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军区总医院血液科 山东 济南 250031)
【摘要】目的:探讨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与重组人白介素-11对急性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3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72例急性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36例,A组接受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治疗,B组接受重组人白介素-11治疗,对两组患者血小板变化及不良反应情况进行观察。结果:A组血小板最大值、最小值均较B组高,血小板恢复至70×109/L时间均较B组短,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1.11%,明显较B组41.67%低(P<0.05)。结论: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治疗急性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效果优于重组人白介素-11,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重组人白介素11;急性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
【中图分类号】R733.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12-0191-01
白血病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血液疾病,化疗是控制疾病发展,延长患者生存时间的有效方法。但是白血病化疗患者会产生不同程度骨髓抑制,进而出现血小板减少,不仅增加出血风险,甚至可能导致患者死亡。重组人白介素-11(rhIL-11)及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hTPO)均为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的常用药物,可恢复外周血小板功能及数目[1],但是两种药物作用机制不同,疗效也存在差异。本研究分别对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患者应用rhIL-11与rhTPO治疗,对其疗效进行比较,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5年3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72例急性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36例。A组:男性21例,女性15例,年龄20~55岁,平均年龄(36.9±4.2)岁;病程5个月~3年,平均病程(11.25±0.47)个月。B组:男性22例,女性14例,年龄21~58岁,平均年龄(36.2±4.5)岁;病程7个月~4年,平均病程(11.29±0.41)个月。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存在可比性。
1.2 方法
A组接受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治疗,剂量为15000U/次,皮下注射,1次/d;B组接受重组人白介素-11治疗,剂量为1.5mg/次,1次/d。两组患者均在血小板计数>100×109/L,或增加50×109/L时停止给药;当血小板计数<20×109/L时,给予血小板1个治疗剂量输注。
1.3 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患者血小板最大值、最小值、恢复至70×109/L所需时间;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数据以SPSS20.0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t检验,(x-±s)表示,计数资料经χ2检验,率(%)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为P<0.05。
2.结果
2.1 两组患者血小板指标比较
A组血小板最大值、最小值均较B组高、血小板恢复至70×109/L时间均较B组短,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表 两组患者血小板各指标对比(x-±s)
2.2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1.11%(4/36),明显较B组41.67%(15/36)低(χ2=9.394,P<0.05)。
3.讨论
白血病是发病率高、致死率高的血液疾病,化疗是延长患者生存时间的有效方法,其主要目的为抑制白血病细胞增殖、重建骨髓正常造血功能。经研究显示[2],白血病患者化疗后均会产生不同程度骨髓抑制,导致血小板减少,增加出血风险,不仅会影响化疗正常进行,也可能导致患者死亡。因此,及时采取措施增高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患者血小板水平,对改善患者预后有重要意义。
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与重组人白介素-11均为临床常用于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治疗中的药物,重组人白介素-11为非特异性促血小板生长因子,可刺激巨核祖细胞与骨髓造血干细胞增殖,优质巨核细胞成熟、分化,从而提高机体血小板数目,但是无法改善血小板功能[3]。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是可促进巨核细胞生长、分化的内源性细胞因子,对细胞生成具有促进作用,从而提高患者体内血小板数目[4]。有研究显示[5],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可促进造血细胞成熟,对血小板功能具有改善作用。本研究显示,A组血小板最大值、最小值较B组高,血小板恢复至恢复至70×109/L时间也较B组短,表明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治疗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的效果优于重组人白介素-11,可能与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与红系生成素、干细胞因子具有相互作用相关,能促进红系祖细胞及粒系祖细胞增殖,从而达到快速提高血小板数目效果。本研究对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比较,显示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 明显较B组低,表明重组人生成素不仅能有效提高血小板数目,也具有较高安全性。
综合上述,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治疗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效果优于重组人白介素-11,也具有较高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付岭,张涛,刘金梅,等.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与白介素-11治疗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的疗效比较[J].临床军医杂志,2014,42(3):240-242.
[2]余丹,张念,程辉,等.重组人促血小板生成素治疗急性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的疗效[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3,17(17):113-115.
[3]周然,王峰,曹蕾,等.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联合白介素-11衍生物治疗化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观察[J].现代药物与临床,2014,29(1):59-63.
[4]胡媛媛,高小见,肖传宇,等.重组人白介素11治疗急性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的临床疗效[J].海南医学,2017,28(15):2434-2436.
[5]刘林,朱俊锋,朱凯,等.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与白介素-11单药及联用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观察[J].现代仪器与医疗,2016,22(6):38-39.
论文作者:刘希民,贺强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8年4月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20
标签:血小板论文; 白介素论文; 白血病论文; 患者论文; 血小板减少论文; 两组论文; 发生率论文; 《医药前沿》2018年4月第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