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法学教育模式的路径探究论文

应用型法学教育模式的路径探究论文

应用型法学教育模式的路径探究

杨咏婕,张静

(广东南华工商职业学院,广东 广州)

摘 要: 高等院校的法学教育目前可分为理论型法学教育与应用型法学教育。应用型法学教育模式必然区别与传统的法学教育方式方法,普通本科院校与高职院校的法律专业都在探索应用型法学教育教学改革。本文从法律行业各个细分市场的现实需求对高校教育提出的新要求角度出发,思索应用型法学教育教学改革的必要性与可行性,从而探究具体的教育模式与教学思路,以期找寻高职教育在法治文化建设中的准确“新定位”。

关键词: 应用型法学教育;教育教学改革;教育模式

高等院校的教育教学模式的选取既要与具体专业相适应,又要与专业所在行业的市场需求相适应。教育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应当是理性的、客观的,且符合教学逻辑与人才培养规划。应用型法学教育,是与理论型法学教育不同的一种教育教学模式,是更为适应职业需求的且能与本科院校的教育方式相区别的一种教育模式[1]

一 应用型法学教育教学改革的必要性思索

社会主义高校的任务之一就是培养青年学生,赋予其创新的精神与参与社会实践的专业技术能力。高校在培养青年学生专业技术能力时,不可避免的要思考专业所对应的的市场的现实需求,以及行业痛点。就法律行业的细分市场来看,青年学生主要的就业领域为法检系统、律师事务所,以及各类企事业单位。2014年起,我国进行司法体制改革后,各级人民法院对于法官助理岗位与书记员岗位的需求不断攀升。另外,我国有律师事务所超过2.5万家、执业律师人数已突破30万。就广东省而言,截至2018年底,法律服务机构有23598家,其中律师事务所2981家,公证处151家,基层法律服务所1002家,法律援助机构154家,人民调解委会18780家,而律师事务所执业律师有38837人,按行业惯例每位执业律师配备1至2名助理,那最少就需要38837名律师助理,由此可见,应用型法律人才的就业空间十分广阔,相应的,高校尤其是以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高职院校有必要对法学教育进行教学改革[2]

联创汽车电子有限公司(DIAS)由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和中联汽车电子有限公司联合投资,主要从事汽车电子产品的研发、制造、销售和技术服务,致力于成为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汽车电子系统制造商;DIAS发展迅速,已成为国内主要汽车制造公司(如上汽、上海通用和奇瑞)的供应商。

范警官和霍铁一起来到工作室,这里一直保持着刚才霍铁他们三个人离开时的样子。正如霍铁所说,这间工作室里不要说六七米长的木板,就是宽度足够两只脚在上面行走的一米长的木板也没有。

二 应用型法学教育教学改革的可行性分析

从高校现有的教学经验与教学资源基础的角度分析,应用型法学教育教学改革是具有可行性的。以广东省为例,目前依然开设法律专业的高职院校并不多,但办学时间通常较长。有的高职院校法律专业办学近三十年,较长的办学时间一般会使得高校能够积累较为深厚的教学经验,以及具有较为宽广的校企合作影响力。在此基础上,高校再以行业需求为导向,围绕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组织专业教学,同时注重与基层司法行政部门、人民法院、律师事务所的密切合作,共同开发课程体系、建立校外实习基地,便能够强化、巩固、提高青年学生的职业素质和技能。另外,我国现有的教育举措与政策制度对应用型法学教育教学改革也具有较好的推动作用。例如,《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教育部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教职成〔2014〕9号)12号)和《高职扩招专项工作实施方案》等文件,较为倡导“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并鼓励开展“现代学徒制”、“顶岗培养制”教学,确保高校人才培养的实务性、应用型能力,使专业教学切实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使毕业生具备目标职业岗位的知识和技能[3]

三 应用型法学教育模式的具体建设进路

(一) 专业建设紧贴市场需求

健全专业管理组织体系,保证配备的专业教师、实习指导教师、教辅人员等数量足够、结构合理,保证配置的专业实验实训设施设备完全符合专业教学需要,继续完善和落实专业负责人制度得到有效有序的开展,进一步加强专业教学质量监督,保障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5]

(二) 人才培养模式多元化发展

根据人才培养方案,设计具有专业特色的课程体系及课程教学内容,面向各类法律行业的细分市场设计教学目标与能力培养方案,以律师事务所行业为例,面向律师事务所的律师助理、律师秘书、律所行政岗位,应当培养学生具备诉讼庭前技能(例如:法律市场营销、报价方案制作并展示、案件知识图谱思维导图制作技能、使用人工智能形成应用法律文书技能)与庭后技能(例如:电子案卷汇总与归档技能、可视化反馈与维护客户技能),以及非诉案件辅助工作所需的应用人工智能的技术手段与基础法律知识的复合性法律人才。配套应用法学实验室的特色功能。一是培养学生使用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的应用技能,委托开发并应用“法律文书机器人”、“电子案卷归档”软件。购买并在课程中使用各类大数据法律检索软件、可视化思维导图等软件。学生在校学习期间、以及毕业就业时可免费使用上述软件向用人单位展示其具备的应用技能,在初次就业的第一年可继续在用人单位使用上述软件完成工作任务,同时可推广由我校委托开发的各类软件。二是培养学生法律知识的应用能力,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应当学习基础法律知识,以及速记、速录技能、法律市场营销、沟通与调解、集体协商与谈判、行政事务管理、现代会议策划等各类技能,需要在模拟法庭、模拟律师事务所、速录室、会客接待室、调解室、沙盘室等地进行实操训练。

(三) 广开渠道、合作改革、合作建设与人才培养相配套的内外部条件

资源不足,办学经费困难是很多高职院校普遍存在的问题,有效整合现有资源,充分调动社会资源,统筹规划资源建设是高职院校生存发展必须重点关注的要素。高职院校要有战略思维和超前眼光,为了建设与人才培养相配套的内外部条件,学校要科学制定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规划,克服困难,广开渠道、多方筹集资金,有效开展建设。要针对各专业的不同特点和条件,加强与行业企业的深度合作,建立密切的“血缘”关系,共同合作推进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合作推进专业技能训练项目改革,合作推进专业培训教材建设,合作推进专业双师队伍建设,合作推进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共同构建有利于人才培养模式实施的新平台。

(四) 强化系统高效的专业管理

应用型法学教育模式的推进应当紧贴市场需求,成立以由行业专业和校内教师共同组建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 参与专业建设全过程。另外,利用“双师型”教师经常性的实践及其他教师定期的行业实习,开展对行业发展及其职业岗位变化、人才需求情况的调研并及时写出专题调研报告,从而能够及时修订专业培养目标,紧贴市场人才需求。

(五) 形成鲜明的专业特色

充分考虑学生职业生涯的需要,进一步优化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课程结构,完全形成理论与实践相互融合的以职业岗位作业流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改变传统教材以法条为导向的同质化模式,引入案例教学法,并使教材内容更加贴近司法实践和法律运用。教学的内容更多地考虑司法、行政以及法律咨询实践。包括为这些实践所必需的关键性技能,特别是具体到教学实践中:一是加强互动型教学方法的应用;二是实践性技能课程的设置;三是培养学生的实战能力和服务社会的公益精神。”同时,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继续构建不同职业岗位所需的模块教育,以及与模块相对应的完全具有高职教育特色的学结合的课程体系,进一步高度重视实训、实习等实践性教学环节,强调学生将所学知识和技能在实践中应用,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4]

根据图4所示,不同初始温度条件下的电容变化趋势大致相同,初始温度50℃条件下的电容在-5~15℃范围内曲线有波动变化,经过多次试验发现此范围内电容的波动变化具有重复性,因此,分析判断应该是油样的预热处理所造成的。

(六) 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和质量监控评价体系

完善的管理体系和质量监控评价体系是人才培养的重要保障,为使人才培养方案有效实施,高职院校要制订教学质量工程建设方案,明确建设目标、建设思路和建设举措要积极推动教学管理和质量监控体系建设,实施重点特色专业建设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程、教学名师建设工程,要构建有效的质量评价体系,以便科学评价、循环改进、不断提高。

四 结语

高职院校的法学教育更为注重青年学生的实操性、应用型、技能型、创新型的专业技术培养,使之有别于本科高校精英式、研究型、理论化的传统“法学院”教育。应用型法学教育模式的不断改革和成熟,将会对高职教育在法治文化发展和青年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起着良性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 朱新力,胡铭.职业主义法学教育与“2+2+2”卓越法律人才培养模式[J].中国大学教学,2014(5):25-29.

[2] 汪龙生,张娜艳.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的几点思考[J].中国成人教育 2014,(03),93-95

[3] 全国高职高专校长联系会议编著.中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报告[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4] 《中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报告》年度文件资料汇编编写组.中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报告——2018年度文件资料汇编[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

[5] 李乃干.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路径探究[J].教育现代化,2019,6(43):29-30+38.

本文引用格式: 杨咏婕,张静.应用型法学教育模式的路径探究[J].教育现代化,2019,6(73):149-150.

DOI: 10.16541/j.cnki.2095-8420.2019.73.072

作者简介: 杨咏婕(1986-),女,汉族,黑龙江鸡西人,博士,讲师,研究方向:民商法学、法学教育;张静(1975-),女,汉族,广东广州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劳动法学、法学教育。

标签:;  ;  ;  ;  

应用型法学教育模式的路径探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