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工商企业对当代经济发展的启示_手工业论文

元代工商企业对当代经济发展的启示_手工业论文

元代工商企业对当代经济发展的启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元代论文,工商企业论文,启示论文,经济发展论文,当代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元朝是北方蒙古族建立的统一王朝。征战初期,蒙古骑兵劫掠中原的人口财物、毁坏耕地变成牧场,忽视农耕经济,注重工商企业。在元太宗窝阔台时期,耶律楚材提出任用儒士为课税吏,北方地区实行税收。元世祖忽必烈即位,全面推行汉法,至元十七年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较完备的中央与地方的税收制度,促进全国工商企业的发展。《元史》与《姑苏志》中的税收档案反映了元代的经济发展情况,元朝的经济区域在江南的江浙、湖广、江西等三行省和江北的河南行省;其中江浙行省是核心省份,而平江路的工商企业是江浙行省的经济重心。

棉纺织业是元代的新兴手工业,宋、元时期的棉、布的税收档案反映出元代棉纺织业的发展。据《姑苏志》记载:“(宋)祥符间,夏税:绢五万四千四百疋,绸二千七百疋,绵四千四斤。”又据《元史》:“(元)天历元年,绵七万二千一十五斤,布二十一万一千二百二十三匹。”按当时税率三十取一来折算,宋代姑苏地区棉花产量为12万斤,没有棉布;元代全国棉花产量420万斤,棉布产量为630多万匹。资料显示,南宋时期,棉花产量很低,在元代,不仅棉花产量增加,而且出现新产品棉布,这说明棉纺织业此时已成为平江地区的新兴产业。最初将棉纺技术引进的人是黄道婆。据元陶宗仪《南村辍耕录》记载:“由此可知,南宋时期,平江地区已有棉花种植,由于生产工艺落后,棉花产量低,税收也很少。元代初年,黄道婆将棉纺织技术引进淞江府,发展咸新兴的棉纺织手工业。元王祯《农书·木棉序》记载:“(中国)唯以茧纩为务,殊不知木棉之为用。夫木棉产自海南,诸种艺制作之法,骎骎北来,江淮川蜀,既获其利;至南北混一之后,商贩于北,服被渐广,名曰棉布。”可见棉纺织业逐渐北传而成为全国的新技术产业。因此,元天历年间,全国棉花产量420万斤,棉布产量为630多万匹。这说明棉花种植业与棉纺手工业经过宋、元两代的发展,不仅在淞江府,而且在全国诸行省已具有相当的生产规模,被列入国家税收的棉纺织品“布”成为元代新兴手工业产品。

元代棉纺织业的工艺流程和主要技术设备,据《农书》记载:首先是“木棉纺车:夫轮动弦,转莩繀随之;纺人左手握其棉筒,不过二三,续于莩繀,牵引渐长;右手均撚,俱成紧缕,就绕繀上。欲作线织,置车在左,再将两繀棉丝合纺,可为线棉。”可知木棉纺车的车轮带动弦绳转动,筟繀也随着旋转;纺纱人左手握着棉筒,不过两三条,先把纱头连在筟繀上,抽引着渐渐拉长;可知木棉軖床的形制像人坐的交椅,但下部装置一个軖轮,轮周围安四条横木,轮轴末端装上一个手摇掉拐;椅子上部朝下竖插八个筟繀,下引棉纱接上軖轮。转动掉拐,将八条纱缕分别绕在軖轮上。纱缕圈数既已络足,便一一绞脱卸下来。比起拨车只拨一繀,一天得到八倍的功效。这种軖床最初出在福建建州,后来传到其它地方,共同得到省工便利的利益。最后是“木棉总具:其法自拨车、軖床棉既成,用浆糊煮过,仍以木杖两端掣之,日晒,不時手搓,干湿得所,络于籰上。而后经纬制度,一倣绸类,织纴机杼,並与布同。”可知棉纱上织机的方法:经过軖床络成成绞棉纱后,用稀薄浆糊煮过,捞出来,两头用木杖撑直着,在太阳底下晒,时常用手揉搓到干湿合适,拿来络到籰上。以后上经用纬的操作,都是仿照织绸类的方法;织纴的机杼等工具,都跟织麻布相同。因此,棉纺手工业的工艺流程主要包括木棉搅车、木棉弹弓、木棉卷筵、木棉纺车、木棉拨车、木棉軖床、木棉线架、木棉总具等,其中木棉纺车、木棉軖床、木棉总具等技术设备,其中最重要的改进设备是木棉軖床,比旧式木棉拨车的功效提高八倍,促进了棉纺织业的发展。

元代工商企业十分繁荣,通过商品交易税可以见出元代工商企业的基本情况。商品交易税在元代称商税,商税分过税和住税,所谓过税,指商人贩运货物过程中沿途所征之税,所谓住税,指货物交易时所征之税。宋代过税、住税并收。元代“征商之税,有住税而无过税”。也就是说,货物在市场上交易成功才纳税,沿途运输过程不纳税。征税范围包括粮食、日用品、牲畜、房屋、土地买卖等。据《元史》记载:“元初,未有定制。太宗甲午年,始立征收课税所。世祖至元七年,遂定三十分取一之制,以银四万五千锭为额。二十六年,大 天下商税,腹里为二十万锭,江南为二十五万锭。”由此可知,至元七年元朝商税总额约4.5万锭,至元二十六年商税总额约45万锭,20年间商税总额增加十倍,按商税三十取一折算,至元七年,蒙古帝国改国号大元前,商品交易总额约135万锭,到至元二十六年元朝统一南宋后,商品交易总额约1350万锭。因此,元王朝统一中原后,农业生产恢复,工商企业发展,全国商品流通总量成算术级数迅速增长。

元朝腹里的商品交易总额,根据《元史》记载的年度商税:“大都宣课提举司,一十万三千六锭。大都路,八千二百四十二锭。上都留守司,一千九百三十四锭。上都税课提举司,一万五百二十五锭。”腹里诸路商税约16万多锭,商品交易总额约480万锭。元代诸行省的商品交易总额,根据《元史》记载的年度商税:“岭北行省,四百四十八锭。辽阳行省,八千二百七十三锭。陕西行省,四万五千五百七十九锭。四川行省,一万六千六百七十六锭。甘肃行省,一万七千三百六十一锭。河南行省,一十四万七千四百二十八锭。江浙行省,二十六万九千二十七锭。江西行省,六万二千五百。湖广行省,六万八千八百四十四锭。”由此可知,江浙、江西、湖广、河南等四行省等是商品交易繁盛的大省,而江浙行省商税总额居首位,约27万锭,商品交易总额约810万锭,几乎等于其余三省的商品交易额的总和,约占诸行省商品交易总额的40%。大都、上都与腹里等北方地区的商税总额约30万锭,商品交易额为900万锭;全国商税总额约95万锭,商品交易总额为2850万锭;江淮四行省的商税总额约54万锭,商品交易额为1620万锭,占全国商品交易总额56%,而江浙行省则占28%。因此,从商品交易总额来看,江浙行省是元朝诸行省中商业最繁荣的省份。

元平江路的商品交易总额,根据《姑苏志》记载的商品交易税:“宋置在城,及常熟、昆山、吴江、福山,凡五务,岁办五万五千一百贯。元则在城、木渎、横金、长洲、常熟、许浦、昆山、嘉定、吴江、平望、震泽、同里,凡置务司一十二处,额定钞一万九千五百一十四锭。国朝在城设 课司,吴县、长洲、吴江、昆山、常熟、嘉定、同里、崇明,各设 课局,岁办钱二万四千二百三十九锭。”由此可知,元代在设置十二个商税所,明代有九个商税所,宋代仅有五个商税所,商税所在元代最多,超过宋代商税所数一倍多。商税所增加意味着当地商业繁荣与官府重视。商税额元代约2万锭,商品交易额为60万锭;明代约2.5万锭,商品交易额为75万锭;宋代商税仅5千锭左右,商品交易额为15万锭。元代的商品交易额增长4倍,明初略增20%;而且宋代商税包含运输税与交易税,但元代商税中只征交易税。这样看来,商品交易总额与宋代的同期相比,至少增长5倍以上。因此,在元代的商品交易量以几何级数递增,成为江南的重要商业中心。按马尔萨斯人口论,人口成几何级数增长,食物为算术级数增长,食物的增长落后于人口的增长,导致食物短缺,引发社会危机。但商业如此发达,甚至超过几何级数增长的速度,完全适应当地人口的增长速率。这表明在元末战乱时期,相对社会稳定,即使大量外来人口涌入当地,也始终保持特定区域内的经济繁荣。

元平江路的商品交易品种繁多,有文具、灯具等手工业品和水产、果蔬、粮食等加工食品,据《姑苏志》记载:“笺:元有春膏、水玉二笺,多写大葳经,传流于世,故有元笺之称。兎毫笔:大者为全肩,次为半肩,其法传自吴兴,颇精,亦行于四方。灯:吴中最多,琉璃球、万眼罗二灯为奇绝。范成大诗:龙综缫水茧,鱼文缕玉英。”编织手工业品种,据《姑苏志》记载有纱帽胎、扇骨、藤枕、柳箱等,其中“席:出虎邱者佳,其次出浒墅。或杂色相間,织成花草人物为帘,或坐席。蒲鞋:吴人以蒲为鞋,草为履,杜荀鹤诗:草履随舡卖。”席有等级、花色、功能的分别,蒲鞋也得到诗人的赞赏,它们都是凉爽轻便的南方日用品。松花饼:春夏之交,山人取松花调蜜作餅。张雨诗:甜味中边唯食蜜,道士嵩阳远寄将。”由此可知,焦鲊、薰杨梅、松花饼等食品赢得了古代诗人的称颂,而元宵节的圆子,寒食节的冷丸,重阳节的骆驼蹄等则是特定的节日食品。因此,作为鱼米之乡,不仅农业和渔业的物产丰富,而且手工业发达。生产色香味俱全的佳节美食,制作文具水玉笺、兔毛笔,造灯具琉璃球、万眼罗,编制席子、蒲鞋等深受市场青睐的日用品,这些食品与日用品成为流通领域的主要商品。

借鉴元代工商企业的历史经验来考察当代中国的经济发展,有如唐太宗的至理名言:“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今天,在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下,中国的企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尤其是纺织业这一古老而年轻的传统产业。2008年,由于行业外部环境恶化,福建省纺织业经济效益下滑。全省规模以上纺织全行业累计亏损企业495家,同比增长23.4%,亏损面达15.1%,其中纺织业亏损企业182家,同比增长24.7%,亏损面18.5%;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亏损企业196家,增长13.3%,亏损面16.2%;皮革、皮毛、羽绒及其制品亏损企业117家,增长42.7%,亏损面10.8%。亏损企业亏损总额高达27393.50万元,增长9.8%,其中纺织业亏损总额16417.80万元,增长43.7%;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亏损总额5477.60万元,增长3.4%。而山东省则高度重视传统产业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棉纺织、毛纺织、化纤、服装等行业设备水平不断提高。全行业国内先进水平的设备达60%以上,其中:棉纺织行业现代化设备达70%以上,三无一精产品,无卷化率达到45%,无梭布比重达到64%,无接头纱比重达到55%,精梳纱比重达到35%。重点家纺企业主要设备80%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培育和争创名牌工作取得显著成效。2008年有7个产品入选中国名牌,51个产品入选山东名牌。目前全行业有中国名牌57个,居全国第二;山东名牌127个。虽然福建省重视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建设,但主要集中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和电子通信设备制造,产业集群明显。2008年,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包括制鞋等产业品牌,产值所占的比重最大,为52.5%,其产值为2341.08亿元,比上年增长24.9%;例如泉州市晋江运动鞋业,就是福建省内产业品牌集群的典型。晋江有3000多家制鞋企业,拥有108个国字号品牌,81个驰名商标,中国出口名牌产品2件,国家免检产品及生产企业45家。到2008年底,福建省已拥有中国名牌产品100个、中国驰名商标77件、福建省地理标志商标44件。民营企业占绝对优势。其次是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所占的比重为21.4%,其产值为954.26亿元;最后是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所占比重为18.8%,产值达838.81亿元。由此可见,福建省由于在纺织业方面缺乏特色,高新技术投入少,亏损严重,产品滞销;而山东省的纺织现代化设备投入多,技术水平高,纺织精品种类丰富,产品畅销。当福建省有特色的鞋制造业经过高新技术改造,企业便拥有众多名牌产品销往国内外。因此,以高新技术改造本地区特色传统产业是中国企业走出困境,赢得市场的关键因素之一。

综上所述,棉花种植业与棉纺织业经过宋、元两代的发展,不仅在淞江县,而且在全国诸行省已逐渐具有相当的生产规模,棉纺织手工业的主要工艺流程与技术设备十分先进,特别是经过改进的设备木棉軖床,极大地提高了棉纺织业的生产效率。棉纺织品“布”作为新产品被列入元朝国税。木棉布在下属各县都有出产,成为产量最高、销路最广的新产品。因此,元代经济发展的对当代经济的启示第一个特点是注重高新技术产业的新产品开发。在今天,以高新技术改造本地区别具特色的传统产业则是中国企业走出困境的关键。

元代商业取消宋代商税中的商品运输税,大大促进了工商企业的发展,全国商品流通总量成算术级数迅速增长。江浙行省是元朝诸行省中商业最繁荣的省份,特别是食品、日用品、编制品等手工业品种繁多,商品交易量以几何级数递增,成为江南的重要商业中心。因此,元代经济的发展对当代经济的启示第二个特点是撤除运输关卡,减小商品流通阻力,追求商品成交总额。在今天,高技术含量的产品迎合市场的需求,势必加大商品流通动力,实现商品利润最大化。这些宝贵的元代工商企业的经济特点可成为我国21世纪经济发展的历史借鉴。

标签:;  ;  ;  ;  

元代工商企业对当代经济发展的启示_手工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