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循环经济研究(1994-2005年)的基本情况、特点与态势,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经济研究论文,基本情况论文,态势论文,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1999年与2004年:我国循环经济研究的两个特别年份
对研究循环经济理论的学者来说,1999年和2004年是两个值得特别重视的年份。1999年我国开始循环经济建设的试点,试点工作按国家环保总局的部署从企业、区域、社会三个层面展开。据此,国家环保总局在对中国循环经济战略框架、立法和指标体系等研究的基础上,起草了《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意见》,制定了循环经济省、市和生态工业园区与建设规划技术指南。2004年,全国人大环资委、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国家环保总局等单位共同在上海举办了中国循环经济发展论坛,并通过了《上海宣言》,要求把循环经济的试点与示范扩展到生产和消费的各个领域,使循环经济全面展开并进入大范围实施阶段。[1]同年,循环经济的提法正式出现在中共中央文件上,循环经济理念成为指导我国经济工作的重要思想之一。200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发展循环经济提到一个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3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之后,国家主席胡锦涛提出,发展循环经济,实现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的良性循环,为子孙后代留下充足的发展条件和发展空间。国家有关部门也在研究建立以资源生产率、资源消耗降低率、资源回收率、资源循环利用率等为基本框架的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及相关统计制度,并把主要指标逐步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归纳起来说,中央主要从五个方面加快推进循环经济发展:(1)在资源开采环节,要大力提高资源综合开发和回收利用率;(2)在资源消耗环节,要大力提高资源利用效率;(3)在废弃物产生环节,要大力开展资源综合利用;(4)在再生资源产生环节,要大力回收和循环利用各种废旧资源;(5)在社会消费环节,要大力提倡绿色消费。[2]
二、1994-2005年:我国循环经济研究的基本情况与特点
近日笔者登陆中国学术期刊网,以循环经济为关键词搜索与本题有关的文章,[3]共获得3900个搜索结果,这3900篇文章主要发表在1994年至2005年6月这一时段的学术刊物上。[4]从这批文章中我们发现有三个特点。一是有关循环经济的论文的增长与政府对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视程度密切相关。在1999年国家正式提出在全国开展循环经济试点工作以前,有关循环经济的文章很少,1994-1998年分别是5篇、3篇、3篇、6篇、8篇。1999年循环经济试点工作推开后,以循环经济为主题的论文逐年增多,特别是近几年。1999-2003年分别是7篇、12篇、38篇、116篇、329篇。特别值得指出的是,自2004年3月循环经济的提法写进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和《上海宣言》公布后,有关循环经济的文章数迅速上升至4位数,达1206篇,而2005年上升更猛,仅上半年就飙升至2166篇,比2005年前11年(1994-2004年)的文章总数1734篇还多431篇。二是文章的内容特点。可分3个时段来看。(1)1994-1998年,文章的内容主要集中在资源的利用与再生、能源等的消耗问题、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国外内有关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一些做法与基本情况介绍上。(2)1999-2003年,理论上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循环经济的定义,循环经济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循环经济的战略选择探讨与思考,循环经济的模式,循环经济的制度创新问题,循环经济的法律法规问题,国外(主要是发达国家)有关循环经济的成功做法与比较,国内有关循环经济理论在一些地区、行业、企业的实施情况等方面。(3)2004-2005年上半年的研究除在上述选题上作继续的探讨外,更加突出了循环经济与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节约型社会等理论提法的一致性。循环经济与市场经济理论、与产权制度改革、与信息经济(产业)、与知识经济等的关系,被学者称为有前沿意义的、有交叉优势的领域。
对循环经济范畴的界定,有多种不同的角度和方法。围绕资源的节约、再生、综合、循环这几个关键词,有的从人与自然的关系去定义,有的从经济与社会、生态的关系上去概括,有的从新经济形态上去提炼,有的则从知识经济的角度去阐发,不一而足。从技术范式的角度去把握和研究循环经济,比较有代表性的有如下几种观点。
解振华的观点是,循环经济是在生态环境成为经济增长制约要素,良好的生态环境成为一种公共财富阶段的一种新的技术经济范式,是建立在人类生存条件和福利平等基础上的以全体社会成员生活福利最大化为目标的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循环经济的技术范式特征之一是由过去的开放型物质流动模式(资源消费→产品→废物排放)转向为闭环型物质流动模式(资源消费→产品→再生资源),其本质是对人类生产关系进行调整。[5]
齐建国的看法与解振华的观点基本一致却又有差异。他认为,循环经济是一种技术范式的革命,是中国新兴工业化的最高形式,是通过制度创新建立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它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它既是调节人与自然关系的经济发展模式,也是调节人与人关系的生产关系再调整。[6]
冯之浚同样把循环经济看作是一种范式,但他的范式所指与前者存在着很大的不同。他认为,随着环境问题在全球范围内的日益突出,人类赖以生存的各种资源从稀缺走向枯竭,以资源稀缺为前提所构建的天人冲突范式(以末端治理为最高形态)将逐渐为天人循环范式(以循环经济为基础)所代替。循环经济的目的在于提高生态资源的利用效率。[7]
朱红伟等认为,循环经济不仅是一种经济运行范式,而且是对价值标准和经济效率定义的革命。政府、制度的存在使人类在经济活动中意识到生态的限制,而市场的力量在于如何在这种限制下更有效地利用资源,就像自然生态系统那样创造并构筑一个能够促进物质和能量高效循环、流动,并能保持与自然生态系统协同演进的经济系统。政府可以通过适当的制度安排,利用市场机制为废弃物资和再生利用建立市场交易平台,例如建立再生资源的交易市场和信息网络。[8]
曲格平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从事环保工作,见证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发展和环境变化,对循环经济有独到的看法。他认为,循环经济是人们模仿自然生态系统,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规律建构的经济系统,并使得经济系统和谐地纳入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他从人、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的协调性出发,把循环经济作为一种环境保护的、节约资源的经济,是尽可能少用和循环利用资源的经济模式。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它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而不是机械论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与传统经济相比,循环经济的最大不同在于:它本质上是一种与环境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它要求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其特征是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所有的物质和能源要能在这个不断的经济循环中得到合理和持久的利用,以把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降低到尽可能小的程度。循环经济为工业化以来的传统经济转向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提供了战略性的理论范式,从而从根本上消解了长期以来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尖锐冲突。[9]
梁湖清认为,循环经济一词是对资源与物质闭循环流动型经济的简称,它以资源、物质与能量闭路循环使用为特征。循环经济指的是在经济发展中,遵循生态学规律,将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生态设计和可持续消费等融为一体,在经济活动的源头注意节约资源和减少污染;在生产与消费环节,以“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为行为准则,减少进入生产和消费流程的物质量;尽量延长产品的使用期以及服务的时间强度,要求产品完成其使用功能后能重新变成可以利用的资源,通过再次利用防止物品过早成为垃圾;极大地提高资源与环境的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实现资源的科学合理与高效利用,从而促进经济健康稳定地发展。[10]
三、近年我国循环经济研究的新动向
新动向主要体现在2004-2005年的一些新选题和新成果中。
(一)循环经济与市场经济理论
循环经济与市场经济理论的关系是近年被引起关注与重视的选题。尽管市场经济被认为是迄今为止人类所能找到的最能激发经济主体活力和创造力的一种经济形式,但它对经济发展与环境的矛盾、对资源的循环型流动、对环境污染问题、对协调自然生态系统与社会经济系统的关系等,却是“失灵”的或是有缺陷的。但恰恰是,作为一种建立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基础上的循环经济模式,要求经济活动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的“容量”、“能量”来发展,又不因此而否定或排斥市场经济,而是要形成一种两者共同作用的机制,使经济增长建立在环境与资源可循环利用的基础上。
对循环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关系,张小兰的观点是:(1)循环经济是对市场经济的补充。虽然循环经济是在对传统市场经济理论批判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它的出现并不是对市场经济的否定,而是对市场经济难以解决的环境污染问题、生态恶化问题和资源枯竭问题提供一种解决方案。通过资源的综合利用和物质的反复循环流动,使市场经济主体追求经济利益的活动和谐地纳入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活动之中,使市场主体既能获得经济效益,又能获得社会环境效益,且不会对环境造成损害。(2)市场经济是建立循环经济的基础。要真正实现循环经济,必须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对循环经济的基础性调节作用,通过完善市场机制,培育起一个健全的包括环境保护产品、技术和服务的市场体系,使循环经济模式中的各个主体以经济利益为纽带,形成互补互动、共生共利的关系,实现环境资源的有效配置。(3)循环经济不可能自然而然地就在市场经济基础上产生,而必须依靠政府的强制性手段来推动。要明确把生态环境作为资源纳入政府的公共管理范畴,运用政府宏观调控手段与市场经济手段并用的方法来克服市场在环境保护上的“失灵”。政府要成为发展循环经济的制度规则设计者、法律法规的执行者、监督者,而不是包办企业的污染治理。[11]
朱红伟等同样强调政府与市场在循环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但与张小兰的观点有所不同,他们强调的作用建立在生态规律和经济规律的统一是循环经济的首要特征的理论判断基础上。他们认为,循环经济中生态规律与经济规律的协调统一实际上是如何把握和处理市场与政府的关系问题。市场经济是人类经济系统的一种运行机制,市场机制表面看来是解决资源配置的一种手段,但实质在于处理经济活动中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它天生就不是为解决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而出现的,它可解决经济系统内部的资源利用问题,却解决不了经济系统与环境系统之间以物质和能量流动为主要内容的关系问题。市场在资源、环境问题上“失灵”的原因主要在于制度安排上的“缺位”。因而政府的作用就是要通过有选择性的制度安排来改变市场行为和运行的模式,促进资源的有效配置,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12]
刘萌芽、张长元指出,循环经济有小循环(企业内循环)、中循环(区域循环)、大循环(全社会的循环)。但技术上可行的“循环”在实践中不一定变成“经济”行为。这就要有利益驱动,有配套的利益分配机制。为此,企业内要建立“绿色激励制度”,政府要建立“绿色财税制度”,市场要建立“绿色价格分配机制”。对价格偏低、未能反映社会成本的产品开征“生态消费税”,并用之于补贴绿色替代品、绿色工艺的开发。根据消费者的“绿色消费弹性”(“绿色”消费量变动百分比与绿色价格变动百分比之比)实行“绿色差别定价”。[13]
市场经济伦理与环境伦理的结合是解振华在强调要加强循环经济的伦理建设时提出来的一个观点。他认为,循环经济伦理既不同于市场经济伦理,也不同于现时的环境伦理,而应是市场经济伦理与环境伦理的结合。这是一个亟待开挖的“金矿”。
(二)循环经济与产权制度
按经济学的理论框架,产权制度是经济效率和经济增长的基础,产权制度设计的理念也是与循环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精神相符的。以产权安排理论见长的著名经济学家波斯纳有一句话相当中肯:无主的资源容易出现无节制的利用和浪费。通过产权界定可以使所有的有用资源都得到有效的利用。这一思想是很有启迪意义的。
我国循环经济发展中的产权制度讨论最初是从生态环境问题导出的。徐嵩龄指出,循环经济更新了环境在经济中的位置,将环境由经济外部的制约性因素提升为经济内部的新的生产要素。[14]姚从容认为,明晰环境产权对于保护生态环境、合理利用环境资源以及保障公民环境权的意义是十分重大的。环境产权是指行为主体对某一环境资源具有的所有、使用、占有、处分及收益等各种权利的集合。因此,环境产权涉及到一系列影响资源利用的权利。[15]牛桂敏认为,我国现行的经济运行体系缺少按物质流向构造的循环链,并且在制度上,自然生态系统往往被视为是可以开放使用的没有产权的财产。[16]长期以来,我国一直存在环境资源的产权不明晰或多重产权。例如,土地资源、森林资源、草地资源等,名义上属于全民所有或集体所有,但事实上,理想的环境资源“公民所有”在我国并不存在。在环境产权没有明晰的情况下,所有的企业和个人都有使用环境资源的自由。因此,造成的结果是能够产生正外部性的环境资源(如树木草坪、环境基础设施等)会出现供给不足,而接纳负外部性的环境资源(如大气、水体、土壤等)则会被过度污染。一方面,投资者没有为其付出的成本得到全部收益;另一方面,污染者没有为其产生的负外部性行为付费,也没有对环境资源进行补偿性的投入,结果可能是环境资源由于投入不足和过度使用而产生破坏、退化甚至衰竭。因此,产权学派开出的治理环境药方是明确环境资源产权,让市场来决定环境资源的配置,以实现最优资源配置,从而达到发展循环经济的最终目的。
张小兰认为,要真正实现循环经济,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对循环经济的基础性调节作用,必须完善市场机制,明晰环境资源产权,建立起一个有效保护生态环境和资源的产权体系和价格体系,使生态环境和基础资源作为生产要素进入市场交易和流通,并使其价格能正确反映它的全部社会成本,从而权责利对称地、有效地实现循环经济目标。
有关循环经济的产权问题很重要,也已逐渐为人们所意识和重视,但目前为止的有关文献还只局限在环境产权方面,对循环经济运行中各主体协调配合所涉的产权配置、处置与产权制度安排等理论问题尚未触及,更谈不上对循环经济中产权问题的系统性研究成果。从一定意义上说,这是一个缺陷,或许说是循环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表现出来的形态与特征。在这里,我们仅仅将产权作为循环经济理论的一个前沿问题提出来,可以预期,在不久的将来势必会成为向纵深推进的“大热门”。因为资源循环利用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客观要求人们把经济活动按照自然生态规律,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物质反复循环流动的过程,使得整个经济系统以及生产和消费的过程基本上不产生或者只产生很少的废弃物。循环经济不但要求人们建立新的经济模式,而且要求在从生产到消费的各个领域倡导新的经济规范和行为准则。而这些规范与行为准则建立在一定程度的产权明晰的基础上。
(三)循环经济与信息经济关系的研究
20世纪90年代之后,发展知识经济和循环经济成为国际社会的两大趋势。知识经济要求加强经济运行过程中智力资源对物质资源的替代,实现经济活动的知识化转向;循环经济要求以环境友好的方式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转向。[17]按照曲格平的观点,循环经济是人们模仿自然生态系统,按照自然生态系统循环和能量流动规律建构的经济系统,并使经济系统和谐地纳入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这种生态经济属性,要求人们首先要运用生态学规律与知识而不是机械论规律来指导社会经济活动。这不论是模仿,还是按规律建构,抑或以规律指导活动等,实质上都建立在对生态环境、生态系统的科学把握与知识系统建构的基础上,都按照科学知识指令系统开展循环型经济活动。按解振华把循环经济看作是一种范式的说法,循环经济是在生态环境成为经济增长制约要素、良好的生态环境成为一种公共财富阶段的一种新的技术经济范式。从新的技术经济范式,我们不难体会其中的知识经济属性。实现由过去“资源消费→产品→废物排放”模式到“资源消费→产品→再生资源”模式的转变,这种转向本身也就表明循环经济背后的科学技术知识份量与技术范式特征。技术主要是指以清洁生产技术和废物资源化技术为内容的环境无害化技术。[18]生态工程技术在循环经济发展中处于核心地位,也是知识经济的重要方面。一个社会只有在其科学地掌握了自然生态规律和社会规律,建立起反映这些规律的自然生态知识与社会科学知识兼容的知识系统,使天地人和谐一体地运行,才可能真正实现从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的转化。科技对循环经济的作用重大,循环经济建立在知识密集的基础上,因而循环经济同时是知识密集型经济或简称为知识经济。
将循环经济与信息经济联系起来进行分析与研究是近年我国循环经济研究的一个“亮点”。《资源减量化、信息替代与经济流程的转变》是杨雪锋、张卫东从批评传统经济学的理论局限入手,针对时下研究仅仅集中在资源的再利用和再循环,而忽视对资源减量化尤其对资源消耗源头控制的这一循环经济文献上的“硬伤”,而完成的一个重要的思想成果。基于资源减量化原则,作者对循环经济理论作如下拓展:(1)资源减量化原则是循环经济的核心,生产领域的资源减量化是关键。(2)树立新的资源观,充分发挥信息资源对物质资源的替代作用。信息技术的发展使我们充分利用信息成为现实,实现经济活动的资源消耗减量化要求(即减少物质流)的主要路径是增加经济活动中的信息流、知识流,通过信息流的增量来弥补甚至超越物质流在经济运行中的作用。通过对信息资源和智力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一方面提高对物质与能源的利用效率,另一方面起到对信息物质与能源的置换作用。(3)再造社会生产流程,实现“虚拟交换前置”。在企业、社会和自然“三赢”的条件下,实现生产环节上资源减量化和物质资源的最优消耗,可行的思路是:信息资源对物质资源的替代、交换在生产之前实现。在此基础上形成的“虚拟交换前置”思想不仅是社会总生产流程的重构,而且对广义的生产活动(供应、生产、销售)和狭义的生产(研发、设计、制造)都将产生深刻的影响。“虚拟交换前置”思想的涵义是,以物质资源的最优消耗为目的,建立物质资源的最优消耗的激励约束机制,以信息资源的交换部分替代物质资源的交换,以信息成本的增加取代物质资源的无谓消耗,引导供应商和需求商实行定单生产和以需定产;消费者先订购后消费,把在生产之后发生的交易提前进行,在宏观上实现社会经济流程再造。这样,既减少总生产中非必要物质的流动和损耗,又缩短社会总生产的时间。[19]
邓华、段宁以美国能源消耗历史与现状为例,描述了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对传统能源消费部门比例结构变化和能源消费总量产生的影响,并对其深层次原因做了相应探讨。他们的研究结论:一是信息产业的快速增长带来的“替代效应”在相当程度上降低了传统工业能源消耗比例。“替代效应”指的是以通讯、电子和其他IT产品为代表的信息产品制造过程的低能耗与低物耗,可以使新的工业结构远离传统工业长期依赖的钢铁、化工产品和燃料。二是信息产业的快速增长带来的“收入效应”在更大程度上拉动了与信息产业相关部门的能源消费,提高了非工业能源的消耗比例。信息产业的“收入效应”指的是由于信息产业的高速增长及其对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消费习惯的影响所带来的相关能源消费的大幅上升。三是由于“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双重效应叠加的结果是能源消耗总量水平的进一步上升,能源需求紧张可能进一步加剧。[20]
刘远彬等的案例研究发现,信息不对称是当前发展循环经济最主要的障碍之一。发展循环经济中所涉的信息不对称主要表现在循环型企业与公众对循环经济认识的不对称、主管部门与产生废弃物单位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循环型企业与产生废弃物单位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循环型企业与科研院所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等方面。信息不对称对发展循环经济的不利影响是:(1)普通民众对循环经济的理念及实验循环经济的重要意义缺乏认识,使之失去对发展循环经济的主动性与积极性;(2)影响政府有关部门对一些政策的制订和政策保障体系的完善;(3)影响对循环型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积极性;(4)影响有关部门或企业对循环型技术的研究开发与创新,从而不利于我国循环经济的健康发展。作者最后给出的解决环境信息不对称问题的答案是,大力发展环境信息服务业。即为防治环境污染、改善生态环境、保护自然资源、发展生态经济等提供废弃物来源及其回收利用、环境技术开发、清洁工艺及绿色产品开发等各种信息服务的产业。大力发展环境信息服务业,建立环境信息交流平台,是转变环境信息不对称状况的最佳选择,也是发展我国循环经济的重要保障。[21]
曹凤中等对在推进循环经济过程中大力发展环境保护信息服务业,与刘远彬等的研究“所见略同”,不同的是同时强调了对物流业的发展。他们认为,发展循环经济除受生态链本身的性质决定外,还与信息服务业、物流产业的发展息息相关。要把推行循环经济作为高新技术和适用技术改造的传统产业,重整各种存量资源、合理设计增量资源,从而使其成为具有高科技含量和高附加值,在国民经济运行中创造新生利润源的重要新兴产业,这就要明确环境保护信息服务业和物流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特定支持这个产业发展的财政、金融、税收、引进外资等政策,加快对现有环境保护信息服务业与物流产业的整合。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推行循环经济要全力发展信息服务业与物流产业。在21世纪,环境保护信息服务业和物流产业将成为对国民经济发展提供基础动力的组成部分。目前我国环境保护信息服务业和物流产业虽有一定的发展,但从总体上看,仍处于起步阶段。构建循环经济物流信息系统产业,这个产业由物流系统软件、硬件、系统管理部门组成,是计算机系统技术和通信技术在物流过程的组合。国家环保网站应与世界上其他国家有关清洁生产的网站链接,加快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的信息交流,建立由不同产业和行业专家组成的专家网络作为稳定的专业技术支持力量。[22]
四、两点启示
1994年以来特别是近两年,我国有关循环经济问题的理论研究成果甚多,启示也不少。启示的第一点是,十多年来我国对循环经济的试点、总结、推广过程,同时是上至中央、国务院,下至企业、乡村,乃至个人,对循环经济重要性的认识日渐接近的过程。随着社会对循环经济的重视程度提高和发展共识的增进,理论界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成果也越来越多,循环经济越来越成为“显学”的发展要求需要我们对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十多年的文献作一总体的回顾与系统的梳理,以便于拓广领域、促进深入研究。但更重要的是向前看。
启示的第二点,也是感触最深的一点是,循环经济这一理论提法本身,要求我们实践工作者和有关研究工作者首先得要打破地域、部门、行业、企业的界限,树立一种全新的跨领域理念。它客观上要求我们在研究方法上不能就地区谈地区,就产业谈产业、就行业谈行业,就企业谈企业,而是要跳出地域、部门、产业或行业、企业的局限,跨地域跨部门跨产业跨企业地综合研究和思考资源的利用、减量、再生等问题。既要从资源的经济循环入手,着眼于资源开采、资源消耗、废弃物产生与综合利用、再生资源产生、社会消费等环节,又要超越经济循环、超越地理和局部利益的界限,以经济、社会、自然、思维世界的共存共荣为目标,系统地研究循环经济理论问题。心无旁骛,一心一意,勤学多思,必有理论质量的新提高。
标签:经济论文; 市场经济论文; 经济研究论文; 循环经济论文; 生态环境论文; 生态系统理论论文; 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论文; 产权理论论文; 中国资源论文; 环境保护论文; 社会资源论文; 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