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批评:青年研究亟待填补的洼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洼地论文,批评论文,学术论文,青年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64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789(2014)05-0123-06 一、学术批评长期低语,成为青年研究领域的学术洼地 学术批评主要指通过对学术研究的状况和成果的分析和研究,揭示学术研究取得的进展、成就,对学术研究的过程、学术研究队伍中存在的缺憾和问题进行梳理和分析,以促进学术界正视、解决相关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说,学术批评就是给学术研究的实践号脉、诊断、开方,旨在促进学术研究的健康发展。学术批评旨在发现理论探索的合理趋向。[1]学术批评的形式多种多样,主要包括对某个具体学术成果(论文、著作)的学术评论、对某阶段某方面研究状况的综述、对研究界某种倾向和趋势的揭示和辨析、学术争鸣等。 学术研究离不开学术批评,青年研究也不例外。其一,青年研究耗费了数代学者拓荒耕耘的心血,取得了不少优秀的研究成果,在推进青年工作,促进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这些耕耘之功却鲜有点评、乏人喝彩。因此,围绕学者们的学术研究成果开展研讨和评论,为学者们筚路蓝缕的学术研究工作“鼓”与“呼”,客观上可以更好地传播和扩大学者们学术研究的社会影响力,这既是对学者们一种应有的激励,也是对学者们学术研究成果转化成现实的一种有效推进。其二,长期以来,青年研究被间离于社会科学“学科”之外,“青年学”难以得到传统学界和社会的承认。这就需要通过学术批评检视学者们对问题的把握是否准确精当,研究的方法是否科学合理,对问题的分析是否深刻,思考和策略是否可行。毋庸置疑,此种辨析和评论有助于促进学界直面现实,反躬自省,更好地把准问题,更加严谨规范地开展学术研究。这是青年研究提高学术水平,加强学科建设应有的一种态度。其三,自20世纪80年代中国青少年研究事业起步以来,几代学者发表的每一篇优秀论文,出版的每一本优秀著作,都是建造中国青少年研究事业大厦的重要基石,都构成了中国青少年研究事业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对学者们的研究成果进行评论和分析,其实也是对中国青少年研究事业发展现状和脉络的一种梳理,是对几代学者共同走过的研究之路的回望,对学术前路的瞻望。青年研究没有现成路可走,学者们既要埋头拉车,也要抬头看路——看看身后走过的路,看看脚下走着的路,看看前方可走的路,看看别人走的路。学术批评正是抬头看路之举。 近年来,有一些学者对促进学术批评作出了努力。比如,沈杰在《青年研究向何处去?》中批评了青年研究走向专业化的过程中,容易出现的两种偏颇现象:一是看到学科的地方看不到青年,二是看到青年的地方看不到学科;陈亮在《我们的青年研究缺什么?》中批评了中国青年研究中存在着的四大痼疾:问题意识淡漠、研究定向单一、互动关系脱节、批判立场缺席。陈亮认为,这些问题得不到妥善解决,势必会导致青年研究长期处于低水平重复的水平和境地,直接影响到青年研究的健康发展和青年学科的建设。再如赵宪生的《正视问题,找出差距,再创辉煌——谈我国青年研究的现状》、马德峰的《社会调查方法在青年研究中的应用现状》、黄志坚的《青年学在中国的发展》、黄海的《从政策性的青年研究到解释性的青年研究——一种真问题与真学问相结合的文化人类学反思》等论文,都是近年来青年研究领域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学术批评作品。此外,2007年,《当代青年研究》等机构进行了中国青年研究大反思。学者们就建立“青年学”、青年研究的学科化如何成为可能、学科化的标准究竟是什么等问题进行了批评和论争。2007年因此被称为“反思年”。2008年,在第四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上,学者们积极开展学术批评,系统梳理了中国青年研究事业发展的脉络,对中国青年研究发展的路径、内容、方法、问题等进行了盘点、辨析和批评。有论者指出,这些反思对青年研究、研究群体自身的处境与状态、优势与劣势、成果与问题、努力的方向与发展目标等,作了较为全面和深刻的梳理和分析,展现出较之近20年来不断反思的更高理论自觉、学术自觉、学科化自觉和问题意识自觉。[2] 然而,学术批评在青年研究领域总体上还处于低语,甚至失语状态。这一点在我对《青年研究》、《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中国青年研究》等核心期刊2011—2012年间发文情况所作的粗略统计结果中得到了证实。这3家核心期刊2011—2012年2年间各自所刊载的青年研究学术批评类文章所占比例总体很低。其中,《青年研究》2011—2012年共发表了107篇文章,其中有4篇学术批评的文章,约占3.7%:李春玲的《新时代的新主题:2007—2010年青年研究综述》,王晴锋的《生存现状、话语演变和异质的声音——90年代以来的同性恋研究》,吴小英的《青年研究的代际更替及现状解析》(上、下),风笑天的《三十年来我国青年研究的对象、主题与方法——对四种青年期刊2408篇论文的内容分析》;《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1—2012年发表了约330篇文章,其中有7篇学术批评的文章,约占2.1%:王彬的《全球化语境下青年研究的范式转换》,喻国明的《媒体融合下学术研究的关键》,赵莉的《社会网相关理论及研究的回顾和思考》,陈亮的《青年研究发展中的几个解释性概念》,卫甜甜、张波的《浅议青年研究的传承与发展》,陆玉林的《现代性境域中青年问题的理路》,芮鸿岩的《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校园文化实现机制研究综述》;《中国青年研究》2011—2012年约发表了603篇文章(不含卷首语等)。其中,学术批评类文章13篇,约占2.1%:孙湛宁、徐海鸥的《青年政治意识表达研究述评》,袁潇、风笑天的《青少年手机需求及使用行为研究现状》,黎陆昕的《青年研究应用价值探寻》,王新的《中国少年司法热点问题概览》,田蕴祥的《国外组织成员世代研究述评:概念、议题与展望》,黄佩的《国外网络自我展示策略研究述评》,刘宏森的《“数据当家”与实证研究》,昝玉林的《论青少年网络使用研究视角的发展》,王善峰的《新世纪以来我国情感教育研究的文献分析》,李雅儒、毛强的《关于“蚁族”群体问题研究综述》,白凯、李建玲的《国外关于创业者素质特征研究现状述评》,干伟溢、陈璇的《流动少年儿童的社会支持研究述评》,郭海良的《青年研究方向探略——2011年青年研究类期刊发文情况解读》。 孟莉的研究显示,此种情况由来已久。孟莉对《青年研究》、《当代青年研究》1994—2003年间发表的1943篇学术论文作了计量分析。两刊发表的青年学学科体系的建构及国外青年研究方面的论文数量极少,总数为102篇,论文中涉及青年学学科体系的研究比例占48%,研究方法占33.3%,青年、青年理论与青年观占18.6%。[3] 事实上,这种学术批评失语的状况,多年前就受到了不少学者的批评。陈亮认为:在我们的青年研究中存在着“批判立场缺席”的痼疾[4];田杰认为:“在青年研究的学术氛围上,还有一个最重要的问题亟待引起重视,即无冲突”。“20世纪30年代前后,国内学界曾就五四运动及其后的学生运动、青年运动问题有过比较激烈的论争。20世纪80年代中期曾就青年研究的学科属性、学科化问题有过争议,但只局限于一个较小的范围。除此之外,关于青年研究的冲突、分歧、争论极少出现。而且,前两次的争论也并没有在学术层面有较深入的进展,并且持续时间也很短暂。这种状况显然是不利于青年研究不断走向成熟和持续发展的。”[5] 二、青年研究领域学术批评长期失语的原因 学术批评成为青年研究领域的一块学术洼地,需要追问的是,此种局面何以会形成并长期存在?在我看来,这可能与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有关。 (一)片面理解“问题导向” 多年来,“问题意识”和“问题导向”在青年研究界已经深入人心。人们普遍认同青年研究应坚持问题导向,紧盯和回应种种青年现象和青年问题。的确,在当代中国社会遭遇“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的情况下,青年现象和各种青年问题层出不穷,令人应接不暇,学者们需要面对和研究的问题很多。为此,自从20世纪80年代中国青年研究起步以来,努力把握和梳理各种青年现象和青年问题,深入辨析现象和问题背后的深层原因,提出破解青年问题的应对之策,这牢牢抓住了许多青年研究者的眼球。而开展学术批评相对少了很多。 不过,忽视学术批评不仅仅是精力和时间分配的结果,这也与人们对“问题导向”的理解有关。很显然,人们对“问题意识”和“问题导向”的认识和理解更多还集中在青年问题方面,却常常忽视了关注和把握青年研究自身存在着的种种问题,这本身也是坚持问题导向的一个重要方面。为此,人们对问题导向的这种认识和理解难免片面、偏颇。由此片面、偏颇的认识和理解出发,人们自然不大会经常性地回身返顾青年研究自身存在的问题。 (二)学术焦点尚未聚集 与很多传统学科、主流学科相比,青年研究还是一个新的领域,可供学者们纵横驰骋的空间很大。学者们进入青年研究领域这片处女地后,必然要耗费精力扫描纷繁复杂的青年现象和青年问题,以各学科理论、方法为知识基础和能力背景,确定自己关注的范围和对象。一方面,学者们的学科背景不同,难免众声喧哗,各唱各调,缺乏相对集中的共同话题,难以在短期内形成学术聚焦;另一方面,多数研究者只是从各自相关的领域研究相关的青年问题,把青年学学科的整体发展与研究未当成己任。[6] 学术研究的规律告诉我们,当学术研究向着纵深推进到了一定深度的时候,人们往往会从四面八方汇聚到一些深层次、具有逻辑原点意义的问题上来,深入挖掘一些深层次的问题。比如,研究青年文化问题,学者们一般都会关注自己熟悉的具体领域,从中选择具体的课题和切入的角度。有的从流行文化现象切入,有的从传统文化教育切入,有的则从现代文化工业对青年及青年文化的影响切入,如此种种,不一而足。不过,虽然学者们各自涉及的具体领域、具体问题不同,切入的角度不同,但当研究深入到了一定的程度,他们不可避免地都要回到逻辑原点,回答什么是“文化”、什么是“青年”等问题,对“文化”、“青年”等基础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进行界定和诠释。由于各自的知识背景和方法论不同,学者们对这些字面上完全相同的基础性概念的界定也难免会有所不同,有时甚至差异很大。于是,他们相互间便会形成争论。除了对概念的不同界定和理解之外,对问题的不同把握、对实证研究的具体方法和实施路径、对理论观点的理解、对深层原因的挖掘、对论据和论点的结合、对应对策略的当否等方面,都有可能引发学者们的不同意见和争论。从这个意义上说,学术批评恰恰是学术研究向纵深发展、学术研究真正繁荣的表现。而无批评、“无冲突”的状况,则体现了青年研究尚在浮表热闹、尚在浅层徘徊的真相。 (三)学术视野的狭窄 学术批评需要人们非常熟悉被批评对象,了解和理解被批评对象学术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这些问题产生的深层原因。这就需要学者们关注整个学术界的状况,具有开阔的学术视野。而学术视野又与学者们的阅读面和涉及面直接相关。学者们自然是博览群书、见多识广的。然而,对青年研究界的现实状况,特别是青年研究学术期刊,却也许未必关注、了解得很全面。一般情况下,学者们会关注几家核心期刊,会通过中国知网等渠道,阅读青年研究的重要成果。这往往主要为了研究和撰述收集资料,而主要不是为了了解和把握青年研究学术界的整体动态。毋庸讳言,他们一般情况下不太会去关注一些青年研究普通学术期刊及其所刊载的学术成果。 在青年研究领域,普通学术期刊主要包括全国各省市青年院校主办的学报。它们数量众多,可谓占据了青年研究的大半壁江山。这些期刊中往往有一些特色栏目、特殊关注领域,对青年研究领域具有重要的题材域拓展的意义。总体上看,这些期刊集聚了青年研究领域的大部分研究者及其研究成果,既是青年研究繁荣十分重要的载体,也是青年研究领域诸多问题的重要集聚地,甚至是“重灾区”。学者们批评的“看得到青年的地方看不到学科”、“看得到学科的地方看不到青年”、“四大痼疾”、“宏大叙事”以及“数据当家”等现象和问题,在这些学术期刊中得到了更广泛、更充分的体现。从某种意义上说,恰恰是普通学术期刊更真实地体现了青年研究领域低水平重复的现实,体现了青年研究队伍良莠不齐的现实状况。对这大半壁江山的状况缺少了解和把握,学者们青年研究的学术视野自然难说十分开阔,自然难以准确把握到青年研究自身真实存在的种种问题了。 (四)批评武器的匮乏 学术批评是一项艰难的工作,需要批评者拥有精良的批评武器。批评的武器主要指良好深厚的理论素养和较强的科学研究能力,要求批评者具有良好的把握问题(选题)的能力、运用相关理论的能力、运用相关研究方法的能力。 其一是对问题(选题)的把握能力。所谓“问题意识”直接表现在研究的选题上。选题反映了研究者对问题的关注和把握的实际状况和能力水平。批评者应该善于敏锐发现研究者对问题的把握是否准确,是否体现了良好的问题把握的能力。现实中,许多研究者在选题时要么“不约而同”选择同一类选题,造成一窝蜂现象,使诸多学术期刊和著作选题重复、雷同;要么选择一些老生常谈的问题作为选题,却又不能对老问题生发出新见解;要么选择一些大而无当的选题,直接导致论著泛泛而谈、内容空洞。此类研究成果越多,对青年研究虚假繁荣的“贡献率”就越高。所有这些都暴露了相关研究者在确定选题时缺乏个性和独立思考能力的欠缺,亟需通过学术批评进行辨析和调整。 其二是把握和运用相关理论的能力。批评者自然应该具有某种传统学科的知识背景,熟悉相关学科的经典理论及其来龙去脉,同时,也应该熟悉其他学科的一些经典理论。这不是要求批评者全知全能,精通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而是要求批评者具有较强的学术迁移能力,即准确把握逻辑关系、合理整合论据和论点的能力。不同学科的理论内涵差异虽然很大,但在基本的逻辑规则方面则面临着共同的要求。换言之,学科不同,但其基本的逻辑要求却并无根本的不同,都需要以可靠的论据、符合逻辑规律的推理等思维形式,得出具有必然性的结论,这是学术规范的核心要求。因此,批评者不必是个全知全能的学者,却应该具有较强的学术迁移能力,善于把握和运用多学科理论分析和解决问题。 其三是运用相关研究方法的能力。批评者应该非常熟悉社会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和青年研究的一些特殊方法,能够灵活运用定性和定量研究等方法,能够准确把握研究者在相关研究中,运用了哪些研究方法,判断其是否运用得当。比如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青年研究界普遍重视和采用的实证研究方法,批评者应该善于质疑一些实证研究的问题假设、问卷设计、抽样策略、统计方法、结果分析等各个环节,以及“效度”和“信度”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毫无疑问,青年研究界不乏拥有精良批评武器的研究者。这些年发表的一些学术批评成果早已明明白白地体现了他们作为批评者的良好学术素养。问题在于,一方面,这样的研究者在整个青年研究界尚属凤毛麟角;另一方面,他们尚未形成学术聚焦和学术批评的合力。而合力来自于心意相通的学者们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研究群体和学术共同体。正如田杰指出的那样:“研究群体的相对稳定、学派的不断衍生分化、学术共同体的形成等是产生‘异见者的争论’必要的前提条件”。而相对稳定的研究群体和学术共同体之形成,不应该仅仅是少数学者自发而为、自生自灭的产物。它离不开学界的精心培育,需要学界搭建平台,提供载体,创造机会和条件。 (五)“好人主义”的盛行 开展实事求是的学术批评,既谈被批评的学术成果在学术上的贡献,也谈研究及其成果中存在着的问题和困难,并为解决这些问题和困难提出新的思路,在“破”的同时,做到“立”,这应该是学术批评的题中应有之义。然而,现实生活中,学术批评者却常常面临着在人情和学术之间进行选择和平衡的难题。显而易见的是,在中国,学术批评者面临的选择和平衡的难度更大。一方面与中国社会中“多栽花不载刺”的“好人主义”传统历史十分悠久有关。近年来,这种“好人主义”又披上了“情商”的外衣,在整个社会生活中颇有市场。毋庸讳言,青年研究界同样难免这种“好人主义”雾霾的侵袭。对他人的文章往往好话说得多,不同意见,特别是对相关研究成果中存在的问题的评论、分析和意见,则常常被“瑕不掩瑜”之类的轻描淡写一笔带过。实在说不出多少好话的,索性就缄口失语,批评的话、得罪人的话是决不会轻易去说的。另一方面,也与一些人写论文、发论文,只是为了评职称或完成年度考核指标有关。文章发表就算任务完成了,至于学术水平,考虑不多。在这种情况下,实事求是地开展学术批评,往往既要遭到被批评者的腹诽,又要惹旁观者心中嘀咕。于是,学术批评被这种“好人主义”的一团和气给融化、消解了。 以上几个方面的问题是造成学术批评成为青年研究领域学术洼地这一现实的原因。值得注意的是,批评的缺位和上述几个方面的问题既同时并存,又互为因果,问题导致批评缺位,批评缺位助长问题泛滥。这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的怪圈。青年研究要跳出这一怪圈,别无他法,只有依靠研究界自身付出更大的努力。青年研究界必须大力鼓励和推进学术批评,针砭时弊,辨析良莠,梳理问题,深挖原因,促进青年研究剪除横逸斜出的杂枝乱条,灭除种种病虫害,使青年研究更加健康地发展、成长,以更加优秀的研究成果为先导,豪迈无愧地跻身社会科学之林。 三、建立和完善青年研究学术反思机制 在青年研究大规模起步30多年后的今天,建立和完善“学术上的反思性机制”,这应该成为青年研究界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工作。如何建立这种“学术上的反思性机制”?在我看来,学术批评是学术反思的基础性工作,而反思性机制意味着学术批评的常态化和制度化。因此,要建立这种“学术上的反思性机制”,就必须充分整合多方力量,充分利用现有的条件,努力搭建多种层次、多种形式的学术对话平台,积极推进学术批评的常态化和制度化。 第一,充分发挥青年研究学术机构的组织协调作用。如中国青少年研究会是全国性学术类社团4A等级的社团。应该把学术批评放在重要的位置,整合多方力量,引导青年研究界的专家和学者关注和开展学术批评,并作为一项长期的工作来抓。具体而言,我认为中国青少年研究会可以充分发挥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的平台作用,利用举办年度论坛等重要学术活动之机,征集学术批评论文,引导学者们开展学术批评。论坛举办期间,组委会还可以开设“学术批评”分论坛,引导和组织学者们对年度青年研究的状况进行盘点和梳理,总结成绩和经验,揭示存在的问题,明确未来改进和完善的方向与路径。此外,研究会还可以充分发挥“团中央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研究课题评审”等平台的作用,发布学术批评类课题,引导和组织学者开展青年研究学术批评。 第二,充分发挥青年研究学术期刊的平台作用。目前,青年研究学术期刊主要包括《青年研究》、《中国青年研究》、《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当代青年研究》,以及各省市青年院校主办的学报。这些学术期刊已经成为系列化的平台和阵地,在30多年中国青少年研究事业的发展中功不可没。进一步发挥这些学术期刊在学术批评中的作用,需要各期刊在开展学术批评方面有更大的作为。学术期刊应密切关注青年研究界的学术动向,及时了解青年研究的最新论、著、课题等学术研究成果;善于从这些成果的选题、研究方法、思想呈现的过程、研究的成效等方面,敏锐把握值得学术界学习和借鉴的成功经验,以及一些具有普遍性、趋势性的问题;组织相关专家学者撰写批评文章,以对某一具体学术成果的具体分析和评说为抓手,举一反三,以引起青年研究界的关注和借鉴。同时,学术期刊可以有计划地组织专家和学者研讨和把握学术研究过程中的一些前瞻性、趋势性、普遍性的问题,开展学术批评。如《当代青年研究》2007年开辟“理论反思”专栏,对30年来的青少年研究进行总结反思,并就研究的发展前景与基础理论的建设展开讨论。同年,中国青年社会学研究会和《当代青年研究》合作举办了青年研究基础理论建设研讨会。由学术期刊牵头举行的这类学术批评,对青年研究、研究群体自身的处境与状态、优势与劣势、成果与问题、努力的方向与发展目标等,都作了较为全面和较为深刻的梳理与分析,体现了青年研究界“更高的理论自觉、学术自觉、学科化自觉和问题意识自觉”。对于青年研究事业的发展来说,这种自觉是必需的。而学术期刊在这些方面的自觉,应该先行一步。 第三,根据青年研究的实际情况,适时组织小型研讨会。近年来,不少省市青少年研究所、青年院校、学术期刊分别主办了不少青年研究专题研讨会。在关注一些重大的青年问题的同时,这些研讨会也对青年研究的现状进行了深入的学术批评。比如上海社科院青少所连续多年和一些大学、机构联合举办研讨会,关注青年学学科建设、基础理论研究等专题。北京市青少年研究所连续3年主办研讨会,围绕“社会科学与青年研究的创新”等议题展开学术研讨。上海青年管理干部学院举办“青年学科建设与发展”研讨会,对青年学科建设中的元问题、基础与应用、定性与定量、政治与学术等具体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在这些学术研讨活动中,学术批评往往成为研讨的重要内容。此类做法值得借鉴和推广。 学术批评是青年研究学术积累、学术提炼、学术提升的重要途径。学术批评梳理、检视现有研究成果,帮助学界总结成功经验,归纳失败教训,这有助于学术的沉淀和积累;学术批评以高度的学术自觉针砭时弊,提出改进、提高和优化的合理意见,这有助于促进青年研究向着更加自觉的方向迈进;学术批评淘汰青年研究中的伪劣产品,揭露虚假繁荣的实质,有助于促进青年研究学术水平的提升。缺少学术批评的青年研究,往往难免熊瞎子掰苞谷,少有学术积累的结果;往往难免行旅之人埋锅造饭后唯余一地鸡毛、烟熏火燎的结果;往往难免瞎驴拉磨,永远也走不出小圈子的结果。学术批评这块学术洼地应该被填平,为青年研究、青年学学科建设和发展驶上快车道奠定坚实的基础。学术批评:青年研究中有待填补的抑郁_中国学者论文
学术批评:青年研究中有待填补的抑郁_中国学者论文
下载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