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护理论文_唐艳

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湖南衡阳 421000

[摘要]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护理的效果进行研究与分析。方法:此次选取9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研究时间为2017年1月~2018年12月,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针对性护理)各45例,就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中患者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及时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可提高临床治疗效果,降低其死亡率。

关键词:临床护理;呼吸窘迫综合征;重症急性胰腺炎

急性胰腺炎是临床较为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其重症患者具有发病急、病情较为凶险、死亡率高等特点[1]。可导致患者多个器官出现功能障碍,其中最常见的便是呼吸窘迫综合征,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2-3]。早期对患者施以有效的治疗并给予全面且具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可明显提升治疗效果,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从而提高护理满意度。本研究特将9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的实践价值,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在我院收治的9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45例,患者年龄介于32~70岁之间,平均(50.12±6.55)岁;男性24例,女性21例;重症急性胰腺炎发病(2.4±0.5)d后发生呼吸窘迫综合征;17例因酗酒或者暴饮暴食引起重症急性胰腺炎,12例为胆源性胰腺炎,16例为其他原因不明引起重症急性胰腺炎;观察组45例,患者年龄介于34~73岁之间,平均(52.45±7.68)岁;男性26例,女性19例;重症急性胰腺炎发病(2.6±0.4)d后发生呼吸窘迫综合征;18例因酗酒或者暴饮暴食引起重症急性胰腺炎,15例为胆源性胰腺炎,12例为其他原因不明引起重症急性胰腺炎。两组重症胰腺炎患者从年龄、性别及病因等一般资料从数据分析上看无显著差异(P>0.05)。

1.2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对患者的病情进行综合评估,保持病房内的空气流通并保持安静,对患者的呼吸、心率、脉搏等变化进行观察,当患者呼吸遇到异常时,应及时向主治医师报告并遵医嘱进行有效预防及护理。

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以针对性护理干预,其内容如下:

(1)加强心理护理:由于该疾病属于危急重症,患者在毫无心理准备的情况下,再加上对该疾病的有关信息知之甚少,对于之后的治疗颇为担心,此时很容易出现紧张、害怕及消极等不良心理情绪。护理人员要加强与患者之间的沟通,应及时向患者讲解该疾病的有关信息、治疗方法、治疗以及预后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一些情况及相关注意事项。同时,护理人员应以高度的责任心去帮助患者,给予患者精神上的慰藉,并鼓励说出自己的心声,对其提出的问题给予耐心的解答,并适时进行开导;

(2)加强呼吸道护理:为保证患者的呼吸道通畅,护理人员应定时对患者作吸痰处理,及时将痰液排出,防止肺部感染及其他并发症的发生。对于痰液较为粘稠不易咳出的患者,可采取雾化吸入的方式进行药物治疗,以便痰液稀释排出;

(3)加强导管与气道护理:及时更换呼吸机导管,并对导管进行固定,防止导管出现扭曲、牵拉及脱管的现象发生。针对气管切开的患者,切口处辅料应定期更换,保持其清洁及干燥,经胃管给药的温度应适中,速度应均匀,对引流液体的颜色、性质及流量应时刻观察记录,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师有效处理;

(4)加强营养护理:在患者进行机械通气的第2天以静脉输注的形式给予营养支持,以高渗葡萄糖和脂肪乳为主。在此过程中,对患者的血糖水平、肾功能及耐受情况应密切关注,根据患者的耐受情况,适当调整营养比例,并逐步转为胃肠内的形式提供营养支持。

1.3观察指标

①患者经治疗后呼吸、心率、神志、二氧化碳分压等恢复或接近正常值,即为有效;患者经治疗后神志、呼吸、心率等基本症状有所改善,即为有效;患者经治疗后二氧化碳分压下降低于16%,氧分压小于40mmHg,pH小于7.3,即为无效;②两组患者之间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

1.4统计学分析

将研究中的各项数据输入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处理,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率以计数资料的表现形式以(%)为基准,组间予以x2检验,P<0.05即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针对性护理治疗效果较于常规护理明显提升(P<0.05)。见表1

2.2常规护理与针对性护理之间的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

对照组出现多器官功能衰竭3例,肺部感染3例,轻度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3例;观察组出现多器官功能衰竭1例,轻度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1例。两组并发症患者均经治疗后得到缓解,其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2.2%、4.4%,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重症急性胰腺炎反应期或者胰腺坏死继发感染后会造成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该疾病的发病机制主要是因诸多因素引起肺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从而导致肺间质病变,引起水肿,肺表面的活性物质也相对减少,造成肺泡萎缩,再加上血液处于高凝状态,继而导致一系列病变发生,如肺微血管栓塞。呼吸窘迫综合征在临床早期患者多表现为呼吸困难,致使氧出现输送障碍,这是引起多器官衰竭和死亡的主要因素[4]。在病情晚期严重者可能会出现低血氧症和严重呼吸窘迫等症状,若患者一旦出现呼吸急促症状,应立即给予氧气吸入进行有效处理。在常规护理应用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有效治疗,结合患者自身病情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同时加强患者的心理护理,使其树立积极乐观的心态去战胜病魔,提高其治疗依从性,可促使患者康复周期有效缩短;在积极配合治疗的同时,应加强呼吸道护理,尽早给予患者机械通气,使患者呼吸道保持通畅,缺氧状态得以有效改善;再者加强患者导管以及气道的护理,可有效减少因呼吸机进行辅助通气而发生的各种并发症,患者建立人工气道后,患者在此阶段不能张口说话,此时要格外加强对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进行观察,及时地对患者予以辅助性通气,从而降低感染率的发生;最后加强营养护理,保证患者在其高代谢状态下能及时补充人体所必需的营养物质摄入,促使机体的胃肠道功能尽快恢复正常运转。

本研究结果表明,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提升治疗效果,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降低,提高患者康复速度的同时也得到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认可。因此,给予有效的护理是保证疾病救治成功的关键因素所在,故值得在今后的临床护理中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唐群芳,谢碧娟,臧传兰.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呼吸窘迫综合征加强临床护理的效果观察[J].广西医学,2015,08:1205-1206.

[2]蒋艳秋.外科重症急性胰腺患者的护理体会[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6,6(2):88-89.

[3]张丹.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护理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10(4):205-206.

[4]曹翠玲,陈杰.重症急性胰腺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及干预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2):67-68.

论文作者:唐艳

论文发表刊物:《总装备部医学学报》2019年第0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6

标签:;  ;  ;  ;  ;  ;  ;  ;  

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护理论文_唐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