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国高考改革的几点看法_高考论文

对我国高考改革的几点看法_高考论文

关于语文高考改革的几点浅见,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浅见论文,几点论文,语文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13年深秋,北京市教育考试院公布了高考改革方案征求意见稿,涉及语文的改革方案是:拟从2016年起,高考语文分值由150分提高到180分。方案公布后,各方反应热烈,赞成的、反对的、批评的、怀疑的,都大有人在。尤其是据称教育部将来改革的步子会更大,语文、数学甚至可能涨到300分,而其他课程将实行社会化考试。这些虚虚实实的报道,在有切身利益的中学师生中,反响更为强烈,因为2016年转瞬即到,教师如何教,学生如何学,高考如何考,便自然成为关注的对象。本人涉足语文高考多年,近年来又负责北京市语文高考的阅卷工作,所以自然也常常被问到这些问题。应该说,教、学、考是串在一起的蚂蚱,荣辱与共,唇齿相依,而在目前教与学都以考为检验“成绩”的功利性目的面前,似乎如何“考”便显得更为突出与急切,也更容易被痛打板子。本文试就高考语文命题改革,谈一些个人不成熟的想法与建议。好在本人不是命题者,故在此姑妄言之,读者诸君也不妨姑妄听之。

一、世上不存在完美的所谓“好题”

高考命题,向来饱受考生、家长与社会的诟病,常常如过街老鼠,人人喊打。原因是命题者不可能现身说法,而高谈阔论者往往对中学语文教学一知半解甚至点滴不知,但考生和媒体又偏偏相信他们貌似占尽理由的各种批评与苛责。同时,人们总是对高考命题寄予极大的期望,认为一定有极其理想、完美无缺的题目,只是命题者限于种种原因,没有达到他们所期望的高度而已。

如果我们一定要说存在一种理想状态的好题,那这道题无论是分值很小的填空题还是高分值的作文题,我想至少得具备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从考题内容看,没有超出高中课本知识和中学生能力范围之外,也就是没有脱纲;二是从难易度看,好学生能够相对轻松对答,一般考生将将适应,差的考生则相对较难;三是从区分度来看,能够将优秀考生选拔出来;四是从考生发挥的角度看,能够使学生的才情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成为他们脱颖而出的舞台;五是这道题既不与以往考题重复雷同,又新颖别致,能够激发考生的兴趣,考查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及语文素养等等。

但实际上这只不过是一种高高在上的理想境界而已。一道题要兼顾到方方面面,周密万全,是几乎不可能达到的。现实中命题者只能秉持“两害相较取其轻”的态度,兢兢业业,如履薄冰。之所以造成这种难堪困顿的局面,我想有如下几个原因:

首先,高中课本的内容多年来虽有变化,但变化有限,而雷同多多,每年全国有十几套题,几十年考下来,适合出的题目已经出得差不多了;其次,在专家命题时,不但高考中考过的题不能再出,而且全国各地省、市、县模拟考试所用的题目,也在所必禁,这几乎导致命题者陷入无题可出的窘境;第三,拿北京市来说,命题者还要权衡“人教版”与“京版”等多种教材的内容,如果其中一种课本有而其他课本没有的内容,也不能考;第四,一些所谓的“敏感话题”如考前的时事热点、突发新闻等,因担心考生有意押题,也会避免从中出题;第五,如果接连几年同类型的题,考生答题效果都不理想,则命题者往往会斟酌此类考题,最典型的比如北京市语文高考近几年在语用题中,越来越慎重对成语的考查,因为原本并不复杂的成语误用,考生表现起伏很大,如何考查尚需探索,等等。

因此,近些年来出现的情况是古文不太敢考先秦两汉,诗歌不太敢考唐诗宋词,现代文不太敢考鲁迅等人的作品。如果说考生是“戴着镣铐跳舞”,那么命题者何尝不是。就如同穿越地雷阵,处处是雷,时时有障,小心翼翼,避忌万端,想要凑出一套好的题目来,真是比登天还难的事情。我虽然不是命题者,但完全能够理解专家们的难处与尴尬。

二、现行高考语文试题的弊端与无奈

如上所言,并不是说高考命题没有问题。高考命题当然有问题,而且有不少的问题。从命题者的角度来说,以有限的少数人所出题目,尽管他们尽了最大努力,但也不可能考虑得那么周全。可是出于保密需要,高考命题又不可能多人轮番参加。同时,命题者面对几十万考生的所思所想,再加上一些围观者的挑剔,每年的高考命题都或多或少要出现一些硬伤或者争议,这些都不可避免,是一种不正常中的正常现象。

我认为命题最大的问题是题型的固定导致的僵化与无奈,这其中最大的弊端有两个:一是固定的题型,使命题者的思路与方式受到束缚,没有自由的空间与多变的灵活性来出题,他们被捆绑住了双脚双手,即使有好的想法也不能付诸实践;二是从考生与教师来看,他们会做好各种各样的“万全”准备,通过海量的刷卷子,来应付这些考题,尤其新课改以后高三学生基本没有新课,每天生活在题海之中,成了一台刷卷机器。这是目前高考命题中最大的问题,也是导致中学语文教与学不重基础、空疏无用、浮于表面的根源之所在。没有多少孩子去认真读经典、读原著,读懂读通,因为无论从考试内容还是题型都考不出哪个孩子有较为深厚的语文知识和素养,只要掌握各种答题技巧,形成条件反射,就能将考卷刷下来,并且取得一个过得去的成绩——没人靠语文出位,有数学和外语呢。

考生的机械备考和命题的单调僵化,常常互为因果。就现行命题而言,似乎每道题都形成了固定的出题套路。以现代文阅读为例,在选取一篇文章后,命题者首先要进行取舍与加工,要将原作者的生僻字词、语法错误、语意重复等行文中的问题消除,又要将文章内容中超出中学生理解程度范围或程度的部分删汰,结果将一篇本来个性鲜明、生机盎然的文章,改得四平八稳、文从字顺,然后再在此基础上寻求可以形成的问题及采分点。最后造成的结果是,名义上考查“阅读理解”,但实际上考生不阅读也可以“理解”,因为答案就在卷面上,而不是阅读与思考得来;考生基本不去理解整篇或整段文章,而是将专注力集中在某个点面,只要掌握答题方法,就能猜中七八分来,这促使中学现代文教学更倾向于抓住得分点、找关键字词与句子、写条理化的答案等。

不仅如此,无论是中学教师还是命题者,都处处替考生考虑,总是担心他们回答不上来问题,因此有意无意地设线埋点、明里暗里地引导与示意。以作文为例,最为严重的就是教师为学生准备大量的作文素材,古今中外的英雄,“感动中国的十大人物”,报刊登载的新闻人物与事件等,都成为备考素材,难怪考生论说时所引的例子大同小异,雷同率极高,这也是假大空、模法化与套路化作文泛滥的重要原因。打个不恰当的比方,如同培育一块菜园,本来教师给学生提供菜地、种子、工具等,并教以种菜与培养方式就可以了,但实际是老师们替他们栽苗、耘土、施肥、锄草、灭虫直到收获,都包办了。不仅如此,还给他们择好菜、洗干净、切成块、调好料,孩子们不会炒,又为他们炒好了端到桌上,最后只剩下吃,巴不得替孩子吃。结果是吃力不讨好,学种菜的没学到,怪教的不好;教的辛苦万状,恨学的不学。而一上考场,不会炒菜煮面,就全是干啃方便面了。

三、“在变与不变之间”求生机——高考语文命题的救赎之路

高考命题(或者说语文高考)的弊端既如上所述,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命题方式目前已经到了一个十字路口,命题者、考生与社会,都显得极端的憋屈和郁闷。要改变这种情况,我认为可以在以下几方面做大胆的改革与尝试。

首先,要打破题型多年或数年固定不变的做法,敢于变化,不怕变化,富于变化,善于变化,在变与不变上做文章。也就是说,无论出什么题型,如果做不到所有题型都有变化,那么至少每年也必须保证有近三分之一分数的题型是变化不拘的。比如语文高考分数为180分,那么其中至少不低于50分分值的题型,应完全由命题者自由发挥,不拘形式,活泼多样,可以出以前考过的题型,也可以出全新的题型。

其次,各种大小题目的命题设计,要重视考生的基础知识、思维能力、表达能力、文学修养……一句话,重视其语文素养。通过题型变化,让那些死记硬背的功夫、生搬硬套的语句、模拟抄写的成文、毫无感触的议论,都失去作用与能量;真正考出学生活学活用的能力、生活体验的能力、感悟自得的果实以及逻辑思辨的能力。

第三,适当解禁已经考过的各种试题。无论是正式高考已经考过的,还是各种模考用过的试题,只要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问题出发命题,就可以再考,不必有太多的避忌,这样就可以将一大批考题解放出来,使命题者不至于有无米之叹。

第四,尝试用附加题的方式。高考曾经用过增加附加题的方式,给一些优秀学生以表现与崭露头角的机会,但后来逐步取消。如果每年有10-20分左右的附加题,考学生的基本功与阅读量,考课本所未学的内容(当然要有适当的关联性),考他们发现问题、认识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就会使一批好学生脱颖而出。

第五,要培育学生有“大语文”的理念与思维。尤其是将来如果真正落实语文考300分,那就必须不仅是“语文”,而且应该有文学、语言与文化甚至历史的成分在内,学生心中有家国的观念,有重视母语热爱母语的情怀,有社会体验,有实习实践的课程与锻炼,将所学运用于平素生活与日用百事,而不只是一个在课堂学习书本知识的书呆子,只会将所学运用于高考模拟题海中的机器人。要引导这种观念,则必须在命题方面也有创新的精神,向古人学习,向国外学习,古往今来,并不是没有这样的好题目。

当然,无论如何变化,万变不离其宗的就是基本考查内容不能超越中学语文课本所学。即便如此,在命题上仍然有发挥的余地,只有在变与不变上无僵死的套路可抓,才能让某些社会辅导班的“高考研究专家”们无计可施,无从设防;也只有这样,才能考出孩子真正的语文水平和素养。如果将来语文高考,题型仍是固定不变每年一样,那么想改变语文和母语不受重视的境遇,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只要你的新题型一出现,第二年就会有无数种方式方法来应对这道题,第三年以后就又成僵化熟烂之题,而考生的答案也如同一个模子里出来,没有什么两样,长此以往,贻害无穷。例如北京市近些年的“阅读延伸题”,在这一题型出现的第二年,便有老师总结出“三步走”“四段论”之类的答题技巧,2013年“阅读延伸题”由2道题减为1道,也正是因为很难考出学生的真实水平。我们希望考生的答案是他自己思索的结果,而不是从模子里流出来的别人的东西。

四、关于作文命题的思考

高考作文的命题,多年来更是被攻击的主要对象。我曾经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高考作文题目做过调研,发现上世纪50年代的作文命题,基本上以记叙文居多,后来逐渐演变为议论文的天下。而命题方式与类型,也由基本上是单纯的命题作文,增加到半命题作文、话题作文、材料作文(另有新材料作文之说)等。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其实很简单:高考作文题目,早些年以命题作文居多,因为那时的学生,猜题押题的现象较少,在审题方面跑题或者过度偏离的情况比较少见。而越往后来,押题之风盛行,考生答卷也往往会离题万里,所以相应就出现了上述的各自命题方式,无非一是在这场“猫捉老鼠”的游戏中,不让考生猜到和押准作文题目;二是给考生一些话题和材料,有所提示与引导,使他们在答题时好歹有个可抓的地方,不致离题太远而已。

我认为高考作文的命题,既不能过于玄虚,过于发散,羚羊挂角,无迹可寻;或者取意高古,不接地气,曲高和寡,晦涩难懂;也不该意味寡淡,过于平庸,模刻抄袭,俗不可耐。好的作文题目应该既有引领,又接地气;既有挑战性,又有普世性;既大气清正,又活泼新颖。使学生有话可说,有感而发,能抒发真性情,写出自我,写出时代精神。

凡是没有参加过高考评卷的专家学者,都批评高考作文不够新颖独到,缺乏创意,不够有个性有挑战性。但如果过分讲求新颖与创意,题目有太强的伸缩性与发散性,则考生的作文就会如散兵游勇,会向天南海北无数方向突围,这样就会给评卷者提出极高的要求,会给评卷工作带来极大的挑战,弄不好反而造成更大程度的不公平。空头讲理论,是人人能做到的,但在高考命题与阅卷实践中,一个作文题目如果是一朵楞刺扎人、拧巴别扭的玫瑰,那很可能就会造成考生无法写作、阅卷者无法评阅的恶果。

到了2016年,随着高考语文分数的增加,作文的分值也存在相应增加的可能。在目前的纷纷议论中,据我所了解,语文学界大致有两种意见:一种是采用一小一大两篇作文的方式;一种是一篇大作文增加字数的方式,比如由现在的800字增加到1200字甚至1500字。

一小一大的方式,又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两题毫不相干,互不关联(近似的如2008年北京语文卷为“地震的废墟中”漫画配写几句话,与“放入杯子的石头、沙子和水”的材料作文);一种是两题从一组材料出发,只是所针对的问题不同(如1983年全国高考语文作文题目,根据一幅题为“这里没有水,再换个地方挖”的漫画,写一段关于漫画的说明文字,并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一小一大命题方式相对灵活,考查面也相对要广泛,可以用不同文体、不同内容、不同材料与不同话题等,来要求考生根据一定的条件写作,形式内容活泼不拘,具有多样性与发散性等优点。而一篇长文的写法,则更能考出学生的基本功,如词汇掌握情况、谋篇布局能力、叙述能力、编织故事的能力、长篇论述的能力等,更有利于考查一个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尤其是整体写作与思辨能力。这两种方式可以说各自有利有弊,有得有失。

我认为这两种命题方式,可以交相出现,以免考生专门准备一种类型而放弃另一种类型的写作。但从我们长期的阅卷实践看,小作文的写作是最失败也最不出彩的,写得好的考生极少,分数段拉不开,区分度当然就不会好。所以,一定要我选择的话,我宁肯选择一篇大作文,在千字以上的写作中,模拟、注水、抄袭与宿构的作文,将如同穿百衲衣,更容易识辨。考生有什么绝活就让考生亮出来,给他们充分表现的战场,有利于优秀学生尤其是擅长写作者的发挥。就阅卷层面而言,难度也会大大降低的。

总之,无论如何改革,分数如何变化,归根结底不是以考倒学生为目的,而是通过高考指挥棒,让学生重拾课本,注重基础,阅读经典,体验生活,关注现实,说真实话语,有家国情怀。而要做到高考改革的真正成功,还有几个方面是必须要有的:一是有关部门、社会、考生与家长,都给予高考改革以足够的支持,相信改革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有利于真学实才的选拔;二是逐步减少教辅类书籍,下决心下大力气减轻孩子们的课外作业,把学习时间交还给他们本人,把课外读什么书的选择权交还他们本人,如果减负做不到,则一切无从谈起;三是相信高中生的能力与水平,松开他们的手脚,无论是教学,还是命题与阅卷,都不必替他们做必须由他们自己做的事,让他们自己栽苗、耘土与收获,否则他们永远长不大;四是有关部门不能对具体命题有太多的“指导”,也要给专家放开手脚,相信专家,信任专家,给他们以发挥与尝试的空间。如果能做到这些,我想高考改革的未来,必将是可期待的灿烂晴天!

标签:;  ;  ;  ;  

对我国高考改革的几点看法_高考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