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儿童画教学论文_姜云松

浅谈儿童画教学论文_姜云松

吉林省汪清县青少年活动中心 133200

摘 要:绘画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一种本能的表现,正常的儿童均本能地喜欢画画,在随心所欲的自娱中用绘画语言表达思想感情,确切地说是喜欢那种无拘无束信手涂鸦的快乐。孩子喜欢学画,是因为他们渴望借助这无声的语言来宣泄自己的情感,一幅儿童画,能体现出儿童的认识和感知能力,同时也能反映出儿童的情感、审美和人生观。

关键词:开发智力 创作绘画 激发 创造性思维

绘画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一种本能的表现,正常的儿童均本能地喜欢画画,在随心所欲的自娱中用绘画语言表达思想感情。世界各发达国家研究均发现,儿童画在其本能的发展过程中,对促进儿童的注意、观察、识记等认知的心理基础能力和创造性的表现才能上有着重要的启蒙与开发的作用。加强儿童画创作教学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提高儿童美术教育的质量。由此可见,儿童画在少儿美术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指导儿童画好儿童画不但能养成儿童良好的心理品质,而且能充分发挥儿童的想象力、创造力,对提高儿童的文化素养有着积极的意义。如何更好地开展儿童画的教学,使之达到预期的目标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爱护童心,开发智力

儿童的心是单纯的,儿童的画是朴素的、是靠直觉的。儿童天真烂漫,活泼可爱,想象力丰富,作画自由,无所顾忌,随意夸张,对世界充满新鲜感,什么都想知道。当他们把自己的心理世界用绘画这一方式酣畅淋漓地表达出来时,就会充满喜悦和自信。如果能够充分尊重孩子们独立创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他们在愉快的美术活动中树立自信心,从而大胆进行表现,这样他们画出来的画就有生动活泼的情趣了,将儿童的本真表现出来了。因此,教师首先要有一颗“童心”,用儿童的眼睛来看事物,以他们的心理来表现和反映世界。在教学中,顺应童心,去除教与学的概念,倾听他们的见解和判断力,为他们创造一种自由、愉快、和谐的游戏氛围,最大限度地扩大他们的想象力,夸大他们的异想天开,顺其自然、潜移默化地引导,以增强他们对事物形状、色彩等的初步认识,来激发儿童的审美动机,唤起他们的绘画愿望。

智力代表个人的综合能力,它包括学习能力、思维能力、适应能力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教学儿童画是为了培养儿童具有独立精神和创造性思维,而不单单是会画几幅画,拿几个奖,画画应是提高智力的一个有效途径。教学中有这样的情况,有的学生可能会由于缺少绘画的方法与经验,虽然创意很好,想象很丰富,但几笔下去破坏了整个画面,不能体现出孩子的想法,孩子失去继续画下去的信心,不断换纸重画,搞得一团糟,这时教师如果能鼓励学生勇敢画下去,可能会出现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启发想象,创作绘画

想象是一种思维的方式,是人在感知客观事物和已有知识经验在头脑中形成和创造形象的心理过程。我们应利用这一特点,课堂上为他们多准备带插图的故事书、画报、磁带等,让他们听听、读读、看看,在课堂上讲一个故事的开头,让孩子们画出故事的结果,或是其中讲述的情节,虽然有些难度,但孩子们很喜欢挑战。这样可以扩大儿童的视野,培养儿童创作的欲望。也是抒发儿童内心感受、表达自己对周围生活认识和感受的一种方式。因此,儿童在绘画活动中所关心的是他们内心情感的表达,而不是绘画技术的提高。儿童绘画时往往是边画边玩,边画边自言自语,在游戏的状态下,沉醉于自己的创作中。因此,儿童画教学中不应求其“形准”,而应把教学重点放在鼓励儿童观察、发现、想象、创造的创新过程上,“重其意而不扬其形,重其趣而不求其法”,力求使学生能画出自己的世界、自己的想象及自己的色彩。

三、创设情境,激励创新

情境教学是促进儿童生动活泼学习的有效途径,是激发儿童想象和创作欲望的一种教学方法。营造一个宽松的教学环境,学生的想象和思维才能异常活跃和丰富,给学生创设一个天高海阔的创作情境,学生才能引发自己的想象,展开想象的翅膀。在愉快的情境教学中,让他们尽情尽兴地玩,在玩中学,在玩中悟,为儿童提供一个活动的自由空间。儿童处于一种自然发展的状态,就会毫无顾忌地自由选择、自由活动、自由表达、自由创造,大大挖掘了大脑潜在的能量,各种新的想法、新的创意蜂拥而出,从而主动积极地把自己的内心世界表现出来。学生在这种自由的氛围中,必然能迸出创新的火花,创作出富于自己“个性”的绘画作品来,使创造性思维得到自由伸展和尽情发挥。儿童只有在不断获得成功体验的时候,兴趣才能上升为志趣,对教师目的性的要求就会变为自我要求,成为一种意志行为,由此很快转化成持久的情感态度。

四、欣赏作品,合理评价

在美术活动中,当孩子作品和教师所要求的有出入时,我们不应该用成人固定的思维模式去限制他们或盲目地否定他们,应该敏感地捕捉孩子们创造的“闪光点”,为孩子创设一种宽松、自由、民主、活泼的气氛,让他们能够大胆思索,自由想象,主动选择,并作出决定,激发他们对美术活动的兴趣,促进他们想象力和创造力的萌芽和发展。教学活动的结束不应以作品的结束而结束,评价作品也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首先教师不能以成人的眼光或专业的眼光来看待儿童的作品,画的虽然不美观,却是孩子丰富内心世界的体现,评价作品是一个提高审美能力、集思广益的过程,要人人参与,积极发表看法。每次活动结束,将全部的作品展览,让孩子互相审视、交流,教师欣赏每一幅作品却不必给作品打分。这样画好、画坏,学生没有心理负担,创作欲会更强。

论文作者:姜云松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6年5月总第19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30

标签:;  ;  ;  ;  ;  ;  ;  ;  

浅谈儿童画教学论文_姜云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