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猛
河北省张北县文物局
内容提要:元中都遗址最为元代三大都城遗址之一,无论从考古价值、元代都城建设价值还是历史价值都不容小觑,近年来,为更好地保护元中都遗址的单一性,建设遗址公园目的就是保护遗址、服务遗址,不以建设遗址公园刻不容缓。
关键词:遗址价值 保护 遗址公园建设
一、元中都遗址的展示价值
元中都遗址位于河北省张家口市张北县馒头营乡白城子村西南1公里处,始建于元大德十一年(1307年),毁于至正十八年(1358年)元末农民起义军,与当时的元大都(今北京)、元上都(位于内蒙古锡林浩特市)齐名,是迄今中国保存最完好、时代比较单一、后期破坏最少的元代都城遗址。又处于大都和上都之间,北通和林,西达西域,北联草原,南制中原。其地北、东、南三面见广袤草原,安固里河由南向北绕过东垣。
元中都遗址发掘成果列入“1999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2001年6月元中都遗址被国务院批准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6月河北省文物局把元中都遗址列入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2006年被国家文物局列人《中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元中都作为元代三大都城之一对研究当时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状况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元中都作为多京制的产物,是研究辽、金、元诸代的多都城建制的宝贵实例。发掘揭露出形制特殊的角台,角台不仅尺寸大,还向宫城内侧突出,加大了面积,使它看起来蔚为壮观,同时角台内、外侧采用多转角的结构,这种结构在元代并不多见。宫城南门门道使用巨大石条作为地袱石,用巨大石块铺面,长宽超常,并有可能有木质门框门壁等修饰,等级很高,是城门研究难得的材料。中心宫殿基址的发掘,发现台基角部三次曲折,形制特殊,并以做工考究的汉白玉螭首为装饰,规格极高。目前的发掘确认了中都城垣结构的配置,总体了解了其建筑布局,为研究元代都城的规划与建设提供了宝贵资料,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为使公众全面了解遗址的文化内涵和重要价值,元中都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刻不容缓。
二、元中都考古遗址公园建设遵循的原则
建设元中都考古遗址公园,编制《元中都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总体规划(2013—2030)》、《遗址公园项目可研》、《文物环境影响评估报告》、《项目计划书》始终把元中都遗址保护放在第一位的,遵循以下方针:一切以遗址保护为前提,把遗址保护放在至高无上的地位上;统筹兼顾、科学发展,努力做到:有利于遗址保护,有利于城乡建设,有利于经济社会发展,有利于人民生活改善。遗址展示慎重选择展示节点,做到保护措施到位,展示效果良好。对于遗址资源的利用要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凡是有可能造成遗址损坏的,不展示。目前,以遵循遗址公园建设原则完成了一号大殿保护展示主体工程,“土”字形台基和“工”字殿柱础和格局保护工程;完成了宫城南门、西南角台包砖加高砌筑工程和南门广场节点展示工程;基础设施方面,完成了公园大门、文化围栏、电瓶车道、步道、停车场建设工程;服务设施方面,新增移动节水公厕3座、更新自助语音导服设备50套,电瓶车、游客自行车、座椅、垃圾桶配备到位;环境整治方面,新增绿地40亩,新上了节水浇灌系统,遗址已经具备了公园的条件和功能,遗址识别性得到增强。
三、元中都考古遗址公园建设的目的和意义
元中都考古遗址公园是元中都遗址的保护和展示园区,它是以遗址保护和服务考古为根本目的和首要职责,考古遗址公园建设把握了全局观念,从遗址的整体保护出发,要具有可逆性。要遵循《元中都遗址保护总体规划(2012—2030)》、《元中都遗址皇城南门、宫城广场、宫城西马道等保护方案》、《元中都遗址考古工作计划(2013—2016)》等文件精神,根据考古工作计划,按照“先总后分”、“探研并重”的思路,开展连续式考古研究,适时组织“大家来探密—公众中都考古”活动和“元中都影响与作用—专家研讨中都”活动,把中都的研究提升到一个新热度,实现遗址展示和文物保护目的,揭示元中都遗址的文化内涵、价值,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推动教育和旅游观光,建成方便群众休闲和健体的公益性公共活动的地域空间。
元中都考古遗址公园规划设计,将以元中都遗址本体为核心,以元中都遗址保护为目的,以周边丰富的草原、山水环境为依托,把周边自然景观与遗址景点串联起来,构建元中都遗址生态、文化、景观大格局,提高公众文化素养,激发人民群众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同时,注重在文物保护与展示效果之间寻求平衡点,采取科学、有效的方法。考古遗址公园利用了考古遗址资源,遗址公园应力争为遗址保护提供资金支持,通过考古遗址公园建设,要有效带动旅游观光等相关产业发展,促进当地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元中都研究》
《元中都遗址保护总体规划(2012—2030)》
论文作者:刘猛
论文发表刊物:《文化研究》2016年2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6/7/20
标签:遗址论文; 中都论文; 公园论文; 都城论文; 元代论文; 目的论文; 价值论文; 《文化研究》2016年2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