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市第四人民医院 江苏 镇江 212001)
【摘要】目的:了解小儿惊厥现象发生的主要诱因。方法:重点筛选65例因惊厥、于2012年11月至2016年11月进入本院儿科的患儿,在对其病历资料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其疾病诱因。结果:65例患儿中,其疾病诱因分别是:9例(13.85%)电解质紊乱,25例(38.46%)高热惊厥,13例(20.00%)癫痫,15例(23.08%)颅内感染,3例(4.62%)颅内出血。结论:多种诱因都可能引起小儿惊厥,因此在临床工作中,需要对诱因展开深入分析,再予以针对性防治,从而改善转归。
【关键词】儿科;小儿惊厥;电解质紊乱;颅内感染;高热惊厥
【中图分类号】R72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16-0246-02
当小儿出现惊厥现象后,其脑部神经功能通常处于紊乱状态,不仅脑细胞组织会异常放电,而且还会有肢体强直以及意识障碍等情况发生,对其成长以及健康发育均会带来严重威胁,所以要重视防治工作,并对疾病诱因展开深入分析。为了解惊厥诱因,笔者通过筛选,65例因惊厥、于2014年7月至2016年11月进入本院儿科的患儿,旨在防控病因,改善转归。
1.对象及方法
1.1 临床资料
研究筛选65例因惊厥、于2012年11月至2016年11月进入本院儿科的患儿,25例(女)/40例(男);年龄:15例患儿年龄不足1个月;9例患者介于1个月~6个月,27例介于7个月~12个月,6例介于13个月~36个月,8例介于37个月~60个月。
1.2 方法
对65例患儿病例治疗展开深入分析,在予以专业检查的基础上,了解其病因,并观察不同年龄结构中,患儿疾病发生情况。
1.3 观察指标
对65例患儿患病诱因展开分析、统计。
1.4 数据统计
以SPSS20.0软件展开该统计工作,65例惊厥患儿诱因由“n/%”进行分析,通过对比各类型诱因致病情况,若有差异性出现,(P<0.05)。
2.结果
65例患儿中,其疾病诱因分别是:9例(13.85%)电解质紊乱,25例(38.46%)高热惊厥,13例(20.00%)癫痫,15例(23.08%)颅内感染,3例(4.62%)颅内出血,如表:
由表,发现高热惊厥所致患儿数量高于颅内出血,(P<0.05);且年龄介于7个月~12个月的小儿出现惊厥现象的发生率比13个月~36个月小儿的高,(P<0.05)。
3.讨论
胡伟[1]等强调,作为儿科多见性病症,小儿惊厥除了发病率偏高以外,其病因还表现出复杂性特征,具体涉及电解质紊乱因素、高热惊厥因素、癫痫因素、颅内感染因素以及颅内出血因素等,具体如下:
(1)电解质紊乱因素,本院有13.85%(9/65)诱因是电解质紊乱。小儿群体普遍存在大脑皮层基本功能尚未发育完善的情况,不仅其兴奋状况容易被扩散,而且神经髓鞘也未能发育完善,以至于其神经传导功能无法完全分化,就可能会有电解质紊乱现象发生,导致惊厥问题出现。(2)高热惊厥因素,本院有38.46%(25/65)诱因是高热惊厥,且其患儿数量比颅内出血高,(P<0.05)。当小儿出现高热现象后,其身体功能组织的平衡性会受到影响,不仅免疫力异常降低,而且还可能有感染问题发生,对其神经组织产生刺激感,致使机体神经组织的兴奋性异常上升,从而出现惊厥现象[2]。(3)癫痫因素,本院有20.00%(13/65)诱因是癫痫。当小儿小脑局部的神经元组织出现异常放电问题,其大脑就可能会有功能性的失调状况出现,加之小儿的大脑神经尚未达到完善发育标准,在刺激因素影响下,就可能使其神经组织的兴奋性异常上升,同样会诱发惊厥。(4)颅内感染因素,本院有23.08%(15/65)诱因是颅内感染。小儿免疫系统尚处于发育状态,因此血脑系统的屏障能力普遍偏差,容易有颅内感染问题发生,以至于惊厥出现。(5)颅内出血因素,本院有4.62%(3/65)诱因是颅内出血。在外伤因素、维生素K成分吸收困难等因素影响下,小儿可能会有颅内出血现象发生,以至于惊厥症状出现[3]。
综上所述,电解质紊乱因素、高热惊厥因素、癫痫因素、颅内感染因素以及颅内出血因素均属小儿惊厥常见诱因,因此在临床工作中,需要医师深入分析各种疾病诱因,再展开针对性防治,以改善患儿转归。
【参考文献】
[1]胡伟,王茜丽,陈晓瑜.小儿惊厥原因分析及预防策略[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5,26(01):136-137.
[2]霍燕微,李永明,陈江泉.小儿惊厥的临床因素分析及预防对策探讨[J].中国处方药,2015,13(01):79-80.
[3]黄燕芳,张丽,何薇.小儿惊厥238例高危因素分析[J].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2016,08(03):340-342.
论文作者:张瑜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7年6月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6/21
标签:诱因论文; 小儿论文; 因素论文; 颅内论文; 个月论文; 患儿论文; 高热论文; 《医药前沿》2017年6月第1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