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大学有点“潮”,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大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最惊讶之海德堡大学:专门的学生监狱! 在海德堡这座工业城市里,除了那个老城堡,最著名的要数海德堡大学。这所大学原本并不出名,没突出的建树和学术成就,如今它之所以能驰名世界,只因为一所小小的监狱——学生监狱。学生监狱如今只是一处遗迹,早已不再关押学生,但监狱的墙壁上并未注明这已是一处遗迹,所以,很多外国来的游客都非常惊讶,世界上还有专门的学生监狱? 这样的遗迹即便在全世界也不容易找到第二个。顺着街上的指示牌走,不久就会抵达一幢老楼,门关着,按铃即开。穿过底楼即见一个小天井,沿楼梯往上爬,到二楼楼梯口就已见满壁乱涂的字画,三楼便是监狱,四间监房,一个高蹲位的厕所。监房内有旧铁床和旧桌椅,而四壁和天花板上则全是狂放顽皮的字画。 其实这个监狱只用了两年,1912年—1914年,是校方处罚调皮学生的场所。哪个学生酗酒了、打架了,或触犯了其他规矩,就被关在这里,只供应水和面包,白天还要老老实实去上课。但这里毕竟不是真的监狱,没禁止从别处买食物进来,也没禁止别的同学前来探望,因此,这里很快成了学生乐园。好多学生想方设法地故意违反校规,争取被关押到这里来。可见,有些学生是这里的常客,早已把处罚当成了享受。 如今,大学墙上还赫然写着曾经学生自己订出来的监规:一、本监狱不得用棍子打人,二、本监狱不得有警察进入;三、若有狗和女人进入本监狱,要系链子。 最点评:把监狱变成了乐园?青春的力量实在无可压抑,即便是地狱也能变成天堂。 最奇闻之美国纽约大学:你被录取了! 你不会想到,这真的是一份某人向美国纽约大学递交的入学申请书。更令人想不到的是,凭这份并不如实的申请书,申请人却最终被纽约大学录取。 申请书全文如下:我是一个精力旺盛的家伙,爬墙是家常便饭。我可是个名人,因为我曾多次利用午休时间改造了火车站,提高了候车室的保温效果。我为古巴难民翻译脏话。我写过歌剧,还获了奖。我办事的效率很高,但有时候,我可以连续三天啥事儿也不干!追女孩,我根本不用费什么心思,因为我相貌英俊,长号吹得特棒。骑自行车,我像驾驶飞机一般快。做一份布朗尼巧克力饼,别人要半个小时,我只需20分钟。我是一个刷墙能手、恋爱专家。在秘鲁,我是一个亡命之徒。为保护亚马逊流域的一个小村庄,我曾独自一人用一把锄头和一大瓶水,击退了一群凶猛的蚂蚁。我用大提琴演奏蓝调音乐,连大都会博物馆都来找过我。我的生活还是众多纪录片的题材。烦闷时,我在我家院子里建了一条巨大的铁索桥,然后大玩高空悬挂滑翔游戏。星期三放学后,我则为大家免费修理电器。我是一个抽象艺术家,一个具体的分析家,一个疯狂的赌徒。我亲手做了一件灯芯绒晚礼服,全世界的批评家无不为我的原始的线条所折服。虽然我做事低调,但是我仍收到大量粉丝的来信。我灵巧的插花艺术使我在国际植物学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孩子们都信任我。我可以用网球拍投掷移动的小东西,命中率很高。我曾一天之内读完《失乐园》、《白鲸记》、《大卫·科波菲尔》,晚上还有时间将家里的整个餐厅粉刷一新。我知道超市里每种食品的确切位置。我为中央情报局做过卧底。我一周只睡一次,而且是睡在一张椅子上。有一次在加拿大度假,我成功说服了一群抢劫一个小面包店的恐怖分子。我收支平衡,乐观向上,助人为乐,没有一分钱债务。周末,为远离无聊的应酬,我一心投入折纸手工艺品的研究。几年前,我发现了生活的真理,遗憾的是,我没有记录下来。仅用茂利(一种食品加工器)和烤箱,我就能做出四道美味的菜肴。我养的蛤蜊得过大奖。圣胡安的斗牛比赛,斯里兰卡的攀岩比赛,克里姆林宫的拼写比赛,我都曾是赢家。我演过哈姆雷特,主刀过心脏手术,还跟猫王聊过天。但是,我还没上过大学。 最点评:世界上本无神人,自我炒作的人多了,也便有了神人。瞧瞧,这样的大学入学申请书都能通过,简直令人大跌眼镜! 最诚信之斯坦福大学:答案请在本卷找! 随着到国外留学的学生日益增多,国外大学与国内高校教学方式上的一些不同之处总被人津津乐道。当然,说得最多的是考试。我们知道斯坦福大学是一所世界名校,而它的有些考试让你觉得似乎不是在对学生进行学业检验,倒像是对他们的诚信在作一次次测试。 考卷发下之后,往往便不见了老师的踪影。当然老师事先会对学生说,你们认真做题,我会在下课前五分钟来收试卷。这时谁也不知道老师去了哪里。学生是没有谁会去交头接耳的。但教室是否就一点声音也没有呢?并非如此。当你面对一道考题在思索时,考场突然会响起一种细微的“吃吃”的声音,这绝不是有人在窃窃私语。当你仔细去辨别,会发现原来那是有人在吃苹果。由于教室的静谧,那吃苹果的声音也就显得格外爽脆与活泼。但也不是什么果子都可吃,如那些发出响声特别大的坚果,老师会告诉你最好不要带。老师的理由是,你要是坚持这样做的话,你在公德上很难说得过去。也有老师在发好卷子后,是并不急于走出考场的。当然也不是讲考场规则之类的东西,而是与同学们侃侃曾在斯坦福大学念过书的一些名人的糗事趣事,等到同学们笑得前仰后合,老师也就悄悄溜走了。你想,有了这样一个铺垫与前奏,有谁还会紧张?接下来自然就是像平时做作业一般,轻轻松松一道道去解题了。 一个在斯坦福大学念过书的朋友曾多次遇到过这般考试。他讲了他第一次参加这样的考试的情况。他念的是社会学。他说,前面的一些题做得挺得心应手的,最后一道题颇有一点难度,但他花了一些气力也终于把它攻克了。他看看时间,刚好只剩五分钟了,收卷子的老师进了教室,他把考卷交给老师出了考场。这时一个法国同学对他说:“考卷背后有答案,你看见了吗?”朋友如同听到了天方夜谭。他禁不住问其他同学,其他同学都向他证实那位同学所言不虚。朋友后来说,斯坦福大学试卷背后的答案,那是在学生做完了题,尚有多余时间的话,让学生估分用的。知道这个“秘密”的学生,是没有谁事先就去看它,并将其抄到前面去的。 最点评:这些,让我们似乎窥探到了斯坦福大学之所以能成为世界名校的秘密——当有了学校高度信任学生、学生又恪守诚信这样一种互动机制的氛围时,也就使得每一位学生拥有了自己最大的人格魅力。这些大学有点“时髦”_大学论文
这些大学有点“时髦”_大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