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绿色科技纳入我国科技发展总体规划_科技论文

把绿色科技纳入我国科技发展总体规划_科技论文

将绿色科技纳入我国科技发展总体规划中,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总体规划论文,科技发展论文,我国论文,科技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部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史表明,科学技术水平总是代表着一定的生产力和社会发展历史时期。石器代表着原始社会生产力,铜器代表着奴隶社会的生产力,铁器代表着封建社会的生产力,而蒸气机和电气化则代表着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力。科学技术的发展史还证明,科学技术的发展是呈指数规律增长的,越到近代,其发展速度越快。现在,我们正处在一个科学技术飞速增长的时代,科学技术正在迅速地改变着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

但是,以前发展的技术有许多是以征服自然为目的的,人类不认识自身的活动对大自然带来的变化和危害。市场经济的大规模生产,以获取最大利润为主要目的。在单纯追求近期效益和人们保护环境的意识尚未觉醒的情况下,所发展的生产技术都带有很大的缺陷,或者说所发展的技术多是不完全的。在资源开发方面,只注重发展大规模采掘自然资源的技术与装备,以获得最大的财富,而很少关注资源的养护与再生;在生产方面,只注重利润最高的主产品的生产,而将其余物质都作为废物丢弃掉了,所使用的技术与装备也大多是单程式的,使原料变成产品加废物,而没有废物回收、再利用等生产环节和技术装备;在消费方面,发展了用后即丢的方式,不关心丢弃掉的废物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总之,我们目前所用的技术,是有缺陷或不完全的技术。这种技术所造就的生产力是空前的,其造成的环境影响也是前所未有的。目前,人类社会面临的温室气体排放过多可能造成的全球气候变化,使用氟碳化合物造成的臭氧层问题,排放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形成的酸雨危害,遍布全球的有毒有害化学品污染,以及由于过度地大规模开发自然资源导致的全球生态环境恶化问题等,可以说人类在追求致富的过程中正在逐步毁掉自身继续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为摆脱困境,人们希望发展一种能够促进人类在地球上长久地生存与发展的生产体系和生活方式,并为之发展出相应的科学技术,这就是“绿色科技”。在我们星球上,“绿色”是生命的象征。绿色科技实质上应当是一种可保持人类社会持续发展的科学技术体系,它强调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综合利用和保护增值,强调发展清洁生产技术和无污染的绿色产品,提倡文明的、适度的消费和生活方式。绿色科技是未来科技为社会服务的基本方向,也是人类走向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选择。在今后相当长时期内,全世界都将主要致力于改造、完善现有的有缺陷的生产技术,使之逐步转向,形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优质高效的生产体系。在这个重要的变革时期,如何将绿色科技纳入现行的科技发展规划中,就成为一个十分重要的命题。

一、改变传统观念,深化对绿色科技的认识

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对科技作为提高生产力的主要手段的认识日益深化。1988年小平同志提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著名论断,大大促进了我国社会对科技的重视。但是,保证人与自然协调发展,要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的思想尚未引起足够的注意。特别是由于我国的经济和科技发展水平低,人们急于发家致富,在发展经济中,常常不计长远后果的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发展生产以扩大生产规模为主,不注意提高效益,节约资源,改善经营,提高技术。一方面能源和水资源短缺,另一方面大量浪费。虽然政府大力倡导,环境在局部有所改善。但水土流失十分严重,沙漠化不断扩大,河流饮水和城市空气的污染超标,自然灾害增加。也就是说,我国社会当前依然用的是传统观念和思维方式,并没有真正转到“依靠科技进步”上来。

要改变传统观念,首先要树立人和自然必须持续协调发展的意识,要充分认识和理解资源和环境容量有限,必须认真保护,合理利用,不危及下一代人生存的基础。

20世纪以来,生产技术的迅速发展既创造了有史以来最辉煌灿烂的经济和文明奇迹,也带来了空前严峻的环境和生态问题,削弱了地球养育人类的能力。这些问题导致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和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的召开。这两次国际大会的召开宣告了人类活动以征服和改造自然为主的历史时期已经结束,而谋求人与自然协调、人与生物共处、保持环境清洁和维护地球生态平衡的新时期行将开始。在这种新形势下,环境科学和生态工业体系应运而生,并快速发展。

生态化产品如绿色产品受到格外青睐,环境技术受到特殊重视;现代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互融合,形成诸如生态学、生态经济学等边缘学科,改变了人类发展中掠夺自然的倾向,开始追求清洁生产技术、生态设计等符合生态规律的技术。科学技术被引入经济和社会管理、决策等更高层次上,用以调控人类的生产行为和生活方式。

从科技本身发展看,问题的产生一部分来源于长期以来科学技术分门类孤立发展的状况,搞工业和经济的不懂生态和环境,搞自然科学的不懂社会科学,因而近来出现了整合化的趋向,将各门类科技进行综合,使之从整体上完善和提高,用于解决大范围的,综合性的重大问题,如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地圈生物圈保护问题等。

“生态化”和“整合化”是新的历史时期科技发展的重要方向和特点,目的是解决人类社会经济与自然的矛盾问题,以求解决人类面临的生存与发展问题。这一发展必将带来又一次产业革命。目前,国外的绿色科技及其“绿色产品”已逐渐形成气候,其范围众大的方面如能源、汽车到小的产品如火柴、药瓶、笔和纸,都按照有利环境保护、符合生态规律思路进行设计和生产。例如,一些汽车制造商正将汽车部件换成可回收利用的材料,使用计算机对汽车的燃烧和排污进行控制,以达到燃烧效率高,不排放有害气体的目的,并开始发展电动汽车等。在能源方面,一方面在开发无污染的“绿色能源”,如风能、太阳能、潮汐能等,建立污泥、垃圾和沼气发电厂,对废物加以利用,同时更大力推选节能计划。不少以烧煤为主的国家则致力于发展清洁燃烧技术等。

绿色科技的发展首先需要的是一场全面的思想革命和观念的更新,并以新的思想来指导设计生产和消费。例如,德国已在流行一种生态住宅,配以地下池、管,形成一个完整的人工生态系统,可以种菜、养花和养殖,所有用料也都采用无毒材料。现在,在发达国家,工业产品努力追求小型化(少用料)、多功能(一物多用,占地少)、可回收利用(减少废物量和污染);生产技术追求省能、省料、无废少废、闭路循环等。所以促进绿色科技的发展,首先需要更新观念,清楚地认识科技发展的总趋势,认识绿色科技的时代意义,并纳入国家科技发展规划,加以重点扶持。这样才能在行动上将绿色科技放在应有的地位上考虑。

二、确定重点领域,实行宏观调控和政策导向

当前,绿色科技还处在萌芽阶段,十分需要国家实行宏观指导和政策导向。

在国家发展绿色科技的政策导向方面,最重要的首推科技的投资导向作用。国内外经验表明,现代科技的高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世界强国不断增加科技投入的结果。70年代10年间,工业国家用于基础研究和开发研究的经费增长2.22倍。日本的科技投入增长率居发达国家之首,其科技投资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1964年为1.5%,1987年上升到2.7%,1990年进一步增至3%。这是造成日本科技和经济迅速发展的根本动力之一。根据我国国力和现代科技发展趋势,我国的科技投资重点方向似应为以下几个方面:

1.将农业高产优质高效作为科技投资重点

中国人口众多和耕地缺乏的矛盾,使得依靠科技投入解决农业问题成为唯一的选择。近年来,我国运用生物技术解决农田增产,种质改良,防治病虫害方面已取得显著成效。要造就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农业,还必须大力改善农业大生态环境,改善土壤质量,发展节水农业和合理施肥,更多地开发应用各种农业新技术,最终形成一种高产、优质、高效和持续、稳定的农业生产体系。

2.将提高能源利用率作为科技投资导向

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是中国能源工业有别于其他国家的一大特点。尽管我国应当大力发展水能和核能,逐步使之上升为主要能源,但短期内不可能取代煤炭成为主要能源。煤炭是一种肮脏的能源,大量燃煤排放的SO[,2]已经造成南方酸雨区不断扩展,燃煤排放大量CO[,2]也将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和限制。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出路是靠科技的投入,即运用科学技术提高煤炭的利用效率和消除污染,用较少的煤炭取得更多的电能和热能。大力提高用能设备的效率是当务之急,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不仅是我国科技开发的重要领域,国际上也将之作为控制温室气体和其他污染的主要战略之一。将提高能源利用率和节能作为科技投资的重点方向而不是一味扩大煤炭的开采,对中国的持续发展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3.将发挥资源优势,提高资源利用率作为科技投资导向

在我国现在的工业中,单位产值的物耗和能耗大大高于世界水平。大量事实表明,资源优势并不等于经济优势。靠大量开发资源,出卖资源或原料,不仅不会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最后可能还会加剧贫困的发展。资源优势只有加上科技投入,才会变成经济优势。石灰石烧成电石,其效益比打石料、烧石灰高许多。加工成石灰氮,进一步加工成双氰胺,其效益更高,若将双氰胺加工成固色剂,其优势更能发挥。资源虽然是有限的,但其经济效益可以通过科技投入大幅度地增加。一张优质羊皮,出口换汇仅3.5美元;若加工打光成苯胺革,可以卖到12美元;做成两双女鞋可创汇24美元;而利用新技术加工达到意大利名牌女鞋水平,则可卖到70-80美元。因此,对于我们这样的国家,努力将现代科技渗透到资源的开发利用中,既是提高经济效益的根本手段,也是减少环境污染和减少资源开发造成生态影响的根本出路。

4.把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改造、创新,促进产业技术的自主开发能力作为科技投资重点

我国改革开放后10年内,花在技术上的引进费用约245亿美元,加上装备引进共约2000亿美元。这比日本在1950-1975年25年间引进技术费用还要多(日本25年间,引进技术25700项,支付专利费和技术指导费57.3亿美元)。但是,我国的引进没有在消化、吸收和创新上下工夫,结果造成重复引进、分散引进,浪费十分严重。日本每花1美元技术引进费,要花5-7美元进行消化,而我国几乎没花这部分钱。引进技术是发挥科技“后发效应”以迅速追赶国际先进水平的重要手段,但不进行消化吸收和改造创新,就只能永远跟在别人后面爬行。现在,国际上大力开发绿色科技,以图造就和占领巨大的环保市场。我国在这个领域要重视引进,但更重要的是要加强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改造创新。为此,要吸引一批优秀科技人员,形成企业自身的科研开发中心,在剧烈的竞争中,产生有自己知识产权、受国际市场欢迎的拳头产品。

5.将提高全民族科学文化素质作为科技投资的导向

科学技术的发展本身需要持续的投入,科技转化为生产力最终要依靠高素质的人才和具有一定技能的劳动者来实现。形成在世界科学前沿的研究基地,快速促进科研成果转化的开发基地和培养各级专业人才的教育基地。在主要的产业上要产生自己的知识产权并以造就大量的人才和一批新型的产业是促进我国科技和经济迅速发展的基本手段之一。

将绿色科技发展纳入国家科技发展总体规划中,除进行至关重要的投资导向外,国家还应在体制方面、组织方面、政策方面以及科技法制保障方面,实行全面的宏观调控和政策导向。

三、发展高新技术,建立高新技术产业

现代科技发展的重要特征之一是科学的新发现转化为生产技术和产品的时间日益减少,科学技术之间交叉发展,互相促进,趋于融合,这一点在高技术领域表现得特别明显。发展高技术有两个主要的作用:一是它代表着现代科技对社会进步起重大影响的发展方向,能为国家带来巨大的经济、政治和环境的效益。在当代国际竞争中,谁拥有高技术,谁就有明显的优势;二是它能带动整个产业结构的改造和生产技术的变革,能够在促进资源保护与增殖,控制人口、保护环境和生物多样性,发展清洁生产技术,改善决策与管理等许多方面发挥巨大作用。对于我国来说,利用以信息技术新材料和生物技术为代表的高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是目前最为紧迫的任务。

当前,世界的经济竞争已取代军事对抗成为主要的国际竞争手段,而经济的竞争实质上是科技的竞争。因此,高技术受到各国的高度重视,纷纷通过制定战略规划确立主攻目标,通过国际合作,改进、消化和借鉴他国技术,实行联合开发,建立高技术产业;大量增加投资,广泛网罗人才,广泛收集信息等手段促进高技术发展和高技术产业的建立,形势是逼人的。

我国的高科技发展起步不晚,成就也是巨大的,特别是50-60年代,原子弹、导弹的研制成功和卫星发射成功,极大地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巩固了国防,提高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也标志着我国已进入世界高科技国家行列。80年代推行863计划和火炬计划,也取得了一批值得称道的成果。但总的来说,目前我国高科技发展不快,高科技形成产业步履艰难。面临全球及我国发展绿色科技的新形势,高科技的开发和应用也面临剧烈的竞争,需要不断确立主攻方向,进一步制定和实施长远发展战略以及研究实施中提出的新问题。当前,生产关系的改革应给予一定的关注,以调动更多人的积极性,解放科技人员的生产力,例如,在发展高科技产业股份制,建立风险投资机制,完善人事和财务立法、建立健全服务体系以及加强同国际社会的合作方面,都需要深入研究和不断探索。

四、发展绿色经济计量体系,造就绿色科技的需求动力

恩格斯曾经说过:“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绿色科技所以在今天被提出,正是人类在面临生存与发展的严峻历史关头一种新的需求推动下的产物。

在人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上,一方面,自然界为社会生产提供初始能源和原料,并消化和吸收人类社会产生的废弃物质;另一方面,人类通过生产实现与自然的物质交换,参与并影响自然界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从而也改变着自然界又反馈到自然界为人类提供服务的过程中。但是,传统的经济发展将自然视为经济作用范围以外的东西,而且从私有制来源的经济观将一切占有、使用、攫取自然资源的活动都视为发展,并用GNP来计量。这种经济观和计量发展的方式,导致对各种自然资源的滥用,也导致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与这种经济相联系的科学技术,也是以无限度开发和滥用资源、污染环境为特征的。

为了从根本上改善经济与环境的关系,国际上正在寻求能同时计及资源和环境价值的计量系统。《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也将“建立综合的经济与环境核算体系”列为重要行动领域。实际上,这并不仅仅是个经济计量方法的改变问题,而是涉及整个经济观、经济体系发生根本性变革的问题。

现在,国际上正在探讨如何发展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经济”,同时采取能反映经济效率或长期持续性的计量方式。如果这种新的经济计量方式付诸实施,毫无疑问,它将促进整个经济体系发生根本性变革,与之相应的绿色科技也将获得真正的长足发展。

标签:;  ;  ;  ;  ;  

把绿色科技纳入我国科技发展总体规划_科技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