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价值观的外部性及其对推进教育改革的启示_教育论文

教育价值观的外部性及其对推进教育改革的启示_教育论文

教育价值观的外生性及其对推进教育改革的启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教育改革论文,其对论文,价值观论文,性及论文,启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近些年来,素质教育的推进和教育教学改革力度很大,取得了比较大的成绩。但教育领域也有一个奇怪的现象:大量的反映了先进的教育价值观的改革和行政措施,不断地被提出和实施,如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中考改革、择校费的限制或取消、禁止补课和禁止办各种学科补习班等等。这些改革和行政措施受到了教育专家的追捧,其蕴涵的教育价值观,有的用“慷慨激昂”、“让人激动人心”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笔者对这些改革和行政措施绝无唱反调之意。但事实上,与先进的价值观相应的这些措施和配套改革不少并不为社会所认同,总是遇到强大的阻力,甚至一项规定或一项改革措施刚一出台,就几乎成了文字摆设,教育教学“涛声依旧”。特别是禁止补课的要求,在现实中的作用是那样的微弱,成为最没有约束力的行政规定之一。以至于让人怀疑政策制定者自己是否也可能在给自己的孩子找补课老师。在人们一而再、再而三地对教育行政和教育专家提出的崭新价值观经过了期待—失望的反复之后,不免对教育价值观本身内容的先进性和激动人心丧失了兴趣,而转过来对教育行政和学校系统推进大众认同的先进价值观的能力产生了疑问。什么价值观是实际起作用的教育价值观?实际起作用的教育价值观到底是由教育系统内的教育行政和教育专家们决定的,还是由教育系统外的社会决定的?实际起作用的教育价值观的基本特性是什么?怎样才能提出并践行适宜的教育价值观?

一、教育价值观的应然性与实然性

价值观就其与实践的关系来看,具有应然性和实然性之区别。一种价值观要成为社会价值观并起作用之前,必须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同。倡导的价值观,即使再科学合理,在没有得到大家的认同之前,也只是一种应然价值观,不能起到实际指导人们行为的作用。但如果倡导的价值观实际指导着人们的实践观念和实践方式,得到了大家的普遍认同,就会成为社会的实然价值观。可见应然价值观和实然价值观还是有很大的区别的。我们过去在理论上往往比较注重研究的是“应当这样”,也就是应然价值观,而比较忽视价值观的社会认同问题,忽视应然价值观向实然价值观的转化问题。笔者认为,对应然价值观向实然价值观的转化的研究,是一个比应然价值观本身的研究更困难得多和重要得多的研究领域。

教育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价值观,也具有应然性和实然性二种属性。教育价值观是教育决策者和教育专家对教育性质、目标、教育内容和方式方法等等的取向所做出的选择(应然),并为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所共同持有的共同观念和精神纽带(实然)。先进的教育价值观要发挥实际作用,一是需要教育专家和决策者提出,二是要得到教育利益群体的认同。认同是教育价值观起作用(实然)的先决条件。提出一个新的教育价值观并不难,难就难在对新教育价值观的认同。新的教育价值观不是合理和先进就会得到大家的认同。关键不在于这些价值观怎么表述(应然),而是教育利益群体是不是都对此深信不疑,并且把它转化为指导行为的观念(实然),这才是价值观塑造的关键。(类似的观点有:教育目的的研究既要注重应然教育目的,也要注重实然教育目的,应然教育目的向实然教育目的的转化问题,是教育学中尚未明确地提出来讨论的问题。[1])

由此看来,我们当前一些教育改革和行政措施没有收到应有的成效,很重要的原因是其背后的教育价值观还停留在应然性上,因为没有得到大家的认可而没有获得实然性。而价值观的认同恰恰是倡导的教育价值观实际主宰教育实践的关键环节,是不可跨越的。如果忽视了这一点,就可能出现“你(政府)强调你的,我干我的”这样一种尴尬的局面。例如,当部分受教育的利益群体用分数至上拷问着课程改革的可行性时,新课程改革的先进理念和美好愿望便可能成为“好看不好吃”的东西,新课程改革在多大程度上能够成功就成为一种疑问;当部分教育实施单位(学校)用循环发展论(所谓的循环发展就是,想尽一切办法聚合优秀生源、优秀师资和设备,以取得高升学率,进而吸引更多优秀的考生就读,如此循环发展)挑战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时,新课程改革的动力就在丧失之中,学校就不会真心实意地推进素质教育。所以,认同的缺失,是教育改革不容回避的问题。[2]

二、实然教育价值观的外生性

既然我们最终关注的应当是实然价值观,那么,实然价值观有些什么性质呢?实然的教育价值观,本质上不是由教育系统内部产生的,而是在社会的发展中形成的。教育价值观是社会价值链的一部分。社会价值链是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所派生的实然价值体系,是社会结构的文化形态,价值取向具有整体性特点。在社会价值链体系中,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直接派生的价值观是社会价值体系中的关键环节,对整个价值体系有决定作用。只有将教育价值观与社会价值链整体相联系,通过教育价值观与社会价值链的关系,才能判定教育价值观的基本性质和实然走向。

从形成的过程看,实然教育价值观具有以下特性:

1.外部决定性。教育作为一个社会子系统而存在。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原理,一定社会的教育价值观的状态,是由一定社会的生产方式(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和社会文化的发展状态决定的。

首先,一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不但决定了相应的教育只能在给定的范围内发展,而且赋予不同的教育价值观念。在生产力不太发达的发展中国家,社会群体一般都很看重和利用教育的垂直流动功能和经济功能,[3]例如我国城乡居民储蓄目的调查中,子女教育费用被排在第一位。[4]因此,当生产力还不很发达时,人们对教育价值观的认识有一定的共性,即教育被当作一项投资,而且是家庭第一位的投资,投资的目的是获得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的升迁。这样的事实说明了,至少在我国,教育利益群体的教育观念大都只能从教育回报的经济的角度来寻找最终的解释。从国内不同地区看,由于公共服务差距的客观存在,由于公共财政体制没有实现一般性转移支付为主的的二次分配制度,还是税收返还和专项补助为主的二次分配制度,教育因此事实上的不公平和区域间发展的不平衡还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存在;经济发达程度不同的省市,或者在同一省市的不同发达地区或同一省市的城乡之间,教育的发达程度、发展状态和发展重点是有差异的,其社会对教育的认识和需要也是有差异的,与教育资源和物资条件相关联的教育价值观事实上就不可能完全相同。在北京、上海等经济比较发达地区人们对素质教育的接受程度,肯定要高于经济欠发达地区,课程改革完全可以、事实上也的确领先于其他省市和地区。

其次,一定的生产关系也对社会的教育期望产生重大影响。大众对教育的价值观,从一定意义上是由社会人才观、用人制度和工资制度等决定的,是社会人才观、用人制度和工资制度的观念派生物。在人才流动还没有实现市场化配置的情况下,学历越高越是人才,学历越高经济收入就越高,用人还是注重学历的现实,迫使教育的利益群体只能把最终学历作为对教育的根本追求。而社会人才观、工资制度、用人制度等的本质,其实就是生产关系。所以,教育的价值观,是一定生产关系对教育的投影。随着经济的发展,生产关系迟早会发生变化,社会的人才观、工资制度和用人制度等就会发生变化,以高学历为惟一追求的教育的价值观才有多样化的可能。什么时候社会真正接受了多样化的人才观,什么时候技术工人和一线的管理人员在经济上、政治上和文化上不再受到不公平的对待,什么时候人的全面发展和才能在社会流动中起决定性的作用,素质教育就不再成为专家们的呐喊,而成为社会的共同心声。

中国有“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通过教育就业的思想,这种外部环境决定了高等学术教育具有最终的决定意义。反过来看美国。由于受到亚当·斯密影响,美国企业的职业分工相当细密。美国的通过教育就业的大众意识是“掌握一门知识,精通一门专业,走遍天下都不怕”。美国企业管理的基础是契约、理性,重视制度性安排,组织结构上具有明确的指令链和等级层次,分工明确,责任清楚,讲求用规范加以控制,对常规问题处理的程序和政策都有明文规定。大多数企业都有对其工作岗位所设的“工作岗位要求矩阵”,详细描述每个岗位对素质,包括知识、技艺、能力和其他方面的具体要求。美国一本书上写了2.2万个职务的名称,由此可见分工之细。这就是美国教育面临的多出口的社会人才观、用人制度和工资制度的企业基础。[5]所以,国外的先进的教育价值观不能简单移植到国内,因为生产方式和社会文化不同;未来的教育价值观也不能简单地在现在实施,因为社会条件不同。一句话,先进的教育价值观,需要一定的社会土壤才能生长和开花。

2.文化直接决定性。教育是地域特点和文化背景的产物。我们来看下面的例子:

当某地“新基础教育研究”进入到学校实践时,透过一节节课,看到的是在学科教学领域中,大部分教师对教育价值的选择还停留在“传递知识”上,其中有一些教师虽已关注到学生技能、技巧,甚至能力和智力的发展,但大多仅为点缀。至于认识范围以外的目标则更少涉及。有趣的是,这种价值观不是表现为教师在写文章或理论学习时发表的言论,而是表现在备课笔记的教学目标设定上和课堂行为中。通常,在教学目标上,被规定得清楚而明白的,大部分且首先是本节课教学的知识“重点”与“难点”,需要掌握的“技能”、“技巧”,其他的方面或简单、抽象提及,或几乎每次都用类似的空洞词语点一下,更多的情况是干脆不写。在课堂上,认真负责的教师往往把力气花在讲清知识、落实练习,使学生能牢固掌握知识,考试时不出差错上。总之,被教师抽象地谈论着的教学价值观与他们在教学实践中奉行的价值观并非一致,而且相差甚远。[6]

指出这一现象,并不是要指责教师言行不一,而是说明教学观念的转变,包括教学价值观的转变,不能脱离教师所在地的社会文化氛围特别是思维方式的一般模式的影响。要改变教师的教学模式,关键是要改变社会的思维方式。而社会思维方式的改变(内化的过程),总体来说是社会文化决定的。再如:

香港是个多元文化并存的地方,所以香港所有课程背后的基本教育价值观是尊重和热爱多元文化;美国的课堂教学秩序和中国相比较,严格讲没有哪个更好的问题,本质上说是各自文化背景的反映。如果硬要比较个优劣,那只能还原到文化的优劣上去比较了。[7]

所以,教育,只能是一定文化背景下的教育,教育改革,离开了特定的文化背景,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教育改革,不能超越地域的社会文化而追求超前性。首先,教育不存在独立的超前性,教育的超前性,实质是社会文化的超前性。文化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具有超越现实面向未来的特性,与此相应的教育才有获得超前性的可能。当前的社会文化是以科学技术为核心的相关配置,而现代科学技术具有先导和超前的时代特征,使得现代文化在整体上也因此获得了超前的特征。失去了这个前提,就谈不上教育的超前性。当代教育只有反映了当代文化的主流内容和性质,才可能获得超前的性质。其次,一定教育体现出来的超前性,是教育受众身上体现出来的大众社会文化的超前性而非精英文化的超前性。所以,教育改革超前及其超前程度的可能性,是由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文化状态,最终是由教育需求群体的文化状态决定的。教育改革的核心是教育价值观的变化,这种变化的实质是教育需求者一般社会价值观念的变化。试想,学校系统的改革家们,能够超前以至于改变得了教育需求者的文化状态和社会一般的价值观念吗?!学校的一切改革,只能研究和适应教育需求者的文化状态,发现这种文化状态的变化迹象和规律,并利用之。所以,超越了社会大众文化的超前教育改革,是难以取得成功的。

当前中国的教育改革面临着社会转型过程中复杂多变的文化生态。当前中国社会价值观正在由一元向多元发展,原主流价值系统已受到挑战,失去原来全面主导、支配人的行为的地位,民族的传统的教育价值观还在不时深刻地影响着人们,而新的主流价值体系尚未形成,各种不同价值观的相互冲突激烈,这尤其集中表现在人的功利意识与欲望被经济大潮唤醒。这种文化生态环境一方面以社会潜规则和流行文化等外在于学校的社会文化存在形式作用于学校,使社会文化影响与原有的学校文化之间产生众多的不一致、矛盾和尖锐冲突。另一方面它又渗透到学校内部,造成学校内部文化的复杂生态。这是每一个在学校工作的人都能感受得到的事实,如学校中育人目标与经济效益的矛盾;教师意识中义利关系观念的变化及其在职业行为中的表现;师生之间、青年教师与中老年教师之间价值观的差异、矛盾与冲突;新旧教育观念的碰撞;学科知识价值的判断和实际上的重新定位;校内文化氛围原有传统的打破等等。要想按新的培养目标改变现有的学校教学状态,社会并没有形成可直接供学校所用的、体现中国社会发展和新世纪人类发展精神的新文化体系,社会自身还在转型的初期运作中。所以,中国教育改革任务的完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文化转型的完成。离开了社会文化的改造和更新,教育很难想象能孤立地实现对自身的超越。[8]

3.利益决定性。价值观的认同,必须带来个人需要的满足才能实现。或者是精神上的满足,或者是物资利益上的满足。离开了个人需要的满足来谈价值观的认同是不现实的。大众对教育改革的认同,一定意义上是以教育投资所获得的总体利益回报来决定的。如果改革符合大多数教育投资者的利益需要,就能顺利地进行;如果改革不符合大多数教育投资者的利益需要,则会陷入孤掌难鸣的境地;如果改革符合大多数教育投资者的部分利益,但与最终利益和最高利益不吻合,则改革仍然会困难重重。我们教育改革遇到的很多的阻力,实际上是教育利益冲突的结果。

老版中学物理教材有这样一段关于光的速度的描述:

闪电和雷声是同时发出的,但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这是因为光的速度比声音的速度大得多的缘故。光在真空中的速度为3×10[8]米/秒。光在不同物质中的速度是不同的;在空气中的速度跟在真空中差不多,约为3×10[5]千米/秒,在水中的速度相当于真空中速度的3/4;在玻璃中的速度是真空的2/3。

如果从素质教育的观点看,必须改革这种叙述方式,向学生提供诸多的思考问题的机会:如关于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原因的假设机会;提出怎么测光的速度问题的机会;提出“光在不同物质中速度是否一样”问题的机会;对自己设想的测光速方法进行验证的机会;用模型符号表达光速的机会。但是,即使大家都承认这种改革的思路几乎肯定对训练学生的思维有益,但如果把传统灌输的方法都集合起来,灌输可能可以节省大量的教学时间,不失为一种掌握知识的省时高效的方法,从升学的角度,就有继续存在的理由。这样的例子可以举出很多,说明的问题十分简单:人们事实上不会从局部的课堂教学对思维训练的有用性来判断改革的好坏,而是从升学的最终利益和最高利益的吻合性来判断改革的得失。利益和需要的驱动,就会使得一项简单的教学改革难以在实践中进行下去。

三、对在教育价值观认同的基础上教育改革的几点建议

阐述教育价值观的外生性,并不是要说明教育系统对教育改革可以无所作为,相反,是要求我们高度重视在教育价值观认同的基础上进行素质教育和教育改革的极端重要性,更加清楚地认识教育改革过程的规律性,宏观把握教育改革的走向和进程,并适宜地提出切实可行的教育改革措施。

1.必须在把握国家整体社会文化发展的基础上,特别是在把握社会核心价值观变化的基础上,确定教育改革的进程。大众对先进教育价值观的认同根本上必须依赖于国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整体发展,因此教育系统要在社会文化的动态发展中把握社会价值观的变化或变化趋势,发现有利于先进教育理念生长的社会文化积极因素并充分地利用之。当前,中国社会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先进教育的土壤正在形成。中国社会正处在向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历史转型时期:生产力的构成和整个国民经济的产业结构,从劳动密集型为主向智力密集型为主及三大产业结构比向与现在倒置的方向转化;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化;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追求效率和质量的集约型转化;社会发展模式由单一向综合、由短期行为向可持续发展、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前进的模式转化。以上在社会层面上自生产力构成至整个社会发展模式所提出的和正在发生的、自觉推进着的一系列转化,尽管还处在初期,却已深深地渗入到社会生活中的各个层面,影响、改变着人们的观念态度和作用世界的方式。作为动态的文化,这是最深层次的转型,即中国人的生存意识和生存方式的转型。在这种转型中,只要我们注意捕捉,就会发现促进教育改革的积极因素正在不断的形成之中。例如,在广东,产业的升级已经带来了对高级技术工人的特别需求,这是我们发展职业教育,获得大众认同的职业教育观的根本社会价值基础。我们的任务,就是发现这些因素而不是绕开,并相应适时地推进教育领域的改革。

2.必须将把握核心的教育价值观和改革的大方向,与当前实施阶段性改革的措施结合起来。任何社会系统和组织的价值观都有核心价值观和非核心价值观之别。核心的价值观是长期稳定、始终恪守的价值观念,是高瞻远瞩的首要因素,至为根本,决定事物性质和发展方向,如注重教育的公平问题,着眼于受教育者全面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价值观。不把握方向而听任教育的自然状态是危险的。但是,核心的教育价值观在教育的不同发展阶段,不同的方面,表现的形式和内容却是不一样的。核心教育价值观不同的表现形式和具体的内容,是非核心的教育价值观滋生的土壤。以企业为例,企业小的时候讲求“做事”,但是做大了之后就更重视“做人”。其实,“做事”是非本质的企业价值观,但又是企业在成长过程中必须经历的一个观念时态。核心价值观可以也应当随着外界环境的变化随之改变表现形式。所以,我们既要坚持核心的先进的教育价值观,又要根据教育所处的不同的发展阶段,提出切实可行的,为广大教育利益群体所接受的教育价值观。例如,当前的所有有关素质教育的改革措施,不仅要考虑教育理念的先进性问题,而且要考虑与升学和应试教育的兼容问题。应试和升学教育的生命力在于它的强大的根基:民族心理、民族传统、落后的经济生产方式、城乡不合理的分割机制、就业面的有限。可以说,这样的根基如果不被动摇,升学和应试的成效,就是在当前的社会发展阶段和社会文化背景下,教育利益群体是否真正接纳先进价值观的很重要的判断标准。先进的教育价值观,只有在与传统价值观的逐步的融合和渗透之中,才能生根。将传统的教育价值观简单摈弃的做法,忽略了社会价值观变化的过程和阶段性,是不容易取得成功的。

3.要及时把握社会价值观的发展变化,审时度势地推进素质教育和教育改革。教育是一项难度很高的事业,可能费了很大的气力,教育效果的改变也并不明显;但有时教育的发展与变化又是瞬息万变的,一个社会偶发因素的变化,如某种社会潜规则的改变或某种流行文化观念的盛行,都可能带来教育的大的变化。这里重要的是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偶发因素的把握。社会人才观的某个具体的变化,有可能带来职业教育的极大需求和大发展;社会人才流动的每一步市场化进程,都有可能导致人们追求素质教育的需求的质的变化;等等。我们所处的时代,缺的不是社会的变化和发展,缺的是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在众多的复杂因素中,在正面和负面的各种变化趋势中,去把握有利于先进教育价值观生长的因素和条件,并果断地推进教育改革。

4.要区分不同区域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不同的生产关系状况和社会文化的差异,分区域推进素质教育和教育改革。教育价值观的外部决定性,说明了区域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不同,社会教育价值观的生长环境就不同,对先进的教育价值观的认同程度也会表现相当大的差异性。这就要求我们推进素质教育和各项教育改革,要重视区域性的差别,不能搞一刀切。要从具体的利益需求差异、思维方式的差异、文化开放性和信息广泛性的差异等多种视角,把握区域性的对先进教育价值观的认同的程度。要在不同的地区把握不同的教育需求观念,实施不同的推进节奏、确定不同的改革内容和重点、制定不同的素质教育和教育改革的阶段目标。

标签:;  ;  ;  ;  ;  ;  ;  ;  ;  ;  ;  

教育价值观的外部性及其对推进教育改革的启示_教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