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的演进与国际关系的变革——历史的考察,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国际关系论文,历史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早在世界性的现代化进程开始之前,现代意义上的国际关系就已经产生了。可以说正是这种现代意义上的国际关系准则为野心勃勃的欧洲国家之间的竞争设置了一种约束,避免了无限制,无休止的混战,从而促进了以英国革命为先导的现代化进程的启动和传播;同时,不断发展、演进的现代化又为现代国际关系的变革注入新的推动力量,使之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直至由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而走向一种根本性的变革。一部人类社会的现代史,从某种意义上说,即是一部现代化的世界进程不断推进和国际关系不断变革的历史。以往的现代化研究往往偏重于主要国家和地区现代化模式的讨论,不重视现代化的推进和国际关系变革之间的直接联系。此文拟作一些尝试性的探讨。
一、现代史、现代化和现代国际关系
要想对现代化的演进与国际关系的变革之间的关系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必须对“现代史”、“现代化”和“现代国际关系”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在英文里,modern一般解作of the present time,or of the notfar distant past;not ancient,意为现代的,不是久远过去的; 或非古代的。〔1〕modern times一般是指1500年左右以来的时间, 跨度很大,没有明确的下限。西文意义上的现代史,即modern history,一般也就指的是1500年以来的历史。〔2〕西方学术界把人类文明史分成三段:古代的,即ancient,中世纪的,即medieval,和现代的,即modern。同时,在现代史这段时期内,又把距当今最近的时期称为“当代”,即contemporary times。〔3〕西方学术界的这种划法, 有其自身的道理。因为现今西方国家的社会制度和生活方式就是从1500年以来的社会发展中奠定下来的,没有再发生根本性的变化。而中国的历史经历却不相同。中国自19世纪中期以来历史性的大变化接连不断。中国人思想中“现代”这个概念也就和西方人的大不一样了。
在汉语中,很难找到一个和modern相同或相当的词。中国传统史学把历史分为古代、近代和现代。早在清末、民初的学术译著中,就把西方的modern history翻译成“近代史”了。中国史学没有“中世纪”的概念。这种划法和译法解决了中国人在把中国历史和世界史揉合在一起的难题,方便了中国人的理解,但却不能完满地表达西方史学中modern的含义。十月革命之后,特别是1949年之后,中国史学界普遍接受了苏联史学的分期法,把十月革命作为一个划时代的标志,成为“近代”与“现代”的界碑。而近代的开端大多以英国1640年资产阶级革命的开始为标志。这样,在中国人的概念中,近代世界史是以资产阶级革命的开始为标志的,现代史是以社会主义革命的开始为标志的。近、现代是两个不同的历史时期。在西方人看来是延续至今的一个时代,在中国人看来(其中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已是历史的过去了。这种对历史的不同认识和理解既是两种不同意识形态的产物,也是两种不同历史经历的结果。“古代的”中国由于1840年和“现代的”西方发生遭遇战而进入了“近代”时期。半个世纪之后(按通常划法从1919年五·四运动起),又“跑步”进入了现代。这种急剧的历史“跃进”也是现代的西方“催逼”的一个结果,但这种大大不同于西方国家的历史经历很难让中国人接受西方的历史划分法。
但是,放眼世界,人类历史现代化的进程确实从1500年左右就已经开始了。当满清王朝作为中国几千年封建社会的集大成者而在中原站稳脚根并走向“辉煌”和“鼎盛”之际,资本主义在西欧已经蓬勃兴起,现代化的步伐逐步加快,并向全世界伸出它那用工业革命武装起来的铁爪,先后把欧亚大陆引为自豪的几大古典文明置于现代工业文明主导的国际关系体系之中。由此,现代化也成了非欧洲国家改变历史命运的追求。作为这种追求的一部分,就是要求改变这种强加给它们的国际秩序。由此,现代化的扩展就和非现代化国家改变现有国际关系体系和原则的努力直接联系在一起了。
那么,什么是现代化?按照以色列学者艾森斯塔德的解释,“就历史的观点而言,现代化是社会、经济、政治体制的现代类型变迁的过程。它从17世纪至19世纪形成于西欧和北美,而后扩及其它欧洲国家,并在19世纪和20世纪传入南美、亚洲和非洲大陆。”〔4〕这是对现代化及其进程的一个基本的,也是最简单明了的描述。但现代化的真实内容要远比这丰富得多。因而也有许多种不同的解释。按照我国权威学者的归纳,大致可概括为四大类:1.现代化是近代资本主义兴起后的特定国际关系格局下,经济落后国家通过大搞技术革命,在经济和技术上赶上世界先进水平的历史进程。这是我国党和政府领导人在阐述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方针与政策时所明确表述的一贯思想,其思想渊于列宁的著名公式:共产主义就是苏维埃政权加全国电气化。2.现代化实质上就是工业化,更确切地说,是经济落后国家实现工业化的进程。这种观点与第一种观点的实质内容并无区别,只是前者的特殊之点在于它的政治立论,后者的着重之处是工业发展与经济增长。从这种意义上说,现代化就是人类社会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历史过程。3.现代化是人类急剧变动的过程的总称。这种观点是西方现代化研究中有很大影响的结构功能学派的社会学观点,但解释因人而异。4.现代化主要是一种心理态度、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过程,换句话说,现代化可以看作是代表我们这个历史时代的一种“文明的形式”。〔5〕很明显,不同的人,不同的学科,往往从不同的角度来研究和界定现代化,因而得出不同的观点。不过这些观点是相互交融的。按照我国权威学者的解释,“从历史学的角度看,广义而言,现代化作为一个世界性的历史过程,是指人类社会从工业革命以来所经历的一场急剧变革,这一变革以工业化为推动力,导致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全球性的大转变过程,它使工业主义渗透到经济、政治、文化、思想各个领域,引起深刻的相应变化;”〔6〕笔者在这里想要强调的是, 作为一个世界性的历史进程,现代化也引导了全球国际社会与国际关系的变革,而且这种变革的结果越到最近就越是明显。因此,不能把部分国家高度工业化社会的实现,作为世界现代化进程完成的标志。
现代历史(Modern History)的开始事实上也是以现代国际关系的出现,或者说以促成现代国际关系产生的条件的出现为标志的。严格意义上的国际关系指的就是现代国家间关系。古代国家间关系与现代国家间关系有很大差别。实际上,古代国家的概念与现代国家的概念都不一样。古代国家不具有主权属性,同时又有许多不是在民族范围内建立起来的。由于当时交通和通讯条件的限制,由于各国经济上的自给自足和政治上的闭关自守,古代国与国之间的交往往往表现为偶然性,单一性和非有机性。由领土兼并、财富掠夺和王朝征服引起的战争是古代国家间关系的主要内容。而现代意义上的国家间关系则是主权国家之间的关系,并以经济关系为国家间关系的基础。同古代国家间关系相比,现代国家之间的交往更多地表现为必然性、多样性、有机性和世界性。人们称这种关系为国际关系。而推动这种关系不断发展变化的根本动力,就是在横、纵两个方面不断扩大其范围和影响的现代化进程。
二、现代化的进程与国际关系的变化
现代化的世界进程启始于西欧。作为这一伟大历史进步的准备,是现代民族国家的产生和现代意义上国际关系的形成。随着现代化向西欧以外地区的波浪式拓展,这种国际关系体系又越出欧洲,走向世界。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率先进入现代化行列的欧洲国家便是这一体系的主导力量。
现代化的世界进程何以启始于西欧?这是学术界关注已久的事,并已有许多回答此问题的精彩论著问世。〔7〕本文在此不作赘述。 但要指出的是,正是这些推动西欧国家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和现代化工业文明产生的诸多因素,如地理大发现所促成的大西洋贸易的兴起和西欧国家向海外的殖民扩张;如现代民族国家的产生和重商主义中央集权的加强;如宗教改革、科学革命和启蒙运动等等,加剧了各新兴民族国家之间的竞争,形成了优胜劣败的国际环境。竞争最主要的手段仍是战争。但是,正是在这一系列战争中出现了解决战争、和平与国家间关系的现代方式。其中最具代表性与划时代意义的即是1618—1648年的三十年战争。
三十年战争起因于德国内部新旧教之争,但开始后不久就演变成欧洲各国争权夺利的混战,成为中世纪以来欧洲第一次大规模的国际战争。参战国家分成两个阵营:一方以法国为首,包括瑞典、丹麦以及在宗教改革中得到了物质实惠的德意志诸侯;一方以神圣罗马皇帝为首,包括西班牙、奥地利及在宗教改革中失去了领土和削弱了实力的德意志诸侯。1648年,战争以签署《威斯特伐利亚和约》而宣告结束。和约当然反映了战胜国,即法国、瑞典和德意志新教诸侯一方的利益,勉强协调了双方各国错综复杂的利害关系,从而为欧洲列强发动新的战争埋下了种子。但是,威斯特伐利亚和会与和约的意义远不在于结束了一场战争,而在于为欧洲国家间关系的处理定下了一个模式,或者说准则。如:会议创立了以多边国际会议解决国际问题的先例;确定了荷兰学者格老秀斯所提出来的国家主权,国家领土与国家独立等国际关系准则,打破了罗马教皇神权下的世界主权论;创立了对国际条约违约国施行集体制裁的先例;以及开始了国家间互派常驻外交使节的时代,等等。从此之后欧洲国家间的关系成为现代意义上的国际关系。基辛格博士认为威斯特伐利亚和平及和约恰好反映了当时欧洲国际关系中的“均势”,并认为和会所促成的“秩序”(order)延续了150年。〔8〕这种延续了150年的秩序之所以被打破,就在于以工业革命为先导的现代化进程改变了欧洲列强之间和欧洲与其他地区之间的力量对比,从而促生了新的秩序。
“均势”有利于国际秩序的稳定,因为企图打破现有秩序者会受到多方的制约。“均势”也利于国家间的竞争,因为它能够为“均势”状态下的任何一方,满意的与不满意的,创造追赶或超越其竞争对手的时间。最先打破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所维持的“均势”状态的便是率先进行工业革命、步入现代化的英国。但当英国打破这一均势状态时,其影响已远远超出欧洲。现代意义上的国际关系体系已经是一种世界体系了。因此,我们还必须从世界角度来考察现代化的演进是如何促动国际关系变革的。
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观察,世界性的现代化进程呈现出明显的波浪式跃进方式。从18世纪后期到19世纪中叶,是由第一次工业革命促生的现代化进程的第一波。英国是这次工业革命的发源地和领路人。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主要特征是以蒸汽机取代生物能源,以初级水平的大机器生产取代人的手工劳动,以纺织业的机械化为工业化的龙头。当然,第一次工业革命不仅仅是经济与技术的革命,也是政治与社会的革命和变革。英国率先进入工业革命与现代化进程的原因也有许多,其中重要一点便是资本主义发展的质量及其促发的资产阶级革命。在英国之后进入工业化和现代化行列中的欧美国家,也是在进行了政治革命或改良之后才得以卷入这第一波中来的。由此,现代化的第一波便促成了人类历史上自农业革命以来的第二次大分化:以西欧为核心的欧美新兴工业化国家从传统的农业文明中摆脱出来,成为现代世界的领导力量。而居于欧亚大陆中心地带的各大古典文明却仍在农业社会中徘徊,不知不觉地接受了由这次分化所导致的不平等的国际分工。与此同时,得益于工业革命的驱动,资本主义成为一种实实在在的世界体系。从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初,是工业革命所促生的现代化浪潮的第二波。其突出特点是工业化彻底改变了欧美国家的社会形态,使之完成了从传统向现代的变革;与此同时,现代化的进程开始越出欧美,向欧洲文明以外的地区传播,非工业化的国家和地区面临“西化”或“欧化”的压力、恐惧和诱惑。欧美经济在这一时期出现爆炸式大增长,工业化国家和非工业化国家在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上的差距越来越大。在欧美以外,只有日本一国通过自身制度的改造焕发出一股冲力,奇迹般地融入现代化的浪潮之中,并挤进列强的行列。在这次浪潮之中,先是发达国家争夺资源与市场的斗争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接着是席卷整个工业化世界的生产过剩危机;然后便是一次更为惨烈的世界大战。这场战争起源于发达国家之间转嫁危机的努力,之后演变成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大战的结果,一方面是美国罗斯福“新政”式的资本主义调节方式为欧美大部分国家所吸取;另一方面是苏联为代表的另一种现代化模式形成国际体系。〔9〕由此,世界范围内的现代化进程演进为两种基本的、对立的和竞争的模式。从20世纪中叶起,现代化进程进入更为广泛、深入的第三波。广泛的含义在于它把世界的每一个角落都卷进到现代化的进程中来,深入的标志是它与第二次工业革命同步进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物质技术基础已不再是煤和铁、电和钢,而是石油能源、人工合成材料和微电子技术。科学技术直接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大大加快了,而巨型跨国公司和全球产销网的出现,又把世界各地区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与此同时,欧美以外国家追求现代化的努力又产生出新的模式,并有了在短时间内追上发达国家的例子。第三波的到来进一步加快了现代化的传播速度,并在某种程度上改变着第二波以来现代化国家人民的生活方式,价值标准和社会结构。人们愈来愈难以用原来的标准和眼光来看待和评论“现代化”了。
国际关系的变革与波浪式的世界现代化进程密不可分。首先,从国际体系上看,现代化的发生和演进既把全球各地区在经济上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又把它们在政治上明确无误地分开。从现代化的第一波开始,欧亚大陆各古典文明的均衡状态便被打破了,世界初步地分成工业化国家和非工业化国家。英国——这个世界古典文明边缘上的一个小国,竟成了现代世界工业文明的权势中心。1840年,英国一国的工业品产量竟占世界工业品总产量的45%,它所建成的横跨世界五大洲的“日不落帝国”使人类历史上所有的帝国都为之失色。进入现代化进程的第二波,发达国家建立起对全世界的支配地位;作为经济范畴的第三世界已经出现。〔10〕这时的国际关系体系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欧美列强之间的“多极均势”,二是南北之间的对立。欧美列强之间的“均势”支配着整个国际关系体系。当现代化进程的第三波到来时,整个世界都被卷入其中。这时,首先是东西方两极对抗成为一种世界体系;其次是发展中国家形成了政治上的“第三世界”,对两极格局形成冲击,使之在冷战结束之前就只表现为美苏在欧洲的对抗。现代化的推动终于使两个欧洲中心区以外的超级大国支配欧洲的预言成为现实。随着苏东国家的巨变和冷战的结束,欧洲的两极对抗也已消失。整个世界似乎进入了19世纪欧美列强间的“均势”状态,但新的多极化已使欧洲失去了国际关系体系中心的位置;同时,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又在对多极化的趋势形成牵制,一种新的国际关系体系正在孕育之中。
第二,从国际关系运作的规则上看,现代化的推进把以《威斯特伐利亚和约》为标准的欧洲国家间关系运作规则推广到全世界。从某种意义上说,现代国际社会即是欧洲国际社会的扩大。〔11〕由威斯特伐利亚和会创立的国家主义、国家领土和国家独立等国际关系准则,国际会议、国际组织和多边协议等运作方式,伴随着现代化进程第二波、第三波的出现,被西方列强带到全世界。许多东方国家外交部门的设立,都是这种现代化的先进国家所制造的这套国际关系规则强迫或驱动的结果。当然,西方列强也把它们的强权政治带到了全世界。伴随着威斯特伐利亚会议原则推广到全世界的,是一整套对现代化“迟到国”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和政治秩序。
第三,作为现代化基础的物质技术的发展,在现(近)代以来的国际竞争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而不断地改变着国际关系的主题,也改变着国际问题的处理方式。首先,现代化的演进无疑大大加强了卷入国家的军事能力。拿破仑战争之后,欧洲经历了近一个世纪的和平,国家集团之间的武装冲突没有发生过,现代化的进程加快了。与此同时,各大国的军事力量也在更新。铁路的普及,电报的泛用,连射式武器的提高,蒸汽推进力的改进以及装甲战舰的升级,无疑都为未来规模更大、杀伤力更强、创伤更为惨烈的战争的到来创造了有利条件。一战和二战便成了检验这种现代军事技术与水平的实验场。两次大战的主角(除中国外)都是先进的工业化国家。现代化无疑大大提高了它们的军事能力。因此,现代化战争也就成了调节国际关系的主要手段。以赢得战争为目的的战略理论也随之发展起来。如果说艾尔弗雷德·T·马汉1897 年发表的“制海权”的理论依据还是英帝国的历史经验的话,那么1927年朱里奥·杜黑《制空权》理论的问世,则是依据现代科学技术夺取战争胜利的战略理论的标志。杜黑认为飞机的发明不仅为人类开辟了新的活动空间,而且也开辟了一个新的、甚至比陆地和海洋更为至关重要的战场。〔12〕空间武器的发展成为各大国军备竞赛的一个主要内容。至于核子武器的发明与核威慑理论的完善,更把基于现代科学技术之上的战争理论推向极端,以至由于恐惧而走向反面——防止核大战由此成为二战后国际关系的一个主题。其次,促生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高新技术把全球各地区更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跨国界的知识、技术、资本、信息和人才流动远较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更为快捷、频繁。因此,在20世纪后半期的国际舞台上,一方面是大小国家的军备竞赛,战争的阴影始终未能从人们心头拂去;另一方面国际一体化的迅速发展对战争形势的到来形成越来越有力的抑制。国际关系变得更为繁纷复杂了。美苏对抗没能酿成世界大战,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这种一体化所促成的依存关系使挑战的一方难以承受得起战争的代价,包括战胜的代价。如果说二战之前重大国际矛盾的解决靠的仍然是战争手段,那么二战后靠的则主要是妥协的手段,其主要方式即多边协商与多边协约,以及多边国际组织的建立,如联合国及其大多数协议,关贸总协定的8轮谈判, 七国首脑全议,美苏关系的缓和及手段,石油输出国限产保值协议,欧共体的一体化,等等。有人甚至认为没有妥协就没有当代国际关系;妥协是当代国际关系中形成历史合力的机制。〔13〕
第四,在世界现代化进程中,一国内部的问题往往可以越出国界,成为国际问题或国际关系问题。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发生之时,欧洲的君主们并不认为这与自己有什么利害关系。英国革命基本上是在没有欧洲大陆列强干涉的情况下发生和完成的。法国和西班牙的君主还争相要与英国的“弑君者”达成密约,以建立自己在海上竞争的优势。但一个世纪之后的法国大革命竟牵动了整个欧洲。现代化进程进入第二波、第三波之后, 一国国内变动影响到整个国际关系的事例更是比比皆是。1949年,经过一场内战之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选择竟能严重地影响到东西方的力量对比。伊朗国王巴列维以“白色革命”的激进手段推进现代化,招致传统势力的反对。霍梅尼在伊朗领导的伊斯兰革命及其所促成的伊斯兰教诸种势力的复兴,竟在国际舞台上形成传统与现代的大对抗。实际上,在现代化进行的第三波中,各国的国内政治已经越来越直接地同国际政治联系在一起了。
第五,现代化的演进无时不在改变着国际社会的力量对比,从而决定着国际关系的体系、规则和性质。现代化的第一波制造的是“不列颠治下的和平”,实际上是英国一国支配下的欧美列强之间“均势”。现代化的第二波便改变了原来的力量对比:英国从颠峰之上跌落下来,但仍保持着一流强国的地位;美国则利用其地理、技术和资源等方面的有利地位,成长为第一经济大国;世界力量的重心向欧洲以外转移。经过两次大战,形成了两极体制。现代化第三波时期的国际关系以两极体制开始,以“多极”体制告终。欧洲列强终于把它们创立的现代国际关系体系推广到全世界,但这一体系先是遭到现代化迟到国家的冲击,包括南北对立与亚太新兴工业化国家的崛起,接着又面临着新技术革命所促生的政治、经济与社会变革的扬弃。无疑,它正走向根本性变革。
三、全球化与国际关系的变革
回到文章开头,我们看到从1492年起,由于西欧国家兴起的地理大发现打破了各文明板块之间的隔绝状态,形成了“世界”这个概念,开始了“现代”的历史。500年后的今天,经过现代化进程的演进, 全球各角落终于真正有机地联系在一起。诚如地球上最大的跨国家政府组织领导人、联合国秘书长加利在1992年“联合国日”致词时所说:“第一个真正的全球性时代已经到来。”
全球化的出现是世界现代化进程的一个必然结果。〔14〕战后以来,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展开和现代化进程第三波的开拓,生产国际化、交换国际化、金融国际化和技术开发国际化等,已使现代化的进程进一步突破了国界的限制,国家已不再是国际行为唯一的主体。卫星、光纤通信和计算机技术结合引起的信息革命,更对各国政府在内政、外交和军事上的主权及其控制和实施的能力提出了挑战,主权不可让渡的原则已经行不通了。与此同时,在冷战结束后,经济安全成为各国内政外交的核心。在国际关系中,使用武力和以武力相威胁已很难达到预期目的。总之,全球化和高新技术革命结合在一起,对传统的国家主权、国家间竞争手段和国际关系规则提出了挑战,非政府力量已经介入到国际关系中来并开始参与全球政策谋划,现存的国际关系体系面临着根本性的、革命性的变革。
概括全文,我们看到,从历史的角度来考察,就全世界而言,现代化制造了分裂,又产生了融合;或者说它以发现世界、分裂世界开始,以整合世界、融合世界告终(如果以全球化的出现为现代化时代结束的话。五百年的历史,记载着多少西方民族的骄傲和东方文明的辛酸!)现代化制造了全球化,从而给它推广到全世界的国际关系体系留下了一个难题:国际关系已不再仅仅是国家间的关系!这将是人类社会跨世纪的难题。
注释:
〔1〕参见《朗文当代英语词典》(新版)( Longman Dictionary of Contemporary English,New Edition,1987.)
〔2〕当然,西方史学界对Modern History 的开端也有不同看法。有从文艺复兴开始算起的;有从1492年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开始算起的;更有干脆就从1500年开始算起的。
〔3〕关于“当代”没有统一的起点。 有的论著从本世纪初开始算起,有的从二战后开始算起。《朗文当代英语词典》解释Contemporary为:Modern;belonging to the present time。
〔4〕〔以〕S.N.艾森斯塔德:《现代化:抗拒与变迁》,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中译本,1988年版第1页。
〔5〕见罗荣渠:《现代化新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9—16页。
〔6〕罗荣渠,前引书,第16—17页。
〔7〕如畅销全球的保罗·肯尼迪的《大国的兴衰》, 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和布莱克的《现代化的动力》等。
〔8〕Henry Kissinger,Diplomacy,Simon & Schuster,1994,P27and 108。
〔9〕许多学者都把苏联和中国等国家的社会主义革命视为现代化进程的一部分,甚至认为是20 世纪世界性西方化革命的一部分。 参加Theodore H.V.Lauee,The World Revolution of Westernization:TheTwentieth Century in Global Prospect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7,P240—266。
〔10〕斯塔夫里亚诺斯甚至认为在这之前就已出现了。见其《全球分裂:第三世界的历史进程》,商务印书馆中译本,1993年版。
〔11〕见Bull & Watson(ed),The Expasion of Lnternationalsociety,Oxford,1989。
〔12〕参见杜黑《制空权》,解放军出版社中译本,1986年版。
〔13〕沈翼如:《论当代国际关系中的“妥协”》,《世界经济与政治》,1994年第5期,第2页。
〔14〕关于“全球化”中外学术界均无统一的界定,罗伯特·吉尔平更认为它是一个偶然的历史过程。参见其《世界政治中的战争与变革》,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中译本,1994年版。
标签:国际关系论文; 世界历史论文; 现代化理论论文; 世界政治论文; 现代化论文; 英国政治论文; 欧洲历史论文; 西方世界论文; 历史政治论文; 经济学论文; 经济论文; 第三波论文; 国际政治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