加到15N
本题的4个选项在长短上显得不够平衡,其实选项的表述与题干是相关的,选项中的一些语言还可以简化。建议作如下修改。
A.当F=10N时,静摩擦力大小是10N
B.当F=1N时,物体不受静摩擦力的作用
C.物体所受的最大静摩擦力大于15N
D.物体所受的静摩擦力也由零逐渐增加到15N
例11 关于电场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场线是电场中实际存在的线
D.电场线是为描述电场而引入的假想曲线
C.空间某处的电场线有时可能相交
D.电场线是电荷在电场中的运动轨迹
本题4个选项的内容显得不够平衡,前面3个是有关电场基本性质的选项,最后一个是电场知识与力学知识综合的选项。选项内容上的不平衡会影响习题功能的发挥,例如本题如果作为基础训练题,则最后一个选项显然太难,如果作为综合训练题,则前面部分选项又太容易。
4.简洁意识
部分教师往往希望通过做题扩展学生的知识面,使题目叙述中包含与题目相关不大的内容,这种做法并不符合学生做题的心理。简洁意识在习题编制中不仅体现在问题情景(题干)的表述上,还体现在对学生回答问题要求的把握上。
图8
例12 如图8所示是漂浮在地球附近的太空垃圾示意图,各类航天器(除可回收的)在太空中度过其设计寿命,丧失功能之后,将变成废弃物而成为太空垃圾。运载火箭在星箭分离之后,火箭的残余部分也成了垃圾。太空中目前存留着直径10cm以上的航天器碎片7000个以上,直径小于10cm的约有350万个。它们多集中在各类航天器所必须经过的飞行轨迹区域,造成了一定的破坏,如俄罗斯的“宇宙1275”卫星就是与太空垃圾碰撞后发生爆炸的,目前科学家还没有解决太空垃圾的回收这一难题。下列对太空垃圾认识正确的是
A.离地越高的太空垃圾运行速率越大
B.离地越高的太空垃圾运行角速度越小
C.离地越低的太空垃圾飞行周期越小
D.太空垃圾只可能跟同一轨道上的航天器相撞
本题叙述中的很多内容对于求解习题来说属于无关信息,学生在阅读时会感到繁琐。建议作如下修改。“不回收的航天器在使用后,将成为太空垃圾。如图8所示是漂浮在地球附近的太空垃圾示意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5.谐趣意识
学生做习题是相对紧张的事情。碰到一个有趣的习题,可以使学生在紧张中获得一些放松,习题编制中的谐趣意识主要体现在问题情景的设计中。
例13 如图9所示是某杂志刊登的一幅漫画。假设左右两人是用相同的绳子玩耍,左边的人悠然自得而右边的人弄断了绳子还迷惑不解。
图11
你能帮他解答这一疑问吗?
例14 最初定居欧洲的匈牙利人使用了所谓的回拨弓,其他国家的人对其非常害怕。当时在欧洲,人们经常要祷告:“老天爷,把我们从匈牙利人的箭下拯救出来吧!”。经研究,回拨弓的拉力随拉伸距离的变化如图10(a)所示,而其他地方用的弓拉力随拉伸距离的变化如图10(b)所示。
问:(1)从图中所示的情况看,匈牙利人拉弓时用的力更大吗?
(2)从图中所示的情况看,匈牙利人拉弓时做的功更多吗?依据是什么?
三、科学性、功能性与审美性的协调统一
除了前面要求具有审美性以外,习题还是为了检测学生的学习水平,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服务的,有它的功能性要求。习题除了题目本身要符合科学性外,还必须符合学生认知发展的规律,这是它的科学性要求,好的习题应该是科学性、功能性和审美性的统一。
1.目标意识
目标不同,编制的习题也应该不同。例如在新课结束时的基础训练,习题的综合性不能太强,反之,对于综合练习,习题不能仅仅围绕某一知识点展开。
例15 将一电荷量为Q的电荷,分成电荷量为q、q′的两个点电荷,为使这两个点电荷相距r时,它们之间有最大的相互作用力,则q值应为__。
本题如果作为综合练习使用,目标定位是合适的,但如果作为新课结束后的基础训练使用显然太难,如果能够对习题进行适当修改,也可以在新课结束的基础训练中出现。下面就是进行修改之后的习题。
例16 两绝缘金属小球相距r,其中一球电荷量为Q,另一球不带电,它们之间的静电力为零,若将金属球所带的电荷量Q分成q、(Q-q)后给这两个小球。
(1)两球之间的静电力为__。
(2)猜想一下,要使两球之间有最大的静电力,电荷量该如何分配?
修改之后,不仅将运算要求改为猜想要求,降低了能力要求,而且题目的叙述中也隐含了静电力大小与电荷量分配有关,给学生猜想提供了基础。对于能力较强的学生,还为他证实自己的猜想提供了空间。
例17 与法拉第同时代的探索“磁生电”的其他科学家有
①牛顿 ②安培 ③科拉顿 ④亨利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上述习题的目标定位是要求学生记住科学史上的科学家及其工作,这样的目标定位对于所有学生来说,并不合适。
2.主体意识
如果把习题比喻为产品,学生就是用户。习题编制中把学生作为主体会拉近习题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使学生产生亲切感。下例是高中物理《追寻守恒量》之后的一个习题。
例18 寒假期间,邻居的两个小孩被你领进一个小房间里下棋,你关上房门外出办事回来后,发现两个小孩正在闹别扭,棋子散了一地。你带领两个小孩一起收拾棋子,把棋子在盒子里排整齐后,发现还缺少6颗。你们一起找啊找,门后有1颗,墙角有一颗,杯子里面也有1颗,还有3颗就是找不到。但是你们还是继续找,地毯下又找到了2颗。最后一颗在哪里呢?你发现窗户打开着,探出头一看,草地上还有一颗!
问:支撑你们能够不断寻找的信念是什么?
3.易答意识
例19 用手拿着一张一百元人民币纸币的一端,拿一块强磁铁靠近纸币的另一端,会看到纸币受到磁铁的吸引。这是辨别人民币真伪的一种方法,你能说出它的原理吗?
回答本题所需的知识并不难,但“你能说出它的原理吗?”让学生难以理解和把握。建议将“你能说出它的原理吗?”修改为“请猜想人民币内有什么材料?”
例20 如图11所示,用弹簧秤来拉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的木块,逐渐增加拉力,直到木块运动为止。观察此过程中弹簧秤的读数变化,后在木块上加砝码,重复上述实验。下表是某一次实验的数据记录
根据实验结果,讨论以下问题:
(1)当拉力为零时,木块有没有受到摩擦力的作用?用弹簧秤轻轻拉木块,但它没有动,木块有没有受到摩擦力的作用?如果有,其大小和方向如何?拉动木块后,它还受到摩擦力的作用吗?如果有,其大小和方向如何?
(2)静摩擦力的大小是一个固定值吗?它与压力有关吗?如何确定其大小?
阅读问题(1),有一种紧张得让人透不过气来的感觉,连问5个问题,学生在没有回答之前就害怕了,另外,表述中有较多的口语成分。建议作如下修改。
(1)用弹簧秤轻轻拉木块,木块仍静止,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和方向如何?
(2)拉动木块后,它受到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如何?
(3)静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有关吗?
编制习题与选取习题不同,编制习题是一个创造性的工作,需要考虑的问题很多,功能性、科学性与审美性是其中三个最主要的方面。习题编制以后,需要有一个“打磨”过程,这是提高习题品质的过程,习题编制完成后,还应该接受实际使用的检测,这样才能使得习题不断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