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氟醚全麻诱导的临床进展论文_王左锋1刘庆2

七氟醚全麻诱导的临床进展论文_王左锋1刘庆2

王左锋1刘庆2

(1泸州医学院四川泸州646000)

(2泸州医学院附属中医院四川泸州646000)

【摘要】七氟醚无气道刺激,易被患者接受;诱导苏醒迅速、不良反应少;循环抑制轻、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用于全麻诱导是一种较为安全理想的新型吸入麻醉药物。

【关键词】七氟醚;诱导;全麻

【中图分类号】R6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5)07-0027-02

七氟醚(氟甲基-六氟-异丙基醚)是一种新型的吸入麻醉药,于1968年由Regan合成,1990年首先由日本批准临床使用。因为具有诱导快、苏醒快、麻醉深度易调节、对循环抑制轻、呼吸道刺激小、有一定的肌松作用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临床麻醉,并认为在儿童全麻诱导、门诊及心脏手术等中更具有显著优势。现仅就七氟醚全麻诱导的进展综述如下。

1.药理学特点

七氟醚为无色透明、芳香无刺激性的挥发性液体,相对分子质量200,沸点58.6℃,临床使用浓度不燃烧、不爆炸。化学性质不稳定,与碱石灰接触可产生五种分解产物;在气温14℃、在琥珀色带有聚乙烯盖的瓶子里可存放1年,各项性能指标保持不变。七氟醚的血气分配系数为0.63,较现有的任何其他吸入性全麻药更为理想。研究显示,成人吸入8%七氟醚+6L/min氧诱导时睫毛反射消失时间仅为71s,而意识消失速度不受性别影响[1-2]。

2.七氟醚吸入诱导的方法

主要方法有:1.浓度递增法,起始刻度为0.5%,患者每呼吸3次后增加吸入浓度0.5%,直至达到需要的镇静或麻醉深度,诱导时间长,在麻醉深度不足时刺激患者会导致呛咳、挣扎、喉痉挛和气道梗阻等不良反应。目前此法已较少用于七氟醚的诱导。2.潮气量法,基本同浓度递增诱导法,但七氟醚蒸发器起始刻度为8%。麻醉诱导开始前如果做回路预充,则可加快吸入诱导的速度。患者意识消失后改为辅助呼吸。当达到足够的麻醉深度时可调节七氟醚吸入浓度,避免体内吸入麻醉药物浓度过高导致的循环抑制。此法诱导快,过程平稳,较少发生呛咳、屏气和喉痉挛等不良反应。是吸入诱导最常用的方法。3.肺活量法:做一次肺活量吸入8%的七氟醚(氧流量6~8L/min)并屏气,20~40秒内意识消失。诱导速度最快,也很平稳。缺点是需要患者的合作[3]。

3.七氟醚诱导及与其他药物的联合应用

有研究认为七氟醚和丙泊酚用于麻醉诱导时可提供相似的插管条件[4],但丙泊酚经常会引起注射时疼痛而使用七氟醚可以避免此种不适。黄伟等研究发现复合使用小剂量琥珀胆碱,七氟醚吸入诱导具有同异丙酚静脉诱导相似的效果,两组诱导期间血压、心率变化趋势一致。但单纯七氟醚复合小剂量乙酰胆碱诱导插管,可提供较好的镇静和(或)麻醉深度,但尚不能很好地消除气管插管引起的不良应激反应[5-6]。所以临床工作中,可以诱导前静脉注射咪达唑仑,舒芬太尼,右美托咪定等可减轻单纯吸入七氟醚所致的并发症,还可显著抑制气管插管应激反应[7-9]。

4.七氟醚诱导在老年患者和困难气道和中的应用

陆庆鹏等[10]回顾性分析200例患者资料发现七氟醚吸入诱导对老年全麻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均无明显影响,高浓度快速吸入诱导时间略短于逐渐增加七氟醚浓度诱导时间,逐渐增加吸入七氟醚浓度1min后,患者的脑电双频指数明显下降。七氟醚吸入麻醉对循环系统影响轻微,能提供适当程度的心血管稳定性。七氟醚预处理对心肌缺血缺氧及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已在临床实验和回顾性分析中得到证实[11-14]。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此外,战爱玲,邱颐等[15-16]在传统局部呼吸道表面麻醉下配合纤支镜等设备行困难气道的七氟醚全麻诱导插管,取得了一致的结论,七氟醚吸入诱导全麻用于困难气道插管处理是一种可行、安全且损伤小的临床麻醉技术,值得推广。

5.总结

七氟醚无气道刺激,易被患者接受;诱导迅速;不良反应少;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七氟醚以其独特的优势用于全麻诱导是较为安全理想的吸入麻醉药物。

【参考文献】

[1]HallJE,StewartJI,HarmerM.Single-breathinhalationinductionofsevofluraneanaesthesiawithandwithoutnitrousoxide:afeasibilitystudyinadultsandcomparisonwithanintravenousbolusofpropofol[J].Anaesthesia,1997,52(5):410-415.

[2]KodakaM,JohansenJW,SebelPS,etal.TheinfluenceofgenderOnlossofconsciousnesswithsevofluraneorpropofo1[J].AnesthAnalg,2005,101(2):377-381.

[3]薛庆生,罗艳,etl《吸入麻醉临床操作规范2012》.

[4]SivalingamP,KandasamyR,MadhavanG,etal.Conditionsforlaryngealmaskinsertion.Acomparisonofpropofolversussevofluranewithorwithoutalfentanil[J].Anaesthesia,1999,54(3):271-276.

[5]黄伟,王健,罗林丽,七氟醚或异丙酚复合小剂量琥珀胆碱全麻诱导效果比较[J].四川医学.2008(01).

[6]黄伟,王健,罗林丽,七氟醚吸入诱导插管期间脑电双频指数和血流动力学的变化[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07(12).

[7]魏颖,陈小琳.七氟醚舒芬太尼联合诱导的疗效探讨[J].福建医药杂志,2009,(1).

[8]NathanN,VialG,BenrhaiemM.Inductionwithpropofoltargetconcentrationinfusionvs8%sevofluraneinhalationandalfentanilinhypertensivepatients[J].Anaesthesia,2001,(03):251-257.doi:10.1046/j.1365-2044.2001.01717-2.x.

[9]张贝贝,孟凡民.右美托咪定对七氟醚吸入诱导喉罩插入时应激反应及脑电双频指数的影响[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1,(4).

[10]陆庆鹏,.七氟醚不同诱导方式在老年全身麻醉患者中的应用比较[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21).

[11]王永旺,薛玉良.七氟醚的心肌保护作用及进展[J].河北医药,2015,(1).

[12]李克寒,马丽.七氟醚吸入麻醉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J新乡医学院学报,2014,(11).

[13]张国荣,张晋东.吸入麻醉药对冠脉搭桥术心肌保护作用的Meta分析[J].临床麻醉学杂志,2009,(5).

[14]韩颖.七氟醚预处理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D].山东大学:山东大学,2013.

[15]战爱玲,李清.保留自主呼吸条件下七氟醚吸入诱导联合纤支镜经鼻插管在困难气道管理中的应用[J].河北医药,2012,(14).

[16]邱颐.七氟烷在困难气道全麻诱导中的应用35例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5).

论文作者:王左锋1刘庆2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5年第7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7/2

标签:;  ;  ;  ;  ;  ;  ;  ;  

七氟醚全麻诱导的临床进展论文_王左锋1刘庆2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