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气温的升高,越来越多的中暑现象发生在我们的身边。中暑是指在高温和热辐射的长时间作用下,人的机体由于长时间不能忍受温度的升高,造成了身体的体温调节障碍,身体内的水、电解质代谢紊乱,并且人的神经系统功能也会受到损害,这一现象我们称之为中暑,我们应该加强对中暑的认识,让每个人都知道积极救治的方法。本文通过对相关情况的分析、了解,总结了中暑的原因,以及中暑时应该进行的紧急救治,还总结了关于中暑应该如何护理展开的健康教育,对提高患者的治愈率、改善医院的工作效率提供了有效的依据。
【关键词】浅谈;中暑;健康教育;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31-0320-02
我们临床上研究,中暑是由于人体受长时间高温或日光曝晒,身体由于温度的不适所引起的一种急性病。中暑与人体的许多因素有关,例如免疫机制就可以和中暑有直接关系,人体的中暑情况还和自身对暑热的耐受力有关,针对中暑专题对未知人群展开健康教育,对于中暑的患者我们要细致护理,积极预防治疗[1]。中暑的两个重要因素是大家所忽视的,个体因素及自然气候条件大家不去关注,个体因素有很多,例如:自身疾病、热环境适应能力差、服用某些药物给水、盐平衡及排汗造成一定影响等。自然条件因素包括空气流动、温度和适度等。
1.中暑的原因
我院中暑患者在最近的两年高达61例以上,主要是在外训练的人群,中暑原因主要是在高温,高热,高湿环境下训练所致。中暑病人有高温、高湿、高热、情况下发生的不适,突然晕倒,病人的临床表现有发热、乏力、皮肤灼热、头晕、恶心、呕吐、胸闷或出现四肢湿冷、面色苍白、血压下降、脉搏增快等表现;体温均在39℃以上[2]。
2.中暑时的一些常规护理
发现中暑病例,将患者转移是首先要做的,首选的位置就是到通风良好处,将患者物理降温脱去衣物,用遮盖物遮住患者部分位置,例如:腹部和会阴部,用湿冷毛巾浸敷头部,同时给皮肤肌散热,我们可以通肉按摩实现,体温过高(>39.5℃)时用可冰盐水500mL灌肠,或是注入胃内,也可以输注4℃的液体,这样散热效果更理想[3]。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若患者出现寒战现象,可给予静滴,我们静滴时一般选用氯丙嗪25mg配合葡萄糖盐水。
患者的体温变化也不能忽视,每15~30min 测一次体温,体温标准我们一般首选肛温。我们要细心观察,有体温升高时,不能停止降温的手段措施。观察皮肤对冷刺激的反应和降温药物的副作用,不能为了降温产生二次伤害。对于患者的生命体征虽然不会有大体的伤害,但也要时刻的关注。患者发生抽搐时,我们要采取护理干预,患者会有咬伤、坠床、外伤的情况发生,我们要帮助患者终止这类行为,同时休克、昏迷患者取平卧位,头偏一侧,必要可以用氧气瓶[4]。对中暑人员进行降温,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维持循环稳定,是抢救成功的重要步骤。
3.住院健康教育问题
3.1 基础护理
(1)对患者进行口腔护理要轻柔,这样可以防止口腔滋生细菌。(2)对患者进行会阴护理可以防止尿路感染,清洁尿道周围要细心仔细。(3)高热患者在皮肤护理上要注意及时更换衣裤及被褥。叮嘱患者家属帮助患者定时翻身,每2h一次,这样防止患者身体的皮肤损伤,滋生螨虫等(4)对患者饮食配餐主要清淡、易消化,在后期恢复些病情时配餐可以予以高热量、高维生素、高蛋白、低脂肪。让患者清醒时多饮水,多吃、水果和蔬菜[5]。
3.2 心理护理
对于病人心理状态我们要时刻关注,在中暑患者清醒后帮助其调整到最佳状态,有利于病情的恢复[6]。患者的抑郁情况要加重看护,解除其精神负担,让患者放松心情。只有患者积极配合治疗才可以达到最佳治疗状态。叮嘱患者注意多休息,保持良好的心态,住院期间加强营养,按照医生的叮嘱进药,出院后也短时间避免高温下重体力劳动。
依据中暑诊断标准,制定以下几种防治措施:其一,多数中暑人员为训练人员,因高温持续时间长,故在训练过程中,要控制好训练时间。夏季高温,体内水分蒸发快,在烈日下加上大负荷的训练,训练人员容易昏迷,这就是中暑的前兆,所以,合理搭配训练时。其二,训练过程中,对于每位训练人员要及时补充相关物质,有利于水电解等的平衡,并根据条件设置若干医务人员,有利于中暑人员的立即救助,把握了宝贵的黄金救治时间[7]。治疗过程中,要完全按照救助标注进行,有秩序有规律有科学依据的进行,保持患者的呼吸正常。严重中暑患者出现呕吐、抽搐症状,这时要轻转患者头部使其呕吐物顺畅,否则患者容易被自己的呕吐物阻塞而不能正常呼吸抢救。应用物理降温法,对患者进行降温,最后在最快的时间进医院就诊[8]。
3.小结
我们可以调查分析夏季训练人员的相关中暑情况,为这类人群制定针对性防治措施,这样既可以保障训练演习的正常进行、训练顺利开展,又可以对群众的身体健康有一个保障,对于社会宣传健康教育也有一定的帮助。我们对训练群众作好以下方面的健康教育和护理,就很大方面上预防、避免中暑事件的发生。中暑患者在医护人员积极救治,耐心细致的健康教育和护理后,病情快速好转,这样既有利于患者的身体健康,也提高了医院的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于琳琳.集束化护理用于重症中暑患者急救中的护理效果评价[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20(8):34-36,46.
[2]邱晨,师文文,万青,等.某海军部队官兵中暑知识认知情况的调查分析[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5,32(24):74-76.
[3]曹巍,罗雅丹,李金玲,等.浅谈健康教育与护理在中暑中的应用探究[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6,1(8):8-8,10.
[4]陆萍静,寇玲.1例猪圈草热浴致重度中暑病人的护理[J].护理研究,2013,27(18):1917-1918.
[5]朱亚丽,徐琴,孙岚,等.集束化护理在重症中暑患者急救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5,21(6):700-702.
[6]潘春芳,窦英茹,郑瑞强,等.运动性中暑并存多脏器衰竭患者的救治与护理[J].护理学杂志,2013,28(21):22-23.
[7]季学丽,郝卫文,王淦楠,等.7例重症中暑患者的急救与集束化护理[J].江苏医药,2013,39(20):2500-2501.
[8]段红敏,王阿莉.重症中暑致横纹肌溶解及肾衰竭1例的护理[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21(25):2839-2840.
论文作者:田清华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7年11月第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6
标签:患者论文; 健康教育论文; 体温论文; 人员论文; 高温论文; 情况论文; 高热论文; 《医药前沿》2017年11月第3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