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逛街的“妈妈”——对单独游戏行为倾向幼儿的导引案例探究论文_俞晨

爱逛街的“妈妈”——对单独游戏行为倾向幼儿的导引案例探究论文_俞晨

(浙江省诸暨市浣纱幼教集团,311800)

摘要:步入中班,幼儿在自主性游戏的游戏情节愈加丰富,对于妈妈的角色,基于日常经验,幼儿自发生成了烧菜、洗菜、搞卫生、照顾娃娃等游戏情节。与此同时,幼儿间的交往也愈加频繁,他们除了会进行做客、过生日、结婚等游戏外,还会到建构区上班、到糖果屋买糖。在游戏中幼儿能进行言语、表情、肢体上的对话与互动。但涵涵却总是重复玩着同一个游戏——独自拎着篮子,抱着娃娃在教室里“闲逛”,期间不与其他幼儿产生互动。当我们询问涵涵在做什么时,她回答:“我是妈妈,我在逛街。”当这种行为持续了一个月后,我们尝试对涵涵进行一定的引导。

关键词:自主游戏;行为倾向;幼儿

一、游戏案例

(一)案例描述

片段1:涵涵拎着篮子,抱着娃娃又去逛街了,教师上前询问:“涵涵今天要去哪里?”“我去逛街。”涵涵如是回答。教师指着糖果屋说:“今天糖果屋好像在搞活动呢!你要不要去买点糖果?”涵涵转头看了一眼糖果屋,摇摇头,继续“逛街”。

片段2:涵涵正要去“逛街”,教师拉着涵涵说:“今天娃娃家好像有客人呢,妈妈怎么不去招待客人?”涵涵默默地放下篮子和娃娃,走到厨房,用碗装了一碗水饺,放到桌子上。她只在厨房停留了1分钟,又拿起篮子和娃娃在教室里无目的“逛街”了。

(二)案例分析

从涵涵行为中不难看出,她在游戏中有存在角色行为与意识,但游戏的情节却极为单一,只停留在重复的“逛街”情节中,与其他幼儿间无交往与互动,更无语言上的交谈。这样的单独游戏行为在小班幼儿年龄及心理发展的特点可以理解,但进入中班后这样的单独游戏行为对幼儿认知、社会性的发展确实非常不利。

二、导引疑难点:对自主性游戏中“单独游戏行为倾向”的幼儿,教师该如何导引?

单独游戏行为:指幼儿长时间重复进行同一种游戏,没有出现与同伴及其他区域并不与他人发生互动的游戏行为。

当涵涵进行着自己喜欢的活动——逛街游戏时,我们本该尊重孩子的游戏意愿。然而,中班的涵涵长时间沉浸于单独游戏是不利于其社会性发展的。为此,教师尝试进行了几次介入,幼儿却无动于衷。如果此时教师急于求成,紧抓不放,则将影响幼儿的游戏兴趣。那么,何时导引?如何导引?成了我们现在亟待解决的困惑。

三、具体实施策略:

(一)寻扮演行为之“异”,丰富游戏情节

1.照片再现,自我陈述中寻“异”

在不干扰幼儿游戏的前提下,教师跟着幼儿一起“逛街”,把每一次幼儿逛街行为的细节记录下来。当幼儿在游戏中出现异于“逛街”行为的其他扮演行为时,教师及时进行抓拍,记录孩子新的游戏行为产生的瞬间。在分享交流中,教师以照片再现的形式呈现幼儿扮演情景,请幼儿说一说新的游戏内容,并肯定幼儿的新游戏。使幼儿获得情绪上的积极体验。

镜头1:涵涵在第三次逛街回来后,将娃娃放到床上,并用手轻轻拍了一会儿娃娃的背。于是我将这个情景快速记录下来。讲评环节时我问:“你刚才是在哄娃娃睡觉吗?”涵涵点点头。我马上连声表扬:“涵涵,你真是个体贴的好妈妈,会哄小宝宝睡觉呢。”第二天游戏时,涵涵又开始哄娃娃睡觉,哄着哄着,她还躺下陪娃娃一起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成效分析:当涵涵生发出的新的游戏行为时,教师及时捕捉场景,为的是更好的帮助涵涵进行自述,并在自述的过程中增加认同感,同时感受到同伴和教师们的肯定,达到了强化游戏行为的目的。

2.同伴投票,互动评价墙中寻“异”

在“育婴坊”创设“互动评价墙”,将涵涵这个“爱逛街”的妈妈和其他烧菜的妈妈、喂奶的妈妈、给娃娃洗澡的妈妈等多种不同游戏扮演状态的妈妈放在一起,请幼儿进行评选。在相互评选的过程中,涵涵既能体验到其他幼儿对其游戏的认可,也会在同伴的认可下关注同伴的游戏行为,为其尝试不同扮演行为做好铺垫。

镜头2:教师请幼儿说一说喜欢互动评价墙中的哪个妈妈。沁沁说:“我喜欢琦琦妈妈,因为她会给我做饭。”恒恒说:“我喜欢钰钰妈妈,因为她把我打扮得很漂亮。”牛牛说:“我喜欢涵涵妈妈,因为她会带小宝宝逛街。”当其他小朋友提到涵涵时,涵涵害羞地笑了起来。三次评选后,涵涵走进了厨房,也开始烧起菜来。

成效分析:教师的关注与强化是涵涵的游戏行为不再只局限于逛街。而同伴的评价肯定使幼儿与同伴产生了隐性互动,幼儿关注到不同的游戏行为,丰富了其自身对妈妈这个角色的扮演行为的认知。在多次的寻“异”导引下,涵涵的扮演行为从单纯地“逛街”延展到拍娃娃的背,陪娃娃睡觉,做家务等多种情节。

(二)链生活场景之“情”,生发交往意愿

1.呈现主角式生活照片,链主角与生活之情

为了丰富幼儿生活经验,教师利用家园合作,请爸爸协助,用照片拍下妈妈和孩子一起做家务及妈妈与家中其他成员互动交往的照片,并以PPT形式请幼儿自己来讲解。将涵涵作为游戏主角,将其生活带入游戏中,使幼儿的情感体验与游戏情境完美链接,激发其游戏兴趣。

镜头3:涵涵走到电视机前,看着自己和妈妈的照片,静静地笑着。分享结束后,她走进厨房,拿起一条“鱼”和一把刀开始杀鱼。杀完鱼,她将“鱼”递给“奶奶”琦琦。

成效分析:主角式的生活照更能激起涵涵的共鸣,在认同心理的驱动下,更能促发其模仿的心理,这也正是打开孩子心扉的一步妙棋。

2.引推主角式游戏情境,链主角与同伴之情

当主角难以加入其他幼儿的游戏时,教师可以尝试转换对象,吸引其他幼儿加入到主角的游戏情境中去。当幼儿对逛街的妈妈行为表现出认可时,教师可以请幼儿说说逛街可以做些什么。通过讨论促发幼儿表演欲望,幼儿会将讨论的游戏实践到自主游戏中。一个人逛街的涵涵有了玩伴,在无形中,涵涵与同伴的交往之情萌生。

镜头4:彤彤对涵涵说:“今天我们一起逛街吧。”涵涵点点头。走到建构角的花坛边,彤彤说:“路边的小花真漂亮,我们去看看。”涵涵跟着彤彤蹲下来。她们在路上遇到同样逛街的辰辰和婷婷,彤彤向她们招手打招呼,涵涵也跟着挥挥手。

成效分析:环境图示的渗透与游戏情境的融入为幼儿的游戏水平与游戏意愿架起了一座情感桥梁。幼儿在一定的认知水平基础上,产生了与同伴交往的意愿。在育婴坊中,幼儿开始与其他家庭成员出现了一些动作上的互动,如相互递东西、分工切菜烧菜等。但由于幼儿交往技能的不完善,她与其他幼儿的语言交往依然存在问题,例如涵涵不敢说、也不愿意说很长的对话等等。

综上所述,教师不仅要做幼儿游戏的跟随者,也要做幼儿游戏的支持者。教师可通过强化肯定、环境渗透、同伴评价、区域联动等多种形式支持幼儿的游戏活动,以观察、分析为基准,以适宜导引为手段,助推幼儿的学习与发展。

参考文献

[1]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稀土高新区稀土之星幼儿园园长 高璐.在角色游戏中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N].语言文字报,2019-07-05(006).

[2]胡婷.一日课程皆游戏,幼儿自主为前提——以大班幼小衔接为例[J].艺术科技,2019(07):273.

论文作者:俞晨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10月3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23

标签:;  ;  ;  ;  ;  ;  ;  ;  

爱逛街的“妈妈”——对单独游戏行为倾向幼儿的导引案例探究论文_俞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