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黄河流域,是国家粮食主产区和重要的工业、能源和原材料基地,下游人口稠密,黄河防汛抗旱与经济发展、社会和谐、人民幸福休戚相关。
关键词:防汛;抗旱
我国近年来将加快水利改革发展提升到关系经济安全、生态安全、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明确提出了十二五期间防汛抗旱减灾体系建设任务,为黄河防汛抗旱工作指明了方向,我们必须千方百计确保黄河防洪和供水安全,以实际行动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精神,为十二五规划的开局起步提供支撑和保障。在党中央、国务院和水利部的正确领导下,黄河治理开发与管理坚持兴利与除害并重,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并举,防汛抗旱整体能力有了显著提高。但我们必须清醒地意识到,与支撑流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更高要求相比,黄河防汛抗旱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和不利因素。
从气候条件看,近年来我国极端灾害性天气呈突发、多发趋势。黄河流域大部分地区属大陆性气候,一年之中先旱后涝、旱涝交替、旱涝急转的情况经常发生,使水情预报更加错综复杂,防御和调度更加困难。从黄河自身情况的发展变化来看,宁蒙、小北干流等河段,行洪能力衰减,防洪负担加重,沁河、渭河区域性防洪问题十分突出,黄河下游二级悬河形势尚未得到根本改变,若遇漫滩洪水,堤防面临严重威胁,滩区群众的迁安救护任务繁重,加之河道上宽下窄的特点,使其预警防范和防汛抢险的难度远远大于其它河流。
从水资源状况和供水需求看,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能力远远不能满足生产生活的实际需要,水资源总量少、人均低,还要承担外流域应急调水任务,供需矛盾突出,抗旱保供水的压力非常大。
从思想认识上看,黄河自1982年以后已近30年没有来大水,一方面发生洪涝灾害的几率在增加,另一方面在局部地区和一部分干部群众中,麻痹懈怠心理滋长,水患意识淡薄,两种因素此消彼长,形势不容乐观。
防汛抗旱务必要坚持以人为本、依法防控、科学防控、群防群控,坚持防汛抗旱并举、责任落实到位,强化监测预报、指挥调度、工程措施、应急处置和抢险救灾,确保大江大河、大型和重点中型水库的防洪安全。切实保障城乡居民生活用水安全,千方百计满足生产和生态用水需求,为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加强领导、强化责任,依法落实防汛抗旱责任制防汛抗旱事大于天、责重于山。
未雨绸缪提前备战牢牢把握防汛工作主动权强化汛前、灾前防御是提高防灾抗灾成效的基础和前提。
在黄河防汛工作中,务必突出建重于防、防重于抢、抢重于救的方针,工程措施要先于抢险措施,预防措施要先于救灾措施。把各种防汛、防范、防守的方案执行好,把预测、预报、预警的措施落实好,力争不成灾、确保少成灾,一旦灾害发生能够及时抢护,全力救援,最大限度减少损失。一是切实落实防汛工程措施。要把完善防洪工程体系放在突出位置来抓。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抓紧病险工程除险加固,一时不能完成的,制订切实可行的度汛计划,确保度汛安全。切实落实防汛料物和人员。要探索科学合理的储备方式和机制,保证储备数量和品种,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而无备。严格落实应急调拨措施,保证及时运送到位,确保抢险需要。创新抢险队伍运行管理机制,落实部队、专业抢险队伍和民防队伍,加强应急抢险实战演练,增加抢险机具配置,提高应急抢险专业化水平,确保关键时刻拉得出、顶得上、抢得住、打得赢。三是切实落实各项防汛预案。制定、完善各地区预案与专项预案,形成覆盖全面的防汛预案体系。本着着眼全局、权衡利弊、统筹兼顾、减少损失的原则,不断修正完善,力求周全细致。利用最新科技成果,加强对中短期天气预测预报工作,特别要加强对极端灾害性天气事件的监测力度,提高预报的超前性、准确性;不断优化洪水预报和调度模型,加强科技攻关,提高预报精度;加强预警系统和设施建设,加大监测密度,提高预警水平;要强化洪水风险分析,逐步建立洪水风险公示制度,加强对公众避险救灾知识的宣传,以提高群众的避险自救能力,为主动应对洪水创造条件。四是切实落实险情隐患摸排措施。对病险水库、险工险段等查清底数、登记在案、明确措施、责任到人。对于影响河势稳定、危害河岸堤防安全、妨碍河道行洪的建筑物,种植林木和高秆作物等,各省区防指务必高度重视,主管领导亲自抓,开展联合专项执法活动,依法予以清除。组织好巡堤查险工作,做到划段包干、确保险情及时发现,抢早、抢小,消灭在萌芽状态。
统筹兼顾、多措并举,全力做好抗旱工作近年来,极端气候影响加剧,大旱久旱屡屡发生,黄河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问题更加突出,对流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日益增大。
新的形势要求我们努力提高抗旱工作的主动性,精心组织,合理调度,统筹安排抗旱用水。实现科学抗旱、确保供水安全,一是充分发挥水库作用,在确保防洪安全的前提下,通过优化调度,管理防控洪水,开展洪水资源利用,预筹水源、备水防旱。同时科学制定水库动态控制方案,正确处理,适时启动抗旱应急响应机制,加大下泄流量,支援流域抗旱;二是完善农田水利工程。抓紧对现有供水和灌溉设施进行清淤扩容、整修配套、除险加固,增加蓄水能力,以应不时之需;三是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黄河流域水资源短缺、开发潜力有限、供需矛盾突出,必须全方位加大节水力度,不断创新节水机制和节水模式,不断推广应用新型节水技术。国务院确定的分水指标是实施水资源总量控制的基本依据,要把这个指标的约束作用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规划和目标之中,体现在各级政府出台的各项相关制度之中,遏制不合理的用水需求。
黄河防总作为流域防汛抗旱指挥中枢,要切实担负起组织、调度、协调、监督职能,要站在全河的高度,从流域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出发,科学调度、果断决策。气象、水文等部门要严密监视天气和雨水情变化,加强会商分析,努力做到监测到位、预报准确、预警及时,为决策指挥提供科学依据;电信、运输、电力等部门应当优先为防汛抗旱服务。
总之,团结协作、整体联动,自觉服从服务于防汛抗旱工作大局黄河防汛抗旱工作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涉及社会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需协调不同地区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关系。组织和调动各方力量,形成统一指挥、协同配合、共同参与的防汛抗旱联动工作机制。
参考文献
[1]彭波.基层黄河防汛工作浅析.《世界家苑》2018.05
[2]秦启旺.新形势下如何做好水利工程的防汛工作.《中国科技博览》,2018.03
论文作者:薛西平1,刘明川1,邢建华2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1
标签:黄河论文; 措施论文; 黄河流域论文; 洪水论文; 工作论文; 水资源论文; 险工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