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与传统外剥内扎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疗效比较论文_杨浩

眉山市洪雅县人民医院 620360

摘要:目的:探究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与传统外剥内扎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方法:在本次研究中选择2014年7月-2015年9月我院接受治疗的57例环状混合痔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的差异性,将其分为甲组和乙组,甲组30例患者,乙组27例患者,甲组采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进行治疗,乙组采用传统外剥内扎术进行治疗,对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甲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均低于乙组,各项数据比较结果差异性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的不良反应率为36.7%,乙组的不良反应率为62.9%,甲组的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乙组,各项数据比较差异性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环状混合痔患者采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进行治疗,其应用效果明显,不良反应比较少,安全性比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传统外剥内扎术;环状混合痔

Abstract:objective:to explore the stapling hemorrhoids mucosa on fibrotomy(PPH)and the traditional outer peel internal plunge in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for the treatment of circumferential mixed hemorrhoid.Methods:in this study choice in July 2014 - September 2015 our hospital for treatment of 57 cases of circumferential mixed hemorrhoid patients as the research object,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ce in the way of treatment will be divided into the first division and group b,the first division,30 patients in 27 patients with b,on the students' using stapling hemorrhoids mucosa fibrotomy treatment,group b with traditional shell pierced surgery treatment,the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were analyzed.Results:the first division of the operation time,intraoperative blood loss and hospital stay were lower than group b,the data comparison results difference obvious,with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p < 0.05).First division of the adverse reaction rate was 6.7%,the adverse reaction of b rate was 18.5%,the first division of the adverse reaction rate i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group b,the data comparison difference obvious,with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p < 0.05).Conclusion:the mucous membrane on the circumferential hemorrhoids and mixed hemorrhoid were treated by stapling fibrotomy treatment,its application effect is obvious,less adverse reaction,security is higher,worthy of clinical 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

环状混合痔是当前临床研究中的常见疾病,经常反复发作,并且会伴有出血或者脱出的现象,对患者的正常生活有严重的影响。针对环状混合痔的特殊性,在临床研究中需要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方式,缓解不良反应。随着临床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类新型治疗技术层出不穷。其中以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为主,为了研究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与传统外剥内扎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临床疗效,在本次研究中选择2014年7月-2015年9月我院接受治疗的57例环状混合痔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的差异性,对患者采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和传统外剥内扎术进行治疗,对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详细情况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本次研究中选择2014年7月-2015年9月我院接受治疗的57例环状混合痔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的差异性,将其分为甲组和乙组,甲组30例患者,乙组27例患者。甲组中男18例,女12例,患者年龄在24-70岁,平均年龄(45.8±6.9)岁。乙组中男19例,女8例,年龄在25-71岁,平均年龄(44.9±12.8)岁。所有患者均符合临床研究标准,两组患者在常规性资料方面无明显差异性,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对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

1.2方法

甲组采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进行治疗,首先取截石位,充分扩肛后将痔核外翻,直接插入肛镜缝扎器,在齿状线上4cm处做出第1圈粘膜荷包进行缝合,由需要切除粘膜组织多少决定是否做第二个荷包缝合以及两个荷包距离,将吻合器抵钉座插入,先在吻合器中心杆上收紧结扎第1个荷包缝线,在中心杆上收紧第2个荷包缝线,采用带线器从吻合器对称的两个侧孔拉出[1]。

乙组采用传统外剥内扎术进行治疗,首先充分扩肛,采用“V”字形手法将皮肤切开,在剥离外痔静脉丛至齿状线稍上方的内痔部分,钳夹内痔基底部,采用7号线进行缝合,在距离缝线大约0.5cm处切除痔团。

1.3统计学方法

在本次研究中采用SPSS24.0 统计学软件对本次研究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 ± 标准差(X±S)表示,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X2检验,当 P<0.05 说明比较结果存在明显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在本次研究中,甲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均低于乙组,各项数据比较结果差异性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比较情况如表一:

3.讨论

环状混合痔是当前临床研究常见的肛门疾病,临床表现为出血和内痔脱垂为主,对患者的日常生活有严重的影响。随着临床医疗卫生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类治疗技术层出不穷,其中以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为主,该技术形式和传统外剥内扎术存在本质性的差异[2]。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通过特质圆形吻合器经过患者肛门插入到直肠内,环形切除患者直肠下端肠壁黏膜及黏膜下层组织,同时在切除过程中要保证吻合性,能在有限的时间内恢复正常解剖位置,阻断粘膜和粘膜下层供给的血管,痔核出现逐渐萎缩的现象[3]。传统治疗方式并发症比较多,应用现状不容乐观[5]。

甲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均低于乙组,各项数据比较结果差异性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的不良反应率为36.7%,乙组的不良反应率为62.9%,甲组的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乙组,各项数据比较差异性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对环状混合痔患者采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进行治疗,其安全性更高,不良反应少。

综上所述,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在治疗环状混合痔中优势显著,能有效降低患者的痛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5]。

参考文献:

[1]杨钦清,董芳,梁顺华,孟春鸣.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与传统外剥内扎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疗效比较[J].中国现代医生,2015,10:24-26.

[2]李云燕,郑鑫.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与外剥内扎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比较[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3,01:113-115.

[3]葛龙清.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与外剥内扎术对环状混合痔疗效比较[J].交通医学,2013,03:284-285.

[4]刘扬,洪文,刘青,卢红果,杨博,范凯,路明.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临床疗效[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14,09:1183-1185.

[5]姜海鹏.痔上黏膜环切术与外剥内扎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疗效对比[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25:2762-2763.

论文作者:杨浩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6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14

标签:;  ;  ;  ;  ;  ;  ;  ;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与传统外剥内扎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疗效比较论文_杨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