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股减持对产业的影响_国有股减持论文

国有股减持对产业的影响_国有股减持论文

国有股减持:对行业影响几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几何论文,减持论文,国有股论文,行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00年管理层已明确表示,已上市公司的国有股将从2001年开始逐步减持。它对市场究竟有何影响?本文通过对可能减持的国有股数量及所需资金量在不同行业的分布状况的综合分析,从行业影响的角度回答上述问题。

国有股存量:

数量规模不小,行业分布不均

截止到2000年12月15日,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共有1033家(不含PT股),总股本3375.5亿股,其中非流通股2304.55亿股,占总股本的68.27%,流通股1070.96亿股,仅占31.72%。在非流通股中,国有股1275.9亿股,占总股本37.8%。

根据沪深交易所股票分类方法,沪深1033家上市公司按行业属性分为石油化工、冶金、电力煤气和水、电子、电气机械、房地产、纺织服装化纤、化工、建材、交通运输仓储、金融、酿酒食品、农林牧渔、普通机械制造、汽车及汽车配件、日用电器、商贸旅游、制药、造纸、综合及其它共二十一个行业类,本文据此进行统计分析。

表一 国有股存量的行业分布

 单位:亿股

行业  国有股 比率%  行业  国有股  比率%

冶金  301.7  23.7  建材  26.8 2.1

电力煤气和水  71 5.6

 纺织服装化纤  38.9 3.1

交通运输仓储  116.5  9.1

 普通机械制造  48  3.8

汽车及汽车配件 51.3  4.0

 酿酒食品  38.5 3.0

石油化工  117.1  9.2

 商贸旅游  70.9 5.6

电子  49 3.8

 电气机械  19.8 1.6

制药  44.4  3.5

 综合  17.3 1.4

农林牧渔  20.9  1.6

 金融  5.7  0.5

房地产 52.1  4.1

 造纸  14.3 1.1

日用电器  27 2.1

 其他  47.2 3.7

化工  93.2  7.3

 合计  1275.9

以上数据系根据巨灵信息统计得出

表一汇总了国有股存量在各行业类的分布倩况,其中国有股存量在100亿股以上的有冶金、石油化工、交通运输仓储三个行业,合计达535.3亿股,占国有股存量的42%,而仅冶金行业就达301.7亿股,占23.7%;在50-100亿股之间的有化工、房地产、汽车及汽配件、电力煤气水和商贸旅游五类行业,合计338.5亿股,占总量的26.5%;其余各类行业仅占31.5%。金融行业国有股存量最少,只有5.7亿股,仅占总量的0.5%。

分析表明,目前上市公司国有股存量虽在数量规模上不小,大约是二级市场流通股数量的1.2倍,但行业分布极不平衡,主要分布在冶金、石油化工、交通运输仓储、化工、汽车、电力煤气水、房地产和商贸旅游等八大行业上,它们累计占国有股存量的68.5%,另外13个行业类累计只占31.5%。国有股存量占比最高的是冶金行业,达23.7%,最低的是金融行业,仅占0.5%。

国有股减持:

数量十分有限,行业各自有别

根据十五大报告精神,对国有资产的战略性结构调整,要有所为有所不为。即国有经济应逐步从一般性竞争行业退出,而关系到国计民生及一些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的大企业和发展前景较好的行业则仍会保持垄断或相对垄断的地位。据国家统计局最近的诠释,国有垄断或以垄断为主的行业有军工、造币、航天、石油、天然气开采、森林采伐及公用事业中的自来水、煤气、电力等。而国家应保持一定控制力的行业有煤炭、铁矿等矿产资源的开采;关系到国家综合经济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产业,如航天、新材料、计算机技术、生物医药等;正在成长为新经济增长支柱的产业,如电子、石油化工、汽车等。

根据国有经济在不同行业可能作出的战略调整,结合目前两市上市公司所属行业及企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处地位分析,在二十一类行业中,电力、煤气和水,国有股比率应在50%以上;石油化工、汽车及汽车配件、电子、制药、交通运输仓储五类行业国有应保持相对控股地位,持股比率应在30%左右;冶金行业考虑到?宝钢、鞍钢、首钢、邯钢等大公司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国有持股比率短时期内可能保持在50%左右,其他企业类持股比率则应相对较少,综合考虑,该类企业国有持股比率平均应在30%左右;而处于国民经济中基础地位的农业,国有保持一定的控制力是必然的,其持股比率在30%左右较合理;考虑到电气机械行业目前在我国出口产值中占较大比重,且行业技术含量较高,国有持股比率应在30%左右;在其他类中,由于包含电信、有线网、传媒、煤炭、新材料等公司,这些公司规模在该类行业中相对较大,因此,这一行业国有持股比率平均可能在20%左右;由于金融行业的特殊性,必将保持一定的国有控制力,国有比率也应在30%左右以上;其他十个行业类国有股将逐步全部退出。据此,可推算出国有股实际可能减持的数量规模及在不同行业的分布。(见表二)

表二 国有股可能的减持规模及其行业分布

行业 

 公司数  总股本 现有国有股 国有持股所需比率 国有所需持股 减持量 减持均量

 

家   亿股   亿股     %

 亿股

 亿股  亿股/家

冶金

57 474 301.7  30

 142.2

159.5   2.8

石油化工24 222.2117 30 66.7

50.3

 2.1

交通运输仓储64

288.3116.5  30 86.5

30  0.47

汽车及汽配件   43 181  51.3  30 54.3  -3

电子

72

194.7

 49 30 58.4

-9.4

制药

52

119  44.4  30 35.7

8.7

 0.17

电气机械  28

67.6 19.830 20.3

-0.5

农林牧渔

39  81  20.9  30 24.3

-3.4

电力煤气水

 40 184  71 50 92

-21

金融

 6

55.6 5.730 16.7

-22.1

其他  80 211.5 47.220 42.3 4.90.06

日用电器

27

  115.5

 27

0

27 1.0

商贸旅游  118 236.2 70.9 0 70.90.6

纺织服装化纤77 205.9 38.9 0 38.90.51

化工

85 216.1

 93.3

0

93.31.1

普通机械制造51 114.7 17.3 0 17.30.38

酿酒食品  36

88.5 38.4 0 38.41.07

房地产

33 124.5

 52.1

0

52.11.58

建材  41

98

26.8 0 26.80.65

造纸  15

33.4 4.3 0 14.30.95

合计 1033 3418.4

1275.9

639.4

680.5

以上数据系根据巨灵信息统计得出。为讨论问题的方便,表中各行业类可能的国有持股比例均取整数,其中的负值表示该行业存在国有股增持的可能数量。

表二显示,国有股实际可能减持的数量只有680.5亿股,约占国有股存量的53.3%。从行业来分析,冶金行业减持压力最大,有159.5亿股,占减持总量的23.4%;其次是化工行业,减持量93.3亿股,占13.7%;此外,商贸旅游、房地产和石油化工的减持量均在50亿股以上,压力也较大;而在金融、汽车、电力煤气水、农林牧渔、电子和电气机械等六大行业,国有股还有可能增持,其中金融、电力煤气水增持量均在20亿股以上,高科技的电子行业的增持量也达9.4亿股;此外,减持压力较小的行业有制药、综合和造纸,均不足20亿股,制药行业仅有8.7亿股。

从各行业平均每家减持量看,冶金2.8亿股、石油化工2.1亿股、房地产1.58亿股、化工1.1亿股、酿酒食品1.07亿股、日用电器1亿股、造纸0.95亿股、普通机械制造0.94亿股、建材0.65亿股、商贸旅游0.6亿股、纺织服装化纤0.51亿股、交通运输仓储0.47亿股、综合0.38亿股、制药0.17亿股、其他0.06亿股。

表三 各行业类国有股减持所需资金量

行业 行业最近净资产 近三年行业平均每股收益 减持价 减持量 所需资金量 平均每家所需资金

  (元/股)(元/股) (元)  (亿元) (亿元)

 (亿元)

冶金

2.29  0.23

3.8

 159.5  606.1

 10.6

石油化工2.44  0.21

3.66

 50.3  184.1 7.7

交通运输仓储  2.51  0.28

4.2 30 126  2.0

汽车及汽配件   2.53  0.27

4.05

 -3 0

 0

电子

2.78  0.31

4.65

 -9.4  0

 0

制药

2.32  0.25

3.75

8.7

32.6  0.63

电气机械  2.53

0.22

3.75 -0.50 0

农林牧渔  2.12  0.18

3.18

 -3.4  0

 0

电力煤气水

 2.73  0.31

4.65  -21 0

 0

金融  2.36

0.30

4.5 -22.10 0

其他  2.51

0.24

3.77 4.9

18.5

0.2

日用电器

3.04  0.31

4.65

27125.6  4.7

商贸旅游  2.50.16

3.75 70.9 265.9

2.3

纺织服装化纤2.58

0.21

3.87 38.9 150.9

2.0

化工

2.45  0.21

3.68

 93.3 343.3  4.0

普通机械

2.00

0.08

3.0 48144 2.8

综合

1.87  0.18

2.81 17.3

48.6  1.1

酿酒食品  2.69

0.28

4.2 38.4 161.3

4.5

房地产

1.91  0.08

2.87

 52.1 149.5  4.5

建材  2.33

0.19

3.5 26.8

93.8

2.3

造纸  3.05

0.24

4.58 14.3

65.6

4.4

合计 680.5 2515.1

以上数据系根据巨灵信息统计得出

结论:国有股存量可观,但减持数量有限。对于已上市公司整体而言,贯彻国有资产的战略性结构调整方针,在国有股减持的同时,也将出现某些行业国有股的增持。冶金行业国有股减持的总量及每家公司减持均量同列各行业之首;石油化工、房地产、化工、酿酒食品和日用电器的平均每家减持量也较大;建材、商贸旅游、纺织服装化纤、交通运输仓储、综合、制药和其他类减持量很大;而金融、电力煤气水、汽车、电子、电气机械和农林牧渔行业国有股在总体上存在增持的可能性,其中金融、电力煤气水、电子三行业增持的可能数量最大。

国有股减持的资金需求:

年均数量很小,行业差别较大

国有股减持所需资金规模取决于国有股减持的价格和减持方式。

国有股减持价格的确定,要从多赢的角度考虑,即国家得利,投资者受益,市场稳定,相信这是市场各方的共识,也是妥善解决国有股流通问题的最佳指导原则。根据这一原则,首先,国有股的减持价格应不低于公司每股净资产;其次,目前市场上新股发行及增发新股的平均市盈率在30倍以上,取目前新股发行和增发的平均市盈率的下限,即30倍的市盈率为基础,国有股减持的定价以向投资者让利50%,即平均15倍市盈率为宜。再考虑国内上市公司业绩大都具有不稳定性这一客观事实,我们认为,国有股减持价格应按照不低于公司每股净资产而不高于公司近三年的平均市盈率15倍来确定较为合理。这与国外成熟市场传统产业投资价值在15倍左右不谋而合。至于国有股减持的方式,无论是配售、国有股回购还是将来设立国有股投资基金,其减持价格相差不大,资金也基本上来源于证券市场。除此以外,其他方式也有,但规模很小。为了便于分析,本文假设国有股减持全部以配售形式来完成。

通过对二十一个行业类最近的平均净资产和近三年平均每股收益的统计,计算出各行业的国有股减持价格及所需资金量如表三所示。

统计分析表明,国有股减待所需资金总量为2515.1亿元。其中冶金行业一家就达606.1亿元,占资金需求总量的24.1%;化工、商贸旅游均在250亿元以上,分别为343.3亿元和265.9亿元;石油化工、交通运输仓储、日用电器、纺织服装化纤、普通机械、酿酒食品、房地产等行业所需资金也在百亿元以上;而综合、制药及其他则所需资金很少。从不同行业每家公司因国有股减持平均所需资金分析,冶金每家高达10.6亿元,其次是石油化工,每家7.7亿元,除此之外,每家在4.0亿元以上的行业有日用电器、化工、房地产、酿酒食品、造纸,每家在2-3亿元以内的行业是交通运输仓储、纺织服装化纤、普通机械、建材、商贸旅游,而电气机械、制药每家分别只有0.63亿元和0.20亿元。

根据WTO的有关协议内容,五年后外资将全面进入我国资本市场,因此国有股减持可能在五年内完成。这样,市场每年因国有股减持所需资金500亿元左右。而从今后一段时间证券市场的资金供求状况分析看,应不会对市场构成压力。

综合以上各方面的情况,国有股存量虽大,但最终减持量并不多,仅有680.5亿股;从所需资金量看,仅需2515.1亿元,仅略多于目前股市每年新股、配股、增发和佣金四项所需资金的总和,五年均摊,年均只有约500亿元;从行业上看,无论是在国有股减持的量上,还是在减持所需资金上或平均每股所需资金上,国有股减将对冶金行业造成较大压力;化工、石油化工、商贸旅游所需资金也较大,减持压力不轻;此外,交通运输仓储、日用电器、纺织服装化纤、普通机械、酿酒食品、房地产、建材、造纸这些行业国有股减持所需资金相对较小;而制药、综合和其他三类行业板块所需资金几乎可忽略不计。同时,因国有资产战略性调整的需要,国家还有可能会对电子、汽车、金融、电力煤气水、电气机械和农林牧渔等六大行业增持股份,从而带来国有资金回流。

国有股减持的市场效应:

整体发展向好,行业影响有别

就整体而言,国有股减持有利于市场发展。但由于不同行业和公司的发展前景、成长性及规模的差别较大,国有股减持导致的市场影响也不尽相同,有的甚至差别很大。

冶金、化工、石油化工、日用电器因国有股减持的量及所需资金均较大,加上行业内上市公司本身流通规模较大,国有股减持后,其流通市值将急剧扩大,此外,这些行业的发展已进入成熟期,其今后的收益将相对稳定,出现高成长的可能性不大;目前上述行业上市公司二级市场的平均市盈率分别达54.5倍、72.6倍、58倍、49倍,国有股减持可能将会降低整个行业市盈率。

商贸旅游、纺织服装化纤、综合、酿酒食品、建材、造纸和普通机械等七类竞争性行业,国有股减持对它们压力并不大,由于这些行业类上市公司的规模均不大,且对技术和资金要求都不高,在国有股退出后,最适合民营资本和企业资本介入,有利于公司未来法人治理结构的完善,对公司的长远发展极为有利。此外,这一行业类上市公司还将因国有股的彻底退出,而成为收购重组、兼并联合的主战场,重组浪头将此起彼伏。

公用事业中的电力煤气水和交通运输仓储行业,由于受到政策的扶持,加上国有股减持几乎没有压力,其未来趋势取决于其自身的经营业绩和公司的成长性,不会受国有股减持的影响。

汽车及汽车配件,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将有可能进行大规模的重组、联合,造就国内特大型企业,以抵御外来竞争。此外,规模较小的汽车上市公司,被兼并的可能性极大。

房地产上市公司,尽管其国有股减持有压力,但该行业上市公司不多,规模也较小,且行业发展潜力在加入WTO后将十分巨大,因此,减持不会对其未来产生负面影响。

金融类上市公司,由于其行业的特殊性,加上目前市场上的金融股国有比率普遍很低,国家不仅不会减持,还有可能增持。此外,相对于金融企业来说,目前上市的公司规模都很小,存在较大扩张潜力。

农业类上市公司,由于其在国民经济中所处的基础地位,不仅不会受到国有股减持的影响,还会受到政策的大力支持。而且目前已上市的企业规模都较小,今后几年有可能快速扩张。

电子信息、制药、电气机械和其他类中的电信、有线宽频网及新材料等行业,由于这些行业代表了当今新经济发展的方向,具有高成长性,且上市公司规模均不大,扩张潜力巨大,所以国有股不仅不会减持,而且还有可能增持,以享受其高成长带来的收益。此外,国家为了尽快培养出在国际上有一定竞争力和规模的高科技企业,会对一些目前的行业龙头,进行大规模的资产整合,将优质资产整合进去,同时还将快速进行股本的扩张。

标签:;  ;  ;  ;  ;  

国有股减持对产业的影响_国有股减持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