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综合社会课与历史课之比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学论文,社会论文,历史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所谓综合课程是指将有内在逻辑或价值关联的不同学科、不同领域的内容统整为一门新的学科。中学综合社会课就是综合课程的典型代表,它是“把当代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历史、地理(人文地理为主)、社会、经济、法学、民俗学和人类学等各门学科的知识整合起来,形成一门新的综合型学科”。①同历史课比较而言,综合社会课在学校的整体课程中的地位与历史课是相等的,两者没有孰优孰劣之区别、只有形式上的区别。
一、有关历史内容选择的比较
综合社会课的内容是包罗万象的,但其中各科知识的比例不是均衡的,有明显的主次之分。据统计,在第一次课程改革的上海地区的初中《社会》课本中,“历史知识占全部内容的55.3%,其次是地理知识,占全部内容的19.2%。”②可见综合社会课中历史内容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是综合社会课的历史内容与历史课中的历史内容又有着完全不同的内涵。
历史课对内容的选择,通常只是历史体系的浓缩,它的着眼点是解析,从历史的观点和视角出发看待历史上的人与物,解释清楚历史人物为什么要这样做,而不是毫无根据的假设能不能做得更好。历史课常常为求得历史的真实而对历史事实和历史人物进行评价,历史地说明当时的价值取向,而不是去创造历史,改变历史的本来面目。
而综合社会课则不然,它的着眼点是批判与创新,立足于课程与社会的接触。择取历史学科中有迁移价值的概念、原理、方法来研究社会问题,通过对所学知识有意义地运用,来展示学生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以适应社会改革与发展的需要。所以,综合社会课不可能像历史课那样由古到今娓娓道来,给予学生漫长的想象空间,对学生来说,生活的现实社会是他们学习的方向,而不是想象中的社会,挑选那些对于现实社会的形成具有重大影响的历史人物与事件,虽然要保留必要的历史发展线索,但有一个总的原则,“越是现代的历史越应给以关注,而对遥远的古代的选择应以对当代理解是否产生影响与有利为准绳。”③可以发现,综合社会课是局部地吸收了历史内容,事实上,它对一般理解的历史知识进行了革命性的取舍,历史学科要求的知识的系统性和全面性变得不甚重要,而更突出了知识的现实性和借鉴性。对历史内容选取的标准完全从综合社会课教学需要出发,来加以重新地整合,这已经不同于原来不加改变的历史体系,而只是对专业性知识作难度上降低的拼盘式的整合了。
可以这样说,综合社会课的历史内容集中于人的主体性对这个世界的切身感受,而历史课中的历史内容则关注人类行为的普遍规律。
二、结构方式和学习视野方面的比较
综合社会课与历史课在对内容选择上的差异,决定了两者在结构方式和学习视野方面的不同。首先,综合社会课的结构方式是“以学生的认知水平及实际生活需求为基础来整合多种学科的知识”,而历史课的结构方式是以史学框架为基础,按照历史发展顺序来精选知识的。综合社会课是依学生心理顺序来安排课程内容的,而历史课则是依历史知识的逻辑发展来安排课程内容的。
其次,综合社会课的学习视野是使“课程的重心发生了转移,从强调史实变为强调教学的基本观点或基本概念……从掌握具体环境的事实转向了了解观点和趋势的巨大变化。”④对历史事件的处理是把具体的细节加以淡化,却着重叙述一些重大事件对社会演变所带来的影响,因此有可能简化知识而致力于价值观的培养。而历史课的学习视野是形形色色的历史人物和历史长河中波澜壮阔的一件件事情,并激发学生探讨一些事物和人性的稳定的、永恒的方面的动机。学习历史上传承下来的东西,为的是对社会共同体中文化内核加以认同,保证当代社会的延续。
在这里不难发现,第一轮课程改革时,《社会》课只注意了“对知识范畴的整合,缺乏对方法、能力方面进行整合的思考。”⑤更欠缺的是,不了解综合课程的特殊的价值和功能,没有做到扬长避短,发挥独有的作用。
三、学习方式的比较
综合社会课和历史课都能为学生提供广阔的舞台,前者聚焦于学生对社会的适应性,培养了学生脚踏实地地真真切切地去选择与决定做每一件事的行为能力和习惯。后者则聚焦于现实的超越性,赋予学生理想的空间,帮助他们加深对乌托邦意义的理解,鼓舞他们不息奋斗的勇气。
打个比方来说,综合社会课的学习是由内而外的不断扩大领域的同心圆的学习方式,圆圈越大,所占的学习领域的面积越大,但是与未知领域接触的范围也越大。历史课的学习就像从一棵大树的主干到大树的分枝的学习方式,看起来是线性的,按部就班的。相比较之下,综合社会课的学习方式自由的多,绝对没有方向上的限制。所以笔者认为,综合社会课可以减轻学生的负担,改变以往分科众多的局面,尤其是学习方式上的改进,对学生来说是获益最大的。
从认识论的角度来说,综合社会课能提供完整的世界图景,综合化的学习适应性更强,更易于接受外界的变化。它对学生认知事物的教育意义同历史课相比,可说是一种完全不同的思维方式和认知策略。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综合社会课取材更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贴近实际,这些条件比历史课的学习要优越,不仅符合学生不同的年龄层次和不同的兴趣爱好,更能提供学生社会化的适宜机遇。从社会学的角度来说,过分的分科课程对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动机不利,因为它们“不能鼓励学生间相互合作,造成自私的吸收和排他性的竞争,学生养成个人主义的意识和习惯。学生的社会精神不但得不到进一步发展,而且将因为得不到充分利用而逐渐萎缩。由于被个人的学习动机所取代,学生反而会养成反社会的倾向。相反,学科的重心如果放在学生主动参与、积极贡献、相互合作和互惠共享上,学生养成和不断发展的将是集体主义民主生活意识和习惯。”⑥
所以,综合社会课为课程改革带来的不仅仅是知识构成体系的变化,而更重要的是学习方式和方法的改变,以及相应的价值观的引导。综合社会课一定能为新一轮课程改革带来新气象。
四、道德教育的比较
学科教育是“学校实施德育一条间接的途径”,⑦但这条途径较之于直接道德教育则范围更广,更具活力和生气。综合社会课和历史课中虽然都包含德育的内容,但笔者认为在综合社会课中进行德育比在历史课中进行德育有更多的实践意义。
为了适应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经济生产和社会生活变革,时代对人的要求“已从单纯的个人道德完善转为注重培养适应现代化社会所需要的基本思想品质的素质”,⑧因而是大大地开拓了道德教育的领域,使之内容更为充实和丰富,已具备综合化的性质。所以,德育已不再是狭义的道德教育,而是现代公民素质的教育。再说,对德育的认识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德育决不是停留在只对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的认识和理解,而是“着重要求把自觉的道德意识充分转化为实际表现出来的道德行为,并进而养成道德习惯。”⑨
就历史教育来说,它的道德教育主要不是指向当前社会的道德行为的实践而是以认知为主要特点,以模仿为主要形式,使学生处在临界状态或预备的教育。学生可以通过对某个历史人物的学习,感受他强烈的献身精神和模仿他的种种爱国行为,可是现实社会的环境与他所学的历史情境是有区别的,他的道德观、价值观只能处在认知阶段,而无法内化为自己的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并最终通过道德行为将之表现出来。所以历史课在道德教育的过程中,不得不提示学生不能用现代的标准来衡量古人的道德行为,这种双重标准对年龄较小的学生来说是比较困难的。
而综合社会课似乎可以解决历史课中德育的矛盾之处。综合社会课的教育目的之一,就是促进个体的社会化。社会课的道德教育比起历史课的道德教育更能用外显的行为加以体现和评价。首先,是道德情境的可重复性。学生的道德认知来源于自身的周围环境,所以综合社会课有能将他的道德认知转化为道德行为的客观条件。首次,综合社会课可以着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判断力。在全球化的时代中,社会的价值观、道德观日趋多样化,每个人都不得不面对各种各样的道德冲突。综合社会课可以告诉学生历史标准只是其中的一种标准而已,如此就能帮助学生摆脱双重标准的困惑性,建立起与当代社会相适应、正确的道德观和价值观。这样一来,学生的视野更为开阔,就可避免极端化地处理某些问题,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综合社会课可以做到课程的知识性与思想性高度统一,把道德教育落到实处。综合社会课的出现有利于教材由“窄而深”向“阔而浅”转变,有利于学习方式由死记硬背向灵活多样转变,有利于道德教育由理想向实践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