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认知中印象形成的记忆与认知表征研究

社会认知中印象形成的记忆与认知表征研究

社会认知中印象形成的记忆和认知表征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认知论文,表征论文,印象论文,记忆论文,社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 问题的提出

本文考虑这样一个问题,当呈现关于某人的行为描述并要求被试根据这些行为形成关于该人的印象时,这些行为在我们头脑中是如何组织或编码的,即这些行为信息的记忆和认知表征问题。关于这一点存在着两种不同的观点:

第一种观点为组织加工说。它认为,人们在接受关于目标人的有关信息后,依据一定的规则把信息组织起来,形成一个层次网络,最底下的是具体行为,它所说明的品质属于网络的中层,网络的最上面便是关于目标人的评价,或几个品质共同说明的概念,最上面的位置叫做结节(Node),这样便组成了品质行为群集(Tract-behavior cluster)[1-3]。

第二种观点为精致加工说。该理论认为,印象形成时对信息的编码,是每个项目与记忆中另外的相关信息之间联系的形成或建立,被试用行为所说明的每个品质来精致加工每一个行为或刺激信息,因而在记忆中建立了每个行为和各自品质之间的联系[4-8]。

用来区别或评价精致和组织加工的新技术,是最近由Klein(1994)等人提出的。这种方法起因于自由回忆上的重复测量效应研究:被试在实验中接受单个呈现的刺激项目表,紧随着一系列的回忆尝试(重复测量),结果发现信息变化的两种方式:一是在这个尝试中不能回忆的项目在另一个尝试中能回忆(项目增加,Item-gain);二是在首先尝试中能回忆的项目,在后来的尝试中不能回忆(项目丢失,Item-loss)[9-10]。他们认为,项目增加和项目丢失可以通过编码时加工类型来解释。从大量研究文献中,他们发现精致加工和组织加工可导致不同的项目增加或丢失结果:精致加工与项目增加之间有正相关(但与项目丢失没有关系);组织加工与项目丢失之间有负相关(但与项目增加没有关系)[11-14]。Burns(1193)最近也扩展了Klein在1989年所做的一系列多重回忆研究,他通过使用不同的字表结构、刺激呈现顺序,以及不同的指导语来控制精致和组织加工的质和量,五个实验与Klein的结果一致,并认为项目增加和项目丢失能用来在不同的实验背景下区别特性项目(In-diridual-item)和关系项目加工的指标[15]。

本文研究目的有两个:(1)考察印象形成过程中行为信息是精致加工还是组织加工,即行为信息是按品质组织在一起,还是不同的行为各自独立存贮(当然也与品质发生联系);(2)探讨项目增加和项目丢失这种新技术的有效性。

2 实验一:印象形成中的两种加工观的比较

2.1研究材料 首先设计出关于一个人聪明、善良、骄傲、不诚实四个品质方面的行为,如关于聪明的有“上学期数学竞赛获一等奖”、“很容易记住电话号码”;关于不诚实的有“上次考试偷看邻座的答案”、“昨天上课迟到,谎称身体不舒服”等等。把这些行为描述全部混合,要求20名大学生进行归类,并且回答已归好类的行为说明了一个人的什么品质。结果发现:关于聪明的八个行为描述,全部都能正确归类,并命名为聪明;善良、骄傲各有六个具体行为能正确归类并命名;不诚实有七个能正确归类并命名。从这些能正确归类并命名的行为描述中每个品质类各抽取五个,共20个行为描述作为实验的学习材料,最长的句子15个字,最短的10个字。

2.2被试 大学二年级学生80名,随机分成四组,参加不同的实验处理,实验后发纪念品一件。

2.3设计和程序 实验采用4(任务类型:印象形成、行为分类、行为评价、记忆组)×2(回忆测量:测验1和测验2)混合因素设计,前者为组间因素,后者为组内因素。

学习阶段:用投影仪以间隔10秒的速度逐个呈现行为描述,20个行为描述的呈现顺序随机排列,但不允许同一品质的行为连续出现:被试分别接受四种不同的实验处理:(1)印象形成组。告知被试,下面将要呈现的行为描述是关于某一个人的(我们把他称为Z),要求被试仔细阅读这些行为描述,并据此形成关于该人的印象;(2)行为分类组。告知被试,下面将要呈现20个不同的行为描述,被试的任务是仔细阅读这些行为描述并对它们进行归类;(3)行为评价组。要求被试仔细阅读这些行为描述,并对这些行为作出愉快与否的评价;(4)记忆组。被试简单地告知记住这些行为,随后将要求回忆这些行为。

测验阶段:全部项目呈现完毕,约需200秒,之后立即进行自由回忆测验(测验1),需时约6分钟;然后要被试进行从“826”开始的连续“减3”心算,时间3分钟;分心任务之后再一次要求被试尽可能回忆首先呈现的行为描述(包括刚才已回忆过的),时间6分钟。

2.4结果和讨论

回忆分数是这样计算的:不要求与原项目完全一致,只要意思大概相同便计一分;群集分数(ARC)是这样统计的:

Ri-E(Ri)

ARC=———————

maxRi-E(Ri)

式中Ri表示相同品质概念下同类行为回忆的次数,maxRi表示编码任务中同类行为重复的最大可能性,R(Ri)表示相同行为重复的机遇水平。

被试的回忆成绩、ARC分数、两次测验之间项目增加和项目丢失情况分别见表1.1-3

根据Einstein及Hunt等人的研究,如果要求被试对某词或某行为进行愉快或不愉快的评价时,必然使被试联想到过去的经验,从而使该词或该行为成为特定化的项目,一旦回忆便有不同的线索,即行为评价将促使被试进行精致加工[16-17]。这样可以对实验结果作如下预见,回忆成绩以记忆组最差,其余三组由于在编码时使用了策略,因而回忆成绩都比较好;如果印象形成组对行为信息进行组织加工,即回忆行为按品质进行组织,那么群集分数应该与行为分类组一样,并与其余各组有明显差异;如果印象形成对行为信息进行精致加工,那么印象形成组应与行为分类组一样,第二次测验成绩比第一次好,则有较多的项目增加。这是因为精致加工导致较多的线索,第一次回忆时间有限,不可能穷尽,所以第二次回忆时,将有新线索的出现,这将导致回忆项目的增加。

表1.1 各组被试两次测验的回忆成绩

印象形成组 行为分类组 行为评价组

记忆组测验

1 12.1011.20 11.80

8.20测验

2 13.6011.60 13.60

8.10 M

3 12.3511.25 12.70

8.15

表1.2 各组被试两次测验的ARC分数

印象形成组 行为分类组 行为评价组

记忆组

测验1

.21

.56 .15.16

测验2

.19

.58 .11.14

M .20

.57 .13.15

表1.3 各组被试两次测验之间项目增加和丢失情况

印象形成组 行为分类组 行为评价组

记忆组

项目增加

2.000.502.30

0.50

项目丢失

0.500.100.50

0.60

先看表1.1,用SP SS进行4×2混合方差分析,组间主效应F(3,76)=5.63,P<0.01;组内(测验1与测验2)主效应F(1,76)=2.51,P>0.05;相互作用F(1,76)=4.05,P<0.05。进一步检验发现,记忆组成绩(M=8.15)明显低于印象形成组(M=12.35)、行为分类组(M=11.50)及行为评价组(M=12.70);印象形成组和行为评价组的第二次成绩明显高于第一次回忆成绩,其余两组第一次和第二次回忆成绩之间无明显差异。

现在看表1.2的结果,组间主效应F(3.76)=3.73,P<0.05,组内主效应F(1.76)=2.04,P>0.05,交互作用也无统计学意义,F(1,76)=1.30,P>0.05。进一步检验群集分数,最明显的是行为分类组,而印象形成组、行为评价组及记忆组的群集分数并无显著性差异。据此是否可以认为印象形成组没有使用组织策略,即对行为的编码没有按品质概念进行归类?事实上也不能这样说,因为这里ARC所测量的只是实验者自己所假定的,也许被试按照别的什么分类概念来编码行为,即印象形成组和行为分类组都对行为进行了组织加工,但是他们可能使用了不同的组织或分类线索,而当前的ARC分数只是反映了一种分类标准或一种组织线索,故并不能拒绝印象形成的组织加工。

表1.3也许可以较好地解决这个问题,项目增加F(3,76)=6.1,P<0.01,印象形成组和行为评价组(M=2.00,2.30)明显高于行为分类组和记忆组(M=0.50,0.50);项目丢失F(3,76)=5.07,P<0.05,逐对比较,印象形成组、行为评价组、记忆组明显大于行为分类组,换言之,行为分类组有更少的项目丢失,从表3.3可以看到,印象形成组与记忆组相比,项目丢失差不多,但印象形成组有更多的项目增加,据此可以认为印象形成组的回忆优势是由于精致加工的原因,同样行为评价组的回忆优势也是精致加工的原因,而行为分类的回忆优势则是因为组织加工所致。实验结果表明,在印象形成过程中,我们是对行为信息进行精致加工,而非组织加工。

3 实验二:精致加工的进一步验证

3.1研究目的 实验一表明,用项目增加和项目丢失技术,可以区别印象形成过程中信息是如何记忆和表征的,即当印象形成组与记忆组相比,项目丢失一样、但有更多的项目增加时,便认为项目增加是由于精致加工所致;然而就群集分数而言,印象形成组的群集分数明显低于行为分类组,这并不能归结为印象形成组没有使用分类策略或组织策略。为了进一步弄清这一点,笔者考虑如果在呈现行为时,也提供关于该人的品质形容词(这样将有助于关系加工),被试是否按提供的品质来组织行为,即进行组织加工?所以本实验的目的是想考察在提供品质形容词情况下,印象形成组如何加工行为信息。

3.2材料 行为描述材料与实验一相同,但在行为呈现之前,先告知被试某人具有聪明、善良、骄傲、不诚实的品质。

3.3被试 40名被试来自大学本科二年级学生,随机分成两组参加实验,事后发纪念品一件。

3.4设计和程序 实验设计为2(印象形成与行为分类)×2(测验1和测验2)混合因素设计,前者为组间因素,后者为组内因素。

学习与测验阶段:仅除行为呈现时告知被试该人具有聪明、善良、骄傲、不诚实等品质这一点不同外,其余与实验一相同。印象形成组要求被试根据这些品质和行为来形成该人印象,而行为分类组则要求被试根据品质把行为分类。

3.5结果和讨论 两组被试的平均回忆成绩和群集分数见表2。

表2 各组被试平均回忆成绩和群集分数

印象形成组 行为分类组 M

测验1

11.65

11.70 11.68

测验2

13.85

11.90 12.88

M 12.75

11.80 12.28

ARC分数

测验10.600.65 0.63

测验20.700.80 0.75

M

0.650.73 0.69

回忆成绩在两组间无明显差异,F(1,38)=3.8,P>0.05,测验间主效应F(1,38)=4.50,P<0.05,相互作用F(1,38)=4.72,P<0.05。进一步分析发现:仅印象形成组第二次回忆成绩明显高于第一次回忆成绩,而行为分类组在两次回忆成绩之间无明显差异;对于群集分数,用SP SS处理,组间、组内均未发现显著性差异。从这个结果来看,由于有相同的群集分数,回忆成绩又一样,似乎可以认为印象形成组与行为分类组一样,在接受信息时对信息进行了组织加工,这与实验一的结果明显存在着矛盾。

如何解释这一实验结果呢?笔者认为,群集分数高有可能是被试在提取时采用了组织策略的缘故,并不能由此而认为在印象形成时进行了组织加工。换言之,尽管被试在印象形成时对关于该人的行为信息进行了精致加工,但在回忆时采取了一种按品质进行提取的策略。因而在实验二中被试的较高群集分数可以这样解释:当要求被试回忆目标人的行为时,被试提取关于目标人的整体印象(由几个品质所构成),并用它来引导对目标人的行为回忆;例如,被试可能由聪明、善良、骄傲、不诚实这样几个品质和相关行为,形成了关于目标人的整体印象,被试在回忆行为时,用这个整体印象及关于它的几个品质来依次回忆关于聪明、善良等等的具体行为,这样虽然在印象形成时没有进行分类组织,但在回忆时却有群集现象发生。

4 实验三

4.1研究目的 为了检验实验二中被试较高的群集分数是由于提取时使用了组织策略这一假设而设计了实验三。

4.2被试 40名大学二年级本科生,随机分成四组参加实验,事后发纪念品一件。

4.2材料 同实验二。

4.2设计和程序 实验设计为2(印象形成组与行为分类组)×2(回忆时有线索与没有线索)组间因素设计,仅除在回忆指导语上有不同外,其余与实验二相同。对于线索组被试,在答题纸上写好四个品质形容词,并告知被试可以用这四个品质形容词为线索来回亿刚才呈现的行为;无线索组被试仍要求尽可能多地回忆刚才看到的行为。

4.2结果和讨论

被试的群集分数见表3,用SP SS软件包进行方差分析,任务(印象形成组与行为分类组)主效应F(1,36)=3.92,P>0.05,回忆时有无线索主效应F(1,36)=9.20,P<0.01,相互作用F(1,36)=5.60,P<0.05。逐对比较发现,印象形成组中有线索的群集分数明显高于无线索的,而行为分类组中则无明显差异.

表3 各级被试的群集分数

印象形成组

行为分类组

回忆有线索 0.86 0.80

回忆无线索 0.64 0.72

M0.75 0.76

假设印象形成组在接受信息时进行的是组织加工,那么被试在回忆行为时将依次进入每一个品质概念,并从这个品质概念中提取尽可能多的行为[18];如果这样,那么无论提供线索与否,群集分数都将较高,但不会有明显差异。如果印象形成在接受行为信息时进行的是精致加工,只是在回忆时使用品质概念作为提取线索,那么提供品质概念作为回忆线索将导致更高的群集分数,即是否提供品质概念这个回忆线索将导致群集分数的明显差异。

实验三的结果证明了假设,当没有提供回忆线索时,印象形成组和行为分类组都有较高但差不多的群集分数,这与实验二的结果是一致的;但是当提供品质形容词作为提取线索时,印象形成组的群集分数却有明显的提高,而行为分类组的群集分数则没有明显不同。据此可以认为,行为分类组在接受信息时对信息进行了组织加工;而印象形成组由于对信息进行了精致加工,但在回忆时使用了整体印象及其品质概念作为提取线索,因而提供品质概念作为回忆线索将导致被试更加按品质概念来回忆行为,群集分数也就有明显提高。

5 一般讨论

5.1项目增加和项目丢失与精致和组织加工 正如笔者在本篇开头所介绍的一样,目前对于精致加工和组织加工的研究缺乏有效的测量方法和手段,组织加工的群集测量在应用和解释上存在困难,关于精致加工的大多数测量由于与回忆量的相互关系而没有说服力。本研究采用评价精致加工和组织加工的新技术——项目增加和项目丢失,来探讨印象形成的信息加工和表征方式,结果发现这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方法。首先,它可以证明精致加工而不必老是围着回忆成绩作文章;其次,这种技术不必象研究组织加工一样,极力推敲被试采用了什么样的关系信息来组织行为;第三,这种新技术也避免了计算上的麻烦。

5.2印象形成中的精致加工及记忆和信息表征 笔者为了检验精致加工模式和组织加工模式而设计了实验一。共有四个实验组:记忆组、行为分类组、行为评价组和印象形成组。根据前人的研究,行为分类组则通过指导语促使被试进行组织加工,而行为评价则通过指导语促使被试进行精致加工,印象形成组则假设还不知道属于什么加工。实验目的在于通过对这几个组的比较而确定印象形成的加工形式。实验检查了回忆成绩、群集分数、及项目增加和项目丢失情况,结果发现,印象形成组、行为评价组、行为分类组与记忆组相比,确实存在着回忆优势;在群集分数上行为分类组有明显优势,但印象形成、行为评价组、记忆组都没有群集优势(当然也有可能被试在实验时自己建构了组织图式,故群集分数不足以否定印象形成是组织加工)。通过计算项目增加和项目丢失数,发现印象形成组(与记忆组比较)有较明显的项目增加,而项目丢失一样,因此可以肯定印象形成组的回忆优势是由于精致加工所致;同理,行为评价组的回忆优势也是精致加工所致。而行为分类组由于项目增加与记忆组一样,但项目丢失显著少于记忆组,所以行为分类组的记忆优势是由于组织加工的缘故。至此实验支持Klein的精致加工模式。

6 小结

本研究通过三个实验(160名大学二年级学生参加),考察了印象形成过程中行为信息的加工和表征问题,结果表明:

6.1 印象形成过程中我们对行为信息进行精致加工编码,行为信息与品质相关,但它们是独立存贮在记忆中。

6.2 虽然印象形成时对信息进行了精致加工,但并不排除被试在回忆时使用关系信息作为提取线索,从而出现行为的群集现象。

6.3 项目增加和项目丢失技术是区别精致加工和组织加工的有效工具。

*与此文有关的交流请与钟毅平(411201湘潭师范学院教科所)联系

社会认知中印象形成的记忆与认知表征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