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敏红
广州市八一实验学校 广东 广州 510000
摘 要:在成长阶段对于特殊孩子进行主动的关心和培养,对于特殊孩子完整人格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特殊孩子是当前教育界关注的重点,对于特殊孩子如何展开教育成为了教师教育难点。基于特殊孩子的特质,笔者认为针对于特殊孩子开展教育应当立足于爱心开展,让教师通过爱心打开特殊孩子的心门,从而更好的开展教育,培养特殊孩子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关键词:爱心;特殊孩子;特殊教育;教育措施
引言
孩子对于情感的需求是与生俱来的,这也是人类和动物的主要区别。尤其是对于特殊孩子而言,由于其在身心发展某方面不同于普通孩子,因此特殊孩子对于情感具有更强烈的需求。基于此,教师开展特殊教育必须充分围绕孩子的情感需求,利用爱心来滋养特殊孩子的心灵。
1.特殊孩子概念及其类型
1.1特殊孩子概念
特殊孩子和普通的孩子相比,其在身心发展某个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处于正常孩子范围之外。从狭义的层面对于特殊孩子进行理解,其指的是在身心发展上存在一定程度缺陷的儿童,其也被称作为身心障碍儿童或是残障儿童。常见的有智力偏下、肢体存在残疾等的孩子。从广义的层面对于特殊孩子进行理解,其则指在智力、感官、情绪、沟通能力等方面同正常孩子存在明显差别的儿童。其中,还包含了超常儿童、行为存在问题的儿童。常见的有智商较高、存在多动症的儿童等类型。
特殊教育是针对于特殊孩子延伸出来的一种教育,从宏观的角度而言,特殊教育包含的范围比特殊孩子范围更加广阔。因为不管是特殊孩子还是正常孩子,在特殊的条件之下,都可能需要特殊教育。
总而言之,虽然特殊孩子同普通孩子在身心发展上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是两者的身心发展规律基本保持一致。虽然特殊孩子在身心发展中存在一定的残障影响了孩子某些方面发展速度,但是只要通过对于孩子的残障进行补偿,深入开发孩子潜能,特殊孩子依旧可以正常进行发展。[1]
1.2特殊孩子类型
常见的特殊孩子类型有这几种:智力低下儿童、多动症儿童、病弱儿童、语言障碍儿童等。在这其中,智力低下儿童和多动症儿童最为常见。
2.特殊教育
特殊教育是针对于特殊儿童的一种教育,其不仅具有普通教育的一般规律,同时也具有其特殊优势。特殊教育强调补偿缺陷及其发展优势,较于普通教育特殊教育更加注重早期教育和个性化教育。特殊教育的开展强调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的结合开展。
目前我国特殊教育开展主要有两种形式。首先是在特殊教育学校接受特殊教育,这也是目前特殊孩子接受特殊教育的主要形式。其次,便是普通学校或是机构所设置的特殊教育班,其开展规模较小,老师比较专业。
3.运用爱心开展特殊教育的措施
3.1爱心关怀特殊孩子,了解学生情感发展
3.1.1引导孩子自主解决问题
爱心是教育教学的核心,也是教师开展特殊教育的基础。在实际的教育过程中,教师应当巧妙运用爱心,了解特殊爱心情感发展。例如,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之中,学生之间发生摩擦是非常常见的事情。当学生之间发生矛盾时,教师如若询问学生之间怎么回事,所有的学生便会将事情进行完整陈述。这时教师听到的均是对方如何,双方各自地委屈。这时,教师应当引导学生自我思考自己在该事情中有没有做错的地方,以此来引导孩子自己解决问题。事实上,孩子的内心十分纯真,教师在实际的教育过程中最应做的是运用爱心巧妙地进行关怀,从而不断地启发孩子,弥补孩子自身发展中存在的不足。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1.2注重情感和爱心,传递令人信任的语言
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对于情感的驾驭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教育质量。因此,作为特殊教育老师,在开展教育过程中应当注重投入情感和爱心,认真的对待特殊孩子。同时,还应通过肢体动作、微笑等细节传递教师的爱心,以此打造轻松愉快的氛围。此外,由于特殊孩子在身心发展中存在一定的缺陷,因此信息摄取量明显低于普通孩子。因此,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应当充分取得孩子的信任。多采用语言沟通的方式获得孩子信任,而对于聋哑孩子来说,教师应当通过做游戏等直观的形式获得孩子的认可,从而促使孩子充分信任教师,以便教师更好的开展教育。
3.2爱心制定教育环节,弥补孩子存在缺陷
3.2.1制定爱心游戏,弥补孩子缺陷
为了发挥特殊教育作用,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应当根据特殊孩子的缺陷,制定教育环节。针对于孩子的天性,教师在实际教育过程中,制定游戏更加符合孩子的实际需要。笔者以多动症孩子为例子,举了两个应用于多动症孩子教育的游戏。
游戏一“还金币”:为特殊孩子准备5个玩偶及其20个玩具金币。游戏要求孩子在10分钟之内将该5个玩偶联系起来,讲述完整的故事。孩子在讲述故事的过程之中,不可以抬头或是做任何小动作。孩子如若违规一次,则相应扣一次金币。整个游戏锻炼孩子的专注力,如若孩子能够完成该游戏,则代表孩子已经具备了10分钟的专注能力,后续教师可以通过玩偶数量增加和时间的增加来不断的提高学生的注意力。[2]
3.2.2调整教育环境,制定学习内容
特殊孩子固然在教育方面应当特殊对待,但是在实际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注重创设宽松、和谐的教育环境。其次,教师开展教育应当充分挖掘一切可利用资源,可以引导班级学生帮助关心特殊孩子,从多方面的满足特殊孩子的特殊教育需要。最后,教师应当给予特殊孩子平等的教育机会和参加校园活动的机会,从多方面渗透教师的爱心,为特殊孩子营造适宜的发展环境。
除此之外,由于特殊孩子在身心各方面存在一定程度的缺陷。因此针对统一教材,在教育过程中应当对其适当的删减,并增添一些基础性的学习内容。同时,应当尊尚“课内外”结合原则,对于个别学习成绩较差的特殊孩子进行辅导,布置难度偏低的作业。在对于特殊孩子的考试评价方面,可以采取个别化的试卷,以此提高特殊孩子学习积极性。
3.3尽心尽责开展教育,调动资源关心特殊孩子
3.3.1事无巨细关心孩子,创新拓展教育
作为特殊孩子教育的老师,为了能够有效关心特殊孩子的发展。教师在教育过程中,不仅扮演教育的重要角色,更是扮演着孩子朋友、父母的多种角色。因此,为了有效发挥教育的实效性,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必须充分奉献爱心,事无巨细的关心孩子。同时,教师在教育方面还应当不断的拓展创新。为了更好的弥补孩子身心缺陷,教师应当同孩子家长联系搭建家校教育平台,让特殊孩子不仅能在学校受到教育,还能在家中受到教育,从而让教师的爱心包围在特殊孩子的日常生活之中。
3.3.2调动资源关心孩子,促进学生身心积极发展
特殊孩子身处校园,由于校园环境复杂,针对于一些特殊孩子尤其是智力存在障碍身体存在缺陷的孩子而言,校园之中存在种种安全隐患。这就要求教师在学校之中应当充分调动校园资源关心孩子,促进孩子身心积极发展。
例如针对于一些智力存在缺陷的孩子,教师应当对于特殊孩子进行特殊对待。在特殊孩子入园第一学期,教师应当教导班级学生爱护宽容特殊孩子。并引导班级干部在校园中多照顾特殊孩子,以此保证孩子在校园中能够健康成长。此外,由于智力存在障碍的孩子认知能力较弱,有时在上课期间也不知道进入课堂。因此,教师应当在课前几分钟派其他同学将智力存在障碍的孩子送回自己的座位,以此来保证特殊孩子能够同正常同学一样上课,减少教师的精力。
4.结束语
总而言之,针对于特殊孩子的教育,教师在教育过程中一定要充分运用爱信关心幼儿,同时教育工作方式必须不断的创新,将责任合爱心拓展到教育工作中,从而转换到特殊孩子身上。此外,针对于当下不断变化教育环境,教师必须充分运用自身的热诚及其爱心来获取学生的真心,从而不断对于特殊孩子教育的实效性,促进特殊孩子逐渐形成积极向上、健康乐观的人格。
参考文献
[1]谢韵涛. 浅谈特殊儿童与特殊教育[J]. 小作家选刊, 2017(7).
[2]张晶晶. 国内外特殊儿童教育模式的探究[J]. 教师, 2017(10):117-117.
论文作者:林敏红
论文发表刊物:《文化研究》2018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13
标签:孩子论文; 特殊教育论文; 教师论文; 爱心论文; 儿童论文; 过程中论文; 身心论文; 《文化研究》2018年第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